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長選舉紙上辯論(竹市)/解市庫窘境 許明財劉俊秀過招
新竹市長選舉,呈現國民黨與民進黨兩位候選人爭奪的態勢,兩位主要候選人在紙上辯論中,針對新竹的債務、交通、福利,乃至於整體發展方向等議題,提出未來擘畫的遠景。
記者問:新竹市負債超過一百四十億,請問面對日益嚴重的財政問題您有什麼看法?有什麼開源節流的方案?
許明財答:「態度決定高度」,新任市長必須用務實態度、用新思維面對它,且必須開源、節流雙管齊下。開源方面,基於「中央政府補助款還是市政府目前最大財源」,上任後將組成「找錢小組」,專責向中央爭取計畫性補助,減輕地方財政負擔。
節流主要策略有二:首先是上任後立即成立「財務效能診斷小組」,清查、杜絕任何可能的「浪費」;其次是推動如影博館、玻工館等業務委外,減輕市政府相關人事費支出,也藉此引進民間經營理念與活力,進而將新竹市行銷至全台灣、全世界。
劉俊秀答:現任市長林政則為作人情,將資源微小化,市政建設沒效率,例如花了三百億打通巷道,沒有規劃的亂挖馬路,頻繁的出國,我一定會避免這樣情形來節流。
解決市庫困窘還要開源,過去打通巷道八成經費都用在徵收補償上,未來應採容積率轉移方式進行,設立透明、專業、有監督的容積交易平台,讓地主與建商公平的交易,並更有效率的主導都市計畫與區段徵收以增加市庫收入。
問:新竹市交通問題日益混亂,「竹竹苗輕軌捷運」積極推動中,不過,新竹市運載量不大,又有高雄捷運虧損累累的前車之鑑,您贊成繼續推動「竹竹苗輕軌捷運」計畫嗎?如不推動,您提出什麼交通腹案解決逐漸減班、減線的客運公車功能?
許答:考量中央與地方整體財政狀況及參酌高雄捷運當前營運窘況,市政府僅會將竹竹苗輕軌捷運列為中長程計畫。但若中央願意全力支持興建,當然樂見其成。
在此之前,我主張與客運業者協商避免減班減線,也會研議是否開放其他客運業者到新竹市可行性,滿足民眾需求。我在競選中提出「開辦老人門診、復健,免費接駁專車」政策,就是要銀髮族長者行的便利;另一構想則是普設自行車停車格,鼓勵民眾騎單車洽公或購物,也為節能減碳盡份心力。
劉答:新竹市交通問題癥結在於沒有好的大眾運輸系統,我計畫在全市推動「捷運化公車系統」,用小巴士在各社區免費巡迴,再以幹線公車連結各社區,提高大眾運輸工具使用率,民眾進而養成使用習慣。
輕軌也是大眾運輸系統的一環,我認為竹竹苗輕軌要比照台北捷運方式繼續推動,由中央政府負擔建設經費,高鐵、高捷並非營運不良,而是被龐大利息壓垮營收,加上民眾還沒培養出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習慣。
問:新竹市府開辦多項領先其他縣市的福利措施,如敬老津貼、婦女生育津貼、學童免費午餐及書籍費等。您當選後會繼續執行這些福利措施嗎?有沒有計畫再加碼?
許答:包括老人年金、婦女生育津貼等各項現行社會福利措施,基本上都維持現況。我還提出新的社福政策如「補助中小學代辦費」、針對經濟弱勢家庭的大學學生提供每人每學期最高五千元書籍津貼,開辦老人就診、復健免費接駁專車等。
劉答:現有市府福利措施都會繼續實施,不僅如此,還要拉近勞工家庭與軍公教家庭的福利差距,每個市民都享有公平的權利,因此將比照軍公教子女,補助市民子女每人每學期最高三萬五千八百元的教育補助,同時加強補助中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安親班補助,讓新竹市九成八非軍公教的子女,也享有公平的教育福利。
問:新竹縣、新竹市分家已二十幾年,近來因馬總統「三都十五縣」政見,新竹縣市合併或竹竹苗三縣市合併,也始終是話題,您對新竹縣市合併、竹竹苗合併的立場是什麼?
許答:這件事涉及國土規劃及區域資源等諸多複雜問題,且新竹市是個小而美、又有特色的城市。目前無法輕言同意或不同意。
合不合併應充分向民眾說明其中利弊得失,並由民意與議會做最後決定。個人目前沒特定立場,一切以地方利益與民意為依歸。
劉答:所有的縣市應享公平資源,是因不公平的制度造成大家搶著升格直轄市,把過去不合理的統籌分配重新檢討,才有意義。
新竹市過去是竹竹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否合併應考慮對新竹人是否有利?在各縣市公平分配資源的前提下,竹竹苗合併成生活圈是可行的,但必須先處理各縣市目前債務,以及整體的基礎建設。
記者問:現任市長林政則的民調年年都排全國第一,不過,仍有人抨擊他的施政看不到大規模建設或百年大計。您領導下的市政建設會出現什麼樣的風格呢?您希望將新竹市帶向什麼方向?
許答:林政則市長接連多次在施政滿意度民意調查中獲得第一名,顯見林市長施政是獲得民眾高度肯定的。
什麼才算是「大建設」?個人見解不一。我認為讓民眾安居樂業就是大建設,也是身為市長的基本責任。「文化的傳承就是城市生命的延續」,新竹市今後仍將朝向文化科學城這個願景繼續努力。
劉答:林政則是個做人成功的好人,也是過去傳統縣市長的典型代表,「不做不錯,小恩小惠」,但面對竹北的崛起,這種類型的首長是否繼續適合?
我的參選主軸就是「新竹要改變,成為最適宜工作、居住的城市」,振興竹市景氣,讓外地人願意到竹市過夜消費,同時追求社會公平、扶助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