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好意思,最近很少来,也比较少关注这些 呵呵呵
之前写了一半的,晚点有空的话我会继续谈我的看法(如果有大量空闲时间的话 :p)
由于是早前写的,语气部分请见谅 - -!此外,文章不完整,没有写完,因为要比较详细的说我的看法,似乎不是很容易,so....再次跟各位道歉了 - -!
以后补完(这写的部分也搁的太久了 ^_^)
---------------------------------------------------------
我先對之前的極度不冷靜向各位道歉,以後會儘量避免出現類似狀況。其實,我比較不喜歡在網上用一種高高在上的語氣說話,之前看到類似的說法,一時氣血上湧了,實在抱歉。以後會儘量控制。
此外,這裡想進一步說一下我的看法。由於之前有網友借用馬克思主義的部份理論來分析,故而我也會在其中一些地方採用這個視角來分析。我要說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很多思想,尤其是在政治經濟學以及歷史唯物主義方面方面的思想,我是很肯定的,他對於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分析,基於對人類歷史的研究,相當的精闢。但是,先要強調的是,這個方面不能夠亂用,不能亂引證。
1.關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等概念(其實大陸網友應該也曉得,並且網上也可以查到,但是爲了方便閱讀,還是附上,便於討論):
生產力--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活動物質生活資料的能力,是人們改造自然的物質力量,她表示的是生產中人對自然界的關係。
生產力的三要素--以生產工具為主的勞動資料,引入生產工程的勞動對象,具有一定生產經驗與勞動技能的勞動者(這點很重要!)
生產關係--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所竭誠的社會關係。她是生產方式的社會形式。生產關係的主要內容為: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係和產品分配方式。(這點很重要!)
階級--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歷史上一定的社會生產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對生產資料的佔有關係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領得自己所支配的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於他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
經濟基礎--經濟基礎即社會的經濟結構,是指一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各方面的總和。(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範疇)
上層建築--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政治法律制度,組織和設施的綜合。(同上)
以上諸概念的辯證關係:
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于生產力。簡而言之就是,新的生產關係的出現,是由於生產力發展的客觀結果(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新的生產關係可以促進當時的生產力發展,而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原有的生產關係則成為一種制約因素。(當然,或許會覺得有點暈乎,其實這裡面就體現了一定的唯物辯證法)
b.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于經濟基礎。(同上述類似,也體現了其哲學思想)
以上是估計會用到的一些馬克思主義的部份概念和觀點。
2.先說一個宏觀一點的問題,也就是回答某網友說“誰都回答不了”的問題,當然是從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的角度來看。
2.1有上述可知一些基本的經濟關係和社會關係的概念,讓我們來看看人類古代歷史(這其實在大陸都應該知道,我也不知道爲什麽要在說一次):
原始氏族之間的戰爭,導致一些人員被俘之後,成為戰俘。這類人員被作為一種資產分配給氏族內的成員,即作為奴隸。由於全部生產資料完全被奴隸主佔有,而奴隸由於沒有任何自由,必須無償(這很重要!)為奴隸主勞動,完全依附於奴隸主。這就形成了奴隸制生產關係。這樣的社會就是奴隸社會。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主要是耕作技術的提高),在奴隸制社會內,出現了一部份既不是奴隸主,也不是奴隸(可以視為奴隸制社會的兩極分化--因為奴隸不是人,是資產)的自由農民。此外,更重要的是,一些奴隸主爲了提高奴隸的生產積極性,改變以往殘酷剝削奴隸的做法(僅給維持生活必須的食物),賦予原來的奴隸有限生產生活資料,讓其保有小部份土地闡述,自己轉而靠收取大部份土地產出來獲得利益。這樣就變成了新興的地主和農民。這個變化的產生,是由於生產力提高,生產方式發生變化的結果。這裡中國歷史中,體現出來的就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經濟變革,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在戰國時代一系列變法運動(廢井田,開阡陌)。基本上,在戰國時代,各個大國處於發展國力的需要,都完成了這樣的經濟制度變革。於是,歷史進入了封建時代。
封建時代的主要生產關係就是地主佔有大量的土地(生產資料),農民在其土地上耕作,地主獲得土地產出的大部份,農民保留部份自用。中國封建歷史悠久,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在生產力方面并沒有突破性發展。因為相較于奴隸社會而言,地主之於奴隸主已經做出了相當的讓步,生產效率也不太可能通過這樣的激勵形式而發生根本變化。因此,就呈現出一種生產關係的穩定性。
這裡請注意,是由於生產力的原因,導致生產關係不足以產生變化。生產關係不產生變化,就不會形成新的階級,沒有新的階級,就不可能出現新的社會制度!我認為這就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在歷史層面最為經典的論述!
2.2 關於網友發現的“最大特點”以及其疑問試答
因此,之前網友說,改朝換代云云,這又如何?誰說改朝換代必須要改變生產關係了??奇怪的邏輯。就像政權更迭就必然要改變社會制度一樣,有這樣的邏輯嗎???這其實體現的就是在這樣的生產力基礎上的歷史局限性。正是由於生產力決定了,不可能能出現新的生產關係,進而不可能出現新的社會階級,最終就不可能形成新的社會制度!所以改朝換代的結果,不論其之前說的多麼好,都必將最終受到生產力的束縛而回歸到舊有生產關係以及社會制度之下!這種狀況只有當出現生產力再次極大發展才有可能發生改變,而中國數千年的封建史中,就沒有這樣的生產力大發展刺激因素,沒有改變這種生產關係的刺激因素,沒有改變這種社會制度的刺激因素。這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完美詮釋!這並不是什麽大發現,也不是“最大特點”,而是在馬克思主義裏面明白無誤指出的。
封建社會的生產關係的改變,在於出現了新興資本家和工人。這是一組新的不同于之前地主和農民的階級。並且,他們已經開始影響到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興資產階級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必然需要在政治上有所訴求。所以就可以看到在歐洲爆發了一系列的資產階級革命。而後來的工業革命,則加速了這樣的經濟和社會變革。最為明顯的就是羊吃人的圈地運動。這既是大規模農民轉向工人階級的一次運動,同樣也是一次巨大的城市化運動。儘管資本主義初期是嗜血的,貪婪的,但是它在相當程度上,從歷史的層面看是進步的,是有助於人類歷史發展的。這一次,馬克思的觀點再次得到印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現在的問題是,在這之後,幾百年間,大家都資本化了,爲什麽沒有出現新的社會制度,也就是某網友的疑問,是不是資本主義也要想封建主義那樣持續千年。他就看到了中國封建社會將近兩千年的歷史,怎麼看不到歐洲比中國長了將近700-800年的奴隸社會發展史?!當標誌著西歐奴隸制的西羅馬帝國滅亡時,東方的中國已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了!而中國早在戰國初期到中期的系列變法中完成了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轉換。並且,如果仔細看歷史,就應該知道,實際上人類社會的根本性的變革,期時間跨度往往是以千年為單位衡量的。這裡的原因在於,任何社會微小的進步,發展需要時間來積聚,新的階級出現不是憑空跳出來的。沒有新的完全不同於以往的經濟模式出現,或者沒有佔據比較大的比例,就不會出現讓社會發生根本變革的需求。也就是說,如果下一個社會,是不同於現在的社會,並且假定依舊是私有制社會的話,那麼其前提必然是現在的經濟結構發生重大改變,在這個基礎上,現在的社會關係中產生新的階級和生產關係,並且他們這對新的關係要占相當的比例,這樣才有可能產生下一種新的社會制度。沒有上述條件就不可能出現。也就是說,只有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會出現。現在資本主義才多少年?!現在的資本主義只是在一個“成熟”的階段,這個成熟就是指資本主義社會通過自我改良,逐步完善,正在發生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如果放在從資本主義誕生其到現在這麼長的時間跨度上看,應該是相當的明顯!這樣的漸進性變化,必然會使得資本主義逐步走向社會主義階段。對於馬克思主義學派理論中社會主義的提法我是相當的贊同,並且,我也認為社會主義社會必然也只能出現在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社會需要的物質基礎要遠遠高於現在世界上的任何國家。正是因為北歐比較接近這樣的物質需求,因而才會有出現社會主義社會的雛形。不過,社會主義社會是否是本質上不同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制度,我認為有待商榷。在馬克思學派的觀點中,也都承認社會主義實際上是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的過度。也就是說,在這樣的過度過程中,必然帶有相當的資本主義色彩。而如果看之前的,并沒有這樣的一個“過度”社會。我的看法就是,社會主義社會實際上就是后資本主義社會,本質上還是資本主義社會。因為生產關係沒有發生變化,經濟基礎,上層建築都沒有發生變化。那麼這樣說來,如果專注于看這些要素來判斷資本主義“能持續多久”,我倒想問,你認為能持續多久?如果要從宿命論的觀點看,我認為還會持續一千年!(包括社會主義社會階段)在這點上,我認為早前所說的“垂死的資本主義”是錯誤的,18-19世紀的那種模式的資本主義是“垂死”的,確實也是已經在西方“死亡了的”,但是“資本主義”本身的自我改良與蛻變,使得社會在前進在發展。比較現在的西歐,美國,再看當年“羊吃人”的狀況,就分明看得出,資本主義自我改良的過程(這點從西方經濟學各種學派試圖解釋,解決他們社會中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也看得出來)。這樣的改變,僅僅只是量變,或許要積聚很久很久才會達到質變的程度,但是我就是基於一些國家的情況,認為資本主義會最終走向社會主義(這本質上還是帶有資本主義的色彩,共產主義才是完全截然不同於目前社會制度的一個新的制度)。
2.3 關於上層建築和經濟關係不適應問題
有網友說,中國歷史“最大特點”就是“上層建築”建立太早blabla的。在這樣的句子前,應該加上一個時間狀語--“1949年建國之後到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社會才存在這個問題!也就是說,我承認社會主義是先進的社會制度,未來發展必然是走向社會主義,但是我并不認為馬上進入所謂的“共產主義”(更何況我本人不相信人類會實現共產主義)。不管怎樣,這其中任何一個社會制度所需要的物質基礎,遠遠高於中國當時的經濟現實。這就是最明顯的過於先進的上層建築對于經濟基礎的不適應性。正是由於這樣的不適應性,才會有由於經濟體制僵化和基於人性導致的生產效能不高凸顯的更加嚴重,這是中國最後進行經濟改革的原始動因。問題在於,既然進行了經濟體制改革,因此,政治體制改革必然會產生--這個產生只是早晚的問題,形式只是漸進和革命的區別。比較這數十年的發展,政治改革其實是在逐漸低調的進行。這是由於經濟結構發生改變的必然。關鍵問題在於“度”的把握,即:大陸上層建築是否存在結構性問題?體制內改良是否可行?我不認為大陸政治體制存在根本的結構性問題,因為經濟基礎并沒有發生根本的結構性變化(事實上還是國有經濟佔據整個國民經濟中相當重要的地位)。所以,完全顛覆,絕對是一種歷史的反動,但是完全不動,同樣是一種發展的障礙。這點尤其在法律上需要進行調整,比方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問題上。一些大陸的社會問題,根源實際上是經濟轉軌過程中引起的產權問題,這點之前也說過了。稍微偏離一點,我認為,社會問題的複雜,這也僅僅是一方面,更重要以及比制度調整更迫切的是,法治的落實與完善。否則,任何一個名義上的制度,都是虛的。也就是說,對於大陸而言,問題在於先把叫了很多年的法治解決好。沒有以法為基礎,為核心,就不用談制度問題,不管是台灣的所謂民主模式,還是西方的民主模式,還是大陸的民主模式。可喜的是,至少我認為看到一些改變。
3.關於秦國
可以說,在春秋時期,秦穆公以前(含秦穆公),秦國的國力是在上升的,疆土是在擴大的。到了秦穆公時代,可以說秦國當時的國力達到春秋時候的頂峰。在史記中提到:“(秦穆公十四年)十一月,歸晉君夷吾,夷吾獻其河西地,使太子圉為質於秦。秦妻子圉以宗女。是時秦地東至河。”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秦國的國土擴展到了河西。而此後兩百餘年時間內,秦國在疆土拓展上非但沒有進一步獲得巨大收穫,反而因為內部政局動盪,尤其是君王數易而衰微,導致在秦獻公之前,秦國完全丟掉了當初河西的土地,完全被當時極為強勢的魏國擠壓成一個小國,到了亡國的邊緣。
這是從春秋到戰國早期,及至秦國國運轉折點之前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侯的秦國和其他國家在制度上有什麽不同嗎?沒有本質差別。儘管官爵體系不同,但是整個生產關係依舊是奴隸制生產關係。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