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人間處處有福報
市長:
滴水書坊
副市長:
♡ 綾子♡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情感交流
/
心靈
/
【人間處處有福報】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宗教
字體:
小
中
大
有信仰的家庭 下一代健康長壽機率大增
瀏覽
290
|回應
0
|
推薦
1
滴水書坊
等級:7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tar42
【人間社記者觀灝綜合外電報導】對於有信仰的人來說這真是個好消息!美國研究發現,有宗教信仰或內修淨化的人,普遍而言壽命較長,連罹患重大疾病的比例也較低。
這項研究結果在美國醫學界引起相當大的關注,以往許多研究發表,顯示禱告對人體有正面、積極的影響力。不論信仰那一種宗教,凡靜默沉思祈禱,就能使人心情平靜,感覺身體舒泰,此功效早獲得臨床醫生的肯定,這是因為平穩的心理狀態,能有助增強身體自癒能力。
為「祈禱具功能」背書的人,包括著名的大氣物理學家、全球暖化理論支持者霍頓(John Houghton),他還寫了許多文章論述祈禱的重要作用。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雷射光主要發明者陶迺斯(Charles Townes),也有每天祈禱的習慣。
哈佛、耶魯、杜克等大學進一步研究發現,參加宗教儀式與增進健康也有關聯。定期進行禮拜的人,血液中的白細胞素指數變很低(愈低愈好)。即使是感染愛滋病毒的人,如果定期參加宗教儀式,其白細胞素指數自然降低下來。
而且,有宗教信仰還能造福下一代,父母如果定期參加禮拜活動,其子女健康長壽的可能性多大幅增加。
另外有些研究顯示,信仰有益健康的因素還包括宗教社團的關懷,當教友身體不適時表示關切,或在他接受治療時給予鼓勵,這都有助提升療效。
從宗教行為與延年益壽關係而言,信徒的生活方式是一個關鍵。哈佛大學醫學院本森博士提出,信仰與社會的歷史關聯—即宗教信仰是自然的選擇,人類天生具有信仰宗教的潛質。
根據本森的理論,在史前時代,那些有宗教信仰的家族或群體,可能已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照顧家庭、鄰居的責任感。這增強了「血親的體質」乃至提高整個家族將優良基因遺傳給後代的可能性。他們的子孫也因此在信仰中成長,其建立在宗教信仰上的健康生活習慣,以及無私關懷他人的品德,從而提高了健康長壽的生存本能。
一九九○年代初期,全美一百二十五所醫學院只有三所開設有關靈修的課程,目前有九十多所醫學院開設課程探討靈修和健康的關係,醫學院學生也被教導詢問病人的靈修經歷。
根據一般醫學院校和衛生保健機構的研究報告,信仰任何一種主流宗教的人,他們的免疫系統功能比較好,罹患中風、憂鬱症、心臟病的機率也比較小。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388&aid=3049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