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意導動,不用拙力
人體的任何動作,都是意識支配的。練習太極拳的全部過程,也要求用意識引導動作,把全神貫注到動作中去。首先做到“松靜”,即:使中樞神經“靜”下來,周身肌肉關節放鬆下來。
在運動中,身體各部位要保持中正安舒,舉手投足,均要輕鬆柔和,不用拙力,不是僵勁,即所謂“用意不用力”,做到“神為主帥身為驅使”,“以靜禦動”, “動中求靜“。經久鍛煉,即可收到“外示安逸,內藏堅剛”, “意動淨隨”,手到勁發的鍛煉效果。
二、虛實分清,輕靈穩定
太極拳的每一動作,都是在虛實變化中進行的。古人把虛實,用陰陽作代表。
太極拳家在總結練拳經驗中說: “一舉動,周身懼要輕靈,尤須貫穿”。只有分清虛實,才能穩定地把握身體重心,求得輕靈。因為每個姿勢的變換,都貫穿著身、步法、手法的虛實變化和身體重心的移動。
如果虛實變化不清,進退變換就不靈,就不能達到“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輕靈沉著的境地。初練太極拳首先要弄清兩褪的虛實變化,進而明瞭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處處總有一虛實的深刻道理,只要一動,就分虛實,這也是“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的含義所在。
三、上下相隨,動作協調
太極拳是一種使身體得到全面鍛煉的體育項目,拳論中說練拳時要“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 “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這些都是對周身協調,手足呼應關係所提的要求。
打太極拳時要做到動作協調,上下相隨,內外一體,身體各部位緊密配合,離開“一腰為軸”的作用是辦不到的,腰為一身之主宰,腰一動周身俱動,否則全身勁力不整,不協調,會出現呆滯散亂的現象。
四、圓活自然,連貫柔和
太極拳架式平穩舒展,動作是以各種弧和曲線構成的,練起來靈活自然,銜接和順,各式節節貫通,—氣呵成,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架式沒有忽起忽落得明顯變化。
在練拳過程中避免“缺陷處”、“凸凹處”、“斷續處”和直來直去的現象。
通過弧形鍛煉,有利於體現圓活自然,柔和連貫的特點,使全身各部分得到均勻的發展,所以久練太極拳者,均有“流汗而不氣喘”的體會,給人以輕鬆愉快的感覺。
五、動作呼吸,自然結合
太極拳呼吸深長細勻,通順自然。初學太極拳的人,首先要注意保持自然呼吸,這就是說,在做動作時,練習者應照自己的習慣和當時的需要進行呼吸,該呼的呼,該吸的吸,動作和呼吸不要互相約束。
隨著練功的時間增加,動作熟練,可以根據個人鍛煉的體會和需要,在合乎自然的情況下,有意識地引導呼吸,使其更好地適應勁力與動作型求,按照“動之則吸,靜之則呼”,“開吸合呼”的規律,使呼吸與動作自然結合,這與我們在生活、勞動以及其他運動中的習慣和生理需要一致的。
前人太極拳家總結出“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和“以意行氣,非以力使氣”的經驗。這就是說動作呼吸要力求自然協調配和,不可機械兔強。
再就是動作呼吸要因人因勢而異,不能強求一律。要保持呼吸的自然順遂,不能違背呼吸的自然規律和“氣以直養而無害”的原則,以免有害身體。
練習太極拳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
一、頭:頭頂正直,用意虛虛領起,不要前俯後仰,左偏右斜,如懸於半空,術語叫“立頂”、“虛領頂勁”、“頂頭懸”。下額自然內收,口微閉,舌抵上齶與上齒之間,眼神隨身體轉動,注意前方或隨手動。
二、頸:自然豎立,肌肉不可緊張。
三、胸;胸要含蓄,不可外挺,也不要過分內縮,應保持自然。含胸則能氣沉丹田。
四、背,背部肌肉自然放鬆,背要舒展拔伸不可弓背,含胸拔背是互相聯繫的,如是才能收到“來往氣貼於背”“力由脊發”的鍛煉效果。
五、腰脊: “腰脊為第一之主宰”。力量之源,無論進退轉換都離不開腰的作用,所以練習太極拳要求“松腰”,不可前挺或後弓,要保持“立身中正”,以保持在運動中運轉靈活,重心穩定,發力完整。
六、肩,保持松沉,切忌上聳,也不可後張前扣。
七、肘:自然松垂,不可外翻或揚起,兩臂自然彎曲,保持所謂曲中求直,蓄而後發之意。
松肩垂肘兩者聯繫緊密,否則氣浮於上。
八、臀胯:臀要斂收,謂之斂臀或溜臀。胯要松,以保持下盤穩定。
來源:http://taiji.hebei.com.cn/system/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