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指標叫「落後指標」
千金難買早知道。這在人生過程、婚姻與兩性、投資與經濟.....乃至於政局推演的過程中,「你達達的馬蹄聲,是我美麗的錯誤」,於是乎,在無可挽救與防微杜漸之先,「先進指標」顯得更重要而寶貴。
等了七年,突然之間,「看見台灣」蔚為風潮。
可是早在七年之前,在國民黨黨內就有一個提案,針對九二一大地震後的國土復育與災後復健,提出了一個通盤的計畫,檢討陳水扁時期所有的水利、國土規劃、河海工程、乃至於農工產銷體制資訊化的黨內提案,而且迅速得到黨內先進的聯署與支持。(知道國民黨的「民主化」程度,就會知道邁過聯署門檻是多麼困難)
七年了,如果國土復育大調查在馬執政之初就付諸實施,即便還在計畫階段與勘查階段,還會有八八水災時的窘境嗎? 還會有危橋與豐丘明隧道、汐止段土石崩塌、后豐大橋.....逐步壓垮馬政府執政信心的一連串事件嗎? 復育土地,土地也會友善的給予回報;五千億投入DRAM付諸東流,但花在土地的每一分錢,都不會浪費,復育計劃帶動的高報酬就業與在地消費,也遠比消費券帶來的消費緊縮,與22k與無薪假帶來的就業市場惡化更具前瞻性。
可惜,這麼多人連署的提案,被黨工束之高閣。
國民黨的強項在哪? 是那些颱風天還在「巡田水」、手工調水閘、半夜查流量、查偷排、冒死查水空污、排解搶水農民當「公道伯」的基層黨員與代表身上;他們與民休葺、知道甚麼才是民間疾苦,他們深知民瘼之所在;他們會在冬雨冷澈心扉的時候,跟著基層執法人員抓山老鼠、抓盜採沙石、調整水閘門半圈或四分之一圈,挽救農漁民一年的辛苦..... 這些務實的工程師,不少擁有工程碩博士的資歷,過去五年來被打成「地方派系」、牛鬼蛇神,這幾年下來,心冷了,人家不玩了,「七合一」,還叫得動這些老兵嗎?
「看見台灣」給了台灣人重新發現台灣、關懷我們的家的契機。但是「看見台灣」看不見的還有消失的海岸線、大片已經沉入海中的國土、被財團與代工業毒化竭澤而漁的土壤、被政客與財團聯手以法律剝削的山林與圈地運動。在在都需要被「看見」並積極處理。
因為沒有「領先指標」、我們只能窮於應付「落後指標」,因為沒有規劃與工程師的格局,我們只能看消防隊疲於四處搶救「輪流失火」。因為看得不夠遠,我們只能應付眼前。
還是期待執政黨把握最後的機會,開始務本篤實。也期待媒體從傳聲統的角色轉換為web2.0的對話模式。
但是,等了那麼久,已經很難有太多的期待。或許該期待明年大選新一代政治人物或在藍綠以外的公民組織能夠承擔起政治家的恢宏規格來動手做事。
也或許,我們只能繼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