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意識──天水流長,文字不朽〉
讀史可以壯志,可以鑑往知來,找到個人在時空座標中的定點。
閱讀《中國文學史》不也如此?《詩經》是世界最早的詩歌總集,中國文學的鼻祖。自《詩經》以降,歷代文體儘管脈絡相傳,深受前朝影響,但《詩經》的文字始終如影隨形,出現於各朝代的散文和韻文中。即便當今我們所使用的白話文,有許多成語也源自於二、三千年前的《詩經》。
大家知道嗎?就連「不爽」這個聽起來有點不雅的語詞,竟也出自於《詩經》。當我讀到這兩個字時,非常驚訝!真想哈哈大笑……原來不是只有現代人喜歡不雅,兩千多年前的人就已經大方的使用了。
熟讀《詩經》、《漢代詩歌》,可以發現有許多社會事件的描述,其內容的精彩刺激絕對不亞於當今的報章媒體或八卦雜誌。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被寫進文學,成了經典。這樣的發現讓人理解文字可以穿越時空,創造永恆。
天水流長,文字不朽。傳統是創作的涵養與根基,透過歷史意識,讓我們清楚這個時空座標,體會文學的浩瀚無窮,個人學問的渺小有限,學習謙卑自持。
除了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如果不懂傳統,又怎能創新?腹無詩書,又怎能寫詩?能在傳統裡悠遊領悟,且能不被傳統綁架箝制,方為智舉。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