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安倍泡沫,及早因應變局
很遺憾的,淺薄又不負責任的台灣媒體這段時間居然跟著安倍晉三的亂搞起舞,繼謳歌311海嘯日本人民對於日本官僚的低能的無感、謳歌安倍極右派軍國主義心態下重啟核電廠的無知與危險,更無知的是:謳歌所謂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進一步意圖壓迫央行採行同樣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危機迫在眉梢;期待彭淮南挺住,預先做好各項防範措施、嚴打金融投機客與干預貨幣安定的奸商與媒體。

http://www.japancrush.com/
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其實就是資產泡沫經濟學(Asset Bubble Economic)。一手大量印鈔,一手大量花錢,利用寬鬆貨幣大量流入市場,刺激股市房市營造短期榮景,但是國家整體資產並沒有增加,以消費性電子與機械產品作為出口大宗的日本貿易,面對低迷的歐盟市場與美國市場,日幣貶值能不能就價格因素為日或帶來更多競爭力?從消費性電子產品與小車的本季全球市占率依舊低迷,已可窺知一二。
亂印鈔票不是不用付出代價的。根據OECD統計,日本的儲蓄率已經快速降到一%,比義大利、西班牙等歐債大國都低。本月15日,日本銀行央行宣布為舒緩日本公債殖利率漲勢,將向市場挹注270億美元資金。另外,日本國會15日稍晚通過2013年度預算,總額92.6兆日圓(約9,062億美元),規模創新高,為政府發債鋪路。但是市場作出了看壞的反應: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上漲10.5個基點,至0.8%的高點,為2月份(也就是黑田東彥上任並開始大舉放鬆貨幣政策近兩個月前)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一走勢完全與安倍晉三與黑田東彥的期望相反。原本計劃通過推低債券收益率來降低借貸成本,並刺激投資,但是市場已經表態不信任日本政府的自殺舉動。日本央行曾表示,擴大債券購買規模理論上講將給債券收益率帶來下行壓力。時至今日,各項數據顯示寬鬆的效果,事與願違。
上週,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表示:「對於日本決策者是否有能力削減足夠的預算赤字,是有疑慮的。」
即便是日本寬鬆貨幣派教父「日圓先生」榊原英資也發出警告:安倍經濟學遲早變安倍泡沫!
前三菱東京UFJ銀行董事水島正就提出警告:「日本現在有七成公債都是金融業在買。但是,因為儲蓄率過低,銀行業者有能力負擔政府公債的能力已經大不如前。」
水島正估計,「不用五年,政府在發新債還舊債時就會遇到問題。日本政府破產的時間,比大家想像的都近!」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Heyman資本管理公司創辦人Kyle Bass 8日在Ira Sohn投資研討會上指出,日本政府已經無力償帳,近期新發行的「補償債券」堪稱是「龐氏騙局(Ponzi scheme)」升級版。他預估日本通膨將會升至2%,美元兌日圓將會升值至125。
http://www.valuewalk.com/2013/05/kyle-bass-ira-sohn-conference/

http://azizonomics.com/
這一連串的警告,似乎還沒有得到台灣媒體的應有正視,上周大小財經節目與報紙還是在謳歌安倍經濟學!
但是我個人非常憂心的是;大量流出的日本債券。
國外的金融管制在歐債後已普遍提高警覺,與低迷的歐盟、美國似乎無力也無意願接手這筆爛帳。中國在保釣問題後,國民對日本國公債早具備免疫力,官方更是短短三個月內拋售近四千億以上的日本公債。但是反觀台灣,媒體失職的情況下、加上台股不振、證所稅與補充保費、預期的通膨心理等因素作祟下,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債單周淨流入19億美元,高收益債也吸納10億美元,三大信用債同步吸金 !
這是一個重大警訊;很多日本公債是包裹在可轉換公司債基金、複合式債券基金、高收益債券基金等基金內的,絕大多數投資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買了甚麼衍生性金融商品,許多index fund 與 ETFs除了以超低經理費、保管費、指數授權費吸引投資人,這段時間在四大保險前途未卜的情況下,更有人利用定期定額付息的方式吸引老年投資人的養老需求,一旦重演2008二房風暴後對沖基金坑殺台灣投資人的故事,則風暴勢不可免!
期待金管單位及早對債券基金、公司債基金、可轉換公司債基金、複合式債券基金、高收益債券基金加強監管,更期待央行對安倍泡沫(Abenomics Asset Bubble Economic)及早兵推,並對金融機構及早做出壓力測試,這不僅是人民之福,也是台灣復甦的唯一契機。
本文於 2013/05/20 15:27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