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鳳新學生*網路自治市
市長:手長  副市長: 如朕親臨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學校社團高中職【鳳新學生*網路自治市】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高一專用,新詩寫作業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14,15)( 流浪者 白萩 ) 圖像詩的 意義
 瀏覽19,948|回應8推薦2

如朕親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一杯飲料
手長

流浪者〉     白萩

望著遠方的雲的一株絲杉

                          望著雲的一株絲杉

                                          一株絲杉

                                                 絲杉

                                                   

                                                  

                                                   

                                                   

                                                    

                                         一株絲杉

                                                   

                                                   

                                                   

                                                   

                                                   

他的影子,細小。他的影子,細小

他已忘卻了他的名字。忘卻了他的名字。祇

站著。                                  只站著。孤獨

           地站著。站著。站著。站著

 

                                                 站著

     向東方。

               孤單的一株絲杉。

 

詩作賞析:
?
這是一首圖像詩,即企圖透過文字排列所形成的「圖像」來表達詩的主題。
?
第一節裡,每一行的字逐漸減少,作者想藉此描寫一個人由近處走向遠處天邊、人影逐漸縮小的景象,終至成為一點,從「望著遠方的雲」到隱約不可見的「絲杉」,感情也隨之下沉。
?
第二節裡,在排成一條橫線的中間凸出一條小直線,是要具體的呈現出一個人站在地平線上的孤單、渺小的情景,並象徵地平線的曠遠。
?
第三節以「他的影子」一句開始,整節文字的排列即在摹狀影子的形態。本詩前三節,每一節排成一個樣子,首先從外在的影子開始,「他的影子,細小。」顯示他的影響力,投射於外的作用力,極為細弱,人微言輕,毫無份量。甚至於「他已忘卻了他的名字」,名字應該代表這個人努力的方向,理想,而他幾乎忘記自己的存在,如果真如笛卡兒所說:「我思故我在」的話,絲杉幾乎泯除自己存在的可能性,既無名字以為標記,又無影子襯托自己,他只站著。「站著。站著。」正可與題目「流浪者」造成反諷的效果,站著是不動,流浪是不定,無可依託的悲哀,正可從此體會出來。最後,「向東方」三個字,這三個字正是白萩之所以為白萩的精神所在,東方正是太陽上升之處,「向東方」比「向著東方」更有一股隱藏的動力在其中,彷彿可以感覺蓬勃的活力在生長,在絲杉的生命裡茁壯。
?
綜合起來,即是要描寫一個孤獨的流浪者。從比喻上來看,作者自始至終,是以一株絲杉來比擬一個孤獨的人影。所以,在只有一行的最後一節裡,即以「孤單的一株絲杉」來總結這一形象。本詩的主題是人的孤獨處境,而流浪者的意象則在暗示人是無所歸依、沒有歸宿的。

心得討論:
〈流浪者〉一詩,表現出繪畫性的視覺效果,一株渺小的絲杉,默立在空曠的地平線上,孤獨無助。

陳慧樺詮釋:「前段以流浪者望著一棵絲杉來刻繪他的孤苦無依,後段換成以詩人的觀點來描繪浪人的孤獨。」而末尾的「向東方」正是作者精神知所寄,東方為太陽上升之處,隱隱有一股鮮活的希望,彷彿與絲杉的生命共同成長。

延伸概念:
圖象詩
「圖象詩」顧名思義就是可直接訴之視覺形象的詩。也就是把文字描述的情境,直接外顯出來。用此方式,要貼切的來傳遞出創作者的情感和意思,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從「圖象」中建立「意象」,再從「意象」中體會「意境」,也是一種趣味。
<摘自http://www.nehs.hc.edu.tw/~news/306/poem.html
白萩的圖象詩理論:
白萩的圖象詩理論與創作,起源於對林亨泰〈符號詩論〉及符號詩創作的呼應與支持,白萩認為圖象詩最重要的是其繪畫性不可取代詩的意義,他說:我最重要也是唯一要表達的觀念是:「詩」並不像過去那樣的只認為存在於「音樂中」;今日我們寫有關於圖象的詩,也並不只認為「詩」存在於「繪畫中」,而是視「意義」的需要,或為「音樂性」或為「繪畫性」的,但其地位祇是「意義」的附從而已。由此可見白萩對圖象詩的嚴謹態度與對圖象詩的詩性堅持。
圖象的特性,在混合著「讀」與「看」的經驗,它利用了你的「腦筋」,並且也利用了你的「眼睛」。它使以往千百一律的形式的面孔成為表現它本身獨特的形式,

圖象詩的形象,該使詩更能回復到文學以前的經驗;回復到聲音與符號結合而成的,原始、逼真、衝動,有著魔力的經驗。

圖象詩,正是這樣一種讓人可以直接感受、直接與詩的意義撞擊的東西。所以,對白萩而言,圖象詩便是他面對活在二十世紀的「龐雜的感受」,在詩學上藉以表達這種新的存在思維,即新的詩學「意義」的最佳技巧。

資料來源:

http://blog.yam.com/pazlee/article/6653475


日出東方唯我國文神教之不敗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623&aid=3704481
 回應文章
21514 周庭宇
推薦0


CrazyEric14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心得:我覺得這是一首很特別的詩。把詩橫著看,真的會有「絲杉」、「流浪者」、「地平線」和「影子」。整首詩給人一種浩大中渺小孤獨的感覺。「孤獨」應該是生命中必經的過程。無論是真的一個人的時候、或是身在一群不認識的人當中、或是與人分離之後的惆悵,或是更深層的孤獨。(如果沒有這種經驗我也只能說你很幸運)有這種經驗的人應該也能體會到,對付孤獨,就只要找事情做就好了。(我是這麼認為啦!)可以做的事有很多,像是看書、看電視。然而,我認為孤獨也未嘗不是件好事。有時候在孤獨中,反而做事會更專心、更投入。我想這大概是要取決於孤獨的人,怎麼看待孤獨這件事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213 - 25 陳俊宇XDD(自選)
推薦1


lifeeasy81925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一杯飲料

一連串的字

又細

又長

好像一顆

用文字組成的絲杉

雖然

我沒看過

但是我知道

絲杉一定很細很長

作者的寂寞

孤單

與被遺忘

或許

就像這棵樹一樣

又細又長

長得沒有盡頭

折磨沒大到讓作者想死的地步

但又無法被作者忽略。

地平線沒有感情

所以留下的痛苦、寂寞

只有最單純的地平線能陪我。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623&aid=3712225
21315 林建銘
推薦1


jasonlinjm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一杯飲料

本詩為一首圖像詩

巧妙的運用文字的排列

表達出此詩所以表現的意境

在人的一生當中

是否不曾孤獨過?

望著遠方

卻看不見鏡頭

在莫大的遠方

象徵著自己的絲杉

一個人寂寞的站著

這廣大的世界裡

每個人都很渺小

也很容易被遺忘

然後

就變的孤單寂寞

導致看不到前方的路

只能停留在原地

慢慢的枯萎

慢慢的枯萎

時間巧巧的消逝

自己不斷的老去

彷彿在嘲笑

無依靠的自己

在任由時間擺佈

只能盼望

一隻熱心的手

拉他一把

讓其再也不孤獨

試著往正面的方向想吧

或許孤獨只是心裡作用

開心點就沒事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623&aid=3712209
21315 林建銘
推薦1


jasonlinjm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一杯飲料

本詩為一首圖像詩

巧妙的運用文字的排列

表達出此詩所以表現的意境

在人的一生當中

是否不曾孤獨過?

望著遠方

卻看不見鏡頭

在莫大的遠方

象徵著自己的絲杉

一個人寂寞的站著

 

這廣大的世界裡

每個人都很渺小

也很容易被遺忘

然後

就變的孤單寂寞

導致看不到前方的路

只能停留在原地

慢慢的枯萎

慢慢的枯萎

時間巧巧的消逝

自己不斷的老去

彷彿在嘲笑

無依靠的自己

在任由時間擺佈

只能盼望

一隻熱心的手

拉他一把

讓其再也不孤獨

 

 

試著往正面的方向想吧

或許孤獨只是心裡作用

開心點就沒事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623&aid=3712206
白荻 2-13 14 建昌
推薦1


t88965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一杯飲料

白荻 顧名思義是一種樹 一種白白的樹 遠看像一根枯骨的樹 只因為他白 所以他天生"天煞孤星" 站了好久 好久 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  他在詩中 講到白荻的時候 作者特別把樹拉成一條直線狀 特別樹立它的孤獨以及傷感 哎呀 就像1+1=2一樣難忘 我想 假如我再站一個地方 我也會忘記自己是誰吧 也忘了過了多久 也忘了從哪裡來的 也不知道該從哪裡離開 似乎 就一個人站在那裡 從來沒別人陪過他 也不知道有人陪是什麼感覺  我覺得我快打完了 好多喔  大笑 或許 我還沒有經過那種孤獨 我才不太會寫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623&aid=3712165
21515陳源文
推薦2


zigq1230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一杯飲料
如朕親臨

絲杉,或許就代表自己吧。

那是孤獨的人影,

站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草原,是寂寞的世界,

世界是無情的,

而我們多麼的渺小,

在這世界上,

沒有人會去管你到底做了什麼,

或是屬於哪裏。

影子,訴說著他做過的事情,

細小,因為那是微不足道的,

當自己活了許久,

我們漸漸地忘記了,

自己生存的目的,

究竟我們是為了什麼而存在?

孤獨,也許是因為,

感受不到別人對我們的好。

或許忘記了,

忘記那些曾經的回憶,

只有自己能夠深刻了解。

向東方,明天還是得來的。

我們沒有辦法去抵抗,

任由寂寞不斷的侵蝕,

但還是孤寂的度過這些日子。

或許作者,

在盼望有一天,

會有人能夠了解他,

與他一起分享活著的喜悅,

一起去做那些傳說,

總有一天,會到來的。

 以上來自於我的腦袋

~~~~~~~~完成

阿 那些是感想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623&aid=3706688
204 15 小雅
推薦2


chigi417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一杯飲料
手長

 此詩的文字排列如詩所述,像一株絲杉孤立在地平線上。纖瘦而稀疏的枝葉,突顯了荒涼孤寂的印象。重覆使用著相同的字眼,突顯簡單的、渺小不起眼的孤獨。這彷彿是作者當時心境的表現,能夠看出他內心的無奈和荒涼,卻仍堅忍不拔,直立在地平線上,等待東方即將升起的一絲曙光。

  這首詩給我一種雖然孤單卻能夠順應天命,不放棄希望的感覺,微酸的滋味卻又能露出一抹稱讚的微笑,孤獨卻堅毅地活著,那樣的傲骨風襟,使人折服。

  詩名為流浪者,意境展現在絲杉的形象上,詩尾留下了希望的光輝,應是一份對自己的期許吧。

*--------------------網路資料----------------------*

白萩《流浪者》:藉文字之印刷安排達到象形作用

〈流浪者〉一詩,表現出繪畫性的視覺效果,一株渺小的絲杉,默立在空曠的地平線上,孤獨無助。陳慧樺詮釋:「前段以流浪者望著一棵絲杉來刻繪他的孤苦無依,後段換成以詩人的觀點來描繪浪人的孤獨。」而末尾的「向東方」正是作者精神知所寄,東方為太陽上升之處,隱隱有一股鮮活的希望,彷彿與絲杉的生命共同成長。

資料來源:http://content.edu.tw/senior/chinese/ks_rs/content/chinese/poem/happy/picture.htm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623&aid=3705165
204 14 彩晏
推薦1


v820301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手長

〈流浪者〉這是一首從文字排列,表現流浪者孤獨的「圖像詩」。把這首詩橫著看的話,外圍就像是高大的杉樹,而中間包圍著一個平地!

在文字內容上,都是偏向知性的,是經過作者設計的結果;而在表現方法上,是訴諸於眼睛的視覺,利用遠近高低的距離,表達一種情感和意念。

句子越來越短,越來越少,從形狀上來看,好像「暗示」著某種東西隨著移動,正快速的向前飛奔所看到的視覺景象。最後只剩下一株「絲杉」,讀者就像在透視一樣,透視圖裡這麼多的絲杉,原來也只是一株移動的絲杉而已。本詩的絲杉,其實正是「流浪者」的化身。


資料來源: http://cgeweb.csu.edu.tw/aseip_folder/chinese/plan/happytolearn/32.doc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623&aid=370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