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堂課
這堂要來談談意與象的轉換,詩說穿了就是「一些意象的集合」,以這些意象生成心靈的畫面或言語,和心溝通。
請注意,在新詩創作中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技巧。一首詩裡一定要有虛實交叉運用,如果能在同一句中以虛代實或以實代虛,會使詩作的語言或內容更有張力和美感(詩質)。
這裡說的虛實交叉有兩種表現方式:一種是意思的虛實,一種是詞性的虛實。
為了讓同學們更清楚,我用一些詩句來說明。
【去後】/傾聽
你終於走向前去
已經過了如此天荒地老的心境
雁飛去一片空無
舟子橫躺的水邊,誰的足跡?
那倒影在冬季
看一首詩,題目是第一把鑰匙。把鑰匙拿在手上,就可以開始解讀了。
從題目看,這首詩是寫某人離去之後的心情,第一段前兩句很白,第三句開始有意象的交叉運用。
雁飛去一片空無…本來應該是雁飛去一片「天空」,或是雁飛去(心靈)只剩一片「空無」,用空無直接取代了天空,造成語意的張力,即兩種不同敘述的聯結可能。
舟子橫躺的水邊,誰的足跡?
那倒影在冬季…
這兩句是「以象取意」,舟子是景也是暗喻,舟子橫躺在水邊使人想起宋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也使人有停駛和擱置的意,指的當然是感情被停止或擱置,然而水邊出現了足跡?說的應該是和那人往日歡樂的記憶如今只剩令人傷懷的足跡吧?
最後一句說倒影在冬季,倒影是個(記憶的)屏幕,就如回憶一般卻比回憶清晰,「冬季」兩個字在這裡是名詞,也是形容詞。既指時令又指感情的狀態。倒影是在水裡,怎會是「在冬季」?當然是說在冬季的水裡。不過這個倒影是實,冬季則是「抽象的」虛詞,所以「倒影在冬季」則是(實+虛)的表述。如果換個角度觀察,伊人的倒影是「想像中」的倒影(意思的虛),冬季在時間的陳述上反而是意思的「實」,也是一種虛實交叉的陳述。
再來看看以下的意象語言。作者的網友「冰酒」對這段文字做了很貼切的解析,也提供給我們對於意象如何取代語意成為最好的說明和典範:
「樹木體內的大海翻滾著
使葉子更綠
你在我的鼻樑上
埋下螃蟹
說出海浪的心事」
(以下為「冰酒」的解說:)
這個小短詩,其實是很完整而且精彩的:
「樹木體內的大海翻滾著」
首句就充滿動與靜的衝突感,也隱隱有外冷內熱的情緒。這麼有魅力的句子,是很難讓人無法不往下看的。
「使葉子更綠」
接著把這樣的情緒色彩化,所以整首詩有了具體的顏色,或者說有了明確的調性。
「你在我的鼻樑上」
五官裡偏偏選了鼻樑而不是選擇一般常用的眼睛?
可以看出作者有很深的文字獨創的功力,透過感官的聯想,幾乎可以感覺到那個人就在呼吸之間。
作者對"他"的情感成為了「呼吸」,說明對象對於作者的重要性。或者說對於作者本身的影響力,含蓄的句型中所包含的是很深邃的情感。
「埋下螃蟹」
埋下或可解讀成深入,螃蟹則可以象徵著橫行霸道,把兩人的關係闡明了──是一種不對等的相處或者對待的方式。
「說出海浪的心事」
心事隨著起伏了,就像海浪一般,洶湧而澎湃著。
冰酒把這段簡單的文字解析得非常清楚而精闢,也把作者使用那些物件的「居心」給剖析得明白。
這段文字雖都是一些平常的物件陳列,但語意其實非常「隔」,說的樹木不是樹木,大海不是大海,鼻樑不是鼻樑,只是一種被消化之後再反芻出來的借體,如果讀者不懂作者的用意,只看到表相,一定會迷惑不知所云為何?
同學們如果要運用這以象取意的技巧,一定要注意用詞的「聯結性」和「合理性」,切不可八竿子打不著一竿子關係地亂湊亂用,如此會造成語意的斷裂,使讀者遺失了線索,變成一堆文字垃圾。
所以,詩不是像散文般平鋪直述的東西,不是把抒情散文分行陳列就成了詩,重要的是,除了表面陳列的文字語義之外,一定要能衍生出更多的聯想和內容!所以突破一些傳統修辭的概念和限制是必要的。
在台灣詩壇有一個詩人把意象的分寸掌握得非常好,可以說是前行代的意象大師,那就是洛夫,我們且錄一首洛夫的詩來做結束。這首詩用的是「意思的虛實」有別於琴歌「詞性的虛實」的手法。
請細細品味大師級詩人的小品:
【窗下】/洛夫
當暮色裝飾著雨後的窗子
我便從這裡
探測出遠山的深度
在玻璃上呵一口氣
再用手指畫一條長長的小路
以及小路盡頭的
一個背影
有人從雨中而去…
●傾聽
本名高玉蕊,高雄市人,一九五六年生。
筆名郁蕤,67年加入掌門詩學社。
從事自殺防治工作十七年,曾獲高雄市金暉獎、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金瑩獎,目前仍在這崗位上。出版詩集【歲月的手勢】、【隱藏的風聲】。
●琴歌,祖籍遼寧,1981生於台灣,台北人,畢業於NYU(紐約大學)ECONOMICS,曾經居住美國時間長達五年,詩作曾刊登於副刊與人間福報....
●洛夫
洛夫,1928年生於湖南衡陽,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於東吳大學外文系,現聘為中國華僑大學廣西民族學院客座教授。
1945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數十年,作品譯成多國語文,並收入各大詩集,包括《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
洛夫著作甚豐,出版詩集有《時間之傷》等二十八部,散文集評論集五部,譯著八部。
千峰映月竟無言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