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詩與美的對話
市長:映彤  副市長: 淘氣麗莎翎翎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同人創作【詩與美的對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學欣賞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相忘煙水中
 瀏覽1,109|回應2推薦4

映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喵永
濯雨
西映
文達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這段話,在《莊子》中出現過二次;第一次在內篇之六的<大宗師>,但有人以為這次是排錯簡(版);第二次在外篇之七的<天運>,是孔子去見老子談到仁義時,老子所講的話。

當人世間須要像魚兒用口沫講仁義來相互滋潤幫助之時,即已反襯出這個世界之不夠完善;也是在對比出,人為的仁義,終究只是像口沫那般有限,不如大自然那有如江湖中的水一般無盡無量!

當人類以有限的個體去追求無限之時,我們很容易忘記自己的有限!人沒有三頭六臂,當我們專心在做這件事時,或許根本無暇顧及其他件事;

就如,當我們被一個大浪沖到了某一個沙灘(一個網站),發現了一條親近且一樣攤在岸上的魚;於是,我們吐出口沫(留言、推薦等)來滋潤他(她);但是,隨後我們卻發覺,前後左右週遭也有一些魚,正在吐沫支持幫助著我們、或等著我們相濡以沫;因此,我們不得不更竭力以赴的回報彼此,直到精神體力不堪負荷為止...

江湖,明明只有一個!但奇怪的是,人人分別以其經驗、思維,又各自打造了一個自我設定、以為的江湖(如網誌、城市)!以為,要是能如此或不如此,那就會如何又是如何!

以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江湖之評價;於是,什麼該做、什麼又是不該為、怎樣才可以保持廣大俠名,或使惡名更相得益彰...等等,人人都各自有他的一套思維、做法...

終於,難以數計的江湖變了出來!終於,魚兒們各自依其喜好、或被無名浪,打上一個又一個沙灘!雖然,分身乏術,但仍然願意被沖上那數之不盡的沙灘,以為這樣可以濡沫更多的魚、也可以得到更多不同的魚來濡沫自己...彷彿又回到人類最起初的心願--追尋無限...

然後,等到有限的精神體力不堪負荷,連投注的情感都有可能成為一種束縛和負擔時,以為江湖中的各條魚,一魚一濡沫、一人一家言,終將會把這個江湖(網路)變成一個「濡沫」江湖,「濡沫」之水終究會淹上來,而把江湖上曾相濡以沫「熟悉」的彼此「自然」分開,把自己帶離目前這個小江湖,融入浩瀚無涯的湖海之中,或者根本不再提起...

不知道是該慶幸,終於又可以自由自在的徜徉在江湖裡;還是該悔恨,兩條魚終究要各自回歸大海,然後相忘於江湖裡?

彷彿,以前在江湖上所投注之心力,都有如鏡花水月一場空似的!那麼,到底是誰,把原本無限的虛擬世界,幻化為真實的網際交流;然後,再把曾經真實付出的這種心力,讓它變成夢幻空花?

是誰呢?是誰汲汲營營於建構後,勞己而勞天下、執一而不應乎時變?...還不如相忘於江湖、兩忘煙水裡!

-以上錄自好友的e-mail                                                             



千峰映月竟無言

本文於 修改第 10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299&aid=4830190
 回應文章
何必相忘
推薦3


映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濯雨
文達
西映


如果上網和不同的火花激盪,對自我生活,和文藝的創作加分,並在無形中增進自己的能量,(而非失去的比得到的更珍貴,或帶來一些無以面對的問題,弄得自累累人,而得相忘於網路...);那麼網路江湖才是真的來去自在而無掛礙。


然而,本人一直以為萬水千山逍遙遊,「眼中有眷戀,心中有情牽」,又何必相忘?相忘太長,而人生苦短。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299&aid=4830210
相忘的滋味
推薦3


映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濯雨
文達
西映

這兩天讀到這段文字,使我想起「魚忘於江湖」這個典故,其實「相忘於江湖的滋味,全然不比想像,真正嚐過之後才發現比苦澀還要苦澀。相忘,絕非意味不復記憶,也非等同從未發生。  

只是感覺背脊涼涼的,無法信生命裡燒起的火焰,突然澆冷熄滅;曾有過相互取暖的經驗,己不再暖和,相濡以沬的情誼,也不再滋潤。」                                       

這段發人深省的文章,也許適用網路人,引以自省或參考,天下永恆之至理,放諸四海皆準;且不受時空之拘限。現代人走過的路,莊子早就替我們走過了,從古人的智慧中,尋找人生的答案,會有豁然開朗的清靈。


2012/5/31   映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299&aid=48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