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及香港2地,是亞洲疑似不法交易經手最多的地方。(法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與美國新聞網《BuzzFeed》披露的2兆美元(約新台幣58.9兆元)的銀行疑似不法交易震撼全球,而在亞洲的部份,2大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經手的疑似不法交易額度最高,雖然相對整體而言規模甚小,但是對當地銀行業者股價的衝擊已經造成。
據《彭博》報導,該分曝光文件顯示,從1999年至2017年間,新加坡及香港分別經手了44億美元(約新台幣1296億元)及41億美元(約新台幣1207億元),牽涉到的銀行包含星展銀行(DBS)、華僑銀行(OCBC)、大華銀行(UOB)、匯豐銀行(HSBC)、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等。
曝光的文件是各銀行業者依美國法規,向美國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提交的可疑報告(SAR),內容是銀行允許,但是可能是不法的交易案,這些內容過去鮮少對外公開。
受到這樣的影響,本週全球銀行類股普遍下挫,星展今年以來市值蒸發24%,而匯豐在香港的股票則下挫至25年來的最低點,至於疑似不法交易規模的62%都有涉入的德意志銀行,21日當天股價下挫逾9%,直到今天才稍有反彈,其他銀行業者的表現也多半不振。
對於這些文間的披露,銀行業者多對外回應,疑似不法交易的存在是時間差問題,也就是事後才發現可能不法,或稱目前已經有所改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