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先帶出了整首詩所建築主要意境的地方。青山不是真的山,窗帷也不是真的窗帷,詩人用這種兩次的譬喻手法描述出一條巷子中常出現的風景—兩旁是立著的樓房,從樓房中窗戶看出去,只得一方天藍如窗中窗。天陰了、雨打下來了,那雲彩流過灰敗就如同窗帷之拉下,那雨絲就如響著的流蘇,即使沒有鈴鐺。
第二段進入這首詩述說的主文,詩人原是愛聽罄聲與鐸聲的,但為何今日卻戚戚於小院的陰晴,若不是雨那詩人將會作些什麼呢?肯定他將作的事情是詩人對自身的祈禱與期待,祈禱著這千年的祈禱能夠達成詩人所期待的一世緣份。算了吧,詩人這麼說,誰讓你我相逢,且相逢於這小小的水巷如兩條魚,就算不是一世的緣份,就算沒有千年慧根。誰讓你我相逢呢?其他的就算了吧。
鄭愁予的詩都寫得很迷濛,青山太高??我想他絕對不是住在山中,而且還要每天一起床就跑去田裡種菜,這是不太可能的。而是他的心境像是被高大的山圍繞一般,心想著與愛人一起住在山腳下,那感覺如此的美好阿!但是下雨了,最好會下雨。其實這代表心情像在下雨天的愁悶,原本的愛情是轟轟烈烈的,但因為對方的喜好而改變了,才怪,其實說不定是因為對方不喜歡他了,只能獨自在院子裡望著天空感嘆吧。但是認識了,就是有緣,就把回一停在最美好的時刻吧。
從這首詩中,作者流露出對喜歡的人的付出,且無怨無悔,真感動!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