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詩與美的對話
市長:映彤  副市長: 淘氣麗莎翎翎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同人創作【詩與美的對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閱讀筆記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五月份第二週導讀心得-寫給天下父母的信2
 瀏覽1,222|回應5推薦9

映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9)

嵩麟淵明
文達
Willtrue
~奇異的奇異果~
宏哥菩薩

哲絮
淘氣麗莎
葉莎

                          

如果你想種一棵樹,你會種一棵什麼樹?在第十五封信裡,龍應台談到一種樹;叫菩提樹,歐州人叫它椴樹,為他們心目中的甜蜜之樹;象徵著和平。
與一般人對菩提樹的聯想完全不同,從這篇文字中,對於樹賦與其象徵的意義,也使人想到樹與生命與情感之間的關連,樹應該是一種精神上的寓意;


第十六封信說人對家的眷戀,什麼地方叫做家,叫做故鄉?人的一生總有一個藏在心中的小鎮,那或許是自己生長的地方,那或許是美麗回憶佇留的所在!總之;記憶中總有一個地方,讓你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所以他鄉遇故知,感受也就特別親切!

在一個地球村的世界上,你是哪一國人很重要嗎?網路已經無遠弗屆;無論你在非洲或美州,都可以在網路的同一個平台上交流溝通;而比較難以融合的是文化上的差異,第十七封信對這個問題有一些探討,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是否一定要屬於哪一國人?

曾經聽過一首歌叫香格里拉,什麼是香格里拉?原來這是一句藏語,意思就是「心裡的日和月」,或者聖地;它是個地名,位於中國的西南;原來叫中甸;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桃花源」,是一個心中的夢想,一份對和諧、純淨而康泰生活的憧憬!然而世界上有沒有真正的香格里拉?第十八封信藉由對大自然的生態環境的關懷,提到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它的真正意義為何?

這使人想到一些自然純淨的景區,常因觀光客的進入,而遭到破壞,也使大自然的生態失衡;因此這一封信也提供了切身的省思。

什麼是「問題意識」?在公共場所常看見殘障人士,扒在地上走,向你兜售物品的還好,有些是伸手要錢,這時你是給還是不給?這個做法就是「問題意識」,貧窮是一項罪過嗎?俗話說:「救急不救窮」;面對這樣的社會問題,似乎個人也無能為力;或許身為一位知識份子,多多少少要有一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這第十九封信,讓讀者領略到龍應台在教導孩子看待問題事務的格局,與一般父母是不同的。

因此,個人認為這些36封信,不只是給十八歲的青年人看,也是給全天下的父母看的一本好書。


 

 

千峰映月竟無言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299&aid=3968260
 回應文章
回應
推薦6


cake663421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文達
Willtrue
淘氣麗莎
哲絮
映彤
嵩麟淵明

龍應台另外一本《目送》,同樣令人泛淚與澎湃。

關於親情,關於父母,關於背影.....關於太多情感。

一樣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299&aid=3975453
樹之意象
    回應給: 淘氣麗莎(lisa2100) 推薦8


映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Willtrue
嵩麟淵明
文達
葉莎
宏哥菩薩
淘氣麗莎

哲絮

樹與家,在過去的農業時代,的確有一些連結與互動;國人常說落葉歸根;人們對樹對家的想望,就是「根」的感覺,因為樹是永遠的象徵,樹是時光的見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春風化育的古老學堂,一定種著綠滿枝枝椏,濃蔭蔽天的大樹,對於樹,我情有獨衷,它可以是家、是棲息、是時光、是知識、是伊人(玉樹臨風),是我心所安住,守候的各種意象,我尤其喜歡會開花的樹。

感謝麗莎的分享,沒參與導讀的書友,也要參與閱讀哦;導讀心得的分享,不是主要目的,讓悅讀走入生活,成為生活的愛好,才是悅讀書香讀書會真正的意義所在。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299&aid=3968677
子女是一生的好朋友
    回應給: @ViN(Vin0512) 推薦9


映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9)

Willtrue
嵩麟淵明
文達
葉莎
~奇異的奇異果~
宏哥菩薩

哲絮
淘氣麗莎

謝謝@VIN的影音分享,我在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心理的衝擊是很大的;因為人際之間以書信的方式溝通時,尤其是親子之間,除了過去的遠距離,如果天天都在一個屋簷下相處,個人以為那是很奇怪的事!

現實中的親子關係若習憤用書信溝通,或許可以增進親密感,諸如留些小字條,小卡片,我會感到溫馨;不過也沒幾個父母如龍應台,對世事有那麼深入的見解和智慧。

父親與女兒、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感情,通常會很好;但是是否會好到接近戀人的關係,這之間實在也有些難以分野;不過愛情也是透過與父母的相處而學來的,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孩子獨立這件事?

當孩子學會獨立後,不再需要父母時,這才是親子關係的轉捩點;父母能不能放手?給孩子多少空間?孩子和父母的距離,在心理上的變化...等,會決定親子關係日後的親疏。

不過我以為現代父母,在孩子成年後,能夠與他們轉化為朋友的關係,是最理想的;尤其在子女成家以後,事實上子女已是他人的丈夫或妻子,把孩子當一生的好朋友,就不會有放不放手的問題了。


千峰映月竟無言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299&aid=3968655
觀念的溝通
    回應給: 映彤(breeze30) 推薦9


淘氣麗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9)

Willtrue
哲絮
嵩麟淵明
文達
葉莎
~奇異的奇異果~
宏哥菩薩

映彤

我很喜歡,在第十五封信裡,龍應台談到一種樹;叫菩提樹。這篇非常精采,
因為樹的記憶、樹的歌曲,對我都很熟悉,我還會唱哪首歌:我曾在樹陰底下,
作過甜夢無數..,好像是小學音樂課唱的。一直到現在,我對樹都有一種感情,
雅虎部落的代表圖,就是樹,在我心中,樹代表生命,一直茁壯,也供應人們,
乘涼、美麗的花、甜美的果實、水土保持等等,這些實際的好處。

關於映彤分享:「第十六封信說人對家的眷戀,什麼地方叫做家,叫做故鄉?人的一生總有一個藏在心中的小鎮,那或許是自己生長的地方,那或許是美麗回憶佇留的所在!」,我想說說,我認為的;家是一個安息、休憩的地方,是一個人記憶中最美好的回憶,是人間最美的風景,所以,我的部落,才喚:「詩享家」。
我愛家,也願意為它付出,建立一個溫馨甜美的家,在家中陪伴孩子長大,這就是我年輕時的夢想呢!


另外 以下這回應@ViN

謝謝@ViN帶來的資訊,我過去看了,好多的影音資料,真是寶貴,看到安聽到安,中文說的還不錯耶,在國外長大,這是不容易的,也喜歡她們親子的關係,
自然、親密、親切。

安提到龍被他同學誤為女友,所以你會有這一問。
有人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其中故事深情感人,那多情女子投胎多次,當過,愛人、被愛、配偶、情人,各種角色嘗試之後,頓然省悟,去當他的女兒,可以享受他一生愛戀,最好的角色方式。我有時想,那兒子,是不是媽媽前世的情人?道理也是相同。

父母對子女的愛,接近神的大愛,犧牲奉獻,不求回報,誰人不動容?
你提到父母子女關係,以及男女戀人關係,我想用我回覆格友的一段話來放這分享:
溝通是一門終身學習課題,人因不同而互相吸引,
卻又因這不同而互相傷害,雖然不容易,可努力一分,
也是向成功接近一分,喜愛文字書寫,不也是在作溝通的努力?

沒有一個人,是單獨存在;上下左右的關係,都是一種互動的結果,
親子關係,有血緣的牽線,男女關係,是情感的紅線,
父母、兒女,無法選擇,愛人、朋友,除了情緣,還有篩選空間。
兩情相悅,最高境界的溝通,無須言語,可相愛之後,
漫漫歲月的相處、溝通方式、技巧,便考驗兩人的關係好壞。

溝通管道一直在進行,不溝通也是一種沉默溝通方式,
人性善惡皆含,妙的是,善大都引發善。
一顆無盡包容的心,恐怕連天地都動容,何況人心?
當然,你無法跟所有人都溝通良好,也不是完全不失敗,
有時候對某些人,你只能無奈的選擇,沉默溝通方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299&aid=3968640
影音分享
推薦8


Vin0512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Willtrue
哲絮
嵩麟淵明
文達
葉莎
~奇異的奇異果~
映彤
淘氣麗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3sF2XgApOo&feature=related

這是天下做的採訪

其中有一段講到MM常常給兒子打電話"關心"

別人都以為那是他女朋友了

我有一個問題想請問各位做父母的

你們有沒有想過說

如果有一天

你的子女變成你的戀人

會發生什麼事呢?

你會希望你們的孩子用對待戀人的態度對待你們嗎?

或者說你們會用和戀人溝通的方式和你們的孩子溝通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299&aid=3968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