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Go Lang Wang
市長:ebisu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Go Lang Wang】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煩惱
 瀏覽9,466|回應69推薦4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犬犬可愛
龍女CHANG, HSIU-FEN
luyu54
ebisu

者、也,

者、害也,也,

合之、即擾害之義,

換言之、即倒之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030256
 回應文章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太極拳要領歌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1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ebisu

心靜神凝

未曾動勢心先靜,意聚神凝太極門。
惟有行拳無雜念,循經修道內功深。


面容平和

秀如處女面如春,嘴角微松現笑紋。
口齒稍稍輕合起,舌和上顎互依存。(1)


全身放鬆

太極靈魂是至柔,化僵去拙放鬆求。
打開三線九關節,棉裏藏針何用愁。(2)


虛領頂勁

喉頭微斂頜稍提,後脖勿和衣領離。
長使頸椎中正豎,神清氣爽不知疲。

含胸拔背
意領雙肩微內合,含胸拔背即形成。
乳頭氣往丹田送,起落輕靈不倒翁。

松肩垂肘
肘肩腕手肘居中,肘一下垂肩腕松。
常想肘尖垂地下,肩松腕活力無窮。


尾閭正中
臀尖坐在腳跟上,提起精神氣不浮。
兩肋稍微收一下,尾閭中正體安舒。

腰為主宰
小腹自然稍下垂,鬆開腰隙見精微。
周身轉動腰為軸,沉穩輕靈耐挽推。

眼為心苗
眼為大腦傳令兵,引領神拳妙法生。
動時欲上先下視,定勢隨著主手睜。

開合呼吸
開合相隨呼吸生,開呼合吸了無聲。(3)
命門開出丹田合,都是腹中吐納成。


亦虛亦實
首尾相交黑白魚,精微奧妙太倉儲。(4)
誰能解得其中味,虛亦實來實亦虛。


牽絲掛線
手足相連一線牽,抽纏絞轉在其間。(5)
磨跟碾掌換身勢,一道圓圈三變前。


伸筋拔骨
肢體拉長經絡舒,暢通氣血不虛瘀。(6)
全身上下同旋轉,拔骨伸筋一吸呼。

龍盤虎踞
動若龍盤八面環,定如虎踞一方昂。(7)
龍盤虎踞交相變,踞踞盤盤才是拳。

 

注解:
1口齒稍稍輕合起。舌和上顎互依存。

練拳時口齒輕合.舌舔上顎,其利有四:

 

(1)避免不良空氣從口吸入影響健康:

(2)避免同他人說話影響意聚神凝;

 

(3)避免面部肌肉張弛無度影響面容平和;

 

(4)有利生津,唾液中含有多種有利於消化吸收和養顏美容的酶,近來.科研證實,唾液中還含有一種抗癌元素,故多生唾液對健康有利。


2打開三線九關節,棉裏藏針何用愁。

三線,即身體兩側、正面、背面各為一條線;九節.是指這三條線上各有九個放鬆疏導的部位,第一線的九個部位是頭部二側(重點在耳)、頸部二側、兩肩、兩大臂、兩肘、兩小臂、兩手腕、兩手背、十指;第二線的九個部位是面部、前頸、胸部、二大腿面、膝、二小腿面、踝、十趾;第三條線的九個部位是後腦勺、後頸脖、背、腰、大腿後面、腿彎、小腿肚、足跟、腳心。

 

打開.是用意念疏導三線九節的氣脈。

 

意念在每個放鬆點上都要停留一會.配合呼吸 一兩 次。

 

從第一線做起.意念從頭部二側疏導放鬆到十指時,停留於中指端(中沖穴),靜養一二分鐘。

 

第二條線的放鬆辦法也是這樣,意念從面部疏導放鬆到十趾時,停留在大敦穴(大趾)上,靜養一二分鐘。

 

第三條線的靜養點是湧泉穴,意念從後腦勺疏導放鬆到腳心的湧泉穴時.在這個穴位上可多停留一會.不斷默念字。

 

時間長了.兩腳如立海綿,蓬蓬松松.通體舒泰,太極拳棉裏藏針的擁勁逐漸由此滋生和增長。


3開合相隨呼吸生,開呼合吸了無聲。

太極拳強調練意”“練氣”“練身同時進行,內導外動.內外合一。所以,在行拳時.拳勢的卷舒開合要在意識的指導下,配合呼吸進行。

 

故日:開合相隨呼吸生。以起勢為例,兩臂前舉是開,由下而上.由後向前.開自命門.是離心力,這時是呼.小腹外突。兩臂下落是合,由上而下,由前向後,合于丹田,是向心力.這時是吸,小腹內收。在開呼合吸時.l3鼻以意封閉,氣定神閑,了無聲音。


都是腹中吐納成。

太極拳的呼吸方式,主張腹式呼吸運動,以意導引,腹中吐納,分為順式和逆式兩種。順式吸時小腹外突.呼時小腹內收;逆式與此相反,吸時小腹內收,呼時小腹外突。

 

這種呼吸方式,有利於呼吸與動作協調,形神合一:而且.通過長期運動,有助於調節神經.按摩內臟,暢通氣血,促進新陳代謝。

 

同時,隨著小腹內收,肛門微提,也有利於增強括約肌和泌尿系統的功能。

 

至於何種腹式呼吸方式好,各人根據自己的習慣決定。我採用的是 腹式逆呼吸方式.幾十年來自覺呼吸與動作比較協調。


4

首尾相交黑白魚,精微奧妙太倉儲。

古人把黑白代表陰陽,把陰陽代表虛實,太極圖中兩條首尾相交的黑白魚,就是陰陽虛實的代表,首尾相交寓意互變,白魚黑睛和黑魚白睛寓意互有。這些精微奧妙都深藏在一個圓圈裏,圓圈之大,無所不容.故稱太倉

 

我們掌握了虛實互變互有的規律以後,在練拳時就能做到該虛的虛,該實的實.實非全然站煞.虛非全然無力,陰陽互為其根,瞬間變換虛實。

 

如封似閉為例,當右捶回收變掌,身漸後坐.兩手掌心漸漸向內翻轉左右分開.松肩垂肘地上舉時,左腿由實變虛,右腿由虛變實.步型由左弓步變為右虛步,但左腳虛中有實,實在腳跟,右腳實中有虛,虛在腳掌。

 

當兩掌前按時,步型又由右虛步變成左弓步.虛實相應變化,左腿由虛而實.右腿由實而虛.左腳的實中之虛在前掌,右腳的虛中之實也是前掌。反過來說,左弓腿的實中之虛在腳跟,右撐腿的虛中之實在腳掌。為什麼實中要有虛,虛中要有實?關鍵是為了轉換輕靈.忽現忽藏。因為換步時.倒轉虛實的程式是先碾後磨.後腳掌為虛中之實便於碾,前腳跟為實中之虛便於磨,這樣在轉體時就有圓活之趣。

誰能解得其中味,虛亦實來實亦虛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5

手足相連一線牽,抽纏絞轉在其間。


太極拳運勁如抽絲運勁如纏絲,要求手與手、手與足、足與足之間若絲牽連.上下相隨.向前退後.一動全動,腳下走弧線.手上畫圓圈。

 

太極拳的平圓、斜圓和立圓,就在這種牽絲掛線的抽纏絞轉中不斷形成和變化。

野馬分鬃為例.轉體上步時,前腳是絲頭,絲根在後腳,前腳上步時似有絲牽住。兩手也像各抓住絲頭上下分開,其根都在腳,前手的絲根在後腳,後手的絲根在前腳。

 

這是上步分手時手足一線牽的要求。

接著轉體抱球換式,先將後腳掌內碾,後手同時翻轉,似推動掌心斜向上的前手以肘為軸將掌心向內向下翻轉.此為下轉上折。當身勢由前進稍轉後坐松沉後胯時,在這倒轉虛實的瞬間.前手下迭牽動前腳以跟為軸磨轉45°,待全腳放平.重心向前轉動的同時,後腳掌繼續碾轉提起向前腳內踝靠近.走的是環內斜線.後手同時繼續旋膀轉腕畫弧向前合抱到前胯腹下。

經這一迭一收,換式成功。

野馬分鬃的斜圓(弓步分手)和立圓(抱手收腳),就在這個上下相隨的轉折迭換中形成和變化。

磨跟碾掌換身勢,一道圓圈三變前。

這兩句是講步法和手法的變換。步法碾磨已如前述。手法的三前是指:分手在眼前.畫弧在腹前,合抱在胸前。一道圓圈經過這三次變化合成。圓圈在身前繞行時.為了無凹凸和缺陷.必須旋臂轉腕,抽纏結合,高不過眉,低不過膝,胸前合抱,形成圓圈。

 

合抱的形式,有兩臂疊加的十字抱.有上下相合的獅口抱,有左右相對的琵琶抱。畫圈時即使身勢下蹲,也要提起精神.豎起脊樑。

 

6肢體拉長經絡舒。暢通氣血不虛瘀。

太極拳的練習要領和套路動作,基本上都是肢體放長的運動方式。例如:虛領頂勁與氣沉丹田、含胸與拔背、松肩與垂肘、開胯屈膝等.都是使身肢在上下、前後、左右的對拉中拔長。

 

在套路設置上,太極拳為了使全身各關節在運動中節節有序的貫串.各肌肉群在運動中合乎規律地運動.實行有I-,2,有下、有前必有後、有左必有右.相吸相系.對稱平衡的原則,使肢體在對抗中拔長,得到均衡鍛煉。

左摟膝拗步的定勢為例,左腿弓,右腿撐,兩腿胯膝足要有前後對拉、蹬撐、松沉的意思:右手勁往前發,右足勁往後蹬,大腿做到松而不疲,挺而不僵.有勁起於根的意思;左手與左足.左手掌心向下向後松沉踏按.左足膝尖虛虛前頂.

似樁直立,微有傾斜.手足有前後對拉的意思:右手與左手.右手指豎掌心向前為立掌,左手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為俯掌,兩手要有上下前後爭力的意思。

這時.百會上頂.丹田下沉.小腹充實.勁貫四梢,使整個身軀都在對抗拔長之中。太極拳這種均衡放長肢體的鍛煉,不但有利於培養柔中寓剛的擁勁。

而且,隨著肌肉的收縮放長和關節的節節貫串.周身的肌肉纖維、韌帶和關節在均勻、連貫的旋轉中得到無微不至的運動,於是,經絡開張,氣血暢通,通則不虛.暢則不瘀。

周身上下同旋轉,拔骨伸筋一吸呼。

太極拳的伸筋拔骨是在動作的螺旋運動中進行的,表現為軀幹旋腰轉脊,上肢旋膀轉腕.下肢旋腿轉踝。這種源動腰脊.勁貫四梢的螺旋運動,是在一個呼吸之間完成的。

 

這是太極拳練法的精華所在。武術首先是講技擊的,這種一動全動的作用,使對方直來的勁力.成為我方動作弧線上的切線,從而受制於我。

而對於強身健體來說,在同一時間內的一動全動,綜合性地完成神經、呼吸、迴圈、經絡、骨骼、肌肉、消化等系統的鍛煉,是時間上最經濟、練法上最科學、作用上最全面的體育醫療保健方法。


7

動若龍盤八面環,定如虎踞一方昂。

盤.圓也。太極拳動必成圈,故以龍盤喻。所謂八面.是指太極拳把棚捋擠按采捌肘靠稱為。

 

八門勁~,其中擁捋擠按為四正勁.方向為東、南、西、北.采捌肘靠為四隅勁.方向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

 

八個方位合成一環.人在環中盤拳.每動一勢.思想要照滿全身,動作要支撐八面。


踞.坐也,蹲也。太極拳圓行方止,行則八面支撐,止則一方專注.手眼身步無不聚焦於此。止時若虎踞,屈膝坐胯.精神集中,目光炯炯,氣勢軒昂,不可歪斜疲塌,或橫眉怒目。


動圓定方,方圓相生,無方不圓,無圓不方,故龍盤虎踞交相變。盤完一式,要有定勢,不知定勢者不知拳,確有道理。

 

作者:畢述俊 文章來源:網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44475
對別人好,就是快樂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0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死亡只是一件令人傷心的事 但活得不快樂又是另外一回事"
希望往後我們都能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

對別人好,就是快樂

⋯⋯ 某天,小張要去相親,因為沒有看過對方,擔心她長得太醜,
於是交代朋友,十分鐘後 call他的手機,這樣他就可以藉機遁逃。
到了約會地點之後,小張發現女方驚為天人,
於是心想,等一下手機響不要回就好了。
沒想到,美女的手機這時候響了起來,美女聽了兩秒後,對小張說:
『對不起,朋友有急事找我,我要先走了……』

有一個老光棍,他並沒有什麼嗜好,
只是喜歡在睡覺前喝一點葡萄酒自娛。
然而,他發現這幾天有人偷了他的酒。
他便懷疑偷酒的是他的佣人,於是就把酒倒出來,
再裝入他的小便。但裝小便的酒,仍然每天減少。
他很不高興的把佣人叫來,責備一番。
『不,我並沒有偷喝!』
佣人說:
『我是想做味道更香更可口的菜給您吃,
所以我每天燒菜時,都加了一點在裡面。』

從這短 文 中各位有沒有發現什麼共通之處呢?
沒錯,你怎麼對別人,別人就怎麼對你;
你給別人什麼,別人就回報你什麼。
說得更白一點就是,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的。
就像我在前面說過的,不管你丟出去什麼,
或是…想了、說了、做了什麼,最後都會回到你身上,不是嗎?
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
 
自食惡果的事說都說不完,讓我們再聽下面的故事:
在一家簡陋的酒館裡,正在喝大杯啤酒的 李 先生,突然覺得內急,
他匆匆忙忙站了起來,又想到上廁所時,酒可能被別人偷喝,
猶豫一會後,他找到一張紙,寫上: 《我吐口水在這裡!》,
把它放在杯子下面,然後才放心的去上廁所。
過了幾分鐘後, 李 先生回來時,他看到另一張紙寫道:
《我也吐了一口在這裡!》。
哈!哈!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44106
一個成功是由許多小失敗組成的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1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ebisu


有一個人,一生中經歷了1009次失敗。但他卻說:「一次成功就夠了。」 故事來源: 今日閱讀
5
歲時,他的父親突然病逝,沒有留下任何財產。母親外出做工。年幼的他在家照顧弟妹,並學會自己做飯。

12歲時,母親改嫁,繼父對他十分嚴厲,常在母親外出時痛打他。

14歲時,他輟學離校,開始了流浪生活。

16歲時,他謊報年齡參加了遠征軍。因航行途中暈船厲害,被提前遣送回鄉。

18歲時,他娶了個媳婦。但只過了幾個月,媳婦就變賣了他所有的財產逃回娘家。

20歲時,他當電工,開輪渡,後來又當鐵路工人,沒有一樣工作順利。

30歲時,他在保險公司從事推銷工作,後因獎金問題與老闆鬧翻而辭職。

31歲時,他自學法律,並在朋友的鼓動下幹起了律師行當。一次審案時,竟在法庭上與當事人大打出手。

32歲時,他失業了,生活非常艱難。

35歲時,不幸又一次降臨到他的頭上。當他開車路過一座大橋時,大橋鋼繩斷裂。他連人帶車跌到河中,身受重傷,無法再乾輪胎推銷員工作。

40歲時,他在一個鎮上開了一家加油站,因掛廣告牌把競爭對手打傷,引來一場糾紛。

47歲時,他與第二任妻子離婚,三個孩子深受打擊。

61歲時,他競選參議員,但最後落敗。

65歲時,政府修路拆了他剛剛紅火的快餐館,他不得不低價出售了所有設備。

66歲時,為了維持生活,他到各地的小餐館推銷自己掌握的炸雞技術。

75歲時,他感到力不從心,因此轉讓了自己創立的品牌和專利。

新主人提議給他1萬股,作為購買價的一部分,他拒絕了。

後來公司股票大漲,他因此失去了成為億萬富翁的機會。

83歲時,他又開了一家快餐店,卻因商標專利與人打起了官司。

88歲時,他終於大獲成功,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他,就是肯德基的創始人 - 哈倫德山德士。

他說:「人們經常抱怨天氣不好,實際上並不是天氣不好。只要自己有樂觀自信的心情,天天都是好天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44051
一勺湯匙芝麻醬--勝過三塊魚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1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ebisu

 

 


芝麻的營養作用和魚有很多相似之處
據《現代家庭報》報導,魚的營養非常豐富,
在肉類食品中名列前茅。
不過你很難想到,普通平凡的芝麻醬竟跟魚的營養成分相當,在食療保健上,它們有很多相似的營養作用。
健腦:
魚肉中豐富的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被人稱為
「腦黃金」,對健腦益智、促進兒童智力發育非常有好處。
芝麻醬也有很好的健腦功效,因為它跟魚一樣,
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100克 芝麻醬的脂肪酸含量是黃花魚的13倍多,草魚的33倍!
護心降脂:
吃魚能保護心臟和心血管,這些好處也是魚肉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帶來的。
而芝麻醬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也有同樣的作用。
一勺芝麻醬(大約 20克),其中的脂肪酸含量超過半斤的草魚和鯉魚!
補鈣高手:
芝麻醬中的鈣含量也比較高,每 100克芝麻醬中含有612毫克鈣,遠高於牛奶、豆腐等常見的補鈣食品。
養血佳品:
芝麻醬還含有比較豐富的鐵和葉酸。
鐵和葉酸都是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
我國有近1/4的人群患缺鐵性貧血,補充富含鐵的食物非常必要。
防糖尿病和高血壓:
芝麻醬中含量較高的還有鋅和鉀,這兩種礦物質在防治糖尿病和高血壓方面有很好的作用:鋅參與胰島素的合成與降解;而鉀有舒張血管、促進鈉排泄的作用,有利於血壓健康。
抗氧化、防畸變:
芝麻醬中還有兩種維生素不能不提,一種是維生素E,一種是葉酸。
前者有抗氧化、抗炎症的作用,因此經常吃芝麻醬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延緩衰老;而葉酸不僅是造血的原料,還是胎兒神經管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女性在準備懷孕時每天吃點芝麻醬,一直堅持到懷孕3個月,能避免胎兒發生神經管畸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43837
心神虛靜貫始終
    回應給: luyu54(luyu54) 推薦1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ebisu

太極拳是靜中求動、動中求靜、動靜相兼的運動,以虛靜為本體,亦以虛靜為極致。無論是先求無極的靜中生動,還是行拳走架的動中求靜;不論是養生保健的靜養靈根,抑或是推手較技的動靜相因,都離不開虛靜二字,都是以虛靜貫穿始終的,即始於靜而又歸於靜。

 

可以這樣說,虛靜的程度反映了習練者太極功夫的程度,太極拳功夫的提高取決於虛靜功夫的深入。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虛靜功夫就是太極拳功夫,虛則無所不容,靜則無所不應。

 

正如拳經所雲:太和元氣到靜時,不靜不見動之奇。

虛靜,首先是心能虛靜。心為一身之主宰,心能靜則全體皆靜,心能虛則周身皆虛,五官百骸皆從心也。

 

身心虛靜則神能安寧,神即心中之神。

 

神甯心靜則念有所止,氣有所歸,一念無思,一物無有,周身內外一片空靈,中氣存於中,虛靈含於內,靜待其動。

靜待其動有三層意思:一是在靜站無極樁時或行拳之前的無極式中的靜待動,即先天之機的發動,氣動則太極生,此時開始練拳為最妙。

 

二是在行拳時,一勢既完時靜待下一勢的動,即動而複靜,靜中有預動之勢,內氣若能運到十分充足則下勢之機自然躍躍欲動,勢有回環而一氣流通。

 

此處尤須注意,不可半途折返。

 

三是在推手較技時的靜待動,即舍己從人之謂,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推手較技時,若能身心虛靜,則精神內固,氣不散亂,神氣合一,意在人先,感覺靈敏,人不知我而我獨知人,以靜制動,後發先至。


太極拳架的練習既是動中求靜,亦是靜中有動,即雖動而靜,視動猶靜。

 

待拳勢動作純熟、通順、連貫、協調以後,要平心靜氣地用意運氣,輕輕開始,慢慢運行,默默停止,靜心想著陰陽開合,靜心聽著天機流動,靜心看著浩氣流轉,周身上下渾然不覺,四肢百骸蕩然無存,不知身之為我,我之為身,惟有心中一片覺明景象,逐漸達到始於無形、歸於無跡的太極太和之原象。


太極拳功夫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祛病延年的養生功夫,一是強身防身的技擊功夫,二者統一方能顯出太極拳的功效。

 

太極拳之所以有顯著的養生功效,究其原因就在於貫穿始終的心神虛靜。

 

無論是站樁、活樁、單操單練還是套路練習時,都要思想集中,精神蘊蓄,心靜神寧,雜念不起,全神貫注于陰陽自然開合、天機自然運行之中,逐漸達到練功人靜、動中有靜的效果,而且越練越虛靜,物我兩忘,一片神行,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勞,而又益智補腦,使中樞神經系統得到更好的調節,血液迴圈、新陳代謝的能力得到提高,從而較好地調整臟腑機能,調節生理,達到最佳狀態,增強體質,有病則除,元病強身,延年益壽。

所以心神虛靜貫始終是習拳練功之首要。亦可稱之為總綱

 

行,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勞,而又益智補腦,使中樞神經系統得到更好的調節,血液迴圈、新陳代謝的能力得到提高,從而較好地調整臟腑機能,調節生理,達到最佳狀態,增強體質,有病則除,元病強身,延年益壽。

所以心神虛靜貫始終是習拳練功之首要。亦可稱之為總綱

 

來源:www.cn-boxing.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40375
拉耳健腎法-------信不信由你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2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腎臟功能是否正常,對能否健康長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醫五行學說認 為,腎藏精,開竅於耳,醫治腎臟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
所以,為了保護好腎臟,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意對耳朵進行一些鍛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在介紹如 下,不妨一試。
一、提拉耳垂法
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因為宜,每次三到五分鐘。此法可治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二、手摩耳輪法
雙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直至耳輪充血發熱。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效,還可防治陽痿、 尿頻、便秘、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等疾病。
三、提拉耳尖法。
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廓尖端, 向上提揪、揉、捏、摩擦 20次左右,,使局部發熱發 紅。此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退熱、抗過敏、 養腎等功效,還可防治高血壓、失眠、咽喉炎和皮膚病。
四、搓彈雙耳法。

兩手分別輕捏雙耳耳垂,再搓摩至發紅發熱。然後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每天二至三次,每次 20下。此法可促進耳朵的血液迴圈,健腎壯腰。
五、雙手拉耳法
左手過頭頂向上牽拉右側耳朵數十次,然後右手牽拉左側耳朵數十次。這一鍛煉法可以促進頜下腺、舌下腺的分泌,減輕喉嚨疼痛,治慢性咽炎。
六、雙手掩耳法

兩手掌掩兩耳廓,手指托後腦殼,用食指壓中指彈擊24下,可聽到 "隆隆"之聲,即鳴 "天鼓"。此剌激可活躍腎臟,有健腦、明目、 強腎之功效。
七、全耳按摩法

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後, 向後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復按摩五至六次。此法可疏通經絡, 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八、雙手掃耳法。
以雙手把耳廓由後面向前掃,這時會聽到"嚓嚓"的聲音。 每次20,每日數次。
以上八法,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或單項或幾項配合進行只要持之以恆, 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打氣學堂【夜貓族要揪揉雙耳——全身受益】
腎開竅於耳,做好耳部保健可強腎。按摩耳朵應用力輕柔,通常以揪、揉為主,時間以5分鐘為宜,不要超過10分鐘。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調節和促進人體各系統生理功能,有益於增強體質;輕揉雙耳並摩擦,可疏通經絡,對全身臟器具有保健作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38740
太極拳靜和動的姿勢要求
    回應給: sally0808(sally0808) 推薦1


luyu54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ebis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33990
太極拳怎樣調息
    回應給: sally0808(sally0808) 推薦2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太極拳的練習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調型,第二步是調心,第三步是調息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調息的問題。

 

調息是內家拳的關鍵部分,調息顧名思義也就是調正呼吸,太極拳要求的是拳勢呼吸,拳勢呼吸也就是根據拳架的開合起落開放的動作,用自然的呼吸來配合。正確的呼吸辦法才能達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內家拳都要求腹式呼吸,太極拳更要求的是逆腹式呼吸也就是反自然腹式呼吸。拳論中述“吸則提得起呼則沉得下 也就是只有逆腹式呼吸才能做到,此時胸中不存半點氣,胸中存氣則會產生憋氣、悶氣、滯氣現象。氣要存于丹田,小腹充實。調息時要大小便排空,不能過飽過肌,人要在心情舒暢、全身放鬆情況下,進入調息。

 

道家調息也不定固定姿勢,坐,站、臥均可,久而久之在行走中亦可調息,效果一樣。

 

調息先要練周天功,即通九竅,到全身十二條經絡全部暢通時,上至百會,下至湧泉一通百通,再輔以四肢開合功,提抓功,雙環功,繞柱功,水火相濟功,帶脈功,左右逢源功,隨波遂流功,指天劃地功,築基功等功法的輔助,達到練習太極拳的較高水準。

 

道家的吐納術是太極拳的三大理論基礎之一。歷代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尋求長壽之道。也確實為下一代積累了許多健身的功法。

 

瑜伽的辟穀、道家的閉關,無非是用深長的呼吸來靜心修煉,達到性命雙修的境界。

吐納術是祖先遺留給我們的重要調息方法,它用細、勻、緩、長、深、柔的腹式呼吸,也為先天呼吸,胎呼吸、嬰兒呼吸、細胞呼吸、體呼吸等名稱,可概括為逆腹式呼吸。從而把先天呼吸與後天呼吸結合起來即可達到陰陽結合的罡氣,也就是太極拳所需要的太極混元氣。

 

周天功是中國道教的基本功法,在武當氣功太極拳中更被十分確定和運用,周天功是用丹田之真氣在經絡中周而復始地迴圈,並激發人們潛能的養生功法,應用于太極拳十分適合,效果奇特。

 

具體功法如下:吸氣時丹田之氣從會陰,長強、尾閭入骶骨,沿督脈上行(氣斂入骨時真氣由此骶骨的八個仙孔進入骨髓)到大椎(此時要含胸拔背)過玉枕上百會(此時要舌抵上顎、眼球上翻、眉毛上揚)下行過兩耳旁,合於承漿,此時與任脈相連,舌放平,下顎微收過憻中,下行合于丹田。雙手經絡走向由手內三陰經轉為外三陽經,腿為足內三陰經轉為足外三陽經,大趾到小趾的走向。這樣全身周而復始的運動,能打通全身的經絡,使之氣血如長江流水酸,麻,脹,熱,運行於全身的血脈之間。

 

經絡通了,氣血暢了,水火相濟了,陰陽就平衡了。中醫說,陰陽平衡,百病不侵。西醫說,內分泌均勻了,人也就不會生病了。

 

練精化氣就是吐納術,道家修養原就是內外兼施,主張內走氣脈,外練形骸,以內練精氣神為主,外練筋骨皮為輔。神旺則形健,內實則外強,打太極拳由內及外,形與神合,內修外練,目的都為神形合一。

 

望能打太極拳的人,靜下心來,三分練,七分養,行拳時氣不可上百會只上到大椎即分路而下,丹田真氣四分上行六分向下,形成二層氣,丹田開合,胸腹折疊,用細,勻(行氣時需鎖鼻鎖喉,氣息細勻,無斷續,無缺陷,無凹凸),緩,長(一呼一吸為一息,練到二分鐘一息,每天二次,每次2030息)深,柔(橫隔膜上下開合達5公分左右,內髒達到深度按摩,然放一羽毛於鼻孔而不動為佳)的逆腹式呼吸運用於行拳中,既是活樁功,又是養生法,天天堅持半小時,則達到內外兼修,陰陽平衡天人合一的健身效果。

 

調息的過程也就是調動人體內各種氣的積極性的過程,運用可以隨時得到調節,補充的後天之氣去滋養,扶植先天之氣,使氣血調和,陰陽既濟,則人體器官自然健旺。

 

太極拳的調息是練習太極拳的基礎,要打好太極拳,必需先進行太極拳調息的修練,調好了太極拳的呼吸便可為太極拳的體用提供浩然之正氣。

 

十年練功,十年養氣。氣血者人之兩儀,吸天陽以養氣,吸地陰以養血。

 

氣為主而血為配,氣行血行,氣滯血淤,氣化則物生,氣盛則物壯,氣正則物和,故氣應調息好當養也。

 

馮志強說過,拳法功法合一,太極氣功合一,始終不離真氣的運行,先求無極乃培育真氣, 內外雙修是善養真氣, 內纏外繞為引導真氣, 胸腹折疊求運化真氣,技擊用法要仰仗真氣,延年益壽則全靠真氣。這是太極拳的一根匯流排。

 

本文來源:中國太極論壇 http://www.taijiclub.net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33243
太極心法(三)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2


sally080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這些本質特性的特點使人們形成了“太極十年不出門”的觀念;也正是這些特點構成了修煉太極拳的難點。

 

太極拳是內家拳;太極拳修煉的是內功;而內功要有內氣與內勁。

 

內氣不是人們生理上的呼吸之氣。如果呼吸系統生病,就要去醫院呼吸科診治;而內氣不足或不暢,就只有去找會望聞問切的真正的中醫大夫調理陰陽了。

 

太極之內勁也絕非常人所用之力。

 

內勁靠舉啞鈴、打沙袋的鍛練方法是無法獲得的。那麼,內氣與內勁又是如何生成的呢?老子說:“道生一”。這個一即是太極。老子又說:“一生二。

 

即由太極分生之陰陽二氣。

 

老子接著說:“二生三。”為何不是二生四呢?

 

這“三”正是陰陽相互對立衝撞、相互交融消長、相互補充變轉之後而生成的一種新的東西、新的元素。

 

這新的元素在拳中就是太極內勁。這“一生二,二生三”之始終是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過程。

 

因此,在太極拳修煉中,鬆緊求沉、輕重求穩、曲直求彈、剛柔求韌、快慢求勻、內外求整、虛實求靈、有無求變;而此沉、穩、彈、韌、勻、整、靈、變,更是無法測、不可稱、不能量的一種自我感悟。

 

所以,在太極拳修煉中,就必須在心法中求練法,在抽象中尋具體,在想像中找感覺,在假借中出真實。總而言之,假借修真法則是太極拳修煉中登堂入室之必經途徑。

 

只有深入全面地理解假借修真的具體內涵,才能在太極拳修煉過程中正確地運用這一重要法則。

 

深刻理解假借修真法則的內涵,首先就要清楚地知道何謂所言其假?何謂所言其真?

 

其假與真存在著怎樣一種內在的聯繫?當然我們必須先把假借修真法則的假與真,和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認為的假或真,從原則本質上加以區分。

 

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假與真是完全對立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品質。

 

假就是假,真就是真;人們常說: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對於那些假話、假意、假貨與假唱等等一切假的東西,無不深惡痛絕;提到假,人們經常習慣地把虛與假關聯在一起,痛斥那些虛情假意、謊言連篇的人:少來這虛假一套!而人們又總是把求真務實作為做人的準則。

 

人們的這些認識與做法是完全正確的。在生活中我們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反假、棄假、打假;要自始至終地言真、倡真、求真。

 

然而,在太極拳修煉中,假借修真法則所言之假與真,與日常生活中的假與真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含義。為講清楚太極拳修煉中借假修真法則裏的假與真,我們得先從藝術談起。

 

有朋友可能會激烈地反對說:“讓你談太極拳的假借修真,你卻扯什麼藝術,這分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事物!”或許還有朋友說:“太極拳是武術不是藝術!”誠然,太極拳是民族傳統武術的一種;可是,我要說:“她不但是武術,更是術!”

 

太極拳以她深邃的文化內涵與獨特的修為方式,為人們展示著美輪美奐的拳藝與拳術。

 

太極拳之藝之術,可以與任何一種傳統的藝術相媲美。藝術源于生活、源於生命。

 

生命與生活是有限的,而藝術卻在這有限之中,完美而真實地孕育出了無比震撼的無限的生命力量。太極拳正是以她那有限的柔美形象,展現出剛韌而無限的內在魅力。這有與無、外與內的精美結合,至大至極地把太極拳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的藝術屬性,毫不吝嗇地演繹在我們面前。

 

我們可以堅定地說:“太極拳是藝術!”我們要向所有熱愛太極拳的朋友呼籲:請用藝術的眼光去洞察太極拳;請用藝術的心靈去感悟太極拳;請用藝術的方法去修煉太極拳!只有這樣,你才會離太極拳之藝術殿堂越來越近。

 

太極拳假借修真法則的假與真,如師曰:“假者,真而假也;真者,假而真也。”這完全同於一切藝術範疇中的假與真。我想用幾個實例加以分析說明。

 

如今四十歲以上的朋友們大概都還記得20多年前的一次春節晚會上,話劇藝術家王景愚先生表演了一出默劇《吃雞》。王先生在舞臺上沒有真的雞可吃,也不用道具,更無需言語臺詞;而是用身體的形象動作,誇張而逼真地把吃雞中的各種表情與神態,活靈活現地展示了出來,至今讓我們回味無窮。

 

假吃雞而真神韻,正因其假而真,才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藝術享受。

 

如果王先生當年手捧一隻真實的烤雞在舞臺上真吃,即使吃得再津津有味,恐怕觀眾早就退席回家,買只雞自己去吃了。齊白石大師善畫蝦。畫紙上的蝦,雖為大師筆下之作,但其神態栩栩如生,猶如在水中縱情遊動。

 

大師所畫之蝦,因其假而真才無價!如今即使用一整車真活蝦,恐怕也難得換來一隻齊先生筆下的假蝦。京劇前輩李萬春先生,人稱美猴王,表演悟空猴戲堪稱一絕。據說李先生家中飼養著多隻猴子。

 

每天清晨,先生總是要走到籠前與猴戲耍,反復觀察猴子的動作與神態。舞臺上李先生舉手投足、捉毛抓癢,無不形神俱真,這才是:不是真猴賽真猴!總之,這些藝術大家把生活中的真與假經過提煉加工,形成了藝術範疇的並賦予了藝術生命的假與真,因而才會綻放出無窮的藝術魅力。

 

現在我們再來剖析太極拳中的假與真,不難發現:太極拳也正是有形中求無形,有象中求無象,有限中求無限;如同藝術中的假求真,太極拳有中求無,同樣是假中求其真。

 

比如拳中起勢,師曰:“起勢如挑擔!”就是要練者在做起勢之式時,雖無擔可挑,但要假想有擔,而把挑擔之神意,真切地貫穿並反映在起勢的動作中。

 

再如,手揮琵琶式,師雲:“妙在‘揮’字。”試想,手有琵琶而無揮,豈不成了手拿琵琶,至多是手捧琵琶。只有手揮之意真切,懷中假有之琵琶才能在周身一動無有不動與一靜無有不靜之中,奏響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十面埋伏》曲。又如,白鶴亮翅式,師亦雲:“亮要展,展欲飛。”

 

完全可以想像:只亮而無展,此鶴只能是只死鶴模型;如亮而展,且展有欲飛之真意,則一隻躍躍欲飛、似直沖雲霄之仙鶴,鮮活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僅舉這幾例,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拳中哪有什麼擔可挑,哪有什麼琵琶可揮,哪有什麼亮翅之鶴?然而就在這假有之中,求出其內在的、真實的神意來,這不正是太極拳修為中孜孜所求的真義嗎?

 

由此可見,假求真,真而假;假借修真這一法則,貫穿于太極拳修為的始終。在太極拳名家之論中也隨處可見,如:“形如博兔之鵠,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如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

 

“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

 

……太極拳所求之境界,如同《紅樓夢》“太虛幻境”一般:“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讓我們永遠秉承假借修真法則,在太極拳修為的真真假假與虛虛實實之中,悟其義、練其功、得其樂。

 

在太極拳修為過程中,如何正確運用假借修真法則呢?歸納總結有三:

 

其一曰:假想;

 

其二曰:假定;

 

其三曰:假裝。以下就其三假,

 

分而述之。

 

其一,假想。大凡練太極拳多年的朋友都清楚地知道,修煉中有這樣一種說法,即:“練時無人似有人,用時有人似無人。”

 

其實,練時有與用時無,這就是假借修真法則之假想方法的具體應用。我們毫不猶豫地承認,太極拳是武術。

 

太極拳不但好看,而且實用。

 

內外兼修、體用兼備是太極拳的重要特性。練是為了用,因此修煉時就必須遵循實用的原則。否則練歸練、用是用,那麼練必成瞎練,用定為無用。

 

如何才能在日常修煉中做到以實戰應用為原則呢?那就必須做到無當有,假修真。

 

要真正做到:無敵似有敵,假想修真功。關於假修真,師亦曰:“手忌空去,意忌空回。”

 

(此處所言之手,並非僅指常言之手,而是總指周身之處處。)

 

因此,平日盤拳走架就要做到手手不空、處處有意。此意可以理解為假想有敵之意。

 

日常盤拳就要做到如師所雲:起勢未始,敵已當前;無畏無懼,安逸外顯;似生動念,即與敵沾;

 

意與敵粘,連敵不斷;隨敵要圓,無缺無陷;

 

身從意動,後手為先;往復折疊,進退轉換;邁步輕靈,虛實相伴;形左實右,左顧右盼;蓄而後發,氣要貫穿;完整一氣,身外有念;

 

無形無象,勢勢綿延;合收太極,仍與敵連;手手不空,忽隱忽現;無敵似有,假想真練;太極真功,用時自現。

 

如此,平日練時能做到:以心察敵、以意粘敵、以氣連敵、以目觀敵、以手沾敵,這樣在實戰中遇敵,則能做到雖用似練,雖有猶無;心中無敵,目中無人;全無定向,隨心所欲

 

其二,假定。我們知道處處求中是太極心法之核心;也是太極拳修為的不二法門。在太極拳道《中與定》的章節中,我們已經論述了中與定的內在關係;闡明了求中必先設定,以定求中,無定無中的道理。

 

同時,我們也知道了不定才是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所求之定,實為不定之定。定是相對不定而言的。定是自不定而止,不定是自定而始。

 

定而不定,不定而定,迴圈不已,周而復始。

 

既然宇宙萬物的實質是不定,那麼如何才能不定中求其定呢?

師曰:“假設其定”。

 

也就是說拳中本無定,不定之中假設定。當然,此定雖為人之假設,但必須是假設而真實,假定而真有。此定乃不定之止,才真能定、能安、能靜。此定乃不定之始,才能定而生靜,靜而寓動。因此,可以說,假而設定是太極拳修煉中內練神意氣的重要方法。

 

太極心法假借修真法則之假定,在太極拳修為中的具體應用內容很多,僅舉個例加以論之。

 

比如,無論盤拳走架或是打手搏擊,均需要假定其空間範圍。如果練拳人執著於己身,其神其意只局限於自身各部之動作,其操之拳與盤之架必定身外無物。

 

然而,太極拳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內外相融,一氣貫通。執著己身只有其內而無其外,其神形必著意著相而呆。因此,盤拳走架要把藏於有形身內之神意,放至身外無形之空間。

 

此空間即隨假定之範圍自由縱放屈伸;在這隨意縱放曲伸的空間中,有形之身與無形之意,無內無外,神氣鼓蕩,猶如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在自然與自由之王國中隨心所欲,縱情遨遊。此刻,哪有什麼拳架拳式?

 

哪有什麼有形之身?哪有什麼無形之意?僅有尚存道法自然而已!空間範圍之假定,正如大成拳祖師王薌齋先生所雲:“習時須假定三尺以外、七尺之內,四圍如有大刀闊斧之巨敵與毒蛇猛獸蜿蜒而來,其共爭生存之景。

 

須當以大無畏之精神而應付之,以求虛中之實也。如一旦大敵林立,在我若入無人之境以周旋之,則為實中求虛。”王薌齋先生此論精闢至極,真乃假借修真之真諦,實為我輩應思應悟之經典!假借修真法則之假定的具體應用範例還有,在太極拳打手搏擊蓄發一定間之時,要假定發放之落點。如《拳訣》所言:“欲知環中法何在,發落點對即成功”。

 

由此可見,在發放瞬間不但要掌握發自何處,還能控制落在何方。

 

如《拳論》所言:“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發放對手猶如張弓放箭。放箭就要有的放矢,是放至 五米 之外,還是放至 十米 之內;這對所張之弓與所用之勁是有不同要求的。

 

因此,假定落點,用發點找落點,以假定之落點為基準,控制並調整自身之神意氣,以蓄合之勁將對手發向落點,就成為了對敵打手時能否瞬間成功發放的關鍵。同時,在平時盤拳練功時,要時時處處以假想之敵為所發之箭。假定身外空間之落點,在假想與假定中訓練自我的發放距離感。這樣久之,練時雖假想假定,卻憑假生出了因敵而調控的真實距離感與空間感。在此我想強調,有的練家,甚至有些名家,在太極拳推手搏擊時,把發放之落點定在敵方有形之身體上,似乎有待商榷。如師所雲:“勁不向敵發。”也就是說,發敵之勁是穿透對手,直指對手身後之假定落點。

 

所以,一定要明白,自己是弓,對手是箭,靶子或者稱為落點是假定在身外的某點。

 

這樣才能如《拳論》所言:“手上便有分寸,亦拿得人起,放得人出。”當然,假定空間範圍也好,假定身外落點也罷,均不是自己想當然,而是因敵隨勢而假定。

 

此定雖為假定,是因時因勢以客觀為准,故能假定而出真實。

 

很多人在追求太極拳內功時,往往不重視或忽視空間感、距離感與節奏感的訓練和掌控;以為只要懂勁就能發放成功。

 

孰不知,雖練拳多年,只能和自己人演練,而不能上擂臺實戰。

 

究其原因很多,不能掌握與調控空間、距離與節奏之三感,不能不說是主要因素之一。假借修真法則之假定,正是訓練和培養此三感的有效方法,望同道朋友慎思之。

 

其三,假裝。

 

如果說假想與假定均是假而求真,那麼假裝則是假借修真法則中真而裝假的具體應用。說到假裝,很多人會非常反感。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的假裝是一種不誠實、不磊落的小人之舉,是被人所不齒的惡習。

 

在此,我想再次重申,太極拳所言之假與真,從本質上不同於生活中的真假概念。

 

太極拳中的真與假是拳理與拳義所決定之必然;是亦真亦假,可真可假,真而能假,假能變真,真中有假,假裏含真;這是藝術範疇的真與假在太極拳中的完美展現。

 

太極拳需要真與假;太極拳離不開真與假。因此,不論平日操拳習練,還是對敵實戰,假而求真固然重要,真能假裝亦同樣關鍵。何謂假裝?師曰:“知而裝不知也。”

 

有朋友會問:練太極拳知道就是知道,為什麼還要裝不知道?我們說此處知與不知:是己真知而裝不知;人不知而以為知。我們說過練是為了用。在與對手實戰中,能做到真假虛實、裝假藏真、虛實無定,才能做到人不知我,而我獨知人,克敵制勝,所向披靡。比如《孫子兵法》第二十七計《假癡不癲》一章所論:“寧偽作不知不為、不偽作假知妄為。

 

靜不露機,雲雪屯也。”

 

在這計中孫子告誡兵家:在對敵作戰時,寧可知道而假裝不知道,不輕舉妄動,但決不能不知道卻假裝知道而冒然行動。

 

要內藏靈機、外示癡傻,就像驚雷暗藏在雲端待機而炸,出奇不意,迅雷不及掩耳。

 

這樣才能必勝無疑。而若假癲真癡、露機亂動,則必敗無疑。孫子所雲雖為軍隊戰爭,但在太極拳推手搏擊中何不如此呢?在與人打手時,有些人非但做不到假裝不知而實知,假作不為而實不可為,不輕而為,或待機而為;恰恰反其道而行:不審時度勢,假知而真不知,自以為是,輕率行動,或陷敵假裝之惑,被動挨打,其結果必以失敗而告終。故假裝癡者勝,假裝癲者敗。要如孫子所言:假癡不癲,才是勝利的保障。如《十三勢行功心解》中所雲:“彼不動,己不動。”“內固精神,外示安逸。”

 

要在平日習練時,用假裝而藏真的方法去核對總和規範自己的行動,那麼在與對手搏擊時,才能真正做到假裝而鎮靜;誘敵深入,引進落空,後發先至,大獲全勝。

 

假借修真是太極拳修為中太極心法的重要法則。

 

我們知道太極拳修煉正是用有形之拳,求無形之神;以有象之體,得無象之意;在虛假中求真實,在具體中尋抽象。正如老子所言之道,她的模糊、抽象、不可知與不可言之特性,使得老子在論道時也要遵循假借修真之法則。

 

請看:“上善若水”、“能嬰兒乎”、“治大國若烹小鮮”等等。老子假借地球上隨處可見而具體的水,用水的狀態,水的品格,水的特性來比喻並解讀道的形態和品質,從而使我們能形象而具體地觸摸到了道的真實內涵。

 

同理,老子或形象或誇張地絞盡腦汁假借“嬰兒”“烹小鮮”等摸得到、看得清的實證而使我們更真切地貼近了道,感受了道,有滋有味地品嘗到了道的味道。同樣,讓我們在太極拳修為中高擎假借修真法則之大旗,在其有形有象、有聲有色與有邊有際的修為中,追尋到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邊無際與無形無象、無窮之神妙。正如古真人雲:“舍卻幻身元無物,認得玄關即是仙。”太極心法假借修真法則不正是太極拳修煉中的玄關一竅嗎!

 

本文來源於:http://www.cn-boxing.com/info/info_2668.html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31211
轉變虛實要留意
    回應給: luyu54(luyu54) 推薦2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陰陽在拳中稱為虛實。拳譜日: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太極行拳時,分虛腳和實腳。常人走路,也是靠虛腳和實腳的變換來完成的。楊澄甫太極拳十要指明:分虛實是太極拳第一要義。說到底,有了虛實轉換,才會形成太極拳,否則就不能稱為太極拳。

  拳經日:變轉虛實要留意,氣遍身軀不稍滯。

前人提醒我們,在虛實變換時要留意,只有這樣才能氣遍周身不稍滯。不稍滯的意思,就是沒有一點阻滯,很靈活。那麼留什麼意,如何留意呢?通過多年來的練拳體悟,特別是近年來的練拳感受和許多有關太極拳論文的啟迪,筆者感到虛實變換中間有個轉換節點,這個節點就是要我們留意的地方。那麼,這個節點在什麼地方,是什麼性質的呢?拳譜日:牽動往來氣貼脊。這說明在行拳時有來有往,不管是前進(上步),還是後退(退步),都應該由脊背之內氣來控制,更明確一點說,就是由貼脊之內氣牽動著拳勢的來往。因此這個節點不在別處,就在脊背上。

  我的體會是:在行拳的過程中,前進、後退、左顧、右盼,都是在虛實腳的變換中完成的,虛腳離開地面的那一瞬間,不是靠腿自動向前的拉力,也不是靠腳向後的蹬力,而是利用貼脊之內氣(內勁),輕輕地將虛腳提起,這也符合意氣君來骨肉臣腰帶四肢的原則。

  拳經日:意氣要換得靈,乃有圓活之妙,所謂虛實轉換。轉變虛實要留意,氣遍身軀不稍滯。何為轉變虛實要留意”?何為意氣換得靈”?在虛實轉變時,特別要注意脊背上的變換點,在這個點上只能用意氣來變換才會靈,而用力變換就會僵。這個意不是別的,就是,人體最難做到的就是。據 鄭曼青 老師介紹,楊澄甫每練拳前總要喊上幾十個

 

李雅軒 老師提出的大松大軟、大開大展,無非強調這個松的重要性和艱難性。當然這個也並不是高不可攀,只要勢勢存心,刻刻留意,就會得來全不費功夫。要松首先要輕,輕就是不用力,所以叫做用意不用力。虛實變換時,只要用意、氣來操作,動作就會輕靈,就會氣遍身軀不稍滯。只有內氣遍及周身,才會沒有一點呆滯、死板、不靈活的樣子。

 

如果用力來轉換,動作就會僵、滯、呆板。這也是太極拳區別於外家拳明顯的標誌。

  拳經日:若言體用何為准,意氣君來骨肉臣。體用何為標準呢?說明白點就是,練體和應用時,意氣為君,骨肉為臣。意氣骨肉的關係,是意氣為主動,骨肉為被動,君主下令,腰脊宰領肢體完成拳勢動作,其前提是用意不用力。由意、氣之引動,腰脊一動無有不動,全身百骸九節無不隨腰脊之虛實變換而轉換。意氣不動,腰脊不能動;腰脊不動,手腳不能自動。虛實的變換也是這樣,也是用意氣來引動,所以叫做意氣要換得靈

  虛實變換具體操作是:上步前,腳要放鬆,不是五趾抓地,而是腳底要平松落地,從湧泉到百會一松到頂。腳一松產生無窮的彈力。同時內氣貼於脊背,當腳離地的那一瞬間,也就是虛實轉換的那個節點,是由貼脊之內氣將其輕輕提起的。

 

意松產生內氣,內氣產生內勁,這就是意到、氣到、勁自到的必然結果。這時全身重量壓在實腳上,虛腳離地承受重量變為零。此時由實胯拖著虛胯向前運送,到位後虛腳腳跟輕輕落地(靠丹田氣),就好像腳跟輕輕擱在地上,如踩薄冰,沒有一點力。

 

此時虛腳變為實腳,然後由腳跟、腳學、腳趾漸漸踏平,腳上承受的重量由零開始增加到最大。原來的實腳變成虛腳,腳上承受的重量由最大開始減小到零。虛實轉換就像一對陰陽魚,實腳的頭是虛腳的尾,實腳的尾是虛腳的頭,陰陽互抱,首尾不離。

  那麼貼脊之內氣是如何得來的呢?在百會虛領的情況下完成虛實變換,當第一個動作完成後轉換為第二個動作時,瞬間松腳,九大關節全鬆開,腹內松淨氣騰然,在意氣的指揮下完成虛實轉換。

 

《太極內功解秘》的作者 祝大彤 老師說得好,通過虛中虛(虛腳再虛一次),實中實(實腳再實一次,就是再松一次)”,同時襠部下沉,骨節脫開,筋腱放長,骨挺肉墜,沉勁落湧泉。

由於全身松淨而產生無窮的反彈力,內氣自然貼於脊背。意動、氣動、形隨可以理解為動點的運動規律。當虛腳提起時,脊背上應有圓活輕靈之感覺,這種感覺雖然不好用言詞來表達,但我覺得應該是意氣要換得靈的感覺,是氣遍身軀不稍滯的感覺,是輕靈圓活的感覺。

  何為實腳?何為虛腳?通常人們認為支撐體重的那只腳為實腳,不支撐體重的那只腳為虛腳,我認為這樣理解不夠全面,應該是逐漸增加重量的腳為實腳,逐漸減少重量的腳為虛腳,不管是實腳還是虛腳,都在支撐體重,而且是交替地支撐體重,形成了腳下的陰陽變化。

 

就是因為有了腳下陰陽變化這個因,才會得到前進、後退、左顧、右盼太極拳勢流動這個果。因此,太極拳虛實轉換的節點雖在脊背,但根子在腳。

  拳諺日:上下一條線,腳下陰陽變,頭上虛靈頂,兩手空松轉。

 

重心腳腳跟、尾間與頭頂,三點在一條線上,保持中正安舒;兩手是形,是樹葉,手不掛力,空松轉動,妙手空空。太極拳的運行規律,在於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伴隨著腳下的陰陽變化和氣貼脊背,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

腳平松落地的感覺,好像腳與大地融為一體,根紮在地下,根紮得越深功夫就越深,底盤就越穩。

腳下的虛實變換,好像一隻空瓶子和一隻裝滿水的瓶子,水倒來倒去,皆是由零變到最大,又從最大變為零,周而復始,周流無端。由虛到實,或由實到虛,都必須做到實腳要實足,虛腳要虛淨,符合陰極變陽、陽極變陰的原則。虛腳漸虛,實腳漸實,不得驟變、頓變、突變,必須是重心的漸變、流變,這種漸變應是又慢又勻又輕,轉換節點交替越細緻越清楚越好。

  這種感覺,外面是看不到的,但自己是能感覺得到的,這是意、氣、內勁潛轉運行的必然結果。行拳時,自有行雲流水之形象,無缺隱、無凸凹、無斷續,有虛靈橫生之妙感。

 

抬腳不蹬,落腳無聲,松起松落,輕起軟著地。太極功夫主要體現在一起一落、一輕一軟上,就像拳經上講的邁步似貓行,運勁如抽絲。要產生這種感覺,就要忌低頭、貓腰、憋氣、腰腿僵硬、提腳靠蹬、落腳砸夯。

來源:http://www.cn-boxing.com/info/info_2764.html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31202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