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四庫經典城市
市長:書獃子  副市長: 中華孔孟協會林文傑偽。學姊嵩麟淵明柯小秉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四庫經典城市】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micha專區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依法出生
 瀏覽529|回應0推薦3

mich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中華孔孟協會林文傑
嵩麟淵明
書獃子

金剛經8

                          

                                                               

釋迦牟尼問須菩提:如果有人非常富有,像郭台銘一樣,他把錢財用來奉獻給社會,那麼,這個人會不會得到很多祝福呢?

須菩提說:這樣的人應該會得到很多祝福,老師為什麼這樣問呢?

 

釋迦牟尼說:他可以得到很多的祝福,但那不是得到「智慧」。真正的祝福,是人能夠理解經典,領悟、實踐,並可以寫下「破四相」的感受心得、研究報告、學術論文,跟社會各階級的人分享他所得到的智慧,這樣得到的祝福,比撒錢更多。

 

須菩提,你必須理解一件事,各領域大師,他們都貫通各領域的理論、經典、智慧。

 

須菩提,我再提醒你一件事情,所謂的專家學者,也可能變成沒學問,為什麼?

 

專家,不應該只會講死知識、秀學問而已,他要懂得靈活運用知識,跟社會各階層分享知識,幫助大家增廣見聞,自己還從這過程中得到很多反省與體會。

 

【原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1)?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2)以用布施(3),是人所得福德(4),寧為多不(5)?」

 須菩提言:「甚多(6),世尊!(7)何以故?(8)是福德即非福德性(9),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10)有人,於此經中受持(11),乃至四句偈(12)等,為他人說(13),其福勝彼(14)。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15),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16),皆從此經(17)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18),即非(19)佛法。」

                     

【注釋】

(1)於,指「你」;意,「意思、看法」;云,「說」。何,「什麼?」於意云何?就是「對這件事,你的看法怎麼樣?

(2) 三千大千,形容「廣大」;三千大千世界,「國際級、世界級」;七,形容「頂級、完美」;七寶,指頂級的貴重事物,黃金、寶石、權位等等。

(3) 布施,奉獻、施捨。

(4) 福德,祝福。

(5) 寧為,語氣詞,無義。多不,「多不多」的意思。

(6)甚多,「很多」。

(7)世尊,「偉大的老師」。

(8)故,「原因」。何以故?,「為什麼呢?」

(9)是,冠詞,這個;性,「核心、本質」。是福德即非福德性這個祝福雖有很多好處,還沒有抓到最有價值的部分」。

(10)復,還有。若復有人,「如果還有其他人」。

(11)受,接受、領悟、有心得體會;持,反覆實踐。受持領悟而且實踐

(12) 偈,定理、法則。四句偈,人要突破「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道理,就是人不要自私、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從眾趕流行、也不要只有自己那個年齡層的想法。

(13)為他人說,對別人講解、分享心得。

(14)彼,那件事,就是指「拿全世界最好的寶物免費送給所有人」,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

(15)佛,會意字,右邊「弗」,指「不是、沒有」,左邊「人」,指「ㄧ般人」,佛就是智慧眼光超過ㄧ般人的人,現代教作「大師」。

(16)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阿,「無」;耨多羅,「上」;三,「正」;藐,「等級」;菩提,「覺悟」。直接翻譯,「無上正等正覺」,意思就是,「讓人打開智慧的方法」,現代的說法就是「教育學」。

(17)經,《金剛經》

(18)佛法,訓練人成為大師的方法

(19),「不侷限」。非佛法,「不侷限在死守教育學的教條上,不侷限在講解知識上,要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985&aid=406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