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嘻~~
廁所的故事 阿盛
開始念小學那一年,我第一次看見衛生紙,至於正式使用,是在二年級的時候,在這之前,解手後都是用竹片子或黃麻稈一揩了事。大人們的廁所在房間內,用花布簾圍住壁角,裡邊放著馬桶;小孩子們沒有限制,水溝、牆角、甘蔗田以及任何可以蹲下來的地方,統統是廁所。
在學校裡,老師天天交代我們:要穿鞋子,要常洗頭髮,要買衛生紙,不要隨地大小便。我回家跟爸說要買鞋子,爸說沒那麼「好命」;我提起衛生紙的好處,媽說那太浪費,小孩子不懂賺錢的辛苦;我又引用老師的話,說用竹片子揩屁股會生痔瘡,爸生氣了,他說老師一定瘋了,因為他從一歲到二十多歲都是這樣,也沒生過痔瘡;我小聲地說,應該有廁所,祖父說,奇怪,水溝不是很多嗎?最後爸解釋說,衛生紙太薄,容易破,揩不乾淨。這以後,媽准許我用粗草紙,那是大人們用的,不過,我還是寧可用竹片子,粗草紙就帶到學校讓老師檢查,我們班上有一半以上的同學都和我一樣,老師也不再要我們買衛生紙了。
二年級下學期,三姑帶著表弟從臺北來我家玩,吃過中飯,表弟說要上廁所,我帶他到門前的水溝邊,他很驚訝,硬是不肯脫下褲子,是說沒有東西擋著他拉不出來,我帶他到豬舍旁邊,他蹲在地上,不時看著我,然後站起來,說是也拉不出來,我只好走開,隔一陣子就喊:「好了沒有?」表弟苦著臉走出來對我說沒有,我拉起他跑到學校,他急忙衝進廁所,出來之後,滿頭大汗。在回家的路上,他一直問我:為什麼廁所裡沒有水箱子?為什麼有很多很多白白小小的蟲?還有,在水溝裡拉屎,警察為什麼不管?我說警察的兒子也和我們一樣,他就說,回臺北以後要報告老師,叫老師來抓警察,我聽了感到很生氣,跟他說,警察和真平、四郎一樣偉大,不能抓,他不相信,還說校長可以管老師,老師可以管警察,真平和四郎跟總統一樣大,不是跟警察一樣大,我氣極了,不再理他。
三年級放寒假的時候,爸和叔叔們合資蓋了一間廁所。「落成」那天,我們幾個小孩子熱烈地討論誰應該第一個使用,六叔把我們趕開,他說他是高中生,當然是第一。他進去了,一下子又走出來,很不高興的樣子,原來,有人先進去過了,六叔一口咬定是那個泥水匠,他嘀咕著說要找泥水匠算帳,我們建議六叔把他抓來灌屎,像灌香腸一樣,六叔說好。那天晚上,爸和叔叔們在院子裡聊天,聊到這件事,二叔說,新廁所有外來的「黃金」,大吉大利,六叔不同意,他認為新廁所應該由自己人開張,才有新氣象,爸沒有意見。我對爸說,六叔只知道拉屎要爭第一,六叔一巴掌打在我屁股上,媽說該打。我很不甘心,跑去告訴祖父,祖父走出來,把六叔罵了一頓:「你吃飯爭第一,拉屎爭第一,為什麼英文只考了二十──二十──」,我說二十七分,祖父接下去:「二十七分!啊?」五叔在一旁笑,他說這也可以算第一,六叔說,五哥以前數學只考二十四分,烏龜笑鱉沒尾巴,祖父說:「都是尿桶!」
...............
(節錄──原作發表於一九七八年三月)
【作者】
阿盛,本名楊敏盛,臺灣臺南縣人,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生。六十六年畢業於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隨後長期在中國時報工作,並開始發表散文創作,現在自己成立出版社,並開辦寫作班。
阿盛出身於臺南新營農村,在就讀大學之前,一直居住在農村,有著深厚的農村經驗。他的創作生涯開始於七○年代,其時正盛行著鄉土文學,他即以自己的農村經驗為基礎,寫作風格獨特的散文。在他之前,鄉土文學以小說居主流,阿盛可以說是開創「鄉土散文」的重要作家之一。
阿盛的「鄉土散文」有兩個特點:首先,他對鄉下的事物極為熟悉,對鄉下的人情非常了解,因此,「鄉土味」十足,這是沒有長期農村生活經驗的人難以企及的。其次,他常將閩南話的俚語融匯到國語之中,但他又出身於中文系,熟悉古文,因此他的語言既有古文的簡鍊,又有閩南語的「土味」,形成一種頗為「迷人」的風格。阿盛重要散文集有:行過急水溪(九歌出版社)、綠袖紅塵(遠景出版社)、如歌的行板(林白出版社)、春秋麻黃(林白出版社)、春風不識字(號角出版社)、心情兩紀年(聯合文學出版社)、人間大戲臺(號角出版社)、船過水有痕(號角出版社)、五花十色相(九歌出版社)、千杯千日酒(未來書城)、民權路回頭(爾雅出版社)等。
阿盛小故事
由於阿盛作序喜以天干條列,以下試以此法列舉阿盛其人其事:
甲、阿盛近年不論新書或重新出版的書封面上,喜用自己與小女兒合照。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照片中的阿盛不變,倒是女兒由嬰孩已長大為小學生,這正是身為父親的阿盛刻意以書為女兒留下成長紀錄,十分有意義。
乙、阿盛喜歡收集古董及古錢幣,本來阿盛打算將來以此作為女兒的嫁妝,但自從寫作私淑班開班以來,每當學生有新作發表或結婚生子,他總是不吝惜將自己的收藏大方送出去,眼看收藏在冊子中的錢幣日益減少,急得他剛上小學的女兒不禁大聲抱怨:「我的嫁妝怎麼越來越少了?」
丙、阿盛還有另一專長--看相,但礙於天機不可洩漏,他甚少多言,總一兩句淡淡帶過。不過他曾勸一位急於嫁人的學生將剃掉的眉毛蓄起來,果真很快傳出喜訊來。
丁、阿盛的住所名為「將就居」,事實上卻是井井有條,佈置溫馨,一點也不「將就」。屋內種植多種綠色植物,或許是從小與土地親近,與生具有一種本領--經他栽種的植物,無一不生意盎然,不愧為「綠手指」。
戊、阿盛與詩人向陽私交甚篤,向陽曾六度為阿盛書作序,可謂文壇特例。向陽亦戲稱自己為「阿盛讀書會代言人」。
己、阿盛自稱個性中多少有一點「鄭板橋式的不耐煩」,不喜應酬討好,尤厭惡「明星」與「政客」,但對人永遠保持高度的觀察興趣。
庚、阿盛曾應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之邀主持三週「紙上電台」,回答讀者各種疑難雜症,取名為「白丁雜貨店」。曾有讀者問道:「如果有很多錢,最想做什麼?」阿盛的回答是:「一、成立一兒童合唱團,專唱臺灣民謠;二、成立一永久性的文學獎;三組織土地保護大隊,凡破壞生態之事一律查辦;四、替自家人建一棟閩南式平房,兼有園林。」
日出東方唯我國文神教之不敗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