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Go Lang Wang
市長:ebisu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Go Lang Wang】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
 瀏覽17,024|回應87推薦3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ebisu
luyu54
龍女CHANG, HSIU-FEN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789160
 回應文章 頁/共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借人之智 完善自己
    回應給: sally0808(sally0808) 推薦2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luyu54
ebisu

 

人生就是這樣:


和陽光的人在一起,心裏就不會晦暗;
和快樂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帶微笑;
和進取的人在一起,行動就不會落後……
和大方的人在一起,處事你就不小氣;
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你就不迷茫;
和聰明的人在一起,做事你就變機敏。
懂得感恩的人,善待他人;
懂得惜福的人,善待自己;
懂得欣賞的人,善待周圍的一切。
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
並把它轉化成自己的長處,你就會成為聰明人;
善於把握人生的機遇,
並把它轉化成自己的機遇,你就會成為優秀者。
善於捕捉健康的元素,
並把它轉化成自己的幸福,你就會成為富有人.
借人之智,完善自己,
服務他人,精益求精,
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867798
奴工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2


sally080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z1Zoq76ufo&feature=related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865282
幸福是一種“心境”
    回應給: sally0808(sally0808) 推薦2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luyu54
ebisu

 

幸福是一種心境,一種感覺,一種體悟。是人們對生活、對人生所擁有態度的結晶。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一種幸福,雖然貧窮卻怡然自得。
  紅塵滾滾,而修行者們青燈黃卷超然物外與大自然合為一尋求心靈的寧靜恬淡,也是一種幸福。


  其實,幸福也很簡單,它無時無刻不在你的身邊,只要你願意用心去感悟它。


  幸福原本就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拋開塵世的喧囂與紛爭,找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真真切切的品享一份惟有自己知曉的歡樂。這就是幸福。


  幸福是一種心境。它與富貴、權利及地位不一定成正比。在物質生活相對富裕的今天,人們的幸福指數卻較前有所降低;待遇與學歷普遍較高的城市居民感覺幸福的人數平時感覺不到幸福。快節奏、高壓力、無知足的生活方式使幸福避而遠之。


  幸福是一種感悟。先人造的字恰好是對不幸的描述。的甲骨文、陶文都是手悎的樣子,類似於今天的手銬。許慎說吉爾免凶也”……正是被囚禁的底蘊,賦予了字的倖存、僥倖、倖免、慶倖、幸運、幸虧等解放的深意。

西方有諺語:“Painpastispleasure!過去的痛苦即是歡樂!被囚者一旦重獲自由,對幸福的深刻感悟無人能及。而能夠對人生中的艱難痛苦甘之如飴的人,心中常擁有喜樂光明並將喜樂分送於人,則幸福會時時陪伴他,他已深諳幸福的真諦,或許他已徹悟紛繁人生。先賢們也許早已明瞭幸與不幸的緣源,為了心中聖潔的理想,堅韌不拔,雖九死而猶未悔。而那些古今中外的苦行僧們追覓的則是精神的富裕和心靈的幸福。

  貪婪者與幸福無緣。欲壑難填的悲劇是人役於物。世間所有的迷與悟和苦與樂都在役物跟役於物的一念之間,所以六祖惠能禪師才發出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的警語。而《菜根譚》上有:以我轉物,得固不喜,失之不憂,大地盡屬逍遙;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順亦生愛,一毛便生纏縛。

對此,我理解的是:能以我為中心來操控一切事物的人,成功了固然不覺得高興,失敗了也不至於憂愁,失一物可取另一物,敗一事可創另一事,盡可海闊天空,而無憂無慮,以物為中心而受物欲所奴役的人,遭遇逆境時心中固然產生怨恨,處於順境時卻又產生戀棧之心,患得患失,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使身心受到困擾,結果事事局促,時時煩惱。幸福也時常與之無緣。


  常懷感恩之心者總與幸福同在,假若你能常常心懷感激,你便會覺得生活中處處都充滿了陽光。


  幸福其實很簡單,有時如果你刻意找尋幸福,你會發現它在回避你;而當你嘗試著努力把幸福送給別人的時候,你會發現幸福就在你身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840748
scots guards pipes and drums march down the mall t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2


sally080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luyu54
ebis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P0MvRbWrN4&feature=related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835382
最有效的資本是我們的信譽,它24小時不停為我們工作。
    回應給: luyu54(luyu54) 推薦2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luyu54
ebisu

最有效的資本是我們的信譽,它24小時不停為我們工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835371
台灣不好玩?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2


luyu54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一位中國青年寫的,很中肯很感動

愉兒在離開台灣的日誌上說:「台灣,你還是別去了;去了,就別走了吧」我很認同這句話。

今天見到了來自遠方的朋友,幾千公裡外的,赫舟飛了過來。

初次見面,跟當初看到你們一樣,但是我很喜歡。親切而自然。

台灣不好玩,特別是跟團。

小王子的父親說,台灣不好玩,我也覺得。

這不是因為我不愛這個地方,我很愛,但不好玩。

台灣不是來玩的地方,是來「生活」的地方。

今天盈彤問我,台灣是風景漂亮嗎?我說,這裡美的是生活方式。

台北的101、阿里山的日出、日月潭的風光、墾丁的海水、花蓮的峽谷,可能很容易被比下去;但是這裡有可愛的人們。

治安不是最好,但也不是太差,偷搶拐騙的會有,跟全世界所有國家一樣,但也總有人會拾金不昧;風景不是最美,但也還不錯,我告訴盈彤,風景美在跟誰一起看;人們不是最善良,但是很熱情,特別是南部的鄉親,台灣人出去玩不帶地圖,不是因為路標很靠譜,而是因為路長在嘴上,隨時都有人願意告訴你哪裡怎麼走;這裡就是有人會撿到手機送還給你;就是在迷路車沒油的時候會有人帶著你去加油,然後用很重的台語腔說:「小姐,你藍()朋友很帥捏!!

就是會有小販明明兩人只點了三根關東煮,他會送你一個,告訴你因為一人兩個比較公平;就是會有老闆因為你是遠道而來的客人招待你;就是會有加油站在你騎車凍著手的時候為你端上熱水;就是會有早餐店的老闆記起每個學生的名字,然後熱情的跟你打招呼。

這是台灣,我很愛的地方。

她的風景真的不是最美的,像周杰倫的歌詞說的,「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和你一起躲雨的屋簷」

她美的是人們,是悠閒的生活方式,當然這不在台北(我是說悠閒,相較於其他地方來說)

台北一點也不現代,應該說,沒有偶像劇裡現代。

沒有上海摩登,也沒有北京部分地方先進,它是台灣最匆忙的地方,也是最不夜的地方。

敦南的誠品24小時,許多夜市最早10點打烊,金山南路的酒吧夜店到凌晨五點,電影院也總有午夜場,這裡是個繁華與傳統的交界帶,101高聳入雲霄但是對面是菜園與四四南村。

西門有著無限多少男少女的小玩意兒,但是也有個巴洛克的紅樓站在那裏;捷運挺方便的,這裡的人沒有太多的熱情,我想城市就是這樣,因為人來人往的,但是也挺井然有序的。

不能吃東西的捷運、有秒數的綠燈小人跟被教導著要讓行人走的車。

往南走,越南越熱,人們熱情指數也越來越高。

有人說南部很綠,可是我覺得是他們單純。單純的人只會相信對他好的人,請不要懷疑為什麼民進黨在南部有如此高的支持度,不是因為一句愛台灣,而是因為他們在地方的時候的確很不錯。

(離題了)南部,這裡的人們多數有著濃濃的台語腔,但是他會單純的誇獎你,不是為了要你買東西;這裡的人騎車不愛戴頭盔(安全帽),也不喜歡遵守交通規則,說實在挺亂的,但亂的挺可愛的。

這裡的步調很慢,時間就好像停住一樣,所以我說,這裡不好玩。

除了城市以外的地方,要用悠閒來看待。

阿里山,我沒看過日出,但是我喜歡漫步。沒有太漂亮的風景好看,但是就是跟著對的人散步,就很棒。

墾丁的沙灘不是最棒的,但是跟著對的人躺在沙灘上數星星就是無可比擬的。

旅行需要伴,不管是自己或是另外一些伴,特別是在台灣。

走台灣,需要從容不迫的悠哉,需要有個晚上可以躺在墾丁的小灣聽Live演唱數星星;需要有個白天可以繞恆春半島;需要有段時間可以在車上看著窗外發愣;需要有個機會可以看到什麼就去嚐一下,哪怕那是個大地雷。

這裡實在不好玩啊~

因為這裡最可愛的,是這一群人。

不是最善良,也不是挺邪惡,但保證很熱情。

這裡沒有偶像劇裡漂亮,因為鏡頭可以美化一切。

淡水美,美在第一次看見夕陽,也美在和好朋友坐在河堤的榕樹下看潮起潮落;高雄美,美在規畫好的愛河岸,也美在端杯飲料站在岸邊吹海風;鹿港美,美在傳統的建築,也美在閉上眼聞見裊裊的香以及看見形形色色人們的虔誠。

台灣的不好玩在匆匆忙忙,因為囫圇吞棗的總是會使人搞不清楚哪裡有意思;台灣的好玩在停下腳步,很綠的台南其實很好客,很純樸的台東真的會相信你是台北人;民宿老闆把你當自己家人一樣,親切而自然;我不敢說東西便宜,但是越往南價格會越低,通常還會附送老闆的噓寒問暖。

人不是最善良的,但善良的不少;不是人人都熱情,但熱情的不少。

我說來台灣待一陣子的人是最幸福的,因為可以在匆忙與悠閒之中遊走,可以在下雨的時候賴在屋子裡聽雨聲,也可以撐著傘去走老街;可以在大太陽的時候曬衣服傍晚收進來用臉磨蹭暖洋洋的它們,也可以在海邊踏浪瘋狂的大叫。

白天可以去九份看神隱少女裡的街道,吃芋圓看山海景、可以在平溪的街上吃小吃、可以在南澳的海濱騎腳踏車、可以在鹿港看廟裡的人虔誠祈禱,也可以在阿里山上坐著發呆。

晚上可以在貓空山上喝茶看台北的不夜到天亮、可以在墾丁的海灘數星星、可以在任何一個不管大小的城鎮逛夜市,也可以窩在屋子裡看數不盡的第四台。

台灣不好玩,真的。這裡不適合來匆匆去匆匆的。

要來了,就別走了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830919
捨得( A touching story) 真是感人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2


luyu54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父親去世10年後,在我的軟硬兼施下,母親終於同意來鄭州跟著我她最小的女兒一起生活。這一年,母親70歲,我40歲。70歲的母親瘦瘦的,原本只有 一米 五的身高,被歲月又縮減了幾釐米,看起來更加瘦小,面容卻仍然光潔,不見太多滄桑的痕跡,頭髮亦未全白,些許黑髮倔強地生長著。
  我們借了一輛車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幾十年的老屋收拾妥當,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那些行李中有兩袋面,是她用家裏的麥子專門為我們磨的,這種面有麥香。但那天,那兩袋面我決定不帶了,因為車的後備箱太小,我們要帶的東西太多。母親卻堅持把面帶著,一定要帶,她說。她這樣說的時候,我忽然愣了一下,看著她,便想明白了什麼,示意先生把面搬到裏屋,我伸手在外面試探著去摸。果然,在底部,軟軟的面裏有一小團硬硬的東西。如果我沒猜錯,裏面是母親要給我們的錢。
  把錢放在糧食裏,是母親很多年的秘密。十幾年前,我剛剛結婚,在鄭州租了很小的房子住,正是生活最拮据的時候。那時,我最想要的不是房子,不是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只是一個像樣的衣櫃。就是那年冬天,母親托人捎來半袋小米。 後來 先生將小米倒入米桶時,發現裏面藏著500塊錢,還有一張小字條,是父親的筆跡:給梅買個衣櫃。出嫁時,母親給我的嫁妝中已有買衣櫃的錢。後來她知道我將這筆錢挪做他用,便又補了過來。那天晚上,我拿著10元一張厚厚的一疊錢,哭了。
  那些年,母親就是一次次把她節省下來的錢放在糧食裏,讓人帶給我,帶給大姐二姐,在我們都出嫁多年後,仍貼補著我們的生活。但那些錢,她是如何從那幾畝田裏攢來的,我們都不得而知。這一次,即使她隨我們同行,也還是將錢放到了面袋裏,在她看來,那是最安全的。
  麵被帶回來後,我把錢取出來交還母親,母親說,這是我給童童買車用的。童童是她的外孫,這段時間他一直想要輛賽車,因為貴,我沒有給他買,上次回老家,他許是說給母親聽了,母親便記下這件事。2000塊,是她幾畝地裏一年的收成吧,我們都不捨得,但她捨得。
  記憶中,母親一直是個捨得的人,對我們,對親戚,對左鄰右舍,愛捨得付出,東西捨得給,錢捨得借,力氣也捨得花。有時不知道她一個瘦小的農村婦人,為什麼會這樣捨得。
  母親住下來,每天清晨,她早早起來做飯,小米粥、小包子、雞蛋餅……變著花樣兒。中午下班我們再也不用急趕著去買菜,所有家務母親全部包攬。陽臺上還新添了兩盆綠瑩瑩的蒜苗,有了母親的家,多了種說不出的安逸。
  母親帶來的兩袋米,一袋倒入桶裏,另外一袋被先生放到了陽臺上。過了幾天,我卻發現陽臺地板上的那袋米被移到了高處的平臺上晾曬。先生是個粗心的人,應該不會是他放的,我疑惑地問母親,她說,啊,我放上去的,曬曬,別壞了。

我一聽就跟她急了,那平臺, 一米 多高,那袋米,六七十斤,身高不足 一米 五,體重不足90斤的母親,竟然自己把它搬了上去。我沖她大喊,你怎麼弄上去的?那麼沉,閃著腰怎麼辦?砸著你怎麼辦?出點兒什麼事怎麼辦……一連串地凶她。她卻只是笑,圍著圍裙站在那裏,等我發完脾氣,小聲說,這不沒事嗎?有事就晚了!我還是後怕,但更多的是心疼。直到母親向我保證,以後不再幹任何重活,我才慢慢消了氣。
  母親來後不久,有天對先生說,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學回家來吃飯吧,我都來了大半個月了,沒見他們來過呢。
  先生是在鄭州讀的大學,本市同學的確很多,關係也都不錯,起初還會在各家之間串門,但現在,大家都已習慣了在飯店裏聚會。城市生活就是這樣繁華而淡漠,不是非常親近的,一般不會在家裏待客了。我便替先生解釋,媽,他們經常在外面聚呢。

母親搖頭,外面哪兒有家裏好,外面飯菜貴不說,也不衛生。再說了,哪兒能不來家呢?來家才顯得親。然後,母親態度堅決地讓先生在週末把同學們帶回家來聚一聚。我們拗不過她,答應了。先生分別給同學中幾個關係最親近的老鄉打了電話,邀請他們週末來我們家。
  週末一整天,母親都在廚房忙碌。下午,先生的同學陸續過來了,象徵性地提了些禮品。我將母親做好的飯菜一一端出,那幾個事業有成、幾乎天天在飯店應酬的男人,立刻被幾盤小菜和幾樣麵食小點吸引過去。其中一個忍不住伸手捏起一個菜餃,喃喃說,小時候最愛吃母親做的菜餃,很多年沒吃過了。母親便把整盤菜餃端到他面前,說,喜歡就多吃,以後常來家裏吃,我給你們做。那個男人點著頭,眼圈忽然就紅了,他的母親已經去世多年,他也已經很久沒回過家鄉了。
  那天晚上,大家酒喝得少,飯卻吃得足,話也說得多。那話的內容,也不是平日在飯店裏說的生意場或單位裏、社幷會上的事。很少提及的家事,被慢慢聊起來,說到家鄉,說到父母……竟是久違的親近。
    那以後,家裏空前熱鬧起來。母親說,這樣才好,人活在世上,總要相互親近的。
  母親來後的第三個月,一個週末的下午,有人敲門,是住在對面的女人,端著一盆洗乾淨的大櫻桃。女人有點兒不好意思地說,送給大娘嘗嘗。我詫異不已,當初搬過來時,因為裝修走線的問題,我們和她家鬧了點兒矛盾。

原本就不熟絡,這樣一來,關係更冷了下來,住了3年多,沒有任何往來。連門前的樓道,都是各掃各的那一小塊兒地方。她冷不丁送來剛剛上市的新鮮櫻桃,我因摸不著頭腦,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麼好。她的臉就那樣紅著,有點兒語無倫次,大娘做的點心,孩子可愛吃呢……我才恍然明白來,是母親。
  母親並不知道我們有點兒過節兒,其實即使知道了,她還是會那麼做,在母親看來,遠親不如近鄰是句最有道理的話。所以她先敲了人家的門,給人家送小點心,送自己包的粽子,還送自己種的新鮮小蒜苗……誠懇地幫我們打開了鄰居家的門。後來,我和那女人成了朋友,她的孩子也經常來我們家,奶奶長奶奶短地跟在身後,親好得猶如一家人。
  鄰居們,不僅僅是對門,前後左右,同一個社區住著的許多人,母親都照應著。她常在社區的 花園和 先生同事的父母聊天,幫他們照顧孫子。不僅如此,還有物質上的往來,母親常常會自製一些風味小點,熱情地送給街坊四鄰,這也是母親在農村生活時養成的習慣。小點心雖然並不貴重,卻因有著外面買不到的醇香味道,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
  有一次,得知先生一個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親要我們送些錢過去。因為是來往並不親密的同事,我們只想象徵性地表示一下,母親卻堅決不答應,說,人這輩子,誰都可能會碰到難事,你捨得幫人家,等你有事了,人家才會捨得幫你。孩子生病對人家是天大的難事,咱們碰上了,能幫的就得幫。我們聽了母親的。
  在母親過來半年後,先生竟然意外升職,在單位的推薦選舉上,他的票數明顯占了優勢。先生回來笑著說,這次是媽的功勞呢,我這票是媽給拉來的。我們才發現,最近我們的人際關係竟然空前好起來,那種好,明顯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誠。一個字都不識的母親,只是因為捨得,竟不動聲色地為我們贏得了那麼多,是我們曾經一直想要贏來卻一直得不到的。再想她說過的話,你捨得對人家好,人家才會捨得對你好。

於她,這是一個農村婦人最樸實本真的話;於我們,無疑是一個太過深刻的道理。  
  溫煦的日子裏,我很想帶母親到處走走。可母親因為天生暈車,坐次車如生場大病,於是常拒絕出門。那個週末,我決定帶她去動物園。母親說,沒有見過大象呢。動物園離家不遠,幾站路的樣子。母親說,走著去吧。我不同意,幾站路,對一個70歲的老人,還是太遠了。可她又堅決不坐車,我靈機一動,媽,我騎車帶你去。母親笑著同
意了。我推出車子,小心地將她抱到前面的橫樑上,一隻胳膊剛好攬住她。抱的時候,心裏一疼,她竟然那麼輕,蜷在我身前,像個孩子。
  途中要經過兩個路口,其中一個正好在鬧市區。小心地騎到路口,是紅燈,我輕輕下車,還未站穩,卻有警-察從人流中穿過來,走到我面前說,不許帶人你不知道嗎?還在前面帶。說完,低頭便開罰單。母親愣了一下,攥著我的胳膊要下來,我趕忙扶穩她,跟那個年輕的警-察說了聲對不起,解釋說,我母親暈車,年紀大了,不能坐車,我想帶她去動物園看看……
  警-察也愣了一下,這才看清我帶的是一位老人,還不等他說什麼,母親責備我,你怎麼不告訴我城裏騎車不讓帶人呢?然後堅持要下來。我正不知所措,那個警-察伸手一把攙住了母親,大娘,對不起,是我沒有看清楚,城裏只是不讓騎車帶孩子,您坐好。然後他忽然抬起手,向我認認真真地敬了個禮。接著,他轉身讓前面的人給我騰出一個空間,打著手勢,阻止了四面車輛的前行,招手示意我通過。
  我帶著母親,緩緩地穿過那個寬闊的路口,四面的車輛靜止行人停步,只有我帶著母親在眾人的目光裏驕傲前行。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受到如此厚重的禮遇。因為母親,因為捨得給予她一次小小的愛,一個萍水相逢的年輕警-察,便捨得為我破例,捨得給我這樣高的尊敬。這禮遇,是母親送給我的。  
  母親是在跟著我第三年時查出肺癌的。結果出來以後,有個做醫生的朋友誠懇地對我說,如果為老太太好,不要做手術了,聽天命盡人事吧。這是一個醫生不該對患者家屬說的話,卻是真心話。 先生商議過後,決定聽從醫生的安排,把母親帶回了家。又決定不向母親隱瞞,於是對她講了實情。母親很平靜地聽我們說完,點頭,說,這就對了。然後,母親提出要回老家。
  母親在世的最後一段時間,我陪在她身邊。藥物只是用來止疼,抵擋不了癌症的肆虐。她的身體飛快地憔悴下去,已經不能站立,天好的時候,我會抱她出來,小心地放在躺椅上,陪著她曬曬太陽。她漸漸吃不下飯去,喝口水都會吐出來,卻從來沒有流露過任何痛苦的神情,那些許黑髮依舊倔強地蓬勃著,面容消瘦卻光潔,只要醒著,臉上便漾著微微的笑容。  

那天,母親對我說,你爸他想我了。媽,可是我捨不得。我握著她的手,握在掌心裏,想握牢,又不敢用力,只能輕輕地。梅,這次,你得捨得。她笑起來,輕輕將手抽回,拍著我的手。但是這一次,母親,我捨不得。我說不出來,心就那麼疼啊疼得碎掉了。
  母親走的那天,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從村頭排到村尾,除了親戚,還有我 先生的同學、朋友、同事,我們社區前後左右的鄰居們……很多很多人,裏面不僅有大人,還有孩子,是農村罕見的大場面。隊伍緩緩穿行,出了村,依稀聽見圍觀的路人中有人議論,是個當官的吧?或者是孩子在外面當大官的……
  母親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母親本人,更是平凡如草芥,未見過大的世面,亦沒有讀過書,沒有受過任何正規教育,她只是有一顆捨得愛人的心。而她人生最後的盛大場面,便是用她一生的捨得之心,無意間為自己贏得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830404
不說最後一句話,則可以避免紛爭
    回應給: abcabcjohn(abcabcjohn) 推薦2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貴的餐廳裡,
一直抱怨這樣不對,那樣不好。

侍者耐著性子直賠不是。
但這位富婆的氣燄反而越發囂張,
隨而指著一道菜對侍者說,
「你說,這叫做食物?我看連豬都不會吃!」

侍者終於按捺不住,對這位富婆說:
「太太,真的是這樣嗎?
那麼,我去替妳弄點豬吃的來。」

一個是「心中無半點善意」,
一個是「胸中無半點寬容」,
真是道盡現代人典型的交往模式,
再看看下面二則夫妻的對白。

丈夫:「聽妳講話就像是一個白癡。」
太太:「你難道不曉得只有這樣,你才會懂?」
「拿去洗衣店的襯衫拿回來了嗎?」丈夫問
「我是你什麼人,女傭嗎?」妻子回答
「當然不是,」他頂了回去,
「你如果是女傭的話,至少應該懂得怎樣洗衣服。」

我們經常掉進一個陷阱,就是爭論必有輸贏,
在所有的爭吵事件中,大家都堅持自己的觀念,
將之視為金科玉律,不肯退讓。

我常開玩笑說,這就是所謂的「禮讓」-
----不管自己有沒有「禮」(理),別人都要「讓」。
更重要的是雙方都不願意放棄說「最後一句話」。
似乎誰說了最後一句話,不管有理無理,
誰就是勝利者,以致爭吵不休。

想解開纏繞在一起的絲線時,是不能用力去拉的,
因為你愈用力去拉,
纏繞在一起的絲線必定會纏繞得更緊。
人與人的交往不也一樣,
很多人只知道「得理不饒人」、「火上加油」,
卻不曉得「逢人只說三分話」、
「順風扯蓬、見好就收」的道理,
結果關係纏繞糾結,常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是非對錯並沒有快樂來得重要。
快樂的秘訣就是「退一步」,
先向別人伸出友善的手。
讓對方做「對」的人,並不代表你就「錯」了。
因為,當一切都好轉後,
你會發現你將獲得放下的平安,
也會感到讓別人「對」的喜悅。
由此,你也做「對」了。

邱吉爾在退出政壇後,
有一次騎著一輛腳踏車在路上閒逛。
這時,也有一位女士騎著腳踏車,
從另一個方向急駛而來,由於煞車不住,
最後竟撞到了邱吉爾。

「你這個遭老頭到底會不會騎車?」
這位女士惡人先告狀地破口大罵:
「騎車不長眼睛嗎?……」

「對不起!對不起!我還不太會騎車」
邱吉爾對 那位 女士的惡行惡狀並不介意,
只是不斷地向對方道歉,
「看來妳已經學會很久了,對不對?」

這位女士的氣立刻消了一半,再仔細一看,
他竟然是偉大的首相,只好羞愧地說道:
「不………不………你知道嗎?
我是半分鐘之前才學會的……
教我騎的就是閣下您。」

有位智者即說:「幾分容忍,幾分度量,
終必能化干戈為玉帛。」

曾有一對父子坐火車外出旅遊,
途中有位查票員來檢查乘客的車票,
父親因為找不到車票而受查票員怒言以對。
事後,兒子就問父親,
為什麼剛才不反目以對呢?
父親說:「兒子,
倘若這個人能忍受他自己的脾氣一輩子,
為何我不能忍受他幾分鐘呢?」

「不說最後一句話,則可以避免紛爭」
這也是我時時提醒自己的座右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826631
人生四部曲:改變、適應、包容、放棄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2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人生四部曲:改變、適應、包容、放棄

經典名言:“如果不喜歡,那就去改變,如果改變不了,那就去適應吧。如果做不到適應,那就只好回避吧。如果連回避也做不到,那就只有放棄吧。”

環境也好、現狀也好、工作也好、人也好、婚姻也好,這句話的四個原則基本都適用。能幹的人會選擇改變,讓不喜歡變得喜歡。懶惰的人會選擇適應,不願費力打掃那就享受髒亂。懦弱的人選擇回避,可是眼不見心還是煩的。勇敢的人說,我放棄,一了百了。

一、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這一切。

托爾斯泰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都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有人想改變自己。”要改變現狀,就得先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一切成就都是從觀念開始的,一連串失敗,也都是從錯誤的觀念開始的。

柏拉圖告訴他的弟子說他能夠移山,弟子們於是紛紛請教方法,柏拉圖笑道:很簡單,山若不過來,我就過去。弟子們不禁啞然。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移山之術,惟一能夠移動山的秘訣就是:山若不過來我便過去。同樣的道理,人不能改變環境,那麼就改變自己。

我們也不能夠回到過去,但我們可以改變未來。改變未來就要從改變現在開始,現在一點一滴的改變,都將對我們的未來造成影響。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修正的現在,雖然誰也不可能最終成為完美,但我們都在向著自己心中的完美努力。

二、適應是一種接受,一種挑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的一生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適應的過程。

適應的問題無時不在,不可避免地存在於我們的生命歷程中。生活不可能靜如止水、波幅不驚,我們時時都會面對各種變故;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一馬平川,我們也會遭遇失敗和挫折;生活不可能總是如歌行板、水鄉夜曲,還會碰到厄運和災禍。當變故出現時,當失敗和挫折出現,當厄運和災禍降臨;我們必須學會的是冷靜勇敢的面對,學會適應。

適應是一種接受。由於我們習慣於依戀安逸,當客觀現實發生變化時,我們便不願走出昨天,直面現實接受變化。然而生活由不得你,時光由不得你。我們要生活下去,就必須接受生活中種種不願接受的變化。接受,就是在心理上認同,情感上容納;接受,就是走出“懷舊”情結,及早消除負面情緒,面向未來,重振旗鼓,重新上路。

適應更是一種挑戰。每一次適應,必然就是一次嚴峻的自我考驗和挑戰,甚至是一種撕心裂肺的整合,一種脫胎換骨的磨礪。挑戰,是對自身各種弱點和缺陷的無情開火,是對意志、性格、能力、水準的綜合檢閱。挑戰的過程就是一個戰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取得了一次挑戰的勝利,我們也就實現了一種“適應”。

適應也是一種磨煉和洗禮、一種鳳凰涅槃的焙烤。適應必然會經歷痛苦,但是適應過後我們卻可以得到寶貴的閱歷,一種平實和圓潤的高度。其實我們明白,適應是人生別無選擇的課題,與其被動適應,不如主動適應。

正是在不斷的適應中,我們咀嚼了酸甜苦辣,遍嘗了人生百味,飽覽了人生風景,體驗了成功喜悅,從而充實了人生的內涵,豐富了生命的色彩。

三、回避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本事

聰明的夫妻們回避了“忠”與“不忠實”的家庭中的最敏感的問題,給彼此留下了足夠的個人空間,使夫妻感情幸福而穩定;朋友之間也因為回避了一些無傷大雅的性格習性,讓朋友之情總是保持了一份簡單的快樂;聰明的領導回避了下屬之間需要回避的一些矛盾,堅持“視而不見”有時也能保持公司氛圍的平衡與活力……

所以,回避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本事。現實中誰掌握不了它,誰就會迷惑、心累、不會生活和工作;懂得了它,你會過的很輕鬆;回避不是做糊塗蟲,是“難得糊塗”;回避是一種高境界,沒有高境界的人是不會回避的。回避其實並不容易,真的比面對還難。要學會回避沒有別的辦法,就是苦心領悟人生,領悟到一定時間自然就得來了。

生活就是如此,懂得回避,這是人生的藝術。人與人、人與社會隨時都會有可能出現不協調的時候,學會為別人想一想,退一步天海闊天空,讓回避的藝術展示出人的美德。

四、放棄是一種智慧和美麗

人生就是選擇,而放棄正是一門選擇的藝術,是人生的必修課。

沒有勇敢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與其苦苦掙扎,拼得頭破血流,不如瀟灑地揮手,勇敢地選擇放棄。歌德說:“生命的全部奧秘就在於為了生存而放棄生存。”

放棄是一種智慧。“明者遠見於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只有學會放棄,才能使自己更寬容、更睿智。放棄不是噩夢方醒,不是六月飛雪,也不是優柔寡斷,更不是偃旗息鼓,而是一種拾階而上的從容、閒庭信步的淡然。

放棄是一種靈性的覺醒,是一種慧根的顯現,一如放鳥返林、放魚入水。人生是艱難的航行,絕不會一帆風順。當必須放棄時,就果斷地放棄吧。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有所放棄,才能有所收益。什麼也不願放棄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放棄熱鬧,是為了追求更豐富的心靈盛宴。

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放棄難言的負荷,方能解開心靈的枷鎖;放棄滿腹的牢騷,方能蘊蓄不倦的精力;放棄纖巧的詭辯,方能擁有深邃的思想;放棄虛偽的矯飾,方能贏得真摯的情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窗外雲卷雲舒”,如果說這種境界,那我們就學會放棄吧,這樣的放棄不也是另一種美麗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825125
世界上有二十歲的朽木,也有八十歲的常青樹。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2


abcabcjoh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luyu54
ebisu

世界上有二十歲的朽木,也有八十歲的常青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820852
頁/共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