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四庫經典城市
市長:書獃子  副市長: 中華孔孟協會林文傑偽。學姊嵩麟淵明柯小秉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四庫經典城市】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micha專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東西國際文化交流
 瀏覽513|回應1推薦6

Davidia Wa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Davidivo Wang
柯小秉
文羚
嵩麟淵明
孤星
書獃子

日本這樣培養國際觀

【摘要5.13.2010張湘君(亞洲大學學習暨生涯發展中心主任)】 Cheers雜誌發表「亞洲大學競爭力調查」,其中新加坡與香港的「國際化」指標最高,沒想到年年都高喊國際化的台灣高等教育體系,國際化的指標在亞洲竟是倒數,大大影響大學的競爭力!

亞洲的日本如何培養他們國人的國際觀?日本人如何做呢?

1. 國際認識從家庭做起

北海道外國人很少,所以當小朋友想到外國人這個字時,只會聯想到金髮、說英文的外國人;外國人不只是說英文的才叫外國人,除了英美等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色

因此每個家庭在孩子還小時,家長就會開始教世界各國國家的名字和國旗了。另外,日本的父母為了讓小孩多接觸外國人,願意當接待家庭的也不少。

2. 新聞媒体報導較有國際面向

日本電視新聞報導國際新聞的比例比台灣高很多,另外會抽絲剝繭似的深掘及討論事件發生前的歷史脈絡及事後的可能影響。例如報導此次的上海世博會,新聞會先回顧世博會的起源與歷史、中國這次辦世博會的意圖……

相較之下,台灣的國際新聞報的少而淺,如龍應台所言「不是姦淫擄掠的聳動『雜碎』,就是瞬間發生的事件」。長期下來,台灣人沒有足夠的國際資訊、國際觀,遑論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接軌?

3. 學校課程涵蓋國際理解教育

日本小學課程裡就有一堂「綜合學習時間」,在這段時間老師可以不侷限於教授教科書內容,而實施國際理解教育,因此設有國際理解教育學會,專門研討國際理解教育的教材教法。

4. 民間普設國際交流組織

日本幾乎每個行政區域,都有一個國際交流協會,像是朋友所住的埼玉縣就有埼玉國際交流協會,提供外國人生活上的支援外,也常舉辦國際交流活動,讓當地日本人與外國人有交流認識的時間。

另外每星期都會有固定的free talk時間,這個時間可能是英文、中文、泰文等,每次不一樣,免費提供學習不同外語的機會。

打開報章雜誌、新聞媒體,台灣到處都在大聲疾呼「國際化」的重要。但是「國際化」的內容一直走不出「英語」語言使用的範疇,如趁早學英語、提升英語檢測成績、增加英語授課時數等。

其中隱藏的邏輯是,英語好就等於國際觀及國際接軌。然而日本的國際化定義較為全面,從內而外,先是國人對不同國家的文化與習慣的理解與尊重,再進而從事國際交流的行動

國際觀的養成,先從家庭做起,由家長帶領孩子進行基礎的國際認識,新聞媒體大力傳播國際新聞事件,學校靈活地進行各式國際理解教育,民間組織積極推動實質的國際交流,由點而面,從小而大。

做事一向縝密的日本人,下一代國際觀的養成也很有一套,值得我們仔細瞧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985&aid=3977291
 回應文章
很贊成
推薦4


柯小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孤星
書獃子
Davidia Wang
嵩麟淵明

我覺得國際觀真的要從小,從生活中就要開始學習。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985&aid=398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