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 3 月 4 日訊 李登輝在接受日本“諸君”月刊專訪時表示,臺灣本次“總統”大選耐人尋味,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如果慘敗,臺灣的民主化將延緩 20 年,但如果能急起直追,兩黨的舊勢力將被消滅。據臺灣《聯合報》報道,李登輝還表示,一般都認為“馬英九是親大陸反日、謝長廷是反大陸親日”,但其實不然。他說,馬英九與北京的關系不似外界想像中的那樣深厚;馬英九的選舉演說中,並未明顯打出對中國大陸的交往願景,如果背後有北京方面指點,理應可從他的演說中看出對中國大陸的政策。李登輝說,他的想法夾雜幾分揣測,他認為馬英九與美國的關系比一般人想像地還要深厚。對於李登輝的這段講話,藍綠都做出了對自己有利的解釋。究竟該如何解讀李登輝的話?李登輝為什用這種模糊的態度?從李登輝的話裏能夠看出李登輝挺誰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李登輝不虧是操弄政治的高手,他在不知不覺中挺了馬英九,但謝長廷陣營又從中也可以解讀出自己希望的點點東西,也懷著希望不致于和李登輝馬上翻臉,更絕的是,李登輝再必要的時候,可以對他的說過的話再給個相反的解釋。
要解讀李登輝上述那些話,對誰有利,需要先看看馬英九、謝長廷兩個人每人最缺少的是什麽,而李登輝送上去的子彈對誰最有殺傷力。從謝、馬兩人大選的攻防情勢看,謝長廷缺少的不是子彈,而是選票。李登輝看似是給謝長廷送去了“謝長廷如果慘敗,台灣民主將延緩 20 年”這樣的子彈,儘管謝長廷也可以用於進攻馬英九,但這些“子彈”都是被李登輝去了“彈頭”的“空包彈”,對馬英九沒有多少殺傷力的:“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如果慘敗”,總統選舉,敗就是敗了,選不上總統,差幾萬票和差幾千票結果都是一樣的,對謝長廷沒有什麽敗和慘敗之分的(對民進黨和綠營卻有)。而李登輝拋出這句話,告訴大家的意思就是,如果謝長廷總統選舉中敗了,但不是“慘敗”,也就是綠營的基本盤沒有大動,對民主就無傷,民進黨畢竟還可以以後再爭取政黨輪替;退一步講,即使謝長廷在大選中慘敗了,但對台灣民主的影響也只是“延緩”、而并非“倒退” 20 年。所以李登輝的“慘敗”和“延緩”真的是可圈可點、意味深長,讓謝長廷短時間內以為這是顆殺傷力很大的子彈,肯定會加以利用,對李登輝以後的態度還有所期待,還不至於馬上謾罵。謝長廷陣營如果不第一時間謾罵,就失去消除李登輝對其不良影響的最佳機會。馬英九缺少的是什麽呢?馬英九優勢是十分明顯的,他急需的不是和謝長廷戰鬥的子彈,只需要對付被謝長廷抹紅的“盾牌”。對馬英九來說,外省人,賣臺灣、對外關系是馬英九被攻擊的軟肋。李登輝此時所講的話就是送上的最好的“盾牌”,而且這個盾牌是帶攻擊性的盾牌“馬英九是親大陸反日、謝長廷是反大陸親日”李登輝認為事實上是未必如此,按照李登輝的說法,胡錦濤只是討厭陳水扁,但對謝長廷還是愿意打交道的。另外,李登輝還認為“馬英九與美國的關系比一般人想像地還要深厚”。李登輝以臺灣精神教父的地位給馬英九發了一塊“不會賣臺灣”的盾牌,讓謝長廷的抹紅子彈以後更難打到馬英九的要害;而李登輝對馬英九對日、美的關系的說話,則更為馬英九的對外關系有了最有力的奧援。說這個盾牌有攻擊性是因為,這句話言外之意是“謝長廷也未必不親中、不反日”,胡錦濤并不反對謝長廷,以後在兩岸關係上謝長廷想抹紅馬英九的時候,也同時會抹紅自己。
李登輝既然這樣挺馬英九卻又沒有明說呢?除了李登輝不想遭遇綠營過早的謾罵外,他也考慮到這樣說話,比自己赤裸裸站出來挺馬英九更有利,因為李登輝畢竟做過國民黨的主席、畢竟也有被民進黨可以攻擊的很多軟肋。如果李登輝態度過於明確,肯定在綠營的反擊下大大降低支持馬英九的效果。盡管李登輝同時給謝長廷提供的“子彈”對馬英九也有一定的殺傷力,但這種殺傷力極其有限,但又給謝長廷陣營以希望,不至於讓他們狗急跳墻,不讓他一下子就徹底否認了他苦心孤詣設計的這段談話。李登輝更清楚,馬英九陣營不在乎這種模糊,謝長廷陣營對李登輝的模糊才受不了。所以,馬英九本人和國民黨高層心領神會就可以了,不要急著像馬英九日前那樣表態反共什麽的,別人問起來李登輝的談話,大家笑笑足矣 , 而手下的人卻可以任意解讀。
以前我很看不起李登輝這個家鬼,現在我不得不樹起大拇指說:李登輝不虧在台灣政壇縱橫幾十年,今天真是服了他。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希望李登輝有生之年為臺灣人民做點好事。
畢殿龍
相關文章:
李登輝政治操盤的高手,領袖品格壞的示範
本部落格文章沒有注明轉帖者,均為原創,轉載本人原創文章時需要注明作者。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