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07/17 11:21:26 | |
沱江艦為何堅持雙船體構型 軍方說分明採取穿浪型雙船體的沱江艦,其實很有美軍多功能濱海戰鬥艦(Littoral Combat Ship,LCS)的影子,這種作為靠近海岸濱海區域作戰的相對小型水面船隻,都採取新穎的穿浪船體構型,讓它能快速「打了就跑」。但美軍最近挑選艦隊護衛艦時,LCS的可靠性、生存能力,都遭到質疑,美軍因此傾向找尋傳統構型的護衛艦。據了解,國防部軍備局5月也曾派遣小組赴美,了解美軍對濱海戰鬥艦的看法,而從海軍為沱江艦後續量產設計招標仍採取原構型,軍方顯然找到LCS在台海的用途。 我國和美國一樣,內部對LCS都存在爭論,認為其耐波性與生存力不佳,海軍內部甚至一度傳出沱江艦後續量產型將放棄穿浪式雙船體構型的傳聞。但從海岸巡防署不顧轄下用艦單位反對,公開宣示希望跟進建造一定數量與沱江艦相同構型的海巡艦艇,以符合平戰轉換的需求,這項造艦幕後,顯然存在強而有力的「政策」背景支持。但這項既定政策從何而來?外界尚無法聞問。 海軍對沱江艦原型艦進行作戰測評,包括機動力、續航力及耐波性能、攻船飛彈籌載能力、偵蒐能力、反潛、匿蹤、防護、支援任務、後勤整備等項目,都展開測試,海軍已向立法院作出肯定,觀察海軍在沱江艦量產型設計上的「精進」項目,包括增加船上人員、強化電力穩定等措施,尤其沱江艦上有大批電偵、雷射預警等裝備,作戰需要穩定的電力支持,其實都看得到美軍對濱海戰鬥艦的「意見」,而我方據以希望改善的影子。 不過,美軍近期對濱海戰鬥艦傳出的質疑,是基於這種船隻必須滿足須與神盾驅逐艦共同編隊護送航空母艦的需求上,因此認為可靠性與生存能力不足,美軍希望艦隊的護衛艦,艦上必須有一定人數,縱使在艦艇遭到攻擊後,仍能透過綿密的損害管制措施,繼續戰鬥,這和濱海戰鬥艦打了就跑、遭擊中就退出戰線特性不同。而我國的沱江艦主要是規劃與光華6號飛彈快艇、錦江級艦,共同擔負近海快速反應部隊任務,研判因此獲得量產的依據。 ![]()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