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五歲的鄭愁予,與余光中齊名,創作出「錯誤」等名詩,在詩壇地位屹立不搖,詩作常被選為教科書及入題,「偈」等詩作還曾被譜成曲;中原大學把他的詩集列為畢業生必讀十本書之一;元智大學前天更邀他在畢業典禮朗誦「錯誤」等三首詩。
他指出,中文不論就藝術性、文化傳承性,歷久不衰,是世上最了不起的文字,它是唯一還在使用詩經等兩千多年前古語的現代語言,把中華古典文化傳承至今。學生不要怕學文言文,好的文言文,講究節奏感,像散文一樣優美,讀好文言文,寫出來的文章更優美。
不過,鄭愁予強調,不能食古不化,他從小讀過很多古典詩詞,也欣賞古典詩人的情操,但不抄襲古人使用的語彙及比喻,創作時仍採用白話文及現代技巧。
這兩年高中國文課綱,為了文言文和白話文比率爭吵不休。鄭愁予認為,這不是最重要的議題,教科書文應訂定一套標準,應挑選學生喜歡、容易理解及記憶的文章,不能只求華麗與巧俏,內文要發自真情,引導學生走入情境,從文學領域進入中華文化的倫理道德層次。
他舉例,以前香港中學國文教科書,曾選用五首詩,四首是古典詩,第五首是他寫的新詩「雨說」,看似白話文只占兩成,字數不是選文重點,而是各代表不同情感、意境與技巧。
他說,「去中國化」是個空洞的名詞,因為台灣人來自中國的閩南,和中國的連帶割不掉。他強調,教科書選文應去政治化,即使台灣人寫的文言文,只要寫得夠好,也應納入教科書。
至於五四運動以來,新文學已累積九十年的成果,不乏佳作。鄭愁予認為,教科書也不應忽略白話文,像魯迅、沈從文、老舍等早期被刻意忽略的三○年代作家的經典名作,應重新列入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