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四庫經典城市
市長:書獃子  副市長: 中華孔孟協會林文傑偽。學姊嵩麟淵明柯小秉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四庫經典城市】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市政中心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臺灣文學與語文教育(廖振富)
2019/12/03 00:40 瀏覽929|回應0推薦4

貢寮煙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嵩麟淵明
雨荷軒主
貢寮煙雨

2012年9月號《國文天地》的專輯是「臺灣文學與語文教育」,其中有兩篇提到臺灣古典詩,茲摘引廖振富教授之言如下:

就臺灣人而言,臺灣古典詩的重要性與價值,至少應該與中國古典詩被同等看待。陳肇興描寫清代「戴潮春事件」百姓流離失所的慘況、林幼春參與日治時期「治警事件」慷慨激昂的入獄詩作,都能讓人加深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認識與熱愛,暫且不談作品成就,當我們熟讀杜甫描寫安史之亂人民飽受戰火流離失所之苦的「三吏」、「三別」系列名作之餘,若有機會仔細閱讀上述陳肇興、林幼春的相關詩作,一定可以激發類似的震撼與感動,而這些重大歷史事件,卻都是活生生發生在臺灣這塊土地上,距離當代也僅僅是九十年到一百多年前而已。其他不論是山川自然、歷史古蹟、風土物產等,臺灣古典詩也都不乏精彩的作品,換句話說:臺灣古典文學的「在地性」價值是中國古典文學所難以取代的。﹝頁81﹞

臺灣文化、文學,自清代以來,曾經有過「內地化」「中華化」的過程,但由於長居此地的移民越來越多,也經歷了「土著化」「在地化」的過程。歷史的臺灣曾經接受過西班牙文化、荷蘭文化、日本文化、中華文化、美國文化,隨著全球化的趨勢,臺灣文化正在接受來自全球各地的文化,但「在地化」有時也最「國際化」,我們必須型塑有特色的台灣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做出台灣應有的貢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985&aid=665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