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飛鴨跳
季夏夜晚,在鄉下任何地方都可以輕易聽到啾啾的鳴叫聲,那是從蚯蚓身上發出來的,其聲有點兒類似耳鳴,有過耳鳴經驗的人應該不難分辨,但就解剖學的角度來看,蚯蚓的內部並無類似發聲的器官,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不過就現實生活中,蚯蚓的啾啾叫聲是存在的。有童謠為證:「按怎塗蚓會叫歌?塗蚓是身腰長身腰軟,伊才會叫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亦提到:「季夏始出,仲冬蟄結,雨則先出,晴則夜鳴……」古老台灣歌謠:「那尾土蚓仔子,出世就身來長、牠的腰來軟,田埂邊,牠有開土孔,在那裡做眠床,睏到三更月光暝,牠就爬出來孔口外,在那裡咻咻叫……」。
蚯蚓屬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牠的身體是由多數環節連結而成,形狀如細長圓桶,在環節之上有短小的剛毛,這些剛毛伸縮自如,除了有助於蚯蚓移動外,更可以讓牠順利爬樹而不致滑下來,牠的爬行速度每分鐘約為自身的長度,身體前方有個加厚組織環帶,環帶之上不生剛毛,靠近環帶尖端的一端是牠的口,另一邊尖端為肛門,有興趣觀察的朋友千萬別搞混。
蚯蚓最喜棲息於潮濕的地方,故其棲息地除了泥土之外,在腐爛植物堆裡、有機碎屑、池塘、沼澤、水田,甚至枯木之中都有,我家門前有塊空地,空地之上鋪著一層玄武岩石與硓(石古)石相間的平台,用以堆放餵食牛的糧草和生火用的薪柴,符合蚯蚓生存環境的需求,有足夠的食物讓牠無憂無慮的享用,更難得得是這裡的溫度和濕度均適中,是蚯蚓最佳的活動場所。
蚯蚓雖沒有耳朵、眼睛和鼻子,但卻有非常發達的感覺器官及神經,對強光、紫外線、聲音及震動都很敏感,尤其是陽光的照射,更讓牠們無法承受,大量的紫外線會使蚯蚓麻痺而無法鑽回土中,導致脫水死亡。
蚯蚓沒有什麼特別的呼吸器官,牠主要是靠體表營呼吸,所以體表必須經常保持濕潤以利於氧氣的吸收。當土壤過度乾躁時,蚯蚓會越鑽越深,並降低活動量以度過乾躁期;若連續下幾天雨,水滲透入巢穴內,牠們就爬出地表活動。
稱蚯蚓是泥土中的農夫,一點都不誇張,每當牠活動時,引而後申,收縮前進行成的空隙,猶如農夫翻鬆泥土,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因其塿如丘,故名蚯蚓,喜穿穴匍匐於土中,又名地龍,俗稱塗蚓。
尋找蚯蚓蹤跡最簡單的方法,是看蚯蚓所排泄出來的糞便作為捕捉的依據。凡是蚯蚓走過的地方,必然在出入口附近留下一堆細小的圓形糞土,這是因為蚯蚓口內無齒,當口部吃入泥土之後,直接送到砂囊壓碎,再流經腸管消化吸收後,其餘殘渣則由肛門排出體外,形成一顆顆圓形細小粒子。這些細粒排泄物在中醫典籍中記載,是可以入藥的,入藥時稱為蚯蚓屎或蚯蚓泥,其狀類似中藥煉製而成的丹劑,因此只要有蚯蚓泥出現的所在,往下挖即可輕易找到蚯蚓。
大雨過後清晨,所有蚯蚓紛紛往地表挪移,不知是否是為突如其來的雨水商討因應之道而聚集,忽略捕捉者正虎視眈眈地注視著牠們的一舉一動。我熟諳蚯蚓的特性,豈可輕易錯過這個好時機,早已備妥馬口鐵罐和小鏟子,循著有蚯蚓泥的地方,一鏟一鏟往下挖掘,來不及走避的蚯蚓,隨著鏟子的綽起,好似斷了線的風箏自空中急速掉落下來,嚇得花容失色,運氣不好的蚯蚓被鏟子攔腰切斷,血泥從切口處流出來,內心不免一陣糾結。不過沒關係,僥倖逃過一劫的半截蚯蚓,死命地朝地底洞遁逃,再過不久被截斷的那部分會像蜥蜴尾巴一般地從新長出來。
抓過蚯蚓的人應該都有類似經驗,常感覺蚯蚓體表濕濕黏黏的有點噁心,那是牠背側中央小孔分泌出來的刺激性黏液,主要用以嚇走敵人,這些小孔分布在體節與體節交接處。
還有在掘蚯蚓時,經常會挖到有兩隻蚯蚓並列頭尾相對且腹面相貼的樣子,身體的肌肉顯現出張力將對方緊緊抓住,且環帶的部位會呈扁平向兩邊伸展,其實牠們正在交配,記得要向牠們說對不起囉,「歹勢啦!阮不是故意的,是爾運氣不好。」
小時候我們家飼養好多雞隻與鴨隻,每日所消耗的飼料量相當多,若全數靠栽種收成後淘汰的五穀雜糧餵食,勢必不夠用,尚需捕捉一些蚱蜢、蜻蜓之類昆蟲以及魚、蝦、蟹、蚯蚓等小動物補充。蚯蚓也是最常被抓來餵食雞鴨的,因為捕捉牠比較容易,到處有之,舉凡草地、田裡、圍牆邊、房屋周圍或石頭底下都可以發現牠們的蹤影。
當蚯蚓被抓之後,最終命運必然是淪為雞鴨的美食,以蚯蚓餵食雞鴨的經驗是超酷的。當蚯蚓被丟到地上的那一瞬間,眾雞鴨們攫奪成一團,誰也不讓到口的食物落入對方口中,搶食的場面,有站不穩的、有滑倒的,趣味橫生。有時興起,故意將蚯蚓一條一條慢慢丟下,好讓雞鶩爭食,這邊雞喙咬緊不放,那邊鴨嘴絕不鬆口,活活將蚯蚓扯得緊繃似拉緊的弓弦,胖胖的身軀霎時變成細絲,隨後聽到啪──可憐蚯蚓遭雞鴨分成兩截,各自被吞下肚,每次餵食非得搞到雞飛鴨跳,塵滾羽失,鶩聲翰音登於天,是絕對不罷休的。
漁樵子寫于2002.02.04.
熙熙乎萬物未始有雜,敢問無心以致天地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