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台海問題民間智囊
市長:畢殿龍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台海問題民間智囊】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岸時評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李毅教授的武統論為何特別讓人反感?
 瀏覽297|回應0推薦0

畢殿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去年開始,一個叫李毅的教授,就開始在兩岸精英人士薈萃的一些微信群高頻次發佈自己武統論文章的鏈接。日前在“兩岸和平智庫”群,李毅教授故態復萌(也許從來沒有停止過)再度高頻次發自己武統論《李毅再進臺灣總結:和平統一 機會渺茫》文章鏈接。僅7月2日4個小時之內,同一篇文章就發了10次。在發佈該鏈接的時候,以畢殿龍為首的一些群友終於忍不住對李毅的武統論表示不以為然。為何對李毅教授的武統論表示不滿?一句話概括的話,就是他的武統論不合時宜。
 


首先,李毅教授武統論的推介方式頗不合時宜。
 
李毅教授去年開始在多個聊天室高頻次,即每個聊天室幾分鐘內發表多次,或者不幾天幾分鐘再發表多次自己的文章鏈接。“兩岸觀點”群主bore(尤小波),曾經指名道姓地公開要求李毅教授,為了交流環境,不要頻頻發表自己的舊作。
 
其實,李毅教授那樣的做法,嚴重違背微信群和聊天室的基本禮儀。在任何聊天室都是完全可以被踢出去的。所以李毅教授屢禁不止的推介方式,非但沒有讓自己也許很有價值的觀點,變得讓人有看一看的興趣。就像北京大學的教授孔慶東,他的粗口儘管也吸引一些人,但絕對因為其表現形式,一些人還沒有來得及欣賞他的文章,就已經開始討厭他的人了。
 
李毅教授推介的自己文章的地方也不合時宜。李毅教授推介自己文章的幾個群,多數是以臺灣教授、博士和大陸涉臺研究機構和有關人士集中場所,都是不需要普及臺灣一些基礎知識。高頻次的發表自己的武統論文章,因為李毅教授的身份,很容易人為地造成一種馬上就要攻打臺灣的假像。
 
這種假像是脫離大兩岸整體環境和氛圍的,沒有各部門協力配合,無論是從心理戰的對台獨的單純施壓,還是兩岸民間共識的累積,都是會起負面的作用:如果歸結到必須武統,有人完全可以用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放棄對於和平統一多方嘗試和努力。
 
事實上,兩岸這種寄希望武統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人士很多。他們的代表言論,如臺灣有很多人士認為,大陸對臺灣的強硬不夠,以至於讓台獨逐漸坐大。他們將對抗台獨寄託於大陸對臺灣更強硬的措施,而沒有想到在臺灣兼職和平統一比台獨在法理和遊戲規則上,更佔有優勢;大陸很多民眾更是希望武力完成統一,不要再讓臺灣問題多方掣肘大陸的戰略佈局。 

這種脫離決策層執行意志太遠的言論,如果不是用合適的方式推廣傳播,徒然激化兩岸的隔閡,或者僅僅讓臺灣即便認同兩岸一中的朋友也轉向反感,讓台獨更加借題發揮,鼓動臺灣民眾仇中和更加明目張膽地進行以武拒統的全民動員。就是說,沒有整體佈局的武統論的強力推介,讓對手緊張備戰起來,自己嗨一下,卻沒有當回事。越是名氣大,越要檢討自己過度宣揚自己的某些方面言論可能帶來的相關影響。
 
好的武統論的宣傳必須要達成幾個基本的目的:如果決策層短時期沒有要進行武統的打算,怎麼樣行文論述,讓未來這種可能發生時,無論決策層還是民間,都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前做好準備;如果要達成以民間形式對臺灣施壓的心理戰,應該有系統的和更細膩的操作,特別是要讓臺灣同胞更全面瞭解大陸反對台獨的民意和堅強意志,而非讓人一看見根本就不想看自己的文章,就直接反感和反對。
 
如果僅僅是學術和民間的某一立場的交流,過一段時間,發一次自己文章的鏈接足夠了。或者費點勁發給個人,而不是像李毅教授那樣不合時宜的做法,在多個500人的群,是相當影響交流環境的。尤其是在冠名“兩岸和平智庫”幾百人的微信群,大家都是極盡可能探索戰爭之外解決臺灣問題的方案,只推薦別人看自己的文章,而不是拿出一點或幾點觀點來進行交流。別人還沒有一發表觀點,就呼啦啦又重複發表自己的文章鏈接:去看我的文章。其實李毅教授也很容易發現,他那樣不合時宜推介自己的觀點的地方,恰恰需要的不是科普,而是深度的、即時的交流。李毅教授既然是教授顯然是脫離了敝帚自珍、孤芳自賞低級趣味的人。我們權且認為他的這種推介形式上的不合時宜,是一種憂國憂民,對兩岸未來的焦慮和擔憂的表現。
 
其次,李毅教授對群裏的朋友沒有看他的文章,直接反感他的武統論。以為沒有資格對此發言。這不能怪對武統論直接發表反對意見的朋友。除了上述形式上讓人反感的原因之外。李毅交流立場鮮明的武統論本身,不看觀點當然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兩岸的統一無非是和平統一和武力統一、維持現狀等幾種基本形式的組合。有朋友現場不認同現在過分強調武統,李毅教授完全可以精要概述自己的理由,或者直接辯論。這方面說的越多越好,不會像重複發自己的舊文鏈接那樣令人反感。
 
事實上也是這樣,因為筆者引發的和李毅教授的爭論,除了現場交流的一些觀點,也促使包括本人和更多的人真的去看了李毅教授的文章。反對現在武統完全是不必基於李毅先生的文章的。因為大家都知道武統論是什麼。比如筆者現場向李毅教授提出來的系列武統命題。當然這是一種不希望看完李毅洋洋灑灑幾萬言文章,讓其概括回應的最省事的做法。文章是他寫的自然很容易用精華回應,這也是和作者即時交流的優勢所在。但李毅教授更願意發一大堆文章鏈接,不但影響交流,也失去現場交流的真諦。
 
李毅教授在爭論中,希望大家不要就武統論發表言論,那和他的文章無關,要批判他的文章,需要看過他的文章才有發言權。也以開放的心態,希望大家進行批評。那好,要說內容,就說內容好了。
 
看了內容如果李毅教授講自己的文章作為兩岸的科普,自然無話可說,但作為一個在多是兩岸長期關注研究臺灣問題的人士群裏,越是看過他的文章,相信獲得認同的機會並不多。
 
最後,還是從李毅教授文章的架構形式談起:李毅先生《李毅二進臺灣總結: 和平統一機會渺茫,武力統一成為必然》文章的架構,先是說自己在臺灣見了多少重要的媒體和政界、學術界人物,作為文章的背景倒也罷了。但接下來本來應放在文章結尾的文獻回顧,卻散亂地放在文章開頭,這些所謂的文獻,不過是李毅教授同一篇文章或者論述在不同媒體和場合的公開或不公開發表的集合罷了。這些佔據很大篇幅的東東,放在文章的開頭,除了炫耀自己多麼厲害之外,對閱讀和理解他系統的武統論非但沒有幫助,還會適得其反。如果不是和他爭論、不得不硬著頭皮看完,僅就前兩部分,已經得出結論,這不是一個踏踏實實做學問的人應該有的方式和態度。
 
好接著看他文章的內容。他的文章架構 
 1. 臺灣的現狀
      2. 蔡英文與民進黨
      3. 地圖與天然獨
      4. 什麼是選舉社會?
      5. 國民黨與吳敦義
      6. 郭臺銘
      7. 2020年的最壞結果
      8. 防止臺灣外蒙化、新加坡化
      9. 臺灣去中國化,是政治的,不是文化的
      10. 臺灣2016年選舉結果如同希特勒、墨索裏尼當選
      11. 中國歷代實現國家統一的基本模式
      12. 什麼是九二共識?九二共識就是努力謀求中國統一
      13. 什麼是和平統一?和平統一機會渺茫
      14. 大陸今天沒有實現和平統一大戰略的可行戰術
      15. 軍民團結如一人 試看天下誰能敵
      16. 建議2018年討論和平統一臺灣大戰略的具體戰術
(群裏都是高手,看到他的架構,基本就知道他會說什麼了)
 具體的論述也是以上面的文字做題目的。彼此之間缺少邏輯遞進,充其量是些沒有新意名詞解釋。語言拉雜,多是口語化。儘管個別方面不乏自己的獨立判斷,但很多都是早已經有結論的名詞解釋,是網上資料散亂的搜集和堆積。這一的文章架構無論作為學術文章,還是演講稿,都不算成功的。

一個26277字的文章,自己和那些重要人物見面,以往的文章發表的地方和演講鏈以及感謝的話,占了4242字,卻對什麼是武統?為何武統?怎麼武統?何時武統?武統過程中應做各種準備和因應?會有何種變數?武統之後會出現哪些情況?兩岸民間和決策層對武統的看法和因應等等,都沒有重點論述,這還算什麼武統論?
 
李毅教授爭論中說希望別人批評,但對別人提出的意見,又說像是老師批改作文。如果真是批改作文,我一定會給他不及格。不是別人要指手畫腳說他沒有寫什麼,而是既然這麼大篇幅,而且將自己那麼高調地推出和高層交流,缺少一些基本的論述,就是極大的缺憾。也實在沒有必要寫這麼大篇幅------這麼大篇幅,每個問題都是淺嘗輒止,網上隨便一搜都能夠找到比這些更詳實的資料。卻要將大家當做小學生一樣普及這些基本知識。真不知李毅教授接觸到的臺灣學者和政界高層是如何看自己的。李毅教授的口才很好,但文字表述能力實在太差。
 
他文章的內容懶得一段段引用和從普及知識的角度批駁浪費大家的時間了。大家要驗證自己的判斷,不妨去瞄一眼他的文章。
 
已經很無禮了,繼續說下去會更無禮。文章寫成這樣真搞不懂,以教授的身份之尊,還好意思那麼頻繁地發佈鏈接。
 
李毅教授針對他文章提出的意見,勃然大怒,說,你有本事你也去寫。筆者出於時間和篇幅關係,這裏不再多說,稍後會撰文系統論述自己對武統的意見(其實筆者關於武統的觀點,早就散見於本人的對臺評論文章和專訪中)。
 
學者不能過於浮躁,不能一招鮮,一篇文章,反復炒作希望能夠吃遍天下。教授學者不能都孜孜以求研究本身以外的虛名和實際利益。越是有名氣越要愛惜自己的羽毛,知道藏拙,知道兼收並蓄各種觀點。知識可以豐富思想,但不一定衍生思想,思想屬於勤於思考者;智商可以支持智慧,卻不一定等同智慧,智慧在於活躍的智商;不是比他們更聰明,只是比他們更超脫,觀察重在客觀地冷靜。資訊時代,資源可以共用,對時政的觀察不再是一些人的專利。嘩眾取寵糊弄人,越來越不容易了。 想讓人信服自己就需要下苦功夫研究和思考。
 
武統論和和平統一論述一樣,作為討論和個人見解,見仁見智,不會引起人的反感,由其是筆者恰恰是條件武統論的支持者。在群裏不僅僅是武統論本身的問題,而是李毅教授自己的武統論和推介的方式更引人反感罷了。
畢殿龍
本部落格文章沒有注明轉帖者,均為原創,轉載本人原創文章時需要注明作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692&aid=566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