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Go Lang Wang
市長:ebisu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Go Lang Wang】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傳統書法表現
 瀏覽16,679|回應92推薦3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ebisu
Xuser
luyu54

常見各種POP的怪怪字體出現,

有的POP字甚至要用猜的!

可見許多美工連部首或字的精神都搞不清楚.....

何不以傳統書法表現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3373913
 回應文章 頁/共1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太極拳的健身養生作用
    回應給: luyu54(luyu54) 推薦1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ebisu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太極拳在祖傳拳法的基礎上,與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導引吐納及相關經絡學說相結合,始終保留著創編之初的剛柔相濟,快慢相間、竄蹦跳躍、松活彈抖的特色,以其卓越的技擊,健身,養生作用,深受人們的喜愛。

 

如今都市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都患上了種種慢性疾病,有些人往往病急亂投醫,有時候反而誤入歧途,我們看到不少慢性病人,通過習練太極拳後,有的病情穩定了,有的病情改善了,有的趨向於痊癒了,這都說明太極拳有治病作用。

 

有些人病的問題基本解決以後,繼續習練,體質進一步增強。

 

另外,有些人因為年弱或年老力衰,他們習練太極拳後,增強了體質,恢復了活力;或使得老年生活過得更加愉快了,這些就是太極拳的防病作用。

 

從祖國醫學來看,太極拳鍛煉能取得這些效果,是因為他有著活躍氣血,協調臟腑,增強元氣,安寧心神,疏通經絡,強健筋骨的作用。

 

祖國醫學認為,人們的情志活動:喜怒憂思悲恐驚七類,即七情,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以生理活動的範圍,並不足以致病。

 

但是,如果長期處於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劇烈的心理創傷,超過了生理活動所能調節的範圍,就會引起體內陰陽、氣血、臟腑的功能失調而發生疾病。

 

生理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人的情緒反應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功能狀態密切相關。

 

當一個人處於良好的積極地情緒狀態時,精力充沛,腦力體力勞動效率高,機體與外界內臟細分協調,總的表徵是愉快健康。

 

相反,當一個人處於不良的消級的情緒狀態時,伴隨著出現的心理狀態時不安、怒、悲、怕、痛苦等等,活動無力,心率快,肌肉發硬、發抖,植物神經紊亂而發生疾病。

 

而練太極拳鍛煉的放鬆、入境、調息等,正好是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及植物神經系統,可以誘致情緒的改善。而情緒的不斷改善,又進而使生理化參數最佳化,造成良性迴圈。

 

如肌肉、骨骼的放鬆,有助於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交感神經系統緊張性的下降。如練太極達到與外界中斷聯絡的入境狀態時,對大腦皮層起著自我抑制的狀態,這樣使由於過度興奮而使機能紊亂的大腦皮層細胞得到復原,也能夠對外感性的有害刺激產生保護作用。

 

又如調息能按摩內臟,促進血液迴圈,增進器官功能;且調息時興奮了呼吸中樞,從而進一步影響和調節植物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通過以上鍛煉和機體的相應變化,必然使大腦大大降低了它對七情等劣性刺激的敏感性。

 

而另一方面,練太極出現的呼吸調節,交感神經抑制和骨骼肌放鬆,則是使機體進入安靜時的統一反應形式,是一種低代謝、儲能反應或促營養過程,就是生理上的“內環境穩定”,即人體在運行最正常的時刻。所以,太極拳鍛煉,不但能保健強身,而且對於消耗體力的慢性疾病,尤其是原發機制在於高級神經活動擾亂、植物神經系統活動平衡失調許多中醫所說的內傷七情的疾病,能發揮比較好的治療作用。

 

本文來源於:http://www.cn-boxing.com/info/info_4016.html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32902
練好太極拳打通小周天
    回應給: sally0808(sally0808) 推薦1


luyu54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ebisu

 

練太極拳的作用有三:

 

養生、健身、技擊

 

為什麼把養生作用放在首位呢?

原因有二:

 

一是太極拳祖師爺們告誡人們,練拳的目的應該是養生,如,張三豐祖師說:“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王宗岳先師也說:“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二是由於時代發展與進步,使太極拳健身不如田徑體操,以太極拳技擊又不如現代槍炮。而太極拳養生是在運動過程中同時完成的,既健身又養生,一舉兩得。

 

還沒有什麼運動項目可替代它,於是太極拳養生成為當今世界以運動方式養生之最佳選擇。

 

之所以太極拳養生最好,是因為它是以練意練氣為主的內家拳,通過演練拳架套路(調形)、腹式呼吸(調息)和神意內斂(調心)等技法,來培補人的精氣神,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如果只盤拳架套路(調形),不進行調息調心,也僅僅只起健身作用,因此練太極拳必須注重內在意氣的修煉。

 

太極拳怎樣內煉行氣呢?其道理己在《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清楚了:“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

 

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太極拳行氣之法須以《十三勢行功心解》為依據,從拳經的原字原意去體悟,才不會走錯路。

 

太極拳內功修煉的內容,主要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什麼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呢?練精化氣就是打通小周天,練氣化神就是打通大周天。

 

什麼是小周天?簡單的說,用氣打通任督二脈就叫做小周天。

 

所謂任督二脈就是人體經脈中的任脈和督脈:任脈從下頜的承漿穴到下體的會陰穴;督脈,從口部的齦交穴到背部最下的長強穴。

 

 

從《靈樞.營氣篇》中的敍述,可瞭解到十二經脈與任督兩脈的迴圈次第:“…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骨入骶,是督脈也,經陰器,上過毛午,入臍中,上循腹裏,入缺盆,下注肺中,複出太陰。

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

 

這就是說,經脈的流注從肺經開始,依次迴圈到肝經;再由肝經入胸,上行經前額到頭頂,再沿督脈下行至尾閭,經陰器而通任脈上行,然後再回流注入肺經。

 

這是《黃帝內經》所表述任督之氣在人體運行的自然規律。由此可知,就正常健康人而言,任督兩脈本來就是通的,又何須還要打通任督二脈呢?

 

修煉家認為任督二脈是陰升陽降,也就是任升督降,這樣的運行軌道是耗散的。

 

而修煉家把它變成逆行——任降督升,使其收斂,恢復人在出生時中斷了任督相通的內氣運行管道,返回先天狀態。所謂“順則凡、逆則仙,只在其中顛倒顛。” 所以鍛煉通任督或周天功夫,叫逆行周天。

 

逆行小周天循行一圈的路線,是從下丹田向下到會陰,下鵲橋,向後轉過尾閭關,向上到懸樞、夾脊、陶道、玉枕關、百會,再到泥丸(上丹田),上鵲橋,中丹田,下丹田。

 

逆行周天有什麼好處呢?莊子在《養生主》中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通任督能產生功效,在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裏下了結論:“任督兩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離水火交媾之鄉……人能通此兩脈,則百脈皆通。”

 

通了小周天之所以一通百通,是因為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六條陰經與之相交,具有“總領”一身陰經的功能,即對全身陰經脈氣具有總攬、總任的作用,故有“總任諸陰”之說;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六條陽經在大椎穴與督脈相交,因而督脈具有“總督”與調節一身陽經的功能,即對全身陽經脈氣具有統率、督促的作用,故有“總督一身陽經”之說。

 

任督二脈一旦疏通,內氣迴圈運轉就暢通無阻了,人體十二正經在任督行氣的作用下,使十二經脈之間的溝通聯繫,會變得通暢,同時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和滲灌的調節作用。

 

正經的通暢又帶動絡脈的通暢……於是所有的經絡都通暢,氣血就會沿著特定的軌道,有序無礙地運行於五臟六腑、皮肉筋骨,身體各處的細胞都能得到氣血的濡養,其新陳代謝也就隨之旺盛,天長日久,有病的身體便能得以康復,健康者就更顯得氣足神旺。

 

小周天功,在道教界、中醫界、武術界、氣功界和養生界裏,流傳最久、覆蓋面最廣、影響最深。

 

這種功法,能延續至今,幾千年都經久不衰,何以它具有這麼大的魅力,何以能吸引難以勝數的追求者呢?其主要原因是它具有養生祛病功能,人們可以借助自身的力量——內氣運轉與疾病作鬥爭,無需吃藥打針等外力幫助,就能使痼疾頑症霍然而愈,達到保健益壽,創造自力延長生命的奇跡,難道不是千金難買的“寶”、世上難尋的“貝”嗎!

 

那麼有沒有人通過練拳打通了小周天?我們能不能也通過練拳打通小周天?

 

傳統楊式太極拳內功傳承體系中,有一描述楊家祖孫功夫進階的圖畫——全圖共十三層臺階,最高處繪著一座南天門,在打通小周天功法第八層臺階上,標寫著師祖楊祿禪的名字。這就回答了我們:練拳能夠打通小周天。

 

其實對此應勿庸置疑,太極拳本是天然的動態氣功,是在習練太極拳過程中兼煉了內氣,靠內氣來打通大小周天的。前人能我們也應該能,只要樹立信心,揣摩方法,精心實踐,堅持不懈,一定能夠通過練拳打通小周天。

 

練拳打通小周天要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必須練好太極拳,第二階段在太極拳的基礎上打通小周天。現按這兩階段,再分步驟敍述如下:

第一階段,練好太極拳。

 

怎樣才算練好了太極拳,練好太極拳的標準是什麼?大體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 盤好拳架。

 

練好太極拳,首先要盤好架子,以求達到身法正確,動作標準,否則徒耗精力,白費工夫,得不償失。以傳統楊式太極拳而言,動作姿勢應符合“二十要”,即:頭要懸、頸要貼、眼要平、身要正、形要准、度要對、肩要沉、肘要墜、臂要彎、腋要虛、手要展、指要分、拳要空、勾要吊、胸要舒、背要順、腰要塞、臀要斂、襠要圓、腿要曲。

 

這“二十要”包括了太極拳形體動作從頭頂到手腳的基本要求,是楊澄甫《十要》中部分內容的具體化,目的是為更方便操作與實踐。所以“二十要”是楊式拳的基礎要領,也是評判形體動作正確與否的硬標準,因此必須不折不扣地達到這“二十要”。

第二步 練好行拳。

 

當拳架套路的形體動作基本學會,動作的姿勢基本正確時,就應進一步練好行拳。所謂行拳,就是指操練套路。在這操練過程中,按照一定的標準,把拳架套路的單個動作連接好、轉換好,使之形成一個和諧、流暢的整體。

 

這行拳的標準是十六個字,即:“松靜、輕靈、柔和、圓活,沉穩、慢勻、協調、神合”。這十六個字是全面衡量拳藝水準的標準。由於行拳是動態的,形體姿勢變化較快,要嫺熟地完全做好十六字,有一個漸進累積和層次遞增升達的過程,需要絞長時間修煉,才能逐漸達到圓滿。為此下面再贅述幾句:

 

十六字中的重點是行拳“松靜”‘柔和’,松靜是基礎,柔和是目標。

 

練拳時要求放鬆,用意不用力,即做到:大腦松靜、皮毛松展、肌肉松柔、骨節鬆開、筋腱松長、臟腑松舒、血脈松暢、經絡松通 (簡稱“八松”),全身由表及裏,自上而下,沒有一點僵力,沒有一處僵硬,在無處不松的情況下,進行著綿緩(非激烈的)柔和(非剛猛的)的形體運動。

 

能柔和方能有“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和“以柔克剛”的技擊特徵,方能顯現太極拳輕盈柔美的風格,故應重點修煉。經過這樣長時間的鍛練,它會促進人體“氣路”和“血路”的通暢,加速氣血循環,通常稱之為“活氣活血”。

 

這種“兩路”暢通、氣血兩活的狀態,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需要,是養生的需要。

 

十六字中的難點是行拳“協調”,王宗嶽講:“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這實際上是要做到五個“一”,即:一動都動,一靜全靜,一開百開,一合俱合,一轉齊轉(一轉無有不轉)。

 

楊澄甫《十要》中也有“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的要求。

 

在行拳中常常會發生:左動右不動、上動下不動、肢動身不動、身動眼不動、外動內不動等情況。

 

此時必然會發生某一部分身肢停頓、呆滯和等待的現象,這樣的行拳就屬於不合格。

 

這種動作不協調不同步的毛病,之所以難改,就在於人們平時大腦是指揮肢體單向運動,不習慣于行拳時大腦要調控身肢同時進行異向運動,所以行拳協調的難度就大些。

 

但是,只要下決心多練多悟,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達不到的“協調”。

 

第三步 練好用意

 

太極拳是內家拳,特別注重用意,王宗嶽《十三式歌》中寫道:“若問體用何為准,意氣君來骨肉臣。”意思是行拳時要把用意放在主導的地位上,使意起主導作用。楊澄甫《十要》中要求“用意不用力”,更具體地指明了行拳要用意。

 

所謂練好用意,是指能夠嫺熟地“以意行拳”。

 

“以意行拳”的具體方法是“以意導形”,“以意導形”就是運用意念導引太極拳形體動作的演變,故行拳時意在形先,動在意後。

 

即“先意動,再內動,繼而形動”,這就是形與意的統一。用意要求“無過不及”,即用意不能過,過則易僵、易呆、易滯,不能輕靈松柔;用意也不能“不及”,“不及”則易丟、易散、易斷。

 

故“以意行拳”首先心要靜,不靜則心不專、意散亂,行拳時會發生“過”與“不及”現象。心專一才能把握好用意的度,使用意度恰到好處,做到“勁斷意不斷”。

 

第四步練好呼吸

 

要練好呼吸,必須在第三步“以意行拳”達到嫺熟的基礎上,減少意念對形體動作的導引,把一部分意念轉移到調整呼吸上面來。因為太極拳行拳的呼吸,不同于人們平時的呼吸,其區別在於行拳呼吸方式有三大改變,不用心用意對呼吸方式的調整,就難得改變過來。這呼吸方式方面的三個變內容是:

 

1)行拳時要求呼吸做到“深、長、細、慢、勻、輕”。太極拳行拳的呼吸,比人們平時的呼吸要求更平和、徐緩、均勻、深長,達到吸之輕輕,呼之綿綿,沒有閉氣、憋氣、向下壓氣、強提拉氣和用勁逼氣的現象。

 

2)行拳時要求呼吸為“腹式逆呼吸”。

 

太極拳行拳時的呼吸,是把人們後天的胸式呼吸,還原為先天的腹式呼吸,並且要調整為腹式逆呼吸。

 

腹式逆呼吸的方法是:吸氣時腹部收縮,呼氣時腹部鼓起。經過一段時間呼吸訓練,行拳時慢慢習慣腹式呼吸了,進而嫺熟到不用意念控制,也就成為自然而然的呼吸方式了。如果能夠再做到腹式呼吸日常生活化,全都還原為嬰兒的先天腹式呼吸,那就時時刻刻在練功了。

 

3)行拳時要求呼吸符合“動作配合呼吸”的原則。行拳時要求動作與呼吸的配合非常協調,做到“收吸發呼”、“起吸落呼”、“合吸開呼”……那麼行拳時是以動作為主,還是以呼吸為主呢?

 

當太極拳發力技擊時,是以動作為主,即要“呼吸配合動作”;而當太極拳以養生為主要目的時,則要以呼吸為主,即要“動作配合呼吸”。這是因為太極拳養生要求呼吸均勻,每分鐘呼吸的頻次基本相等。

 

由於太極拳每個動作行程的弧線長度不相等,只有在行程弧線長的姿勢動作加快點速度,在行程弧線短的姿勢動作放慢點速度,使動作到位與呼吸完成同步,以保持呼吸基本均勻。

 

第二階段,練拳打通小周天。

 

在前面良好太極拳的基礎上,再按下面兩個步驟操練,就會練通小周天。

 

第一步 氣聚丹田。

 

氣聚丹田是指內氣集聚于丹田(不是指呼吸的氣)。

 

在“以意行拳”操練中,隨著熟練程度的提高,有時行拳會虛靜到“得意忘形”,真正做到了用意不用力,這時行拳用意度大大減少,甚至減少到“有意又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實際上已經轉換到神在摧動姿勢的演變!基本符合武禹襄說“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的要求,即能以神行拳”。雖然這時的“以神行拳”,還離“純以神行”有一定差距,但對訓練“聚神”“凝神”“斂神”起了很大作用,明顯提高了調心調神的品質。

 

神主氣,神斂氣自收。

 

故調整心神,為收氣聚氣之首要,是氣聚丹田的基本功。

 

為氣聚丹田的需要,對所練的太極拳套路有一些特別的要求,比如說套路長度要能連續打30分鐘以上(少了不行,可以重複),套路中的動作要作一些小調整與修改,以為滿足養氣養生的需要,去掉發力和跳躍的動作,把外八字腳(135度)的動作姿勢更改為60度左右,等等。

 

練拳之前,最好先做熱身準備活動,練練《松柔功》,讓筋腱韌帶拉長,讓關節脊椎鬆開。

 

行拳開始之後,要連續練完而不中斷。為減少內氣耗損,最好練高架子或中高架子。每日行拳早晚各一次,每次30-60分鐘。呼吸頻次以8-10/分鐘為宜(一吸加一呼等於一息),比如,傳統楊式太極拳85式,練一遍大約300多息,約需3040分鐘。每次練一遍或兩遍85式,由個人體能決定,以不疲憊為原則。但也不要連續練35遍,多練增加內氣耗損,反而得不償失。

 

呼吸方法如前,仍應鼻呼鼻吸,舌抵上齶。只是用意作些更改:吸氣仍用意於導引動作,呼氣用意引氣入丹田。每次呼氣時,以意引心窩之氣逐漸向下,一步步松落至丹田(小腹內)。

 

即把呼氣有意無意地止于丹田,也稱“意守丹田”,內氣會慢慢聚集于丹田。但用意必須輕鬆、緩慢、自然,務必循序漸進,因勢利導。切忌用力吸氣和呼氣,不可過分用意,急躁冒進,易生流弊。如此練習,就會出現一股熱流下沉至丹田的感覺。

 

丹田溫暖發熱之後,繼續修煉,隨著功夫的積累,還可逐漸感到丹田內有一個“氣團”,這就為打通任督二脈奠定了基礎。

 

第二步通任督脈。

 

當小腹產生熱氣時,方可進行運氣。即用意識引領丹田的那股熱氣,由丹田向下行,循小腹,抵中極穴,經會陰穴,過穀道(肛門)至尾閭。至此就已完成導引內氣向下向後走的路線,無需繼續幫助,再不向前導引了,讓其自行打通督脈的尾閭關。

 

不去管它能不能立即沖過,因為能否沖過尾閭關,完全取決於丹田內氣充實的程度,丹田內氣越充實,沖關力量越大,沖關速度越快,反之則沖關中止。

 

只用兩三天時間導引內氣至尾閭,再回頭來仍然把呼氣有意無意地止于丹田,等待丹田內氣充足時,會自動沖過尾閭關。沖關後意念須隨內氣上行,緊跟氣走,這就是“勿忘”。

 

以後打通夾脊關和玉枕關,均用此“積氣自動沖關”的方法,即通關“勿助”。

 

通督是關鍵的一步,後三關(尾閭、夾脊、玉枕)能否自然輕鬆通過,因人而異,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很困難。督脈一旦疏通,通關後吸氣時內氣由丹田向下行,轉而沿脊而上,過頭頂百會穴,再下顏面,過喉,沿胸腹正中線直下丹田,形成任降督升的迴圈,即為小周天通了,這就是逆行小周天。

 

從上面兩個階段六個步驟可知,第一階段的四個步驟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不可能進行第二階段修煉。

 

打基礎稍難,時間稍長點,基礎會扎實。

 

第二階段練拳打通小周天,方法簡單,且安全可靠,不會出偏。但氣聚丹田,也非易得,必須是得氣大於耗氣,每有節餘才有氣聚,要一點一點積累,也需要一段時間。

 

六個步驟的順序排列,既不好顛倒,又不能跳過一步不練,因為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基礎,只能一步一步上臺階,不能性急,欲速則不達。不過,有明師指導者快,個人悟性高者快,心性德性好者快。

 

本文來源於 中華氣功大全網(http://www.cn-boxing.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32572
八段錦知識問答
    回應給: sally0808(sally0808) 推薦1


sally080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yu54

 

 

1.怎樣才能掌握好 八段錦鍛煉的運動量?

 

  答:一般情況下,一周應不少於5次練習,每次練習可做12遍,每遍之間休息約2分鐘,加上準備活動和結束時的整理運動,一次練習在40分鐘左右為宜。

 

如時間或身體健康情況不允許,可以在一天中安排12次練習,每次練習1530分鐘,也可以將整套功法拆開,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動作來練習。



由於受性別、年齡、身體條件等因素以及練習者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影響,不同情況的健身者對運動負荷的承受能力不盡相同。一般來說,可以根據運動後的身體感覺來確定運動量安排得是否合理。

 

如果運動後精神愉快、脈搏穩定、血壓正常、食欲及睡眠良好,練習後次日身體無不良反應,表明運動量適宜;如果運動後身體明顯疲勞,脈搏長時間得不到恢復,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表明運動量過大,應及時進行調整。

2. 八段錦在練習中應如何進行呼吸吐納?

 

答:習練 八段錦時一般採用逆腹式呼吸,同時配合提肛呼吸。

 

具體操作是吸氣時提肛、收腹、膈肌上升;呼氣時膈肌下降、松腹、松肛。

 

呼吸吐納要與動作導引相互配合,起吸落呼,開吸合

呼,蓄吸發呼,在每一段主體動作的鬆緊與動靜變化的交替處,可適當屏氣。

 

考慮到每個人的肺活量、呼吸頻率存在差異,練功時的動作幅度也有大小、長短之別,練習者對呼吸的要求應靈活運用,不要生搬硬套,氣息不暢時,應隨時進行調節。

 

3. 八段錦在練習中怎樣進行心理調節?

 

答:心理調節是指練功者對思維活動的調控,也稱調心。 八段錦的調心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動作過程,包括動作的規格、要點、重點部位以及呼吸。

 

具體來講,在練功初期,也就是學習動作階段,主要是注意動作規格和要點;在熟練提高階段,重點是注重風格特點,使動作與呼吸相協調。隨著功法的熟練、技術水準的提高,動作趨於自動化,呼吸也近于自然,心神也隨之越來越恬淡,這時可以將意念集中到每個練習動作的規格、要點和重點部位上,最後達到動作、呼吸、心理協調一致。

 

4.練習 八段錦對提高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水準有什麼作用?

 

答:長期有規律地進行 八段錦鍛煉,可以降低體脂百分比和血脂,降低血壓和心率,使其維持在正常水準,增強心肺功能;可以降低交感神經張力,增強迷走神經張力,有助於降低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同時,堅持八段錦鍛煉還可以提高練習者運動素質,緩解焦慮,改善心境,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存品質。

 

另外,長期堅持 八段錦鍛煉可以增強中老年人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改善性激素水準,緩解智慧生理年齡的衰退,具有一定的延緩衰老功效。因此,八段錦是中老年人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一種有效手段。

 

5.練習 八段錦對改善中老年人身體形態有什麼作用?

 

答: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經過6個月的 八段錦練習,體重、體重指數、圍度指標、皮褶厚度等均發生顯著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主要是身體成分變化,使皮下脂肪組織含量顯著下降,瘦體重顯著增加。

 

八段錦是一種中等強度的有氧健身運動,長時間、系統地參加 八段錦功法鍛煉,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群的身體成分,有助於塑造中老年人群健康、勻稱、優美的體型。

 

6.為什麼練習 八段錦能夠改善中老年人呼吸系統機能?

 

答:這可以從 八段錦整套動作的編排中找到答案。第一式兩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雕和第六式兩手攀足固腎腰這三個動作,均要求在完成過程中,不斷加大呼吸幅度與呼吸深度,從而使膈肌上下運動幅度大大增加,使呼吸肌肉群得到充分鍛煉,而膈肌是人體最重要的呼吸肌,對它的有效鍛煉可以增加胸腔體積,從而提高肺活量。

 

7.練習 八段錦是否能夠改善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統機能?

 

答:部分練習者練功過程中的心率動態遙測研究結果顯示,經6個月練習後,練功者在完成一套功法過程中,無論是練功中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以及練功後即刻心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提示練習八段錦對提高中老年人心臟功能有一定作用。而且 八段錦運動量為中小強度,運動負荷符合中老年人要求,可以作為提高中老年人心血管機能的一種有效手段。

 

8.練習 八段錦對提高中老年人的柔韌性及關節靈活性是否有效果?

 

答:是的,這得益於其中第五式兩手攀足固腎腰。該式動作要求練習者盡力做大幅度的軀幹前屈,長期練習可以提高人體軀幹的靈活性。

 

其實, 八段錦練習不僅可以提高軀幹的靈活性,它對人體其他部位和關節都有一定保健作用,如五勞七傷往後瞧可提高脊柱頸部的靈活性,兩手托天理三焦調理脾胃須單舉能夠提高肩關節和手關節的靈活性,搖頭擺尾去心火則可以提高髖和踝關節的靈活性。

 

9.練習 八段錦對提高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是否有效果?

 

答:是的。 八段錦左右開弓似射雕搖頭擺尾去心火兩式,要求練習者在開收步當中要控制好身體重心,始終做到虛實分明,加上練習過程中又要求保持較長時間的馬步站立,這對練習者腿部和踝關節的肌肉鍛煉較大,可以提高維持身體平衡肌肉群的力量,有助於對平衡神經中樞的刺激,從而提高練習者的平衡能力。

 

10.為什麼練習 八段錦能夠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存品質?

 

答: 八段錦動作具有柔和緩慢、圓活連貫、鬆緊結合、動靜相兼、神形相合、氣寓其中的特點。長期練習可以平衡陰陽、疏通經絡、分解粘滯、滑利關節、活血化淤、強筋壯骨、增強體質,這些功效可以從現代生命科學的角度進行解釋。

 

八段錦運動強度適中,是典型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作為鍛煉者,每天進行1小時的練習,雖然運動強度不高,但長時間的運動可以消耗體內及皮下多餘的脂肪,改善身體成分,還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從八段錦動作結構本身來看,其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雕和第六式搖頭擺尾去心火等均要求馬步站立,這對發展下肢肌肉力量有非常好的作用,同時由於許多動作中都要求手指用力抓握,可以充分鍛煉前臂及手部的肌肉群,如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等。

 

此外,

 

練習 八段錦要求神形相合,氣寓其中,即整套動作要達到意動形隨、神形兼備,可以明顯提高鍛煉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並有效建立神經系統與動作的和諧一致,從而使鍛煉者對信號的反應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協同發展,最終有利於中老年人群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高雅氣質。

 

八段錦鍛煉要求心平氣和,豁達樂觀,祛除雜念,坦蕩安穩,最後達到自我調整,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所以練習 八段錦能夠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存品質。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32011
高血壓非藥物治療-氣功、太極拳
    回應給: sally0808(sally0808) 推薦2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luyu54
ebisu

 

 

氣功屬於現代新名詞,雖然古代已有之,晉許遜著的《宗教明淨錄》已有記載,但未被普遍採納。五十年代初,經劉貴珍先生提倡,氣功一詞才開始流行。

 

古代稱之為導引、吐納修煉、養生等,太極拳作為內家拳的一種,也可列為廣義的氣功之範疇。

 

屬於氣功之動功。氣功主要是通過意識的運用,使自身的生命運動處於優化狀態的自我鍛煉方法,幾千年來,對我國人民的保健起到很大作用,對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起到了獨特的作用。

 

氣功防病治病的機制基本與中醫理論相通,中醫古典醫著《黃帝內經》就以氣功養生做為開首,通過氣功鍛煉,日久天長可逐漸起到平和陰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扶正祛邪的作用,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是合氣功作用的真實體現。


(一)氣功防治高血壓病的原理


近代國內外科學家對氣功的機制進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本森(H.Benson)一直從事氣功對高血壓療效的研究,另一名醫學家達蒂(K.Datey)也證實氣功療法對高血壓的療效,他指出,對於那些已為藥物控制住血壓的患者,練功後雖未能使血壓進一步下降,但卻使服藥量明顯減少。

 

紐約的洛克菲勒基金大學用氣功治療高血壓,參加實驗的有500人,半年後75%以上都有明顯療效。研究表明:氣功訓練可使人體功能處於一種“鬆馳反應”狀態。

 

這一反應可使交感神經活動性減弱,動脈血乳酸含量降低,代謝率下降,血漿多巴胺β羥化酶(DBH)活性減弱,腎素活動性下降。這樣使腎素、血管緊張素分泌發生變化,所以血管緊張程度緩解,血壓下降,大量的臨床實踐和基礎研究表明:

 

氣功鍛煉對機體內部功能具有綜合性調整作用;

 

氣功療法對降低血壓\穩定血壓\鞏固療效有肯定效果;

 

長期鍛煉具有防治高血壓病患者對靶器官的損害,如冠心病、腦血管病等.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對204例原發性高血壓病人隨機分為氣功組和對照組,氣功組104例,對照組100例,均給予相同的小劑量降壓藥物,

 

除氣功鍛煉外,其他年齡、性別、職業、病程、病期、血壓水平一致,有可比性。專人負責觀察隨訪達20年,結果表明在此期間氣功組累計死亡率為17.3%,而對照組達32%,兩組之間有顯著差別,組間對比P<0.05

(二)高血壓病常用的功法

臨床中可用於治療高血壓病的功法很多,各有特點,大致可分為動功和靜功,從形式上可分為坐功、站樁、行功。最常用的功法有松靜功,站樁功和太極拳,可根據病人的年齡和體質強弱選用不同的功法,也可綜合鍛煉,動、靜功結合鍛煉。功法雖多,但氣功鍛煉基本原則大致相同,心靜體松,意氣相隨,動靜結合,辨證施功,循序漸進。


1

.姿勢 練功對人體要有一定的姿勢要求,松靜功開始學習是以坐式為主,輔以臥式,逐漸可以配合站式,練功的要求頭正頸直,全身放鬆,松而不懈,緊而不僵,舌抵上齶,雙目微閉,牙關不要咬緊,站立時微微曲膝,松跨含胸撥背,達到全身渾然一體。

2.意念 高血壓病人平時易緊張激動,練功的雜念多,不易一下子靜下來,採取逐步誘導的方法,意守丹田部位,若證屬陰虛火旺,上盛下虛明顯者可意守湧泉穴,意守時用意不要太濃,要若有若無,因為過分執著,反而會造成心煩意亂。

3.呼吸 調整呼吸是氣功鍛煉的重要環節。要求通過鍛煉使呼吸逐漸達到細、長、均勻、息息歸根,歸入丹田,練功久時可感覺到丹田部位在呼吸,高血壓病人因自主神經中樞不穩定,心肺貯備功能欠佳,呼吸頻率一般不太平穩,所以在開始練功時不要急於求成,由胸式呼吸平穩後,過度到腹式呼吸,既之忘掉呼吸又出現胎息,出現胎息的程度是調節氣血的最佳狀態。


4

.導引 是動功的重要方式,最佳導引是太極拳,應該是在靜功鍛煉的基礎上,由練精化氣階段,氣足血旺,意氣相合,自然而然地,有意無意之中導引出自發的動作,很類似太極拳動作,動作緩慢而圓,高低起伏,前後首尾連貫,如錦裹針之力,深透含蓄,彈簧力渾身都是,每次導引動作不盡相同,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從而對自身氣血達到充分的調理,經絡逐漸暢通,內氣充盛,以致向練氣化神發展。


功無止境,鍛煉氣功要分階段進行,由淺入深,先簡後繁,循序漸進,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根據多年的高血壓病人練功實踐表明,將氣功學習和鍛煉進程分為三步,

 

即第一步心靜體松;

 

第二步氣沉意守;

 

第三步意氣導引。

 

心靜體松是氣功鍛煉的基礎,必須要下功夫掌握好,如能達到,將可取得初步治療效果,又可為下一步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進而掌握氣沉意守,這是防治高血壓的基本功法,應用得當,堅持不懈,定能取得良好的功效,至於第三步功法意氣導引,應在打好堅實基礎並有老師指導下進行。

(三)臨床應用中的幾個問題


1.正確認識氣功療法 氣功療法是一種在意念主導下進行的一種獨特的自我心身鍛煉方法,不管出現任何反應,主觀意識一定要清醒,絕對不能被練功中的反應支配了自己的思想,這樣就容易出現“走火入魔”的情況。

 

近年來研究資料表明:人的不同心理狀態能夠顯著地改變其生理功能活動,精神情緒活動引起大腦皮層功能活動的改變,導致下丘腦發生相抗衡的反應,即:

 

警戒反應和應激反應,這種反應引起交感神經活動過亢,導致機體一系列異常反應,通過某些獨特的方法來調整精神情緒活動引出鬆馳反應,中斷潛在破壞作用,糾正機體某些功能異常的現象,可以起到防治疾病和強健身體的作用。

 

氣功療法治病強身作用對生理學基礎之一就是通過鍛煉引出鬆馳反應,正因為氣功是通過主動鍛煉的調整機體內部功能,調動機體內在潛力來治病強身的,所以在氣功鍛煉中要十分重視意念的主導作用和煉功者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氣功的實際效果和科學道理逐漸被認識,但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容易被壞人利用,所以,要實事求是,不能誇大其詞,搞神秘化,氣功並不能包治百病,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可進一步研究。有待於進一步科學加之證實。


2

.採用綜合治療方案 中醫認為高血壓的形成乃由於機體陰陽平衡失調,即維持血壓在正常水平的相對平衡功能發生障礙所致,因此防治高血壓時應整體調理,不能僅考慮阻斷血壓調節通路某一環節的降壓藥物的應用,更應重視恢復和增強機體調整控制功能的有效措施的探索,

 

據此我們按照中醫學“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則,制訂以降壓見長的高血壓藥物和扶助正氣為主的氣功相結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藥物治療側重在通過清除引起疾病發生發展的某些消極因素,以幫助機體恢復健康,即通過祛邪為扶正創造條件,而氣功鍛煉主要在通過調動機體內在的積極因素,增強機體抗病能力,以發揮治療強身作用,即通過扶正康復奠定基礎。

 

兩者相結合則能更充分地發揮氣功的作用,取得較佳的治療效果,所以在運用氣功療法治療高血壓病時應當和其他有效措施如生活規律、飲食有節、情緒調理、合理用藥等有機結合起來,採取綜合性防治方案。


3

.練功應認真堅持 練功並不難,難就在於堅持到底,我們常見到許多煉功者短期還能鍛煉,但時間一長,病情稍有好轉就放鬆了,或效果欠佳,信心不足而放棄了,功夫就在於循序漸進,如果練練停停則難以奏效。

 

我們進行氣功鍛煉一定要有恒心排除一切影響練功的消極因素,妥善處理好練功中的一些實際困難,切實做到經常化、程式化、生活化,不僅在練功時是練功,而在不練功時,也在修心,實踐證明,程式化鍛煉與生活化修為相結合,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氣功療法不但能控制血壓,鞏固療效,對高血壓病有較佳的治療效果,而且對於由於高血壓病引起的靶器官損害如冠心病、腦卒中的防治方面亦有良好作用,扶正祛邪不僅可以治病,而更具有防病的保健意義。

作者:賈海忠(醫學博士)

 

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qJ4sXEWeFRJQflXftt 9c vQ--/article?mid=6490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30998
太極拳的特點之一-陰陽論
    回應給: luyu54(luyu54) 推薦2


sally080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太極拳發展至今天,在國際國內的影響越來越大,習練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隨著太極拳運動熱潮的興起,遇到或提出一些相應需要解決的問題。有的是歷來就有的老問題,綿軟 拳能不能打人;有的是新時代特點的新問題,以拳謀私、以拳騙錢;見利忘義,謬、歪、邪訣氾濫。

 

一方面,對太極拳理法缺乏系統學習和硑究,難以掌握連綿不斷,以揉克剛的基本特點。因此,對太極拳技擊和養生產生一些疑慮;應運而生出種種答觺或糾偏,多數不夠全面,不能滿足需要。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一些打著太極拳的旗號辦學辦班,為了羸利而粉飾門面,自我吹虛。

 

往往不是曲解就是誇大太極拳的特點和作用。使本來純靜潔身的太極拳,也粘染上銅臭氣味。再則,客觀上由於太極拳不是統一的版本或教才,也很容易出現眾說粉紜的局面。

 

因此,迠議國家體育局及武協,儘快編寫具有權威性的太極拳教學大綱,統領和指導太極拳運動的健康發展。在此之前,冒昧而隨意地根椐本人粗淺認識,提出點不成熟的看法和體會。

 

第一太極拳是陰陽拳

 

太極拳與其他拳種有很多不同特點,但最根本的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陰陽學,是陰陽拳。這是其他拳所沒有是無可比擬的。陰陽學揭示了一切事物的變化及其原因,事物產生發展變化,取決於事物的內部矛盾,在內而不在外部。這一哲學的根本觀點,表現在太極拳中有幾個方面;

 

{1}對立統一規律,是一切事物的規律,也是拳術的規律,把對立統一規律作為太極拳的指導思想的統領核心,並貫穿於拳術的攻防技戰術各個方面,從而在總體上揭示了太極拳運動的一切內在規律。

 

{2}揭示神意氣力之內氣、內勁的產生發放方法及規律;

 

{3}揭示拳架拳勢在攻防中技戰術的變化規律;

 

{4}從人體內部器官與外部肢體的聯繫上,揭示拳術的練養同修,技擊養生兼得的運動特點。概括以上四個方面可以看出,陰陽學既是太極拳的靈魂,又貫穿於太極拳各個方面。

 

是名符其實的陰陽拳。

體現在太極拳的變化是內變不是外變。猶如地球有繞太陽的公轉同時有其自轉。拳式有百變之外形,太極拳之變而不在外而在內。在眾多的弧線、圓圈、緾絲、抽絲、螺旋等等。但是,最關鍵是肢體的內螺旋。

 

能懂會用螺旋,你起碼是懂勁了,繼續深造可成高手。

 

人身的內螺旋對健身技擊極奇重要,這是太極拳內在要訣。抓住內在變化,是打開太極拳神迷面紗的鑰匙。是解開太極拳所有疑難問題的總藥方。初習者為什麼做不到,圓活順隨的連綿不斷;練了幾十年找不到太極拳的勁,不敢遇人交手。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沒有內在螺旋勁。

 

1.太極拳把陰陽學引入武術 是全面的,不僅作為指導思想,而且貫穿於拳勢的手眼身法步、神意氣力之內合、手腳、肘膝、肩胯之外合等各個方面。陰陽學的基本精神是唯物辯證法。理解唯物就是實實在在的科學,不是迷信。把科學與迷信這兩者,最嚴格的區別開來。

 

特別是在理解虛與實的關係上,把握實質不可走偏。講虛實其實際是指身體的重心的變化,大部體重落在前腿,前腿為實,後腿為虛。

 

反之相同;前腿的實不是完全的重量,後腿的虛也不是一點重量也沒有。前腿重量的不完全,就是實中有虛,後腿的不是一點也沒有,就是虛中有實。這在唯物辯證法上,是指兩個相聯繫的事物,把對方作為自已依存的條件而共同存在於一個統一體中。這個事物是對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

 

這樣全面正確的理解虛與實的關係,既符合唯物辯證法的哲學原理,又符合太極拳實虛轉換靈活的客觀實際。

 

虛與實關係徹底弄清楚了,那麼諸如兩手的虛實與兩腿的虛實是完全一樣的,上與下,左與右,前與後,大與小,快與慢,曲與伸,開與合,等不少於二十五對,相互對立統一的矛盾,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以後的文章還要分別祥細解釋。

 

2在虛實關係中,需要把握的運用要點,弄清步型與步法虛實運用的重大區分和區別。簡要區分就是;

1)步型(弓步、虛步、馬步、僕步、丁步、歇步、平行步、獨立步等)是拳架下盤的表現形勢,在拳勢的運行中和定式中,要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這是哲學概念的虛實;

2)步法(進步、退步、撤步、擺步、蓋步、跳步、套步、插步、碾步、扣步等)是拳架身形體位移動的方法,主要是身體重心的倒換。在這倒換體重的一霎那,虛實變換的方法是,實就是實,實中無虛,虛就是虛,虛中無實。這與上段所述相反,當持重腿支撐全部體重是,邁步移動腿除自重之外沒有任何重量時,方可移動。實是完全的實,虛是完全的虛。這是事實上的,實物體的虛和實。

 

怎樣理解呢,步法中所謂大虛大實,身體重心的倒虛實,邁步如貓行,轉換極輕靈

這是指步法前進後退時,身體重中心的倒換。體重從一條腿倒換到另一條腿,持重腿支撐起全部體重,一點不留。移動、邁步的腿,除自重之外沒有任何重量時,再邁步移動,這樣才不因腿的移動而使身體東倒西歪,在移動過程中始終保持,立身中正不偏,才有邁步如貓行的極其輕靈。如果體重不完全落在持重腿上,另一條腿必然帶一定重量,帶體重邁步,這就行成習慣稱為熊步,夯步

 

帶著體重的腿移動,自然不能輕靈,在移動中,必然把身體重心墜拉歪邪。在交手技擊中,持重腿支撐全部體重,為另一條腿備好穩固的發力後盾。向前能踢、蹬、踹,向後能勾、掛、帶。才能做出連續多變的技術動作。相反,移動技擊的腿帶體重,動作就慢、笨、直、單,不能連續,不能變換,也為敵方進攻留出可乘之隙,這時如打你前腿,因帶體重就不宜變換,所以必倒無疑。由此,可以斷定,拳法中的步型;弓步、虛步、馬步、僕步、丁步、歇步、平行步、獨立步等、儘管各步型的重心位置有所不同,但都是兩腿支撐中虛實互變的,實中有虛,如太極拳圖中黑魚之白眼;

 

虛中有實,如太極拳圖白魚之黑眼。那麼,步法中的虛實;無論是進退,擺跳,套插,碾扣等步型的倒換,就不是哲學上的虛實,而是,實就是實,虛就是虛。實就是體重的全部,虛就是一點重量也沒有。如果這時虛中有實,就叫作虛實不分,也就稱為雙重之病。

 

由此可見,步型的虛中有實的虛實轉換;與步法的進退體重虛實的倒換;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在習練過程中是兩種絕然不同的技法。步型與步法的區別,同樣是差之毫釐,謬誤千里的。

 

能弄清這兩種不同虛實,並熟練運用於拳術之中,同樣是掌握太極拳要令的關鍵。 在理解虛實關係中,對’‘空靜’‘虛無的理解也是必須弄清楚的。有一些人,有些文章提到太極拳起源於道教,引用一些道教經訣,作為太極拳內功功法傳播。

 

承言,太極拳是吸取了道教修練的部分合理精髓,但不能把太極拳全部歸為道教 ,更不是也更不能回歸於道教。王宗嶽太極拳論由懂勁而階及神明。並不是達到所謂的虛無,虛空虛靜。而是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這就是達到的高級功夫的神明。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任何的意識的活動,都是物質的反映,都不會脫離物質實體而孤立存在。因此,在拳術中,也絕不存在脫離人身肢體的虛無之氣,太極拳的高級功夫,也不是達虛無之境。誇大虛靜虛空,這不但使習練者無所是從,其違害是必把太極拳引向迷信的邪路。這在科技高速發達的時代,仍然需要破除歷史糟粕和封迠迷信。

 

來源:互聯網http://www.hftjt.cn/article/ql/list_388_2.html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30858
表演在手 作用在於胯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2


sally080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表演在手 作用在於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28172
三弓
    回應給: abcabcjohn(abcabcjohn) 推薦2


ebis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三弓: 軀幹 兩手 兩足.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28052
擎宇山人太極十三勢、二十四在、五字訣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2


abcabcjoh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擎宇山人 論述 2009.02.18

 

掤在雙臂撐 履在掌中輕 擠在手背橫

按在腰間發 採在指實驚 挒在兩肱擎

肘在屈使衝 靠在肩胸崩 進在雲手踏

退在轉肱出 顧在三前看 盼在七星照

定在空隙窺 中在得橫勢 滯在雙重找

 

通在單輕變 虛在當守防 實在必進衝

化在順四兩 剛在棉中求 柔在韌裡生

形在圓處藏 快在屈直間 法在靈中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25326
【电影】【冒险王(1996)】【国语中字】【 李连杰 / 关之琳 / 金城武】
    回應給: luyu54(luyu54) 推薦2


abcabcjoh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vWOBMXPUFE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25320
初學氣功注意事項
    回應給: ebisu(ebisu50) 推薦2


luyu54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ebisu
luyu54

 

~練功前~
一、要作好練功的思想準備,使情緒安定下來。
二、練功的周圍環境要保持安靜。
三、練功時,光線要調整好,不可光線太強,避免刺激雙目。空氣要流通,但須避免直接吹風。
四、如有較明顯的局部疼痛不適等症狀影響練功進行,可先採取一些對症治療措施,使症狀緩解,再開始練功。
五、練靜功時,應事先準備好臥功、坐功的床和椅。床一般用木板床為宜,易固定身體不搖晃。坐椅要高低適宜,使腿近於平行,臀部下面一般要加軟墊或毛毯等,以利久坐而不易疲勞。
六、宜先排除大小便,以便舒適入靜。
七、宜寬衣鬆帶,練功服裝以寬鬆為宜,除去手錶、眼鏡等飾物。
八、練靜功前,可先做幾節保健功如叩齒、練舌、摩腹等,可以幫助集中思想。
~練功中~
一、練功中如雜念過多,無法排除時,可暫停練功,使身體活動一下或做幾節動功,可幫助排除雜念,待雜念減少後再練功。
二、對練功中產生的各種特殊感覺,應不追求、不恐懼,聽其自然出現和消失。對某些特殊感覺的產生有疑問時,可於練功後向氣功指導人員反映,以求解決。
三、如練功中突然發生巨響,切不要驚慌。若練靜功,可暫停練功,做一下三線放鬆功後再繼續練。若練動功,稍為鎮靜一下,即可繼續練原來的功法。
~練功後~
練功結束時,練靜功者由靜到動,練動功者由動到靜,都要有收功的緩和過程,不可突然停功,以免感覺不適。具體做法是:先作全身恢復正常活動的思想準備,約一至二分鐘。然後慢慢地睜開眼睛,活動一下肢體,兩手心相對揉擦,待兩手擦熱後由頭面至頸至腹,做一次全身按摩,再轉入正常活動。
此外,婦女月經期間可停止練功數日。或在練功時,將腹式呼吸改為自然呼吸,將意守下丹田臍下改為意守中丹田膻中,這樣可減少因練功而引起的經期延長和經量增多。男性練功者應正確對待練功中的精滿自遺現象。如遺精次數過頻,每週超過二次以上,可適當採取藥物治療和採用提撮抵閉的治療方法,或用兜擦功,使遺精次數減少。
練功期間,還應避免性生活過多,防止消耗精力,損傷元氣。另須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及保證充足睡眠。
首先,初學者要對氣功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氣功是一種需要長期堅持的自我心身鍛煉方法,也就是說學習氣功時要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那種指望通過突擊,一蹴而就的方式是不可能學好氣功的。
也不能錯誤地認為氣功可以包治百病,並因此完全放棄其它治療手段。氣功療法既有它的適應症,也有它的侷限性。有的病可以氣功療法為主,有的病只能以氣功療法為輔。
練功過程中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練功時尤其是學功初期出現的種種困難,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並積極地去解決這些問題。
其次應找合格的氣功師父指導入門。這樣由於方法得當,可以少走彎路。沒有氣功師父指導,往往因不得要領而出現雖練功時間長,但收效不大的結果。另外,有氣功師父指導,能防止偏差或發生練功走火現象,無師練功易出偏,這就不但不得其效,反損其身。一定要認真領會練功要領,格外小心,有問題及時請教,及時解決。
另外,初學者要根據自己的疾病種類、病情輕重選擇適合自己的功法,辨證施功,方可見效快。一般說來,各功法都有相應的適應症。某些功法對某些病的療效更好些,選擇對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病重老人可選臥功、坐功,病輕者可選站立、行走的功法,老年人可選養氣功,不同內臟的病變,也可選用相應的加強內臟功能鍛煉的功法。
一般說來,選好功法後,就應潛心練習,不宜同時練多種功法。如果朝三暮四,幾種功法互相影響,會影響練功效果,容易出偏。
在初學階段,要按照練功要領和注意事項,循序漸進地把基本功練好。切不可東看看,西問問,把時間花費在尋奇求新上。因為在基礎不穩,或是根本還沒入門的情況下看多了,問多了(例如看了許多練功方法,問了許多練功效應和變化)非但無益,反而可能造成自己在練功認識上的混亂,影響練功。
其它的注意事項,如時間的安排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工作情況靈活安排;練功環境要安靜,空氣要清新。練功期間性生活要有節制,尤其是重病人更要注意。婦女經期練功時間不宜過長,暫停運動量大的功法,不要意守下竅,也不要向下體引導過多的意念活動。
最後,要科學地安排生活,疾病的痊癒、療效的鞏固和健康的保持,有賴於許多因素,除堅持練功外,還要注意精神方面的修養,科學合理地安排生活,和其它治療方法的配合使用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471&aid=4924739
頁/共1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