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詩與美的對話
市長:映彤  副市長: 淘氣麗莎翎翎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同人創作【詩與美的對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每月主題書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十月份閱讀主題-《如何培養美感》
2011/10/02 09:45 瀏覽1,204|回應3推薦6

映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淘氣麗莎
西映
翎翎
巧妙 喜歡上帝的手
文達
映彤


     

書名:《如何培養美感》
作者:漢寶德
出版:聯經出版社
初版日期:2010年4月



關於「美」,對現代人而言並不陌生,而且美之於生活,已經成為提昇品質基本的需求,並發展為個人風格最重要的特質。

「美」不只屬於特定,專業人士的能力,而是普及化的必需品。建築大師漢寶德說:「廿一世紀是美感的世紀,在全球化大趨勢下,美感是一種競爭力。」

因此如何培養「美」的觀念與「美感」的共通價值,「美育」除了學校教育之外,也成為當前生活教育與社會教育重要的一環。



石門頌屬摩崖書體,非碑帖;它的線條與結構,舒展自由,空闊無垠,具現代感。


漢寶德的《如何培養美感》,可說是一本推廣美育的教材。從人類愛美的天性入門,或許美感是從美術課程中所培養而來,然而,在美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也自然會養成美感的「眼力」。

前者是直接地學習美感,後者來自間接的耳濡目染,換言之,美感的能力是需要學習的。

個人認為孔子的「游於藝」是培養美感的最佳途徑。
所謂的「藝」,就是美的基準,美,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法則;合於這個法則就是藝術,美有自然、和諧、均衡、統一、秩序、對比、對稱、比例、...的法則,和不同的形式與內涵。發現美、找到美,才有判斷美的眼力。

   一張小小的書籤,也有它的美感。


學藝的第一步,就是打開你的眼睛,去發現美的存在;而美,是需要被發現的。
其次從最簡單的形式、色彩中去人領略變化所帶給心靈的感受。美,不只是視覺,也是聽覺,觸覺的順適愉悅!所以多去看賞心悅目的好景好色,絕對有助於美感的激發。

美,並非只是感性浪漫,它也是理性,科學與哲學的,並落實在實用的功能上;倒如黃金分割律、色彩、質感,透視,架構;都必須合於順眼,順心的感覺。

    宋代青瓷的溫潤之美

看待美感,每個人的觀點不同,但個人認為,美的直觀性,或許是與生俱來,但是落中實在生活,則需要一些知識;所以漢寶德在書中的第二個單元中,以中國古代的器物、書晝、建築,設計為實例,教我們如何欣賞、發掘其中的美感。

美感,也需要引導。以縮短創作者與觀賞者之間的距離,藝術美的呈現,也在取得鑑賞者心靈的共鳴,一件藝術品的價值與美感,也有遇與不遇;每個人對於美,有不同的感受;如果經過引導,美的共通價值,才得以彰顯。


個人以為:美,是生命力的呈現,在呼吸之間。更結合了真與善的素質。

真正的美感,不在於表象的炫麗,而是宇宙自然本質韻律的融合,就以人體的線條之美為例,它集天地萬象之最;因此,美感其實潛在於每個人的身心靈之中,發之於外的景色物象,並與我們的生活,視野息息相關。

美的天地,無限寬廣,用美灌溉、融入我們的心靈,則美感無所不在。

  君子如玉,光澤溫潤含蓄


這張具現代美感的椅子,架構好似一幅蒙德里安畫作的延伸,它是荷蘭設計師李特威德的作品,呈現了藝術與生活相結合的多功能價值。


  抽象畫家保羅.克利的馬賽克作品,充滿幾合組織的形式。







延伸閱讀:

《天地有大美》、《美的覺醒》,蔣勳,遠流出版
《美感與境界》漢寶德,典藏藝術家出版




2011/10/3  閱讀筆記

千峰映月竟無言

本文於 2011/10/04 06:38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299&aid=4721588
 回應文章
限制
2011/10/03 14:46 推薦3


巧妙 喜歡上帝的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文達
翎翎
映彤

缺乏是培養藝術與美感的機會

童年在大自然的環境中成長也更是最有生命力的美感

最佩服簡單  乾淨力落之美

與線條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299&aid=4722314
永恆 的 愛心
    回應給: 映彤(breeze30) 2011/10/03 01:16 推薦3


文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文達
翎翎
映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299&aid=4722022
談美
2011/10/02 12:20 推薦2


映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翎翎
文達

我們常常說俯拾皆美,到底什麼是美?
又對於美的感受,從何而來?

美感,會因人而有所不同嗎?
愛美是天性,有的人敏銳,有的遲鈍;
因此,美感靠後天的訓練。

美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法則;
美感有時因人的好惡而有所不同。
美是自然宇宙的法則,不必發現,也不會消失。
有如愛,無須表白,始終存在。
美感與愛的感覺相似,但未必相生相成。

美是一種生命力,美感能與美共鳴,
有時美是從醜而出,從殘缺呈現美感。
美感卻是一種順眼,順心的感覺。

美,除了美,還融合了真與善,它也是道德理性的發揮與昇華;因此美有自然宇宙永恆共通的價值。

在培養美感的同時,美也進入我們的心靈;
美,在呼吸之間、在生活的行住坐臥之間,
美能培養禪心,愛也能激發禪心

而禈心即是美感的極致。
如天地之大美,無可言喻而又無所不在!




本文於 2011/10/04 06:40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299&aid=472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