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華黃埔論壇
市長:Abr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中華黃埔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李登輝路線遺產 資產或負債?
 瀏覽18|回應0推薦0

台灣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李登輝路線遺產 資產或負債?
2020/08/03 08:52:11

李登輝路線遺產 資產或負債?

2020-08-03 00:57 李登輝
李登輝執政期間,對「一個中國」重新詮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總統李登輝日前逝世。從李登輝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到蔡英文提出「中華民國台灣」,這是李登輝路線傳承。這既是「中華民國台灣化」歷程,也是「台灣被中華民國化」過程,中華民國與台灣已融合成生命共同體。

這種雙重轉換歷程,體現在李登輝執政期間對「一個中國」重新詮釋,在概念上歷經變化。

李登輝執政時期對「一中原則」,採取單一排斥性論述,認為「一中」就是「中華民國」,在國統會通過《關於「一個中國涵義」》論及:「一個中國」應指一九一二年成立迄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及於臺澎金馬。此外,也分別採取去政治化、時間序列,同時涵蓋雙方論述的策略主軸。

首先,採取去政治化的論述。李登輝主政期間儘管認為「一個中國」為歷史、文化、地理、血緣、民族的中國,沒有政治上的「一個中國」。但這種對中國「去政治化」論述,增長台灣人認同空間。李登輝雖曾言從未否定自己是中國人,然任內採取台灣主體性政策,不斷強化中小學以台灣主體的歷史、地理、公民教育,增進台灣本土意識及主體性。這種台灣本土化、主體性路線及去中化路線,促進台灣人認同提升,中國人認同及雙重認同呈下降趨勢。

其次,採取時間序列的論述。即指「一個中國」沒有「現在式」,只存在「過去式」及「未來式」。過去式的「一中」為一九一二年建立的中華民國;現在式的「一中」為「一個分治的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被表述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岸定位在「一個分治中國、互不承認的兩個國家」。未來式「一中」提出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統一的新中國,呼籲大陸當局「以務實的態度捐棄成見,共同合作,為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一個中國而貢獻智慧與力量。」強調「中國的統一,其時機與方式,首應尊重台灣地區人民的權益並維護其安全與福祉」。

最後,採取整全式論述。《關於一個中國涵義》指出「台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載明「民國卅八年起,中國處於暫時分裂之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乃為客觀之事實」。《國家統一綱領》明載「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共同的責任。」有時「一個中國」涵蓋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不等於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等於全中國。兩岸關係定位屬於分裂國家模式,如同統一前東西德、南北韓、南北越。

李登輝主政時期在「一中論述」及兩岸關係定位有其歷史政治遺產,從堅持「一中原則」到把兩岸定位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其作為「資產」固然提升中華民國作為主權國家的地位,但作為「負債」卻以惡化兩岸關係發展為代價。事實上,除非大陸當局務實正視中華民國存在,否則捍衛中華民國及維持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之間,始終存在矛盾關係。「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台政策,並無中華民國存在空間。

李登輝台灣人中華民國去中化一國兩制蔡英文台獨兩岸政策兩岸關係一中政策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新增修改刪除|  
文章管理......  設為頭條  標示為:公告  標示為:重要  標示為:精選  清除標示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llywang&aid=146879872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321&aid=724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