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123長短篇
市長:張爺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123長短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張爺 SAY SO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祖國」?「祖國」?──新中國六十年的文化成績單
 瀏覽435|回應0推薦0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引用 國慶閱兵 國學大師 (杜念中)

杜念中這則評論寫得不錯。他從季羨林受溫家寶禮遇一事說起:原則上,這表示中共對傳統文化碩儒耆老的一種形式尊重。也呼應了胡六點的第三條「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

不過他話鋒一轉,提到2006年一場「網路票選國學大師」活動。季羨林尚且擠不進這五十名「國學大師」候選人名單中呢,而這候選名單可是當代學者所集體擬出的唷!

再看看當選的那十位,若非早故,或著流亡台灣,就是留在大陸受盡中共的整肅與折騰:

王國維、錢鍾書、胡適魯迅梁啟超、蔡元培、章太炎、陳寅恪郭沫若、馮友蘭

其中唯一能在中共政權裡悠游自得,竟是最卑劣無恥的紅朝學閥郭沫若!

這張悽慘無比的「國學大師」名單,就是新中國六十年要交給我們的文化成績單麼?以這般「國學大師」名單,PRC還有臉自稱誰的祖國呢?

參考→  「慶祝祖國六十年華誕」~~真是笑死人 Chocola

【後記】

當選前十名裡,真正夠資格的候選人只有王國維、陳寅恪、章太炎和梁啟超。純就學術來論,郭沫若、錢鍾書和馮友蘭還算得上半個。魯迅只是一代文學名家罷了,至於胡適、和蔡元培的國學成績則連陪榜資格都沒有。

而在我心目中,榜上的真正文化英雄只有三位:陳寅恪、王國維和梁啟超。國學大師排行榜不那麼重要。

將該文評論陳寅恪的重點用橘色字體標出~~那是為了向陳寅恪致敬。


國慶閱兵 國學大師 (杜念中)

2009年09月30日蘋果日報

為了慶祝60年國慶,中國要舉辦建國以來聲勢最大、武器最先進的閱兵。這些年中國強調「和平」崛起,總希望避免強大的形象威脅鄰國。但大舉閱兵終究令人生畏。雖然老百姓看武器就如元宵看花燈,曲終人散後往往船過水無痕;然而大規模閱兵看在鄰邦眼中,深刻印象外必然伴隨著恐懼,很難磨滅。

中共高層禮遇季羨林

中國對內強調和諧社會,從上到下儼然不乏振興儒家文化之勢。近年來中國領導人也開始學得敬老尊賢,尤其對於宿學之士,往往禮遇有加。兩個多月前病逝的學者季羨林就被總理溫家寶待為上賓。季羨林生前最後幾年,溫家寶每年都要親訪這位被稱為國學大師的學者,噓寒問暖一番。季羨林過世,溫聞訊立刻趕往醫院弔唁,禮數之周到,過去相當罕見。在一般人眼中,中國領導人能如此尊重讀書人,一則改善了領導人的形象,同時也讓讀書人特別受用。
有人說,溫家寶和中共高層禮遇季羨林,是因為絕大多數鴻儒碩彥已經凋零,大師難覓。有人猜測,尊崇大師固然是為了擺起尊學的姿態,但未嘗沒有些許悔過的心情,因為共產黨執政這一甲子,迫害過太多飽學之士了。這話純屬猜測,毋須認真。但共產黨迫害學者的紀錄倒是班班可考。
兩年前,中國舉辦了一場網路票選國學大師的活動,主辦人十分認真,轟動一時,但也引發爭議。活動由學者湯一介、龐朴、馮其庸等人會同20幾位海外顧問先提名50位候選人,然後由網友自50人中選出10位「心目中的國學大師」。結果當選者為王國維、錢鍾書、胡適、魯迅、梁啟超、蔡元培、章太炎、陳寅恪、郭沫若、馮友蘭。溫家寶尊崇的季羨林大師既未獲得提名,自然不可能當選了。
當選的這10位大師,大多若非1949年前即已作古,就是已離開了中國。真正在共產黨統治下生活過的只有錢鍾書、陳寅恪、郭沫若和馮友蘭4位。其中郭沫若是科學院長,也就是代表共產黨統御知識分子的領導人。其餘3位的遭遇現在大家已是耳熟能詳。錢上過五七幹校接受改造,陳拒向紅朝屈服,最後在中山大學遭迫害而死,馮則是與四人幫妥協,僥倖存活。猶記得80年代初期,馮友蘭赴母校哥倫比亞大學接受榮譽博士學位致詞時,三句話不離「黨的領導」,「黨的正確」。一代大家幾十年來因為不斷受到驚嚇以致變得如此謹小慎微,其情堪憐。至於其他獲提名但落選的國學大師候選人,情況也是大同小異。

「無自由無優美文學」

這就是國學大師們的遭遇。和這些人比起來,季羨林算是幸運的,不過他在民間讀書人的心目中,無論如何也不能和他敬重的老師陳寅恪相比。陳寅恪的地位在文革後逐漸上升,其人、其事、其學經30年終於成為顯學,靠的並不是總理、國家主席的重視,而是中國內外自發性的發掘與研究。陳生前既不屈從蔣介石,也不服膺毛澤東,只強調「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兩句話原是陳寅恪所寫王國維紀念碑中之文,後來由書法家黃永玉刻在陳氏廬山之墓上。
陳寅恪在《論再生緣》中說無自由之思想,則無優美之文學。此一般人固以為老生常談,但在當今中國仍然意義深遠。缺乏「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中國無論如何吹捧製造大師,也絕對出不了大學問家。就如中國即使舉辦更多次閱兵,充其量只能證明中國還在追求船堅砲利,結果造成臨邦驚恐不安,離胡錦濤常講的「近悅遠來」的美好境界只會遠,不會近。

作者為《蘋果日報》社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63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