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0年12月1日,感到形勢不妙的日本天皇問參謀總長杉山元:「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侖就是敗在消耗戰與游擊戰上,日本軍在中國是否感覺到無法對付了?」
*****************************************************
流傳極廣的大陸人網文
蔣方震和他的《國防論》
蔣百里將軍一生研究對日作戰,1923年即斷定中日將來決戰之地為平漢線以西的襄陽、洛陽、衡陽,他所作的《國防論》成為指導當時中國軍隊對日作戰的方針。時抗戰軍興,敵強我弱,形勢嚴峻,當此艱難時刻,蔣百里卻發表文章,在充分分析中日國情後,堅定鼓勵大家——「打不了,也要打,打敗了,就退,退了還是打,無論打到什麼田地,窮盡輸光不要緊,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和它講和!」一時傳徹全國,輿論為之振奮。……有趣的是,蔣百里將軍在討論中日問題時,首先就指出——中國不是一個尚武的民族。好傢伙,就這一句話,能被標榜愛國的人士罵死的——誰說我中華民族不尚武?!這個帽子誰敢戴啊?蔣百里敢戴,他說的有道理,我們「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傳統,能和德國日本這樣的軍國主義比尚武麼?如果話盡於此,對蔣百里先生談不上佩服,他不過是敢說實話罷了。我們很多人也就話盡於此,也許這就是我們和蔣先生的差距所在。蔣先生隨後指出,雖然我們尚武不及敵手,但是我們也有優勢。我們不是工業國而是農業國。工業國好打,佔領它的關鍵地區他就要投降,紐約就是半個美國,大阪就是半個日本,打不下去了。而農業國你佔領了我最重要的沿海沿江地區也不要緊,我這樣一個鬆散的國家你沒有要害可抓。所以,我們的抗戰可以以國民為本,打持久戰,這是我們打持久戰的條件。所以,蔣百里先生說:「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
……八年血戰之後,看百里將軍的抗戰理論,日軍恰似按照將軍的指揮,老老實實的自東向西,前進到湖南,而後陷入中國泥沼式的持久戰中不能自拔,直到戰敗。戰役上,中國失利的例子雖多,戰略上,日軍的失敗早已注定。他在《國防論》和其他著作中闡述的對日戰略,歸納起來有三:第一,中國對日不懼鯨吞,乃怕蠶食,故對日不應步步後退,而要主動地實施全面抗戰,化日軍後方為前方,使其無暇消化佔領區,從而使日本無法利用佔領的地區提高戰力;第二,主動出擊上海日軍,迫日軍主力進攻路線由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的南北路線改為沿長江而上的東西路線,從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與湖沼地利,抵消日軍兵器訓練方面的優勢;第三,以空間換時間,行持久戰,通過時間的消耗拖垮日本。具體做法為將日軍拖入中國地理第二稜線,即湖南、四川交界處,和日軍進行相持決戰。事實上,蔣百里雖然在1938年早逝,中日的戰爭發展,恰恰按照他的預料進行,反映了他對兩國實力與戰略態勢的準確把握。他在逝世前不久發表的文章中,更擲地有聲地提出了今後中國對日戰略的指導方針—— 「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同它講和!」蔣百里一生是一個職業軍人,他致力於國防軍的建設,並且為此投入了畢生的精力。以他的軍事才華,如果在內戰中施展,飛黃騰達,陞官發財,一將功成都是唾手可得的事情。他沒有去做,他的軍事建設是為國家的,而不是為某個人,或者某個主義服務。他做的軍事教育給中國留下了一個有一定專業素養的高級軍官團。這些人大多沒有蔣百里先生高尚的信仰,卻畢竟學到了專業知識,對中國抵抗外侮的事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蔣百里受了日本人這樣的榮譽,日本人也真希望他說兩句日本的好話吧。誰知道百里將軍的評價卻是說了一段話,大意是中國從日本學了兩件東西最不可救藥,一個是教育,一個是陸軍…… 然後飄然到德國,以德意志國防軍第七軍營長的身份,繼續考察軍事去了。百里將軍對日本人的軍事評價不高,但是他後半生和日本結緣不少。他是國民政府對日作戰計劃的主要設計者,他編著的《國防論》成為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軍隊的戰略指導依據。八年抗戰的戰場上,無數百里將軍在保定軍官學校、在陸軍大學帶出來的國防軍子弟浴血沙場,成為中國軍隊高層指揮官的柱石。有必要強調的是,《國防論》 「從當時中國國情出發,提出了持久戰的思想。認為面對強敵的侵略,只有避免過早的決戰,逐步積聚力量,疲憊敵人,才是制勝的唯一方法。這些,對於當時的國防建設及隨後進行的抗日戰爭是有積極意義的」。事實上,蔣百里關於抗戰持久戰的論斷,早在成書之前即廣為宣講。1935年,他「已提出在將來的抗日戰爭中『開展廣泛的游擊戰』……
*****************************************************
大陸人網文
國民政府的整個戰略思想體現在1937年出版的國防部高級參謀,一年後陸軍大學的代校長,軍事戰略家和理論家蔣百里的《國防論》中。就戰略物質生產和儲備而言,七‧七事變前,國民政府根據既定戰略,修通了浙贛鐵路,完善和溝通內地省份公路10萬餘公里,改建擴建漢陽兵工廠,將漢陽造改進為先進的中正式步槍,裝備部隊。並在三陽線以西開始儲備戰略物資。在國防事務方面,劃定全國國防區(即後來的戰區),在張治中主持的凇滬寧戰區,修築了吳江到福山、無錫到江陰、乍浦到嘉興三道國防工事。在預定的戰略退卻地域,還修築了湘鄂、西康三線國防工事,做出了以川邊橫斷山脈為最後抗日防線的部署。並且根據蔣百里先生的提議,雖然稍顯遲緩,還是著力建設了空軍。在軍事裝備方面,除了中正式以外,悄然用德式裝備替代日式裝備 。在「德國國防之父」,前陸軍總司令塞克特指揮下,編練了新軍。在杜聿明所屬第五軍建立了第一支機械化部隊。同時,1936年,開始用美製馬丁B-10轟炸機、霍克Ⅲ戰鬥機裝備中國空軍。1937年度的《國防作戰計劃》甚至向空軍提出要求,「準備全部轟炸機襲擊敵之佐世保、橫須賀及其空軍根據地,並破壞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同時,在蘇州留園,以中央軍校野營辦事處名義,秘密召集軍事參謀人員,以中央軍校教育長張治中為首,勘測地形,實地考察, 落實蔣百里戰略規劃,進行戰爭前期的圖上作業,基本完成了抗日戰爭的戰略準備。
根據蔣百里的設想,……鑒於日軍裝備,訓練,軍事素質,戰鬥力,給養,供給都強於我軍,華北大平原又無險可守,不利於戰略決戰。為了避免重大損失,不宜爭一城一地的得失,應誘敵深入,以節節抵抗方式,僅在合適的地點與敵決戰。主要戰場將不在華北,而在江南水網地帶。中日決定性的會戰將在湖南進行。
至於河東,宜令閻錫山堅守太原。實在不守,應在中條山預伏奇兵,從側背牽制晉南,策應河南,配合胡宗南部保衛潼關。總之,洛陽,襄陽,衡陽一線是戰略退卻的終點,中國軍隊只要在節節抵抗和戰略要地的據守會戰中大量殺傷敵人,阻其鋒芒,堅持持久抗戰的戰略,就會勝券在握。因此,才有了華北的大撤退,有了棄濟南不守,洞開魯南門戶,被蔣介石鄭州問斬的上將——山東省主席韓復矩的敗績,以及忻口,台兒莊,武漢等九次血戰。……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2%8B%E7%99%BE%E9%87%8C
蔣方震(1882年-1938年),字百里,浙江嘉興海寧人。中國近代軍事理論家,陸軍上將。但是實戰能力欠缺,帶部隊行軍都會把隊伍帶散了。
1898年通過科舉鄉試成秀才,1899年入浙江求是書院。1901年留學日本,入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並以步科第一名畢業,獲日本天皇賜刀;之後到德國陸軍大學深造。
1911年,任東北新軍督練公所總參議,在奉天和第二混成協協統藍天蔚策劃起事策應南方,計劃洩露,被趙爾豐和張作霖挫敗,藍、蔣逃亡
1912年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二任校長。1913年任袁世凱總統府一等參議,1916年,去四川配合蔡鍔討袁護國,當年晚秋蔡鍔在其陪護下病逝於日本。
1917年任黎元洪總統府顧問。1925年任吳佩孚總參謀長,主張聯合國民政府,馮玉祥倒戈,吳佩孚軍兵敗。1926年,任孫傳芳部總參議,次年孫部被北伐軍討平。1929年,暗中支持唐生智舉兵反蔣介石,唐敗。1930年1月一度被國民黨收押入獄,至1931年12月獲釋。
1933年赴日考察,回國後提出中日之戰不可免,提出國民政府備戰,並擬就多項國防計劃。1935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高等顧問,奉命以特使身份到歐洲考察軍事,並秘密遊說德、意支持中國。大讚墨索里尼和法西斯之成功,九年後墨索里尼被絞死,法西斯覆滅。1936年12月西安事變時,蔣百里在西安參與調解。抗戰開始後,發表《抗戰的基本觀念》,斷定以「全民抗戰」、「持久戰」,日本必敗。1938年任陸軍大學代理校長,同年11月4日病逝廣西宜山,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死前,盛讚蔣介石繼承三千年抵抗力,緊握四萬萬人心聲。並聲稱日本欲屈服中國和中國赤化是同樣的絕不可能! 十一年後,共產黨渡過長江,攻入南京城,國民黨敗退台灣。
……
1937年蔣百里在廬山為國民黨高級軍官講學,將其所著結成《國防論》。蔣百里其他著作有《孫子新釋》,《歐洲文藝史》等,結集出版有《蔣百里先生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