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南傳佛教的僧侶是不吃素的嗎?
由【清淨道論】的這段記載,可以再次佐證:傳統原始南傳佛教的僧侶是不吃素的‧
@清淨道論 「迂回談」,是相近之說。這裡當舉一位與一人家很親近的比丘故事以示此意。據說:一位和某人家很親近的比丘,欲求飯食而進入他的家中坐著。主婦看見了他不欲給以飯食而故意地說:「一點米也沒有了啊!」但她裝著要借米的樣子跑到鄰家去了。於是這比丘便入內室去看看,在門角裡發現了一些甘蔗,甕中有砂糖,籃中有一塊鹹乾魚,缸中有米,瓶中有酪,他見了之後依然跑出來坐於原處。未幾,主婦回來說:「沒有借得米啦!」比丘說:「優婆夷,今天我曾見一預兆,知道不能獲得午餐的」。「尊者,怎樣的?」「我曾見一條像那門角裡的甘蔗一樣的蛇,為了要打它,找了一塊像那甕中的砂糖一樣的石頭,當打它時,那蛇豉脹其頸恰如籃中的鹹乾魚一樣,張口欲去咬那塊石頭而暴露的牙齒恰如那缸中的米一樣,由於它的憤怒而流出的毒液正如那瓶中的乳酪。」她想:「實在無法欺瞞這禿頭了!」於是便給他甘蔗、煮飯、燒魚並給以糖及酪等的一切。作此等相近之說而欲有所得的為「迂回談」。-----清淨道論‧第一 說戒品‧3活命遍淨戒
http://dhamma.sutta.org/books/qjdl/qjdl-006.htm
評:
雜阿含373經[正聞本536經/佛光本372經](食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有云: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云何為四?謂:一、?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云何比丘觀察摶食?
譬如:有夫婦二人,唯有一子,愛念將養。欲度曠野嶮道難處,糧食乏盡,飢餓困極,計無濟理,作是議言:『正有一子,極所愛念,若食其肉,可得度難,莫令在此三人俱死。』
作是計已,即殺其子,含悲垂淚,強食其肉,得度曠野。
云何,比丘!彼人夫婦共食子肉,寧取其味,貪嗜美樂與不?」
答曰:「不也,世尊!」
雜阿含373經在這裡明確的以比喻引導弟子修習慈悲心來食肉,在此無須多言,而清淨道論的「迂回談」只是提到有人未依教奉行,沒說可食肉。原始或南傳佛教的僧侶若有食肉,那是個人行為,或是「漸戒」狀態,並非世尊的終極旨趣。
據某些師兄修持原始佛法的經驗,僅是呼吸法的部分,在精進修持一年之後,就能達到能聞出肉類的微細氣味,即使該肉已經過高溫烹煮,那種微細氣味依然存在,如同屍臭味,因為本來就是屍體。
此外,人的身體即使洗過澡又抹香水,也仍有微細的腥臭,沒精進修習呼吸法的人是聞不到的,這也難怪真正出家人必然與異性保持距離,也必然禁絕色欲。
至於有些人,或已出家,但沒精進修習呼吸法,那當然無法達到我所說的境界,當然可以大魚大肉或玩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