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看到不少有關《親愛的安德烈》一書的閱讀心得,但大多是摘錄龍應台的一些人生智慧的語錄;而對於親子兩代之間相處的探討的實例,卻少有個人的想法;事實上,人際關係這件事,尤其在與家人相處的層面上,也很難有固定的準則,我從第十封信,一路看下來;大略地看到龍應台與安德烈之間的對話,似乎是一般父母與子女之間,少有的話題。
所以,我在第一次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並不認為作者在與兒子溝通什麼,反而是他在教天下的父母該怎麼去對待子女?書中有許多的人生經驗和智慧,也許是許多人一生也沒想過,也不理解的。
第十封信說:生命往往被那不足為道的事情給決定了....。人與人之間所謂的大事和小事,不是因人而異嗎?而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有過什麼樣的小事被決定而影響了個人的一生呢?
第十一封信則以蘇格拉底和朋友克瑞多的辯論,探討人際關係中是否以牙還牙?人該用怎樣的態度看待他人的不義?
另外我們都年輕過,對於戀愛和失戀,能夠覺知它們在往後的人生路上,有著怎樣的影響?
愛是一生的功課,愛情上的順利和挫折,能夠讓人更慬得愛嗎?
第十二封信以德國學校的分股制度,劃分了不同的職業階層,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價值觀,人類呼籲平等之餘,是否想過人其實是生而不平等的,尤其在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裡,上下兩代的價值觀,顯然不同,譬如選擇職業,上下兩代的價值觀該如何取得平衡?
第十三封信談到向左走,向右走,這讓人想到台灣政壇上的藍綠分派,年青人血氣方剛,正義感強,但對於是非的判斷,往往自以為是;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不被權利腐化的政黨,對於子女的政治立場,父母該如何看待呢?
第十四封信作者提出個人對喜好的設定,也許這些愛好可期之以美學的層次,不過生活的美學,必須有耳濡目染的環境;人對美的欣賞是薰陶出來的,父母的愛好和社會風氣,會影響孩子;寓教於樂,可帶給子女美好感受和經驗!(待續)
以上提出的幾個想法,書友們也不妨加以反思,談談個人的親子關係!
千峰映月竟無言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