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任DD018(貴陽艦)損管官時,該艦是加裝以色列的天使飛彈,1980年任DD015(漢陽艦) 輪機長時,該艦是加裝的是雄風—型飛彈,還是試射階段。我1981年中校退伍,離現在有35年了,我算是老海軍。
不要說是飛彈,就是一門炮,—個人也不能說「放」就「放」。拜科技之賜,武器操控數位化的結果:步驟簡單,速度增快,準度加高,其副作用是:養成操作人員相信電腦,不用大腦,把飛彈操作儀板,當成電動玩具。
既使如此,也是要艦長、作戰長﹙、戰情官﹚、兵器長﹙、飛彈官﹚等軍官的参與,遊戲的「咖」才够,難到上述所有「角色」,全交給一個中士「演」?不可思議!否則一個中士就算「嗑了药」,産生幻覺,走進飛弹控制室的儀表板,把操作模式從「操演摸式」轉到「戰鬦摸式」,按下「發射」,飛彈也不會點燃。因為没有足够指令﹙參數﹚輸入電腦運算,飛彈不是神仙。
我是不信一大堆「星星」的說詞。他們説詞是給百姓聽的。上述我所列舉的疑问,星星們可能全「莫宰羊」,但闗鍵的當事人(艦長、作戰長、戰情官、兵器長、飛彈官、某中土等),沒有—個人出来說清楚,一個中士如何「完美拌演」飛弹射擊﹙操演﹚遊戲過程中、應由其他人演的角色?但他們才知道,怎麼回事。
所以真相軍方没說清,新政府也搞不清,現在又要查誰洩密?飛彈飛到自家門口是「醜密」,那是機密?越是機密,越是臭不可聞,不聞也罷!我看最後司法也會配合髮夾彎。
爭功矮過,不分藍綠,不分古今。以上回應與主題無關。我是老海軍,己非專家,就事論事,不涉政治。更不懂建議,吐嘈倒免不了!
另我起草—篇回憶軍旅生涯,爭功諉過「天將」的故事,敬請期待 !
本文於 2016/07/07 22:42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