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帖也說了:「你們今天之所以還覺得簡體字好是依賴在繁體字的穩定上!!依賴在簡體字只佔整個中國文字很少比例這一點上!!」武則天自創的那個字「曌」,聲符是依照日月為明還是下面的「空」字?形符是依照日月為明還是下面的「空」字?屬於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裡哪種造字方法?形音義如何歸類?
沒有嘛!就是告訴人家『我武則天就是太陽月亮同時在天空照耀著我』,所以硬是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曌」ㄓㄠˋ嘛!
赤裸裸的權力展現。
而毛澤東則更進一步,那個「笔」字破壞了「筆」原本的聲符及形符,筆下面那個「聿」,是象形,是指人以手指握著一枝筆寫字的樣子,中國字到後來,五支手指簡化以三支表示,就是「又」的由來。
那樣子寫,由「又」到「聿」到「筆」,聲符被破壞掉了!古字「聿」跟「筆」聲音相似,「聿」既代表聲音也代表手寫的形狀,「竹」指的是它的材質。
在竹子下寫一個「毛」算什麼!?不就是告訴人家『以後中國文字都要姓毛!用筆寫字的都給我姓毛!』!
竹子下面一陀毛叫做「筆」!?「筆」還帶有「筆直」的意思,我說過繁體字左右對稱,有均衡之美,「笔」呢?一陀軟軟的毛躺成一側的毛在紙上怎麼寫字!?
武則天創辦武舉,改良了後世人才選拔標準。但她造的那19字,在她死後全部廢除,人家只當作笑話一場,一個權力者發狂的展現!那個「笔」字卻流傳至今50年!還有人認為簡體字是合理好看的!!
--------------------------------------------------------------------------------------------------------
http://www.literature.idv.tw/bbs/simple/index.php?t2008.html
個人在第十三屆全國聲韻學會上發表「論喻母字『聿』的上古聲母」主張「聿」的上古音與「筆」一樣是 pl-,那時鄭張尚方、梅廣先生批評說「聿與筆是在不同方言區用相似的音來表示同一概念」。其實鄭張先生等人的意見正是高本漢、李方桂先生的觀點。他們都認為「聿」與「筆」是同源關係。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fra/fra03283.htm
說文解字:「聿,所以書也。」清.朱駿聲.說文
通訓定聲.履部:「秦以後皆作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