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海岸/海洋巡防專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向陽紅03下水 或成大陸海研主力
 瀏覽720|回應5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50801/20150801187455.html
向陽紅03下水 或成大陸海研主力
中央社-2015年08月01日 下午15:44

(中央社台北1日電)武船集團承建的海洋研究船「向陽紅03」7月31日順利在武漢下水,陸媒報導,這艘船之後可望成為大陸海洋綜合考察主力船舶之一。

長江日報報導,「向陽紅03」是大陸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第一艘科學考察船,也是海洋局系統最大、最先進的研究船,與先進國家新建和在建的綜合考察船處於相同水準。

「向陽紅03」船總長99.6公尺,型寬7.8公尺,型深8.9公尺,設計吃水5.6公尺,總噸位4864噸,定員80人,設計航速15節,採用先進的電力推進方式,配置動力定位系統,抗風力12級。

此外還配置船載操控支撐、船載試驗與探測系統,以及船舶電腦網路系統等,是一艘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具備全球航行能力,集多學科、多功能、多技術手段為一體。

報導說,「向陽紅03」是一艘4500噸級現代化海洋綜合研究船,具備海洋動力環境、地質環境、生態環境、海底資源、能源綜合探測與實驗等科學功能,並加大海洋大氣化學、海洋生物學的調查能力。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356024
 回應文章
上天下地尖端科技香港展出 蛟龍號受矚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160926/20160926900952.html
上天下地尖端科技香港展出 蛟龍號受矚
中央社-2016年09月26日 下午15:44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6日電)包括「蛟龍」深海探測器在內的中國大陸50項尖端科技項目近日在香港展示,吸引不少市民和學生前往參觀。

名為「創科博覽2016」的展覽由團結香港基金主辦,自24日起在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所展出部分項目曾刷新世界紀錄或在行內具有領導地位。

這些展品涉及太空、航空、深潛、訊息、健康、能源、交通及創新創業,大部分為模型,但也有實物,比如深海查探遙控器「海馬」。

「海馬」可探測最大深度為4500公尺,主辦單位在說明欄中特別強調它在南海進行「可燃冰」探測,以及在大洋深處探測礦產。

與「海馬」相比,在場展出的一比一模型「蛟龍」深海探測器更受矚目,它可以載人,曾於2012年創下最深探測的7062公尺紀錄。

在場專家向記者表示,「蛟龍」主要用於科研考察。在經濟方面,它也可以對深海進行礦物探察。

展館中以太空科技項目最多,包括有實體物「高分一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模型、「嫦娥一號」衛星模型、長征七號火箭模型等。

此外,大陸方面自行研製的的運-20(代號鯤鵬)200噸級大型多用途運輸機也在展出之列。據分析,「鯤鵬」大大提高大陸空軍的作戰範圍及戰略投送能力。

其他展品還有超級電腦之一的「天河二號」及警用無人機等。

除了展覽,大陸方面派遣了7名國家級科學家到場講解,期間共舉行30多場論壇或科普講堂。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前天主持「創科博覽2016」揭幕禮時說,期望展覽加深港人對大陸領先科技發展的認識,從而了解科創發展為香港帶來的機遇,啟發年輕人投身科技創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37372
大陸載人深潛器張謇號 結束首航返上海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160923/20160923897844.html
大陸載人深潛器張謇號 結束首航返上海
中央社-2016年09月23日 下午20:17

(中央社台北23日電)從上海出發,歷經74天,航行超過9000海里,中國大陸載人深潛器科考母船「張謇號」23日完成首航,返回上海。

澎湃新聞報導,張謇號是中國第一艘完全由民間企業出資建造的遠洋科考船及未來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彩虹魚」的科考母船。2016年7月12日,張謇號從上海起程開始首航之旅,時值鄭和下西洋611周年。

報導說,這次首航分為兩個航段,第一航段從上海開赴南海,在西沙群島海域進行為期5天的科考設備淺海測試, 7月23日抵達深圳。

第二航段7月24日從深圳出發,一路南下跨越赤道,經拉布爾港(Rabaul)入境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域,與當地礦業公司合作,在兩座金礦附近海域的展開海洋環境調查,並在深度超過8000公尺的海溝進行了多項深海設備試驗。

9月5日完成所有的科學考察任務,於9月23回到上海。

上海海洋大學表示,此次張謇號與跨國礦業公司合作,對礦業活動對海洋環境的影響進行了聯合考察評估,「在以民間資本探索深淵科技的產學研可持續發展之路上邁出堅實一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36811
陸製無人潛水器 潛深1萬公尺破紀錄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160823/20160823853353.html
陸製無人潛水器 潛深1萬公尺破紀錄
中央社-2016年08月23日 下午20:42

(中央社台北23日電)中國大陸科考船探索一號6月至8月在馬里亞納海溝展開大陸首次綜合性萬米深淵科學考察,陸製無人潛水器海斗號最大潛深達1萬767公尺,締造大陸無人潛水器最大下潛及作業深度紀錄。

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院今天公布上述科考成果。海斗號成功進行1次8000公尺級、2次9000公尺級和2次1萬公尺級下潛應用,使大陸成為繼日、美兩國後,第3個擁有研製萬米級無人潛水器能力的國家。

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航次領隊劉心成說,這次深淵科考成功縮短大陸與美、日、英等世界海斗深淵科考先驅國家在萬米科考能力上的差距,「標誌了我國的深潛科考開始進入萬米時代」。

這次位於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的科考從6月22日進行到8月12日,歷時52天,完成84項作業任務。

除了海斗號2次下潛超過1萬公尺,大陸自主研製的深淵著陸器海角號和天涯號、深淵升降器「原位實驗」也進行17次大深度下潛。其中,天涯號和原位實驗號3度突破1萬公尺深度,在海底作業皆超過12小時。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人類對海洋的認識仍停留在起步階段,尤其對1萬1000公尺深的海洋的認識程度還不如對月球表面的認識。

科學家這次透過深淵著陸器和升降器進行13個潛次的大生物誘捕實驗,在5000至1萬公尺級深度獲取2000多個大生物樣品,包括鉤蝦、獅子魚及未知物種,還成功獲得海底沉積物樣本及馬里亞納海溝水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21180
陸勘察潛水器 完成第一階段海試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50821/20150821230610.html
陸勘察潛水器 完成第一階段海試
中央社-2015年08月21日 下午21:24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表示,海洋調查船「向陽紅10號」日前搭載潛深4500公尺的深海潛水器(AUV),完成後者第一階段海上試驗。

新華社報導,向陽紅10號自7月13日搭載這套資源自主勘察系統,從廣州啟航,在南海完成歷時35天、共15潛次的試驗。這次試驗最大下潛深度達4446公尺。

目前向陽紅10號已返回浙江舟山碼頭。

報導說,試驗項目包括:深海航行、聲學和光學探測、最大續航力、綜合性能試驗、最大深度航行試驗、自主導航驗證等內容。

報導指出,4500公尺級AUV是針對大陸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礦區的探測與勘察需求,研發而成。它有熱液異常探測、微地形地貌探測、海底照相和磁力探測等技術,形成一套實用型的深海探測系統。

報導說,向陽紅10號11月將搭載4500公尺級AUV,赴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約區,展開第二、三階段海上試驗,進一步驗證各項功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363527
大陸新南極破冰船獲批 將砸63億打造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50806/20150806196513.html
大陸新南極破冰船獲批 將砸63億打造
中央社-2015年08月06日 下午12:44

(中央社台北6日電)大陸國家海洋局透露,新建南極破冰船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剛獲批准。這艘船設計1.2萬噸級,投資約人民幣12.5億元(新台幣63億元)。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今天報導,大陸的南極科學考察和北極科考,都由「雪龍」船獨立承擔物資運輸和大洋考察任務。「雪龍」船由運輸船改造而成,破冰能力相對有限,缺乏現代化地球物理和海洋生物資源調查裝備。

專家介紹,新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建成後,將與「雪龍」船形成優勢互補、定位明確的極地科學考察姐妹船。「如果有兩條船,在南極考察的運載能力將大大加強,還可解決『雪龍』無法兼顧南北極的難題」。

新建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將具備在包括南北極的全球各大洋區進行大範圍水深內的海洋、大氣和海底等綜合要素的觀測與探測能力。科考破冰船將裝備纜控深潛器、無人遙控深潛器和水下探測系統等海洋科考設備。

據了解,「十三五」(2016至2020年)期間,大陸國家海洋局還將根據建設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戰略需要,進一步規劃海洋調查船的建造,提升大洋調查基礎能力。

大陸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認為,從兩大戰略來看,大陸所需的調查船還需要增加。美國有71艘科考船,與其相比,大陸還有很大的差距。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35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