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solarism
市長:sunism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solarism】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岸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历史的基因
2011/02/17 17:01 瀏覽14,716|回應41推薦46

没有回忆的云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6)

橘子跑步
kiroto
第三象限
economics88
captin
大同寶寶
NDU
平議
小夜函
Uath

more...

我的臺灣情節,在國內的時候,還沒有那麼深,一直理所當然的認為臺灣是祖國的一個省,只是暫時被人(美日)拐賣走了罷了。出國之後,接觸到西方社會裏所謂的“Taiwanese”之觀念,才深感匪夷所思與沈重。畢竟,同文同種,卻非要分家,實屬情感上難以接受的事情:拋開政治和軍事層面的意義不談,人面對情感和與之相隨的成就感的缺失,是非常難以平衡的。 大陸人想統一,多半是因為這種情感的因素,而非土共政治洗腦之功效。臺灣人想獨立亦是如此。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指出兩岸統一的最大障礙並非美日或者政治體制,而是兩岸的文化認同感的問題。新春之際,我看到了網上流傳的大陸學生對臺灣大小學生的獨立抽樣采訪,便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對小學生的訪談在我看來實際意義不大,完全是臺灣教育理念的反映,在此暫不討論,而對大學生的訪談,我則非常的感慨也深受啟發:我第一次很詳細的聽到了臺灣民眾自己的聲音和感受,並有機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我覺得,這樣的機會是很難的也很有意義的。

訪談中,臺灣大學生的態度普遍比較客觀,不情緒化,很沈穩和誠實,也以盡量照顧大陸采訪者的態度表達了他們的普遍思想。可以說,這些年輕人是受教育層次比較好,獨立思考能力比較強,知識面比較豐富的一個受訪群體,且不說這些人是否真實代表了臺灣的主流民意(我一直以為臺灣的主流民意會更激進些),但我相信以這些年輕人的素質和知識,在未來,他們將成為臺灣社會的主要的影響者,即會成為引領臺灣社會走向的中產階級,他們的意見,態度和思考,是值得我們關註,尊敬和探討的。

受訪大學生的基本意思是:“中國和我們的關系大嗎?說我們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離我們非常遙遠啊。我們的父輩的大陸情節,我們也非常不以為然了。而到了今天,我們也不覺得大陸的政治體制,文化生活,以及人們的思維方式,是非常吸引我們和得到我們認同的,那麼,憑什麼因為我們說中文,是漢人,就要和自己不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呢?盡管我也覺得我們和中國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  總結起來便是這幾點了:

1 受訪者大部分認同中華文明和中國歷史,承認自己是中華文明歷史的一部分或者至少是多多少少帶一些聯系。

2 受訪者基本無法接受國家統一之概念,或直接提出,或宛然推諉不談,以示禮貌,但對對岸的中國,是無法接受的。

3 受訪者對大陸或中國沒有過多敵視,但會認為大陸存在他們無法接受的問題。

4 受訪者雖然承認中華文明和其歷史,受過中華文明歷史之相關教育,但對這些概念依然比較模糊,也不確定這些文明和歷史與自身是否有直接聯系或存在哪些聯系。

5 受訪者無法接受大陸/統一/中華歷史觀之理由如下:
a) 歷史與今天的生活沒有關系
b) 血緣不構成統一的必然條件
c) 政治意願和人民意願無法等同
d) 對大陸的政治體制,生活質量有所畏懼。

做為純學術討論來說,拋下個人情感和國家利益之爭來分析,我個人認為這些受訪學生的辯駁是有相當的道理的,我們可以一條一條來分析。

我們常常說大陸和臺灣的血緣關系密切,同文同種,其實,同種是一定的,同文便很難說。打個比方說吧:被收養在城市裏的孩子,讓他回農村去認親身父母,總歸是有一定難度的。之前在英國與馬來西亞的華人辯論時,也被問道:如果新加坡這樣的以華人為主的社會可以獨立為國家,何以臺灣不可?又何以與英國同文同種的美國得以進行獨立革命而不受任何道義上的譴責?對於這個問題,我一直認為是需要思考的,客觀的講,法理上來看,單憑血緣關系,種群關系,是無法否認一個人或者一個社會以自由意誌而選擇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態。另一方面,由於歷史上某地曾經屬於中國而因此否定在未來時期內獨立之權利,也是不符合邏輯和社會道德的,因為國家之概念,主權之範圍在歷史中都曾有多次變更,交替,我覺得客觀來講,如果完全以理論法理來看,國家框架是無法束縛一個人的自由意誌和他與生俱來的權利。我再打一個比方說吧,如果出生在中國領土上,吃中國農民所種糧食的中國公民有權利移民美國,改換國籍,那麼,出生在臺灣省的中國公民為何不能選擇放棄中國的國籍呢?親身兒子雖然不能從血緣上斷絕和父母的關系,但在法律上卻可以自主更改與父母之關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麼,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如果在純理論和純法理的框架內,以人類的天賦人權為考量基礎,那麼,血緣關系,歷史關系都無法構成臺灣不能獨立的理由。

再來看臺灣民眾對大陸體制和政治的態度,盡管現在兩岸高層都在努力進行著一些接觸,交流,去尋找共同點,臺灣民眾對大陸政治和大陸人民的生活方式是無法接受和理解的,這一點有政治,歷史和教育上的原因,更有更深層的原因(一會會談到),那麼,如果他們不能認同我們的政治體制和生活方式,我們是否有權利去要求他們按照我們的方式去生活呢?這一點顯然是否定的。如果大陸本身有很多人在通過各種方式去逃避大陸的政治體制和生活方式,我們也就沒有資格要求臺灣的同胞一定要接受這樣的體制和方式。

那麼,現在可以肯定的是,血緣,歷史和政治都無法構成臺灣一定和大陸統一的理由,臺灣同胞的確無法否認他們中的大部分從血緣和歷史上來看應該是屬於華人或中華文明種群的一部分(包括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但他們的確有理由去選擇自己認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間。我知道對於和我一樣的大多數民族主義者來講,對於一個有著大中華情結的人來講,這一點是很難接受的,但這是事實和真理,是客觀的規律和權利,至少我不會給予否定。另外,如果純粹的從法律和人權的角度上來看,任何國家和社會的民眾都有自己的權利在任何時間進行重新整合,選擇自己認可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的結論是:臺灣的人民是有權利選擇獨立的,這個權利是與生俱來的,理論上不應該有任何政治,法律以及歷史,種族上的理由加以限制。

那麼,既然血緣和歷史都無法否定臺灣要求獨立的權利,如果我們實行一國兩制,允許臺灣同胞擁有自己的政治和社會制度,臺灣民眾是否會願意統一呢?我覺得這一點很難說。我相信,對於從小受中華民國教育的那些臺灣同胞來說,根深蒂固的大中華的情節肯定會促使他們願意接受這樣的統一,或者說如果大陸改為民主制後,我相信願意統一的臺灣同胞人數是會上升的(至於該不該改民主制,那是另外一個論題)。但我也相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許仍然不會有統一的願望,很簡單的道理,他們不認為自己屬於中國的一部分,無論從文化上,還是歷史上。他們對中國已經很陌生了,盡管血緣上和歷史上,臺灣都和中華文明有關系。

那麼,為什麼獨立的思想會如此強烈呢,或者換句話說,對中華民族/中國的感覺為何會如此陌生呢?按道理,同樣是黃皮膚,黑頭發,同樣說中文,過春節,為何會有不少臺灣的年輕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甚至對中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概念也是比較困惑並認為有些外來強加上去的感覺呢?這裏面當然有兩岸多年互相封閉的政治因素和陳水扁去中國化的教育因素在裏面,但我認為原因不是那麼簡單。我們需要註意到的是,這些受訪的大學生並沒有狂熱的完全否定中國,中華,而是在承認這些概念和歷史在自己身上和臺灣文化社會中有所體現的同時,表示未必能接受。

有兩個一起受訪的臺灣女孩,她們說其實很困惑,也很矛盾:感覺自己做的,自己學的,自己想的,都和中國和中國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另有來自金門的學生認為自己無法認同中國,但也認為中國和臺灣在某個層面上是無法分割的,但他們都無法接受中國這個概念,對中華文化和炎黃子孫這些說法都有明顯的疏遠,換句話說:我覺得我過的一種中國式的生活,但我的生活卻不屬於中國,還有更多的成分在裏面。在我看來,這樣一種思想,應該是臺灣民眾內心深處最普遍的一種潛意識吧,按女孩們的話來說:我也不知道我的根在哪裏,坦白的說,我也不是很在乎,因為這和我今天的生活沒有什麼關系。比較學術的說法是:臺灣和中國大陸是完全有文化認同感的,但臺灣對大陸沒有文化歸屬感。

到了今天,我覺得文化認同感和文化歸屬感是有所不同的。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去描繪到底是一個什麼意思,但舉個例子就比較容易理解:文化認同感是一種文化的共享,從這個角度來講,整個東亞地區,以韓日為首,都對漢文化和儒家文化有著層次不同的文化認同感。但韓日文化的歸屬到底還是有他們自己的東西。臺灣也是一樣,臺灣社會的主流文化的確是漢文化和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文明,其人口也以漢人為主,但他的文化最後落腳於何地,就應該另當別論了。換句話說,文化不但是傳承的,而且是發展的。這種發展,是不以血緣,歷史和語言為障礙的,這種文化的發展,是基於這個社會的運營理念,人文思想以及其社會個體的生活方式所決定的。臺灣的文化也許是從漢文化而來,但並不止步於漢文化,而事實上,漢文化只是臺灣文化的一個相當大的部分而已。我過去只認識到前者,而忽略了後者。而後者,則決定了民心所向,因為民心的價值體現在現在的時空坐標系裏,而非歷史或未來。

那麼臺灣的文化的歸屬和發展在哪裏呢?我知道中華文化肯定是其中一個非常大的部分,但其余的,我覺得我了解的很少,但我能肯定的是,臺灣的社會文化和大陸的傳統中華文化,肯定有很大的區別,這一點會有很多原因,包括歷史,教育和政治。臺灣人問“我們到底是不是5000年文明的一部分”,這個事情很難說,因為說實話,臺灣在歷史上的發展是斷斷續續的:最早是原住民和據說一大部分是在三國時期遷移過去的福建漢人,也算是從漢文化起步吧,但後來似乎和大陸又沒什麼交集,然後從宋代起又有了各種各樣官方或者非官方的接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漢文化的確從一開始就占據了臺灣主流文化的位置。但真正的第一個在臺的漢人政權卻是明朝鄭成功所建立的“東寧王國”,而這個漢人政權雖名屬漢家,卻又和大陸的中央滿清政府分庭抗禮,從實質上切斷了和中國大陸的各種交流。而在明清兩代之間,臺灣島又分別被荷蘭,西班牙,清朝和日本所統治,可以想見,整個臺灣的歷史是無法達到一定的統一性和持續性,那麼,客觀的講,臺灣的歷史本身和中華文明以及漢文明的歷史,是無法達到完全的整合的。因此,今天的臺灣學生,對中華文明或炎黃子孫之概念表示混淆,模糊,甚至否定,不光光是有現今教育上的原因,更有歷史文化傳承上的原因。我願意將這種原因稱為:“歷史的基因”。 按理科的說法,臺灣的文化基因,是比較復雜,混亂和沒有非常完美的統一性的。

而我認為,歷史的基因恰恰是真正影響兩岸共融的根本所在。這個問題,不大可能用血緣,語言,以及政治體制去改變,這種歷史的基因,從根本上影響了現在人的生活方式,臺灣朋友的生活方式和大陸朋友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都不由自主的會受彼此不同歷史經歷的影響,那麼,這樣的不同的生活方式,想整合到一起,是非常非常之難的,即使政治體制一致,也未必能在短時間內解決這個問題,或者說基本上沒有辦法去解決。

我覺得,歷史的基因恰恰是臺灣同胞對統一有所排斥,對獨立有所向往的很根本的原因之一。歷史的基因塑造出了臺灣社會和文化的獨立於中華文化之外的一些性格和特征,而這些性格和特征雖然是基於漢文化的社會上,卻與漢文化也許是格格不入,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就有了根本的區別,那麼,如何去融合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特征呢?

我個人認為那個去過大陸很多地方的花紋白衣的少女的發言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她提到大陸人很友好,熱情,但有一點讓她有些不快:他們總是理所當然的把臺灣歸為中國的一部分,而從來沒有在意過來自臺灣的她的感受。她雖然不確定是否應該獨立或者統一,但認為這樣的大事情至少應該需要被討論,被探討,征求各方面意見,尤其是當事人意見才好。我認為她的這番話恰恰反映了大陸和臺灣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理念:大陸人的思維方式是集體主義的,思維的出發點總是有國家的利益,主權的利益和集體的利益為主,而不太會考慮個體的感受,而臺灣mm的意思是:我個人的權益和感受是放在第一位的,國家和政府和社會都無法去幹涉我選擇自我生活的方式。另外一個受訪mm也公開的提出了這一點,她說政府怎麼做是政府的事情,民眾的生活不應該受到政府強權的幹涉。總的來說,大陸的文化是強權主義,而臺灣的文化是自由主義。大陸的強權主義雖然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慢慢延伸出來的東西,但臺灣的自由主義思潮卻應該是由於被西方列強殖民統治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原因。歷史的基因在這裏起了作用:臺灣人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很西化的,這種方式無論對錯,和大陸是很不同的。即使大陸采取一國兩制的方法統一臺灣,臺灣的民眾應該有很多還是無法去認可大陸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並且對大陸無法產生歸屬感。這樣的一種情況,在香港便有存在。另外,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不但與歷史的經歷有關系,也跟地理人口有密切聯系:以中國大陸的國土面積和人口壓力,強權在歷史上和現階段(社會的財富積累和民眾的自律精神還達不到社會商業化管理的要求)是唯一能保證社會穩定發展的方式;而臺灣的人口和面積則決定了小政府主義更容易流行。

那麼,綜合來看,臺灣獨立不但有法律上的理由,也有其在教育和政治之外的歷史文化的原因。大陸同胞需要理解的是:血緣,語言和文化不光能夠傳承,還可以混搭和發展,形成新的社會思想體系和生活模式,形成一種新的文化。理解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何那些受訪的臺灣學生雖然不激進,很友好,但仍然不大願意接受統一的選項。

那麼,臺灣同胞有權利獨立,也有希望獨立的理由和原因,是否中國和中華民族就不能夠完成統一大業和重新崛起呢?對於兩岸三地對中華文明寄予厚望,仍然堅信自己之血統和為5000年歷史而驕傲的中華兒女是否應該就此失望呢?

我覺得這裏又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有權利不代表有道理,有權利也不代表能做到。之前的討論只是純學術和純法理的討論,放在現實環境中,則完全說不通:獨立之願望,歸根結底還是想為自己的文明和文化,社會和國家而驕傲,而正如受訪大學生所提到的,獨立之臺灣仍會和歷史一樣,處於強權下的弱勢,受到各方淩辱,處於強權亂戰之中,那麼,沒有了尊嚴和驕傲,這樣的獨立是否有實質的意義,便要打上個問號。且不說即使臺灣的文化和大陸有所不同,但總歸是以漢文化為主的,如果彼此能夠團結,以一個中國的面貌屹立於世界之林,則能使華人在世界上更揚眉吐氣,也不再會受西人和洋人的欺淩和汙辱。倘若臺灣同胞能夠意識到強大的中華文明和歷史對臺灣社會,民眾的意義所在,而大陸的民眾也能意識到兩岸文化發展的區別並能夠借鑒,包容和學習,那麼,越來越多的文化認同感便會慢慢積累,直到量變,成為一種文化歸屬感,到那個時候,也許再談統一,會實際,有效的多。另外一方面,臺灣同胞需要意識到的是,臺灣獨立無法給臺灣社會帶來實質性的好處和發展,倒的的確確的成為了兩黨政客獲取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的一個聚寶盆。

最後,有人會問我,那你到底是支持臺獨還是統一呢,是支持人權還是主權呢?我個人認為絕對的人權主權之爭在現實生活中是沒有意義的,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應該相對的來看,如果主權對國家公民的人權的妨礙小於對國家公民人權的保護,那麽,主權就應該放在第一位,並得以保護,即使是需要犧牲一部分人權,反之,主權就毫無意義,需要被推翻。在臺灣問題上,中國的主權完整是13億華人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那麽,按照倫理學的標準來看,社會準則需要最大限度的保證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因此,為了13億華人不再受到西方勢力的幹涉和迫害,我自然會支持主權和領土完整,哪怕那樣意味著會損害很多臺灣同胞內心的自由意願,畢竟,我們必須承認的是,生存權是最基本的權利,然後才是自由意願,因此,站在中華民族的角度上來看,盡管我承認臺獨之權利和理由,內心裏還是希望能夠有統一的一天吧。

畢竟,流的是同樣的血,不分家最好。

附:本人並非臺獨分子,只是在觀看了紫氣東來的視頻以及中國論壇裏貼出的對臺灣大學生的專訪之後,有了這些不成熟的想法,歡迎兩岸的朋友能夠友好討論和提出自己的意見。這也是我在solarism貼出的第一篇文章,不知道是否違反版規,如有不適和違規行為,請版主麻煩刪除,謝謝!


狗眼勿与人论理,且把毛驴当马骑.

本文於 2011/02/25 08:51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483&aid=4516353
 回應文章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這種討論的水準真是令人驚訝!
    回應給: 淩子(2rosaline2010) 2011/08/10 18:59 推薦11


大同寶寶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1)

we do
人民真的最大?
第三象限
hito77
captin
秋聲
遠洋
eagirle
平議
sunism

more...

幾乎每一篇都可以開一個主題了!

這些論點的可行性也比甚麼一中屋頂、甚麼九二共識(台灣根本就把重點放在"各自表述"上,根本成了台獨保護傘),有開創性太多了!

期待再看到這樣高水準的討論,台灣網工片面解讀台灣人,刻意醜化台灣人,把台灣問題轉變成競選資源的手法讓人想吐,期待有更多的溝通,也期待真正有開創性建設性的討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483&aid=4689774
把這篇沉在海裡的好文挖上來
2011/07/01 19:51 推薦13


秋聲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3)

hito77
秋聲
sunism
大同寶寶
steven5408
NDU
平議
大風起兮
遠洋
小夜函

more...

我覺得你們的討論很有開創性喔

雖然也是吵架但比一些口水有可看性多了

希望可以有人找出兩岸問題的癥結與真正的解決方案

也希望那位"抓住了上帝的衣角"的人也可以有幸在兩岸間出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483&aid=4662624
感謝您的善意
    回應給: 中州楚佩(sunsail) 2011/02/28 19:39 推薦22


steven5408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2)

秋聲
大同寶寶
NDU
小夜函
captin
溪蕪
Uath
cobol
超級女神
大風起兮

more...

但是台灣算是獨創了一個奇怪的民主制度----一個以民主為外皮,藍綠封建統治的奇怪扭曲變形體制,表面上兩陣營互鬥,但是維持統治利益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這絕非正常的中華文化,哪一種文化都不是!那是一種悲劇,他把台灣帶向毀滅,更不可能把中國帶向成功!大陸版東施效顰的茉莉花革命根本玩不起來! 這得謝謝台灣的藍綠政客這麼多年醜態盡出的"民主"倒足了胃口!台式的民主居功厥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483&aid=4545196
上一篇有几句话没说痛快
2011/02/28 13:44 推薦23


中州楚佩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3)

悠悠的
economics88
大同寶寶
NDU
小夜函
遠洋
captin
秋聲
溪蕪
Uath

more...

我不能要求别人着这么相信——

按照最糟糕最疯狂的想象,在或远或近的未来中华文明经历了彻底的失败,被整体性的扫入历史的垃圾堆(只是如此写下这样的句子,就深感痛心)。在一系列毁灭性的软硬打击之后,故宫、兵马俑、长城、高等学府、唐诗宋词、典籍史料、峨冠博带.... 一切文明的成果都被抹杀湮灭;血与火的浩劫之后,整个中国大陆被敌人咀嚼成一片白地.........

这个时候,如果台湾因为彻底反共反中幸存了下来,台独反倒成了保留中华文明火种的功臣,也就成了顺应历史大势的幸运儿。

而只要中国大陆在觉醒崛起的道路上,哪怕磕磕绊绊踉踉跄跄地,持续的前进着。台湾和大陆终究会逐渐走近,也许就是经典的统一,也许是以今人难以想象的模式。

所以我现在根本不纠结台湾问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483&aid=4544638
俺在本地的第一次发言献给云
2011/02/28 10:21 推薦23


中州楚佩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3)

悠悠的
economics88
大同寶寶
NDU
小夜函
遠洋
captin
秋聲
溪蕪
Uath

more...

想到哪写到哪,勿怪。我写东西很注意段落分割,减轻阅读困难 :P

我其实很理解云的意思,我甚至很赞同:有一群人不再认可(无论原因是否正当、正确吧)原有的国家认同,站在他们个人角度上看,独立当然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我不是很在意这种理所应当。当年Clinton的名言“笨蛋,问题是经济”,草根式的一针见血。到了台独问题,我们也许可以说“笨蛋,问题是地缘”。

所谓情感、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宣传、立场等等等等,在地缘面前的分量,就算不是轻于鸿毛也差不多相当于轻于猪鬃。

汉唐国力雄浑,中华文明曾覆盖到非常遥远的地方。唐代的水利修到了中亚;李白的故乡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一汉敌五胡的年代,多少部族改为汉姓自认汗人。可一旦国力衰落,半路汉人就不说了,原本是纯正的汉人也逐渐融入其他民族,忘却了子曰诗云,念起了古兰经。而无论再怎么艰难的年代,华夏的核心地区从未丢失过民族认同。可知遥远(注意这个遥远时相对当时的技术手段)的地缘决定了国家认同、国土归属难以长久稳定。

而中共与邻国划界谈判也是遵循着这么一种原则,已经到手的不放弃,尽力争取历史争议范围领土。可以看出并不是那么死钻牛角尖,不然按照“历史的基因”,某中亚国家25%的领土要分给中国,这就意味着战争了。但为什么北京咬死台湾和南海呢?

如果全台只有澎湖那么大(甚至更小),或者有日本那么大(甚至澳大利亚那么大);如果台湾海峡不是3、400公里而是3、40公里,或者3、4千公里;如果大陆的国力威慑范围到达中途岛,或者只能勉强维系海岸线——台独与否根本不是什么严重的、纠缠不清的问题;心向中华的台湾人不用孜孜不倦宣传中华文化、铁心独立的台湾人也不用处心积虑搞去中国化。

但台湾独立的问题悲剧就悲剧在,台湾的块头和地理位置都处于一个最为尴尬的点上。更加悲剧的是,在这个点上的台湾,天然的充当了中美竞争的前线碉堡,成了不沉的航空母舰。

美国的手伸得很长啊,浩瀚的太平洋,占了中途岛夏威夷不谈,一定要把势力范围划到亚洲大陆。可中国是什么角色?回顾历史哪怕是最灰暗的时刻,心中也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天朝正溯”“华夷之辨”吧。若是一直衰弱也还罢了,一旦开始崛起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那么中南海是否能允许一个亲美亲日远甚于亲中的独立台湾(不可能存在一个于北京关系融洽的独立台北,这一点不言而喻),尤其是距离自己只有十几分钟的飞机航程?崛起中的中国是否愿意被永远封锁在岛链之内?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台湾的地缘特点天然决定了它只有两条路可走:1)积极配合美日遏制中国崛起。 2)积极配合大陆华夏复兴。类似马英九幻想的那种永远两头占便宜,这边厢融入美国的TMD安装铺路爪,那边厢融入大陆的经济吃巨额顺差,两头占便宜,绝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尽管小树丛总统传闻智商90、胡锦涛语速缓慢貌似呆若木鸡,但中美两国难道真都是傻B之国么。

在这个地缘前提之下,人权也罢自由也罢,不值一提。我不是反对人权反对自由,可是从何时开始,居然真有人天真的相信,一己之权利居然可以凌驾于历史大势、国家决策之上了?只要人还是社会动物,只要人的生存还需要社会提供资源和服务,那种自由大于一切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发达国家表现得更尊重人权的最基础性前提(没有之一)是,他们把全球财富以不合理的程度向自身集中。当它们无力吞噬外界的财富(比如入侵中国已经不可行不经济了),就开始吞噬自身(比如减税、减福利、税收拿来分红什么的)。

过分强调人权带来的停滞和退化已经开始显现。当奥巴马津津乐道于“我们美国不能像某些国家那样说建铁路就建铁路”时,不知不觉在“not in my backyard”的口号下,美国前进的势能在逐渐耗尽。

当然也不是说“软实力”方面不重要,软的东西往往可以决定方向性的问题。比如我猜测台湾的主流民意是比较认同“民主人权基督博爱自由自尊”之下的西方文明,一说大陆这边的“集体主义”“唯物主义”“无神论”“毛主义”等等,不用细看就立即斥为洪水猛兽。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台湾也处于两种文明的交锋火线上。

哪一方会胜利我不知道——这不是谦虚,中国面临的问题比西方棘手得多——我只是希望中华文明经过300年的沉沦可以浴火重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资本主导的秩序暴露出民显得缺陷,我坚信中华文明有这个潜质,环顾世界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但是我不能要求别人也这么相信。

最终裁定胜负的是历史。

我赞同台独人士有要求独立的权利,但没有用,就算胡锦涛赞同也没用,唯有历史大势决定这一切。对于历史而言,推动人类进步到新的阶段是唯一重要的事情,谁是幸存者谁是牺牲品、谁连渣滓都没剩下,毫无区别。

本文於 2011/02/28 10:34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483&aid=4544395
呵呵,羞愧羞愧!
    回應給: Y發(fago19) 2011/02/27 21:36 推薦22


紫气东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2)

悠悠的
大同寶寶
NDU
小夜函
遠洋
captin
秋聲
溪蕪
Uath
cobol

more...

呵呵,羞愧羞愧!

小弟那些不过是网上游戏之言,台湾尽多豪杰,岂会要小弟来搞什么“分析”?

只是有话语权的人“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其实,有真知卓见的台湾同胞不知凡几,小弟只是恰好多言几句,不少人乐得偷懒而已。

呵呵.........

说到“三娘教子”,哈哈........好吧——偶宣布偶是“御姐控”。那个谁..........先借你帽子带带“遮颜过闹市”啦........

(*^__^*) 嘻嘻……

就像德华说的,我觉得大家的讨论都很不错——各个角度都有深意存焉。这是个颇堪咀嚼的讨论——云兄之文,实是有功啊!

呵呵........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本文於 2011/02/27 21:37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483&aid=4543873
怎麼覺得紫氣東來兄有點被三娘教子的味道?
    回應給: 淩子(2rosaline2010) 2011/02/25 21:20 推薦22


Y發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2)

大同寶寶
NDU
小夜函
遠洋
captin
溪蕪
Uath
cobol
大風起兮
★〞》咪★〞》

more...

開個小玩笑  紫氣東來兄莫怪

其實我是很佩服大陸網友的文采與見識的,台灣小品文盛行,好看但看久了總覺得少了些大氣

時事方面台灣這幾年至入性行銷與媒體控制的態嚴重了,台灣以外的事物都缺乏夠世界觀的評析與介紹,大陸網友的觀點與大氣剛好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而且紫氣東來兄在連勝文被槍擊案的分析更是一針見血,台灣沒有一個媒體分析得比他更犀利,我是非常佩服的,其他專業的討論像是凌子小姐與GRY與sunism等等專業的討論,每次看都是收穫良多,很多討論我也只有看的分,深恐自己的廢話把別人的好文洗到下面去了,很可惜

總之,我認為多溝通一定是對的,期待像妳們這樣有深度的討論與溝通,可以為兩岸的未來激盪出新的火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483&aid=4539769
凌子老友晚上好
    回應給: 淩子(2rosaline2010) 2011/02/25 19:47 推薦29


譚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9)

悠悠的
economics88
大同寶寶
NDU
小夜函
遠洋
captin
溪蕪
Uath
cobol

more...

您把我夸的都不好意思了,脸小小地红了一下,哈哈...

天下与中坛已是好久都不去了,因为觉得政治是咱们老百姓谈不出来的,本来想沟通交流,反而适得其反,所以真正地了解台湾,不在这两个地方,感觉这两个地方就像外国的“唐人街”,要走出去才行,便把主要精力放在博客里,到了博客,反而交了好多铁哥们儿。

可能我没有说清楚,我的意思是两岸问题的解决,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历史法理等分析原因,再透彻也解决不了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实力。当然在发展的时候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但在实力不够的情况下,做再多也是事倍功半。

说再多,还是人性最现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的大陆的主要精力就是把自己发展成高处,到了那一步,不止两岸问题,现在的大部分领土问题、外交困局,都会迎刃而解,最起码容易的多。

世无常态,什么都不是一成不变,都是发展的,但只要有实力才能引导着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就是那一句啊,大陆民众有能力的都疯了一样往外跑,凭什么让台湾民众争着抢着回来啊,谁也不傻不是?现在不是随着大陆的发展,有些人又回来了吗?

所以打铁先要自身硬,我说的实力不仅是指军事与经济实力,更多的是凌子所说的“软实力”。

凌子好久没有填词写诗了吧,挺想的,可别把手撂生了,赶快捡起来吧,哈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483&aid=4539312
跑個題唄...
    回應給: 暗香(162316) 2011/02/25 12:33 推薦32


淩子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2)

像霧像雨又像風
第三象限
悠悠的
economics88
大同寶寶
NDU
小夜函
遠洋
captin
溪蕪

more...





嘻嘻....偶也先來歪個樓...

偶說暗香美眉啊, 就像您以前文章中說的去中國論壇替佟掌櫃站台掐架一樣! 偶們現在算不算在 "掐架" ? 偶頂雲才子,您哪, 呵呵....為紫才子 "站台"!

聽到樓下平議兄稱您為 "這位新朋友 "...
哈哈, 不好意思, 偶都忍不住偷笑了...

"暗香" 在S 城是新人, 但在天下縱衡談或中國論壇這些時事政治城邦, 要說 "踏雪沒心情" 或 "踏雪" 這兩名號一亮出去, 那可響叮噹吧!
談論兩岸議題, 能言善道, 見解高超, 是少有的女中豪傑, 不讓鬚眉!!

您文采俱佳, 無論經營您自家的格子, 或走踏江湖, 在那幾個論壇以前的發言, 都讓人贊服

話說偶自從進 UDN, "攪"兔三窟, ( 嘻嘻...和港台影視明星一樣, 好幾個窩 ) 身份從甄淩多變到淩子 ( 好像換藝名... hahaha ), 都只敢在詩詞文藝城邦混, S 城是偶第一個實際參與發言討論的時事政治論壇, 說實話: 偶有點兒怕怕, 怕說錯話啊!

偶並不是完全 against 紫才子所有論點. 才子哪...怎麼說, 都嘛是詩學滿腹才識見解過人! 何況, 紫才子真的非常關心偶們台灣, 大小事 & 各種顏色都很是上心, ( 偶都常偷懶藉口隔了個太平洋, 有些事 "眼不見, 心不煩", 唉! 汗顏的很! ), 偶常感動得無以復加!
您的文化認同與歸屬論, 偶也覺得有些道理. ~~ "把自己变成一块磁石,才能去吸别人吧" , 說得多好!!

但, "不管从政治、经济、法律、历史与文化上怎么说,都是虚的,还是闷头大发展吧,..." ~~ 您這論點...未免太可怕了吧! 偶就不敢苟同了. 偶絕對覆議平議兄的說話.
就像騎腳踏車一樣, 不可能只是一味低頭猛踩, 不辨識方向, 不注意四周交通...那不僅到不了目的地, 可能還會 "誤入歧途" 而不自知 (嘻嘻... 偶們從小就被教育 "馬路如虎口"... right? ! )
更何況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都是立國強國的根本. 實力是什麼? 發展又是什麼呢? 也許, 他們是無形的, 但他們會活生生展現在您偶的日常生活中, 和偶們老百姓的福祉息息相關!! ( Maybe 偶們可以以軟實力稱之)

雲才子說: 文化是有進展的. 偶也很認同!
偶們不能妄自菲博, 要對偶中華固文化有自信, 給力培養實力. 但是, 也得開明 open mind. 如果合理合宜的文化政經變革是有益有利於全民百姓, 那就要掌握良機, 把握機會去粕取精去芜存精, 執政者得善體民心, 好好思想如何去做, 讓自己國家的政治更清明進步, 法制更健全, 文明文化上一直有活水泉源湧入, 帶動風潮生氣. 絕不可固步自封, 或固執成見, 甚至自得自滿, 預設立場終至自限局面.

港台影視明星都長住大陸, 肯定是大陸市場大, 有錢可賺有利可圖, 畢竟成龍章子怡跑去好萊塢, 也發展不出啥來, 更遑論其他的星星了...

生活要大好, 不只是物質享受有發展, 還要兼具 life quality 精神文明的需求.
大陸如可提供更週全更好的未來, 台灣同胞自是別無他選滴.




本文於 2011/02/25 15:23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483&aid=4538256
不得不承認
2011/02/24 19:50 推薦26


deutschina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6)

悠悠的
大同寶寶
NDU
小夜函
溪蕪
Uath
cobol
大風起兮
★〞》咪★〞》
民胞物與

more...

個人不得不承認,這裡的討論要更平和一些。看過諸位發言,至少從言語表達上,我應該給各位鼓掌了。

^_^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483&aid=4535738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