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好風如水
市長:景寔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詩詞【好風如水】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學評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文心雕龍】39 練字
 瀏覽1,623|回應1推薦0

景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練字第三十九  劉勰

夫文象列而結繩移,鳥跡明而書契作,斯乃言語之體貌,而文章之宅宇也。蒼頡造之,鬼哭粟飛;黃帝用之,官治民察。先王聲教,書必同文;輶軒之使,紀言殊俗,所以一字體,總異音。周禮保氏掌教六書。秦滅舊章,以吏為師,乃李斯刪籀而秦篆興,程邈造隸而古文廢。

漢初草律,明著厥法,太史學童,教試六體;又吏民上書,字謬輒劾;是以馬字缺畫,而石建懼死,雖云性慎,亦時重文也。至孝武之世,則相如譔篇。及宣成二帝,徵集小學,張敞以正讀傳業,揚雄以奇字纂訓,並貫練雅頌,總閱音義,鴻筆之徒,莫不洞曉。且多賦京苑,假借形聲,是以前漢小學,率多瑋字,非獨制異,乃共曉難也。暨乎後漢,小學轉疏,復文隱訓,臧否大半。

及魏代綴藻,則字有常檢,追觀漢作,翻成阻奧。故陳思稱揚馬之作,趣幽旨深,讀者非師傳不能析其辭,非博學不能綜其理,豈直才懸,抑亦字隱。自晉來用字,率從簡易,時並習易,人誰取難。今一字詭異,則群句震驚,三人弗識,則將成字妖矣。後世所同曉者,雖難斯易,時所共廢,雖易斯難,趣舍之間,不可不察。

  夫爾雅者,孔徒之所纂,而詩書之襟帶也;倉頡者,李斯之所輯,而鳥籀之遺體也;雅以淵源詁訓,頡以苑囿奇文,異體相資,如左右肩股,該舊而知新,亦可以屬文。若夫義訓古今,興廢殊用,字形單複,妍媸異體,心既託聲於言,言亦寄形於字,諷誦則績在宮商,臨文則能歸字形矣。

  是以綴字屬篇,必須練擇:一避詭異,二省聯邊,三權重出,四調單複。詭異者,字體瓌怪者也。曹攄詩稱「豈不願斯遊,褊心惡㕳呶。」兩字詭異,大疵美篇,況乃過此,其可觀乎!聯邊者,半字同文者也。狀貌山川,古今咸用,施於常文,則齟齬元作鉏銛朱改為瑕,如不獲免,可至三接,三接之外,其字林乎!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詩騷適會,而近世忌同,若兩字俱要,則寧在相犯。故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一字非少,相避為難也。單複者,字形肥瘠者也。瘠字累句,則纖疏而行劣;肥字積文,則黯黕而篇闇;善酌字者,參伍單複,磊落如珠矣。凡此四條,雖文不必有,而體例不無。若值而莫悟,則非精解。

  至於經典隱曖,方冊紛綸,簡蠹帛裂,三寫易字,或以音訛,或以文變。子思弟子,於穆不祀者,音訛之異也,晉之史記,三豕渡河。文變之謬也。尚書大傳有「別風淮雨」,帝王世紀云「列風淫雨」。別列淮淫,字似潛移。淫列義當而不奇,淮別理乖而新異。傅毅制誄,已用淮雨,固知愛奇之心,古今一也。史之闕文,聖人所慎,若依義棄奇,則可與正文字矣。

  贊曰:篆隸相鎔,蒼雅品訓。古今殊跡,妍媸異分。字靡異流,文阻難運。聲畫昭精,墨采騰奮。

〔譯文〕

文字的使用,代替上古結繩記事,鳥獸足跡的辨明,啟發了文字的創造。文字是表現語言的符號,構成文章的基礎。相傳倉頡創造了文字,使得鬼驚夜哭,穀飛如雨;黃帝使用了文字,百官得以治理、萬民得以明察。前代帝王為了傳佈聲威教化,所用文字必須統一;帝王派出使者,到各地搜集習俗不同的語言,就是為了統一字形和字音。《周禮•地官》中講到,周代有保氏掌管教授文字。秦始皇燒毀古代典籍之後,便以官吏為老師;於是經李斯整理籀書而產生了秦代的小篆,程邈創造出隸書又廢棄了篆書。

漢初創制各種法律時,寫明有關文字的法令:太史考試學生背誦文學,又用六種文體來測驗;官吏要上奏章,寫錯了字要彈劾檢舉。所以,西漢石建的上書中,「馬」字寫漏一筆,便害怕將獲得死罪;雖說石建的性情比較謹慎,也和當時對文字的重視有關。在漢武帝時期,司馬相如編寫了《凡將篇》。到宣帝和平帝時期,曾徵召精通文字的人材:張敞因能正定古字而傳授文字學,揚雄編輯了解釋奇字的《訓纂篇》。他們都精通《爾雅》、《倉頡》,全面掌握了文字的音義。當時的辭賦大家,無不通曉文字學。加之他們的作品大都是描寫京都苑囿,常用假借字來狀貌形聲,因此,西漢時期擅長文字學的作家,大都好用奇文異字。這並非他們特意要標新立異,而是當時的作家都通曉難字。到了東漢,人們對文字學的研究較差,因而複雜深奧的字義,大都無人理解。

到了魏朝作文,用字有一定的規格,再回頭看漢人作品,反而有了障礙,難以讀懂。所以,陳思王曹植說:「揚雄、司馬相如的作品,意義幽深,讀者未經老師傳授就不能解釋其辭句,沒有廣博的學識就難以理解它的內容。」這豈止是讀者的才力不足,也由於它的文字實在深奧。自從晉代以後,用字大都講求簡明易懂,當時都習慣於簡易,誰還採用難字?現在的作品,有一個怪異的字,很多句子都要受到影響;如果有三個人都不認識,那就將會成為字妖了。後代讀者大部認識的字,雖是難字也不難了;大家已共同廢棄不用的字,雖然不難也成為難字了。創作中或取或舍,這是不可不考究。

《爾雅》是孔子的後學所編纂的,是《詩經》、《尚書》的輔助讀物;《倉頡篇》是李斯編輯的,保留《史籀篇》的字體。《爾雅》用以解釋古字古義,《倉頡》用以彙集奇文異字:兩種書的作用相輔相成,就如人體左右肩或左右腿的相互配合。一個作者兼通古字而又知新義,也就可以進行寫作了。至於字義的古今有別,後世普遍運用或廢棄不用,以及字形繁簡的配合等,都會形成優劣不同的作品。作者的思想既然寄託於有聲的語言,語言又借助於有形的文字來表達,念起來動聽,在於音節的和諧;觀起來美觀,在於字形的勻稱。

因此聯字作文,一定要選擇:一要避免詭異,二要減少聯邊,三要權衡重出,四要調節單複。所謂詭異,就是字形的怪狀。如曹攄的詩說:「豈是不願意這次行遊,只是我狹小的心胸憎惡那吵吵嚷嚷的訩呶。」詩用「訩呶」兩個怪字,就使美好的詩篇大受汙損,何況超過二字,還能成為可觀的作品嗎?所謂聯邊,就是偏旁相同的字。描繪山川的形貌,自然古今作品都用聯邊字,但用於其他文章,就很不相稱而成了瑕病;如果無法避免,可以連用三字,但三字以上,那就像編字典了。所謂重出,就是相同的字重複出現。《詩經》和《楚辭》都能恰當地重複一些字句,近代創作卻忌諱同字的重複;但如果兩個字都很必要,就寧可犯忌也要運用。所以,善於寫文章的人,雖可寫到萬篇之多,有時卻感到一字之缺;並不是沒有這個字,而是避免重複有困難。所謂單複,就是字形的繁簡。字形簡略的字積累成句,就顯得稀稀拉拉,行列單薄;筆劃繁多的字積聚成文,就顯得一片漆黑,篇體無光。善於用字的作者,繁簡字體交錯配合,就能圓轉如珠了。以上四條,雖然不一定每篇文章都有,但總的體例是不能沒有的;如果遇到這些情形而不明白,就算不得精通練字了。

至於經典中字義隱晦,各種著述浩瀚繁富,加以簡帛的被蛀或破裂,經多次抄寫而改變原字,有的因字音相近而誤,有的因字形相似而錯。如子思的弟子孟仲子,把《詩經》中的「於穆不已」說成「於穆不似」,這就是字音相近造成的錯誤;晉國歷史所記載的「己亥渡河」,被衛人讀為「三豕渡河」,這就是字形相似造成的錯誤。《尚書大傳》中有「別風淮雨」的說法,《帝王世紀》則說「列風淫雨」。別與列、淮與淫,就是文字相似而於不知不覺中改變的。淫和列的字義妥當但不奇特,淮、別二字於理不合卻很新奇。東漢傅毅在《北海王誄》中已用過「淮雨」二字,南齊王融在《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中,又用到「別風」二字。由此可見,愛好奇特的心情,古今都是一樣的。但對待歷史上缺疑的字,聖人是很慎重的;若能本于正確意義而拋棄好奇的念頭,就可以跟他訂正文字了。

總結地說,篆書和隸書是字形的融化,《倉頡》和《爾雅》是文義的訓釋。從古到今的作者,由於運用文字的不同,其效果就美醜各異。用字為世所同曉便容易流傳,為時所共廢便難以運行。文字把思想表達得明白而精確,那文采的形式美也非常突出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872&aid=5318915
 回應文章
《練字》大意
推薦0


景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練字》,探討創作時如何用字的問題。劉勰正確地認識到,文字是語言的符號,是構成文章的基礎;所以,如何用字,是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問題。本篇所論,正以詩賦等文學作品為主,而不是泛論一般的用字問題。但本篇只論用字,不是全面論述文學語言問題,還須結合《章句》、《麗辭》、《比興》、《夸飾》、《物色》等有關篇章的論述,才能瞭解到劉勰對文學語言的全面意見。本篇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講文字的起源、變化,以及漢魏以來的運用情形,最後總結出一點可貴的認識:「後世所同曉者,雖難斯易;時所共廢,雖易斯難。」這種對難和易的觀點,反對用古字怪字的態度,顯然是辯證的、可取的。第二部分強調要善於用字,必須兼通古今興廢之變;提出了「心既托聲於言,言亦寄形於字」的論點,簡要說明了語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關係。第三部分講用字要注意的四點:一是不用怪字,二是不堆砌偏旁相同的字,三是衡量同字重複有無必要,四是筆劃繁簡的字要調配使用。這四點是針對當時創作中存在的問題而發的,有的現在看來已毫無意義。第四部分講用字要「依義棄奇」,對古書傳抄之誤應慎重對待。本篇所論,多屬形式技巧問題,雖也論及語言文字是表達思想的符號或工具,卻未由此出發來論述如何用字以表達思想。但本篇反對用古字怪字,強調依義棄奇等,在當時是頗有必要的;特別是主張用字以「世所同曉」為標準,這說明作者非在一切問題上是古非今,而無論崇古與尚今,都主要出發點是在於文學創作的實際效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872&aid=531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