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南海問題受到南海各國的重視,其至有島嶼及海域的爭奪情況出現,當然也引起了海峽的學者專家的注意,談論到南海問題的著作文章,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可是探討到南海九段線的文章卻不多見,十分的令人遺憾。事實上這一條關係到中國在南海的國防線,應該是一條完整的國防線,但是何以被分十一段,後來更分成九段,到而今發展成週邊國家都不承認,咸認為有違國際海洋法的中國國防線,最後就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部都搞不清楚了,就更令人遺憾了。
因此筆者覺有必要將南海九段線的劃定始末介紹給海峽兩岸的朋友們認識認識,以便爾後作為探討南海問題的基礎,並作為中國爭取南海權益的依據。
南海(外國人稱之南中國海)這一片廣逹三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處於亞洲通往印度、非洲、到逹歐洲的樞紐地位,為海運航線必經之水域,更有著星羅棋佈的群島,蘊藏著豐富的海洋資源。中華民國政府自1912年成立後即宣稱
承繼大清帝國固有之疆域,但是固有之疆域是不含領海海域的,因此南海海域自不屬於中華民國的領海的,不過當年也沒有週邊的國家在意這一片南海海域的歸屬的。
直到1933年4月,越南的宗主國法國派出一支海軍的“探險隊”,聲稱發現並佔領了包括西沙及南沙群島中的9個島嶼,才引起了中華民國政府的注意,在國內被媒體宣染成「法國佔領我九小島事件」,事件發生以後,中華民國政府迅速成立了“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並于1935年出版了《中國南海島嶼圖》,確定中國南海最南的疆域線至北緯4°,把曾母暗沙標在疆域線之內。當時還有一幅《海疆南展後之中國全圖》,在南海疆域內標有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今中沙群島)和團沙群島(今南沙群島),標示南海諸島為中華民國的領土。
但是仍未採實際的驅趕法國人的行動,1935年4月法國派遣軍艦載運30名越南人長年移居南沙主島。當年在中國周邊甚至境內,日本軍隊虎視眈眈,伺機而動,成為心腹之患,中國國內又內戰頻仍,國民政府應接不暇,只能坐視不理了。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為推行南進戰略,從1939年3月起,日軍從法軍手中奪佔西沙群島,3月底又攻佔南沙主島。4月9日,日軍為了杜絕後患,驅趕了佔領南沙部分島嶼的法軍和越南漁民。不久,日軍陸戰隊、氣象情報組和通信分隊進駐西沙永興島和南沙主島(日軍命名為長島)。
自1937年至1945年抗戰期,日軍佔領中華民國沿海地區,政府自顧不暇,根本就管不了南海諸島了。因此實際上在這段時間日本是南海諸島的佔領國,事實上也在各島上從事開發的工作。
二次大戰結束後本該由中華民國接收在南海日本人所占領的各個島嶼的,可惜的是當時的中華民國海軍根本没有能力去接收。而當時越南是由法國派軍隊接收的,所法軍進入越南後也就占領了西沙群島中的永興島、以及南沙群島的部分島嶼主島。1946年10月5日,一艘法國軍艦佔領了南沙群島的南威島和太平島,在島上建立了石碑,宣示其所占領的諸島為越南領土。中華民國政府只是對法國提出抗議而已。
1945年美國同意撥交八艘二戰後除役的軍艦給中華民國,以擴充中華民國海軍的力量,海軍乃派員赴美接艦,八艘軍艦中有兩艘是護航驅逐艦,經海軍命名為太康","太平"軍艦,另外還有四艘掃雷艦,兩艦巡防艦,這八艘軍艦使得中華民國海軍的戰力大增,當然就想到南海疆域的爭取了,"太平"艦在1936年十二月奉命率"永興","中基","中業"等艦赴南海接收西南沙群島,在各主要島嶼豎立國疆碑石並以各艦艦名重新為各島命名;現南沙最大島名為"太平島"即因"太平"艦之名而來。其他如中業島、鴻庥島、敦謙沙洲等等也都是在那時以艦名或人名命名的。
在194年中華民國政府還沒有一個清晰準確的疆域圖,邊界地區存在大量模糊地帶,甚至是沒有人真正涉足的地帶。而相比陸上疆域巨大待填補的空白,在當時毫無海權意識的中國人看來,南海主權無足輕重。在此次收復西沙、南沙群島的工作中,政府特派遣有關部門的代表隨同艦隊前往視察和勘探。內政部方域司具體負責國界線的確定,並聘用西北大學地理系教授鄭資約為內政部專門委員,負責參與南海島嶼國界的劃定,及整理南海水域的島礁、石群及沙灘名稱的工作。
1947年4月14日,內政部召開專門會議,討論西沙、南沙群島範圍及主權確定與公布案。這次會議為此後的中國南海主權確定了基調和範圍:一、南海領土範圍最南應至曾母暗沙;二、西沙、南沙群島主權之公布,由內政部命名後,附具圖說,呈請國民政府備案,仍由內政部通告全國周知。在公布前,由海軍總司令部將各群島所屬各島,盡可能予以進駐。
會後,為了使確定的西沙、南沙群島主權範圍具體化,內政部方域司印制了《南海諸島位置圖》。作為現代中國南海地圖的重要藍本,該圖具備以下要點:1.國界線最南端標在北緯4°左右;2.在南海海域中完整地標明了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位置和島嶼名稱;3.最關鍵的是,該圖用11段國界線,圈定了中國南海海域範圍,成為如今中國堅持的南海主權九段線的來源。這條線又被稱為傳統疆界線,因其形狀為“U”形,也被稱為“U”形線。至此,南海領土範圍在中國地圖上明確化了。1948年2月,中華民國內政部公開發行《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向國際社會宣布了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及其鄰近海域的主權和管轄權範圍,其附圖即《南海諸島位置圖》,標明了這條斷續線。這條斷續線既經中國政府審定,標繪在中國官方地圖上,應被視為中國政府對外主張的一種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政府審定出版的地圖在同一位置上也標上這條斷續線,只是在1953年將11段斷續線去掉北部灣、東京灣2段,改為9段斷續線。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其關于領海的聲明中規定,領海寬度為12海里,
台灣當局和日本締結的“中日和約”,明確西沙、南沙群島主權屬于中國
國共內戰期間在國民黨軍隊大潰退的1949年6月6日,國民政府還不忘公布《海南特別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其第一條規定:“海南特別區包括東沙、中沙、西沙、南沙群島。大小礁、灘、沙洲、暗礁,均改屬海南特別區,仍由海軍代管。”1950年5月,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海南島。國民黨部隊在撤離海南的同時,駐守南沙及西沙的國民黨軍一齊撤離,包括駐太平島的部隊也乘“中勝”艦撤回台灣軍港。此後5年間,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呈無政府管轄狀態。
1951年9月8日,二戰的戰勝國與戰敗國日本在美國簽署《舊金山和約》。當時朝鮮戰爭爆發,在美蘇兩勢力的阻撓下,海峽兩岸均未能參會。當時向日本提出領土和金錢賠償的國家有48國,涉及的項目繁多,無法一一列入《舊金山和約》之中。因此和約會議決定,各個盟國與日本再另外制訂雙邊和約,解決個別國家與日本之間的賠償事項。有關中國領土的事項,決定由台灣當局與日本雙方簽訂。值得注意的是,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領土的事項,是由台灣當局與日本雙方簽訂,而與前來參加《舊金山和約》會議的法國或越南沒有牽涉。
1952年4月28日,日本代表川田勇與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台葉公超,根據“舊金山和約”的約定,在台北賓館簽署「中日和約」重申「舊金山和約」的條文規定,即日本放棄台灣、澎湖列島的主權。另在「中日和約」條文中,日本明確表示放棄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的主權。日本向中華民國承諾放棄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的領土主權,中華民國接收日本承諾放棄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的領土主權。這樣,台灣島、澎湖列島和南中國海諸島嶼的主權歸屬,獲得了一個雙邊法律文件的確認。中華民國重新派軍隊駐守東沙及南南沙群島,但是不包括西沙群島。
西沙群島中的最大島---永興島,當年隨同海南島在1950年國共內戰時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給「解放」了,因為地緣關係其他島嶼都遭越南占領了,直到197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動了所謂的「西沙海戰」才「解放」西沙群島中的其他島嶼。取得了全部西沙群島。不過到今天中越仍在西沙群島有一些爭奪的情況。
而在南沙群島的爭奪情況就更多了,特別自2000年傳出南沙群島的海底蘊藏有石油的消息後,迥邊國家競相爭奪,加之科技的進步,海水淡化的方法進步了,建築能量都有了進步,以致一些早年根本無法駐軍的島嶼,變得可以駐軍了,於是一些原先的無人島,都被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相占領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力有不隸的情況下,只得睜眼束手偪不出辦法。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又好像事不干己似的裝襲作啞,等火燒到頭上再說,兄弟鬩牆鄰人得是必然的,如何衛護中華民族的袓產,應該是兩岸政府共同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