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軍武網友交流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二十四節氣 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瀏覽776|回應2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61130/20161130995836.html
二十四節氣 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央社-2016年11月30日 下午19:15

(中央社台北30日電)中國大陸媒體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今天正式決議,將中國傳統代表一整年時令運行的「二十四節氣」,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人民日報報導,正在衣索匹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 (Addis Ababa)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台北時間今天下午正式通過這項決議。

報導指出,由中國大陸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案提到,「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古代中國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1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內含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榖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中國大陸在申報中提到,「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形成於黃河流域,以當地天象、氣溫、降水和物產的時序變化為準,逐步被中國各地採用,被認為是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且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在中國大陸,「二十四節氣」於2006年被列入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60707
 回應文章
地球自轉變慢 330萬年後每天將多1分鐘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tw.news.yahoo.com/地球自轉變慢-330萬年後每天將多1分鐘-125003310.html
地球自轉變慢 330萬年後每天將多1分鐘
法新社 – 2016年12月7日 下午8:50
(法新社巴黎7日電) 今天公布的研究顯示,地球上每1天的時間正不斷加長,但我們不可能馬上察覺,因為每增加1分鐘,大約需要330萬年。

根據發表於「皇家學會報告數理工程科學版」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的研究,英國研究團隊說,過去27世紀,地球上1天的時間以平均每世紀增加約1.8毫秒的速度持續延長。

他們說,這項數據「明顯少於」先前估算的每世紀1天時間平均增加2.3毫秒;若按這般速度,只要260萬年就能讓1天增加1分鐘。

報告主要執筆人之一、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退休天文學家莫里森(Leslie Morrison)說:「這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

他說:「這些估算只能取接近值,因為對地球自轉產生作用的地球物理力量未必能在這麼長的時間內維持恆定。」

肇因於地球自轉速度變慢,使得全球計時員必須每幾年就要重新校準高精準度的時鐘,以確保計時與地球自轉一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63441
研究 : 地球自轉變慢 一天的時間變長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tw.news.yahoo.com/研究-地球自轉變慢-天的時間變長-055004917.html
研究 : 地球自轉變慢 一天的時間變長
法新社 – 2016年12月7日 下午1:50
(法新社巴黎6日電) 覺得一天24小時不夠用嗎?老天爺會幫人們增加時間,儘管增幅微乎其微。科學家發現,由於地球自轉變慢,一天中的時間會慢慢增加,但需再過2億年才能一天變25小時。

一個英國研究團隊發表於「皇家學會報告數理工程科學版」(Proceedings of the RoyalSociety A)的研究指出,在過去2700年中,一天的時間每百年平均多了1.8毫秒(ms)。

研究人員表示,過去的估算是每百年,一天時間會多2.3毫秒,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增幅顯著減少。

研究的共同首席作者、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退休天文學家莫里森(Leslie Morrison)說:「這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估算也只能取接近值,因為地球自轉的地球物理學,未必能在這麼長的時間內維持恆定。」

地球自轉變慢,使得全球的計時員必須每幾年就要重新校準高精準度的時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6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