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執政黨能交出扶貧、脫貧的成績
世界公認,與貧窮二字脫勾的國家,不是小國寡民(大多數百萬人口左右,極少超過千萬)就是資源豐富,或兩者兼具。或以高徵稅,力行社會福利,如北歐三國。但對十四億人口的超大型國家,是極為艱鉅的目標,難啃的骨頭。
中共政權原本就具有追求社會主義平等價值的本質,加上傳統中華政治文化,「不患寡而患不均」、「損有餘補不足」的儒家民本思想綜合體。台灣在蔣經國時代,也達標過,以民生均富為核心的施政理念。可惜台灣曾經的驕傲,已逐漸褪色了。
資本主義民主體制如何解決貧窮的問題?唯選票考量:1.扶貧政策是否會傷及支持階層?2.貧窮階層的選票是否當選的關鍵?3.針對貧窮階層,若能以物質、現金換得選票,何必訂策解決。因此,脫貧與否,既不是價值,也不是責任,當然更不一定要有政策,當選與否,才是考量的重點。
責任承擔vs.選票考量
社會主義,加上中華傳統政治文化,成為治理理念,雖沒有選票壓力,卻視之為對人民、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列為必達成的使命。有計畫、有步驟、有考核地推動。可預期,大陸的扶貧成效,必大於西方社會,因此大膽預測,明末的流寇,不會出現在中國。
最初,我也認為扶貧政策,只是政治口號。深入理解,用心研究,有機會接觸基層訪談,深深體會「具中國政治文化特色」加上「社會主義平等本質」,落實精準扶貧的政策實踐,中共扶貧是認真的。
廟堂的領導者,不會刻意壓制頌揚成就的聲音,卻要適度地抑制亢奮的民粹。近日代表中共的人民日報,就嚴肅地警告「跪求體」、「哭暈體」、「嚇尿體」何意?
網路社群媒體,有人會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標題,吸引讀者,被稱為標題黨。常用「×國向中國跪求某某」、「中國一出手,嚇得××國尿褲啦」或「×國後悔了,哭暈了」等不一而足,已亢奮過頭到令人不舒服。卻也是網路同溫層,特有的情緒表達。
當中共當局,提醒警告言論過激者。在台灣,社群媒體、政論節目卻充斥著「崩潰論」、「鬥爭論」、「隱匿論」作為評析大陸的主要用語,民進黨當局卻樂於放任。
兩岸的執政者,誰更渾然忘我於民間亢奮的聲量;誰更自我滿足於民粹的讚頌,誰可能就是失敗者。水可載舟,豈能不慎覆舟之危乎!
春節除夕晚會,應是歌舞、小品、相聲、魔術等,充滿歡樂的綜藝節目。
令我震驚的是,從二○一九年起,在深圳衛視推出以演講(沒有看錯,就是演講)為主題的知識春晚居然獲得社會廣大的支持。人人買票(沒有看錯,就是花錢買票)進場聽演講過春晚,又透過直播、轉播,上億的觀眾,參與其間。
這項活動的成功,代表著二○二○年的中國大陸,已從硬體的產業,走向另一個層次,是另一個境界的國度。這是比核彈、導彈、航母更具意義的民間態度。標示著社會對知識、國情、世局能了然於心的渴望,是一個國家無窮的潛力。
台灣人能真心而謙虛地面對嗎?
諸位請細想一下:
一場三個半小時的純演講,沒有勁歌熱舞的演出,雖是事先錄製,除夕播出,但大家要買票,如看明星演唱會的場面一般,進場聽嚴肅的主題演講。這絕對是一個值得尊重的社會,至少是應嚴肅面對的社會。別說在台灣,西方也沒有多少人有信心,在耶誕前夕的平安夜,播出這樣的節目;大陸辦成了,這不也是另一種了解中國大陸的視野嗎?
以下本文是參考二○二○年羅振宇先生(活動的主辦人策劃人)集結六位專家一年來的專題研究,以「時間的朋友」為題,進行三個半小時的演講為綱為軸,吾人擷取部分資訊,以利台灣認識現在發展中的大陸;並參酌筆者的意見,綜合撰述而成。在此,特別向羅振宇先生致敬,更向演講現場的近萬聽眾致敬,亦向成千上億,同步觀看現場轉播的觀眾致敬。當然,更要感謝提供研究專書的六位專家。(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