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政治圓桌論壇~~
市長:★ 鬼影★  副市長: 呆呆๑摘芯K. K. Taiwan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政治圓桌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轉貼: 新的盟約─論公民社會與「在野總統」
 瀏覽517|回應0推薦1

remin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emini

文章來源:寫給台灣的情書 http://blog.roodo.com/michaelcarolina/archives/4984655.html

二OO八年五月二十日之後的政局,將是國民黨一面倒的掌握立法院和行政院,形成十分傾斜的權力獨大現象。在這樣失衡的情境,誰來守望國家?誰來捍衛民主社會?誰來召喚進步價值?

或許這並不是適當的提問。國民黨領導人對立法院大勝的回應十分節制,那種審慎的態度,即使僅視為選戰策略,也懷著相當的善意。或許我們不必認定國民黨重新執政,必然導致民主倒退,也無需陷入擔心威權統治捲土重來,或北京即將攫取台灣的恐懼。

畢竟,「民主制度」和「台灣主權」二者,已是全國絕對多數人共同高舉的價值。

但是面對政治權力嚴重失衡的現象,我們對上述兩項「台灣價值」,必需採取某種正當防衛的行動。就中期而言,無疑的,我們需要培養一個活潑有力、積極參與國政的公民社會。其間最艱鉅的任務,是協力重建一套健康的憲政體制。

就當前而言,我們亟應經由「全民普選」,產生一位非國民黨籍的「在野」總統。一個有積極意圖和旺盛行動力的公民社會,與一位選民賦予正當性的總統,兩者結盟,才足以在一黨獨大的政治情勢之下,形成健康有力的制衡關係,從而確保全國共同珍惜的價值。

國內公民社會的發展,雖屬後進,但就社會運動團體的能動性而言,其實體質強健且蓬勃有力,特別是青年和女性在社運參與中的活躍,更令世人刮目相看。然而八年來,公民社會對政治參與,卻充滿無力感。因為民選總統和國會多數席次分屬不同政黨,形成權力僵局,不但導致國政空轉,且使準內戰的對峙情勢越演越烈。

然而這個僵局已經解開了。國民黨取得立法院絕對多數席次,同時也將取得行政權,國民黨已是權責相符的「執政黨」,得以貫徹其政策主張。與前八年相比,這無疑是較「正常」的狀態。就公民社會而言,此後國政的良窳,責任歸屬十分清晰。無論監督、質疑、批判,或建議、施壓、推動,都只需針對執政的國民黨,國民黨無從推諉,只能嚴肅以對。社運參與者也因此得以拳拳到肉,不再沮喪無力。

但我們還需要一位非國民黨籍,有普選正當性的「在野」總統,才能凝具足以制衡這個獨大執政集團的力道。我們不能冒國民黨乘勝再奪總統大位,導致公民社會士氣渙散,權力分配全面失衡的潛在威脅。將主權和民主兩項重大價值,僅僅託付於國民黨的善意,是十分不健康的狀況。

一位「在野」的總統,是現行體制可能造成的最大荒謬。他具有全民普選賦予的正當性,所以不是「虛位」總統,卻又無執政之實,終而只能「在野」。但一位受公民社會賦託的在野總統,在現行憲政秩序之下,並非一個空洞的符號,而是捍衛台灣價值的象徵,並據有代表公民社會,向執政集團宣達國政意見的中介位置。

面對二OO八年的政治情勢,為確保鞏固民主,推動進步的機會,我們亟需呼喚公民社會,特別是深具自主意識的社會運動者,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進行連結,全力投入總統選戰,才有機會合為一股積極主動的在野力量,以形成和新執政集團之間,某種健康的權力制衡關係。我國將因此確保民主轉型的果實,並為將來的體制改革創造機會。

林世煜.2008/1/13
(本文以〈與「在野」總統連結〉為題,刊於2008/1/15中國時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74&aid=27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