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最新軍聞專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台灣軍事新聞訂正暨評論欄(02)
 瀏覽30,945|回應229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資料查證、比對,是軍事新聞記者的功課。最近在整理國內軍事新聞時,常發現媒體在報導上,對武器裝備或是人物描述有時會出現錯誤的報導,故特闢此欄做相關報導之訂正。

1. 本欄收錄網友及軍武同好對各大報社之軍武新聞局部,及網友對該則新聞內容之錯誤論述,所提出的個人觀點評論與意見,歡迎各位網友踴躍參與。
2. 發言內容請儘量就事論事,避免無謂的人身攻擊,不論是對新聞中的人、事、物,或是網友同好間的人格侮蔑口水戰。
3. 本欄沒有所謂的「不接受他人反應評論」,發表意見評論觀點者,自應擁有聆聽他人意見觀點(只要是就事論事,非蓄意人身攻擊)之雅量。
4. 政治性議題不在本欄討論之列。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202330
 回應文章 頁/共2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看電影,看見國軍的悲哀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65292
看電影,看見國軍的悲哀

2017-03-26 04:37聯合報 張鐸/樹德科大副教授(高雄市)

好萊塢電影「怒火特攻隊」,故事背景是二戰歐洲戰場,布萊德彼特飾演中士車長,車上另有二位老兵及一位因個人因素而不殺生的新兵。某次,該坦克車擄獲一德軍戰俘,車長決定就地槍決,並堅持要新兵執刑;新兵拒從,車長強行抓起新兵的手扣下扳機,並丟下一句話「作好你的工作!」該幕場景,車長完全未考量新兵內心的衝擊,換成在台灣,是「違反人權」的。

電影「赤壁之戰」另一場景,周瑜在赤壁練兵,有一老農來申訴說田裡的水牛被偷了,懷疑是營區士兵偷的,在旁的將軍甘興提醒周瑜說偷牛者的鞋應是沾滿田裡泥巴,正當大家開始注意眾人鞋子時,周瑜突然下令叫士兵們去繞樹跑一圈,跑回來每人鞋上全沾滿泥巴。諸葛亮與友人在旁見狀,友人說:「這隊兵,難帶。」諸葛亮則說:「這隊兵,能用!」

可惜洪仲丘案的沈威志旅長,沒有像周瑜一樣的長官照顧他,他不但要獨自出庭,還要重話反擊說:「不要因為要把我入罪,就把國軍形容為黑幫!」沈旅長所作的不就是寄望他的部屬,未來在戰場上能作好分內工作嗎?結果卻變成罪犯被告上法院,還被媒體形容成「惡魔」。

「軍官與魔鬼」電影中,湯姆克魯斯扮演的軍法官,奉命調查海軍陸戰隊新兵遭受不當管教致死案,片中湯姆克魯斯在法庭上表明,他是奉命來調查真相的,傑克尼克遜扮演的上校指揮官大聲回嗆:「你無法處理這個真相。」因為真相是,倘若將指揮官入罪,會影響其他指揮官,為了顧好官位、怕出事,從此不再要求,則全體國民的身家性命誰來保護,將軍官定罪的律師嗎?

美國海豹隊員歐文斯在葉門軍事行動中不幸捐軀,歐文斯父親對媒體表示,遺體被送回家時,他拒絕與前來致哀的川普見面,並要求徹查此事。這要是在台灣的民粹氛圍裡,不鼓動民眾把「國防部」搞成「國防布」,讓執政黨難堪才怪。

但川普總統在第一次向國會聯席會議發表演說,不但邀請歐文斯遺孀並在全體國會議員面前給予該遺孀最高的表揚與尊榮,讓她感動涕零。川普很清楚,軍隊士氣的維護是馬虎不得的。

世界列強國家的政軍DNA結構中,政黨再怎樣的互鬥,政治再怎麼樣的操弄,也不會笨到拿軍事來當競選的調味品。台灣的民粹政治,為了奪權執政,不惜以人權為塗料將「國防部」當成「國防布」塗鴉,而今執政後,「國防布」已無法轉回「國防部」。那個無法處理的真相,就是講人權的軍隊是上不了戰場,因為敵人才不跟你講人權。

二戰英國名將蒙哥馬利曾說:「指揮官與他的部隊之間的相互信任是無價之寶」,因洪案而修法增設國軍人員對於懲處不滿時,得向法院提出訴願、行政訴訟;此後,勤訓苦練的指揮官可能要經常上法院,不會再為「真相」而奮鬥了,這是國家之福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600922
薛承泰/走過台海最後一戰?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340347?from=udn-catelistnews_ch2
薛承泰/走過台海最後一戰?

2017-03-14 02:46聯合報 薛承泰

民國四十七年八月廿三日晚間六點許,砲聲突然大作,一個晚上數萬發砲彈從廈門地區射向金門島。由於正值用餐時間,砲火猛轟軍事、機場與港口等重地,立即造成國軍死傷四百四十餘人,還包括了金門防衛司令部三位副司令。

中共密集猛攻到十月五日,四十四天共打了四十餘萬發砲彈。此後數日,砲火暫歇,雙方補給增援,準備大幹一場。國軍LST(戰車登陸艦,俗稱開口笑)在料羅灣停靠,趁空檔讓居民疏散到台灣。

父親生前講過那場撤退。十月八日晚間消息傳來,人們倉促間只能隨手抓件保暖衣物,護著老小摸黑趕往料羅灣。當時母親手抱著八個月的弟弟,父親牽著大哥,曾祖母從被窩中將我抱走。不知走了多久曾祖母才發現抱著是空被子,一家人頓時掉進無邊蒼穹;父親決定回頭找尋,冒著全家人來不及登上艦艇的風險,回頭路上試著在斷垣殘壁中聽尋我的哭聲,砲聲忽歇的寧靜掛著父親一路的揪心,沒想到一跨入家中即發現我在地上睡著呢!父親抱起我奪門而出,我渾然不知命運已經轉了一圈!

母親也曾說過,就在八二三那晚,金門雖籠罩著緊張氣氛,大家仍如平常一樣作息,砲彈突然如雨般從天而降,其中一發掉落在父親的雜貨店旁,牆應聲而倒,雖然沒有直接壓到父親,他卻嚇得臉色發青兩腿發軟,一路跌撞回家,連話都說不出來。撤退那晚,父親為了保護我,腳不再痙攣,摸黑帶著全家踏上了自由之路。

曾祖母看到失而復得的我,原捶心自責,終於破涕而笑了,還告訴母親「我就知道,吉人自有天相」。

自國軍來了之後,為了守護金門島,年輕人不論男女須擔任自衛隊,除了接受軍事訓練,還有任務分派,只要哨子一響,各就各位進入戰鬥位置。家中長輩也沒閒著,忙著挖防空洞準備糧食,年紀更大的老人家做不動,就負責照顧小孩。有一天,曾祖母帶著我和大哥送便當給父親,回家途中空襲警報大作,隨即砲聲隆隆,鄰家看到祖孫三人還在路上,招呼我們進去躲砲彈,曾祖母回以「再幾步路就到家」,話才說完傳來轟隆一聲,曾祖母回頭一看,一顆砲彈正好就打中那家!

開口笑艙底擠滿撤退的居民與傷兵,有小孩驚慌哭鬧聲、有暈船嘔吐聲、有家園遭毀的嘆息聲、更有失去家人的啜泣聲。為了避開被對岸砲火擊中,軍艦繞道而行,六十小時的航程中,一家只能分到一碗稀飯;就算捧著稀飯,在臭腥味中也無法吞嚥,吐出來的異物隨著風浪在艙底四處竄流。

十月十日早上艦艇終於抵達高雄港,那時蔣中正總統在雙十國慶講話:「在這六個多星期的惡戰苦鬥中,不僅打破了共匪在金門登陸作戰的陰謀,制壓了他侵略東南亞的野心…」此後,台灣保住了,但金馬進入廿一年「單打雙不打」的日子,到一九九二年十一月才解除戒嚴!

時隔近六十年,當時撤退的小孩髮已鬢白,記憶漸模糊,但信念清晰,尤其看過前面世代的遭遇,我們這一點苦難,算什麼!半世紀以來,台灣就是在珍惜與相互支持下,從危機轉而安定,並進一步發展起來;對於走過苦難者來說,「正義」是不會去創造新的受難,也不會去消費前人的苦難,而是去結束歷史的災難!(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98676
聯合/從遼寧號示威看台灣的真假危機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story/7338/2227246
聯合/從遼寧號示威看台灣的真假危機

2017-01-13 00:18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中共航空母艦「遼寧號」上月底由宮古水道穿出第一島鏈,經台灣東方海域南下,過巴士海峽進入南海;兩日前,遼寧艦沿台灣海峽西部北上,昨天凌晨脫離台海範圍返回母港青島。這是遼寧艦服役四年多來,第二度冬季到南海艦隊進行移地訓練。正值蔡總統出訪,遼寧號入出台海,引起一場熱議,卻也看出了台灣的真假危機。

共軍機艦最近頻繁出沒台日周邊海空。除了先前的空軍編隊兩度繞台及遼寧號出沒,在遼寧號北返前,三艘中共軍艦通過日本北海道與本州間的津輕海峽;八架海航轟炸機與電戰機穿越對馬海峽,引發日本自衛隊戰機緊急升空。這些,都為兩岸緊張增添話題,但其中杯弓蛇影成分不少。

大陸軍費近年均維持十%的高成長,武器更新速率驚人,僅二○一六年海軍新船服役即超過十五萬噸。不甘「錦衣夜行」乃人之常情,共軍隨裝備性能提升而擴大活動範圍,堪稱是「自然溢出」。尤其,北京為加強對南海的控制,俟航艦兵力發展成熟,必定會在南海艦隊部署。共軍船艦往來於東海與南海之間,不是經由台灣海峽,就得從東方「突破島鏈」。未來共軍航艦現身台灣附近,必然成為常態。

習近平推動軍改,以五大戰區取代過去的七大軍區,理論上,陸軍將不再絕對獨大。尤其,範圍從江蘇到福建的「東部戰區」正對台灣與日本,海空軍積極「立功揚威」,是否意在司令員寶座?加上今年中共將舉行十九大,政軍人事將有大幅洗牌,機艦頻頻出沒,很難不讓人有「項莊舞劍」之聯想。

然而,儘管解放軍已非吳下阿蒙,但從軍事角度看,一旦西太平洋爆發戰事,機艦仍無可能像最近這般堂而皇之穿越島鏈。而此次遼寧艦南下,僅半月即匆匆北返,對移地訓練的重視度,似乎還不及維持新聞熱度的考量。

從上述種種跡象看,共軍近期的大動作,可解讀為一場「大閱兵」。校場從天安門前長安大街,改到第一島鏈的海空域,半強迫鄰近國家地區收視。這些空中或海上的「突破」,並不違反任何國際法規定,真正的作用在心理層面,而非軍事層面。

廿年前的台海飛彈危機,中共是悍然在台灣周邊劃定飛彈靶區;相較之下,今天的心理戰手法遠較當年細膩。北京已懂得,不必作出直接的恫嚇,而可在若有若無之間,讓台灣內部自行發酵想像。果然,台灣社會也立即出現兩極化言論:有人認為台灣根本無力抗衡,只有乖乖「被統」一途;也有人躍躍欲試,認定遼寧艦不堪一擊,彷彿談的是一場電玩遊戲,隨時可以重新開機。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和、戰之間,有許多檯面上下的精微過招。面對中共愈來愈靈活的政軍策略,我方更須務實應對,避免陷入迴圈式的渲染與附會。然而,台灣社會的反應,卻不斷趨向負面發展。意見領袖為攫取個人利益而競相「鄉民化」,遇事但憑直覺,措辭惟求麻辣,以迎合民粹口味。媒體競爭則演成「一犬吠日、眾犬吠聲」,為了討好觀眾、累積點閱率,拚命尋找最尖銳、極端的言論,並將之塑造成主流意見。原本應替社會理性把關的第四權,反而成為誇大扭曲、誘導集體瘋狂的元凶,令人扼腕。

比起廿年前的台海危機,遼寧號繞台其實是一場假風波。那些無聊政客、輕佻將領、乃至不良媒體喊出的「狼來了」、「把它擊沉」等叫囂,其實都只是用看熱鬧的心態在「喊燒」,而不是在認真思考國家安全。問題是,在這類輕率、民粹言論的長期作用下,社會的敏感神經被麻痺,軍人的正常訓練被嘲弄,民眾對兩岸關係的認知遭誤導,專業理性的言論被漠視,這才是台灣真正的危機。聽慣了假危機的人,還弄得清真危機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77331
焦點評論:包著軍事訓練外衣的政治恫嚇(蘭寧利)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70112/37517175/
焦點評論:包著軍事訓練外衣的政治恫嚇(蘭寧利)
2017年01月12日
共軍遼寧號航母戰鬥支隊昨通過台灣海峽,隨著其北返回山東基地,此次穿越第一島鏈,橫過巴士海峽,逕駛南中國海,於接近三亞航母基地附近海域運作,再經過台灣海峽北上。整個事件完全是一個包著軍事訓練外衣的政治性恫嚇,無聲無息的恫嚇,輕重拿捏各有不同而影響輕重自知。

事情發生一開始,台灣媒體就群起將小英出訪,途經美國有可能與川普團隊見面連在一起,乘勢誇大其影響。有綠媒甚至還造謠小英與傳統基金會要員會面,台灣方面越沉不住氣,就越讓大陸見獵心喜。繼之台灣有部分自稱的軍事專家、匿名將領對外放話要殲滅遼寧號航空母艦。但也有部分人認為兵力嚴重落後,無從抵抗。此兩者都屬偏激,但都是中共所樂見。
日本、美國均循往例派遣機、艦全程躡察。美國從第三艦隊派出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支隊至西太平洋。美海軍將第三艦隊兵力同時部署到西太平洋,作為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導倡議的一部分,以擴展第三艦隊進入該地區的指揮和控制功能,這並非為對抗遼寧號航母戰鬥支隊而來。就戰力而言,美軍對其評價還停留在未成熟。
我戰略須全面改變

未來美日勢必陸海精銳兵力據第一島鏈,阻止共軍海軍主力穿越而威脅及第二島鏈,此作戰之戰略如能成功,則共軍航母盡在一島鏈內行內海作戰。
我國防部嚴詞抨擊「殲滅遼寧號航空母艦」的無根據,並發表我軍將全程嚴密掌控,並派機艦並航或躡察,這種處置是冷靜而且正確的。國防部深體任何過激的反應,都將升高衝突,而升高衝突對我將極不利。但這並非表示國防部無檢討之處,個人認為反而應該有極深切檢討之必要。
遼寧號航母戰鬥支隊所謂的繞台極具威脅性,但是事實上除了經過台灣海峽是貼近了台灣之外,其餘所有海域皆在我軍防空識別區之外,依張鳳強事件,國防部是嚴禁我海、空兵力超出防空識別區的。因此未來遼寧號航母戰鬥支隊如在我軍防空識別區之外的公海對台發起攻擊,我軍因受此限制,對他們是無可奈何的。
遼寧號航母戰鬥支隊只要保持在我防空識別區及岸置飛彈射程之外,我海、空兵力及岸置飛彈就不會威脅他。這個對我海、空兵力運用的藩籬與限制一日不撤,就不要奢談有能力反制遼寧號攻台。所以陸軍那種固守海島的防衛思想,在敵人成熟運用場外(Stand-off)遠射、遠攻之下將完全破滅,軍事戰略須全面改弦更張。
遼寧號戰力不成熟

爾後共軍海、空軍對我的壓力將日盛一日,台灣的安全完全寄託於快速反應的常備戰力,監偵、快反、海空兵力必須保持高戰備等級與足額精練。未來,第一擊將是雙方精銳之交戰,「疾如風」,根本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贏則贏得緒戰,敗則一敗塗地。萬不可拿國命開玩笑。
至於共軍軍報稱遼寧號的出海訓練,本身就是一場更高等級與更深體驗的合成訓練,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戰點」而非給某些不老實的分裂份子看的「看點」。我的看法正好相反,遼寧號航母戰鬥支隊就美海軍標準距離能戰還早,此次編隊居然將兩艘054A巡防艦納入編隊,甚至部分海域還動用056海防艦,事實上巡防艦、海防艦在火力、耐海性、持續速率均不夠資格擔任航母的護衛,能力不足的窘境表露無遺。
突穿第一島鏈阻力最小之處就是台灣,得台灣則美日聯手阻中進入太平洋破局,中共不放棄台灣的決心因關係國家向上發展還是就此結束,其意志之堅強絕非此間混日子的人們所知。

海軍退役中將、海軍前副參謀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77252
黃介正/美選後三大兵推想定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story/7340/2096625
黃介正/美選後三大兵推想定

2016-11-10 02:36聯合報 黃介正

美國總統大選在紛擾與驚奇中結束,共和黨川普以政壇圈外人的出身,殊異的人格特質,非典型的競選策略,顛覆長期以來華盛頓建制慣以為常的競選模式而當選,創造了美國政治史上極為特殊的案例,值得政策圈與學術界多面向、認真仔細的研究。

此次美國總統選舉,自兩黨初選至大選之漫長過程中,所生成之社會民心與政策方向變遷,堪稱選民「焦慮的總合」。從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以來所延伸的安全焦慮,從雷曼兄弟案以至全球金融危機的經濟焦慮,從華盛頓菁英弄權與黨派惡鬥的政治焦慮,在在衝擊了美國超越一個世紀的民主霸權驕傲。或因於此,美國選民「被迫」尋找新的治國途徑。

總統大選結束,共和黨雖掌控白宮及聯邦參眾兩院,但絕不是教科書中的「完全執政」。經歷此次選戰,勝選與敗選兩方的裂痕甚難彌合,社會價值的對立反而更加凸顯;更難逆料者,在於與共和黨主流派DNA極不相同的川普,如何在黨內尋共識,跨黨求和解,使府院關係正常運作,而避免成為爭議性高且弱勢的領導人。

總統選舉結果固將影響未來四年之美國政局,而下任政府如何看待美國之國際角色,能否行保護主義而持續國際經貿領導地位,能否採孤立主義而保住全球政軍霸主頭銜,對全世界更將有深遠之衝擊。

川普的白宮自然會有新的外交政策,對甚為依賴台美關係的我國而言,自然必須做出理性的情勢評估與判斷。在可見未來的難局中,我們至少需有三項政軍兵棋推演想定。

想定一: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成形。歐巴馬總統任內,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極為僵持,對於美國而言,從烏克蘭到敘利亞,俄羅斯所牽動之美國全球戰略與安全利益,相較於中國大陸現階段可以對美國形成的挑戰,更有優先應對之壓力。美國為「抗俄」而選擇階段性「和中」,並非絕不可能。

想定二:美國遲疑對台重大軍售。中國大陸經濟與軍事的快速崛起,早已使得美國在對台軍售上趨於保守。面對利害緊密且複雜的美中關係,我國未來自美籌獲下一代主戰裝備以及關鍵敏感軍事科技之困難度,不難想像。美國在安內優於攘外的思維下,直捋中國虎鬚而堅持對台重大軍售之決心,必須審慎評估。

想定三:面對沒有美國的TPP。歐巴馬政府挑選TPP做為「亞太再平衡」之核心,在以高規格標準進行全球經貿戰略部署之外,也蘊含統合亞太盟邦之外交與軍事意義。TPP不會因沒有美國而廢止,然而我國對於沒有美國的TPP,是否仍將列為外貿布局之首要標的,如何規畫多重的備用方案,刻不容緩。

美國較量算計本身之利益,考慮大國關係之利害,在戰略、經貿、地緣的綜合評估下,「履行」《台灣關係法》以及「六項保證」對台承諾的「忠實程度」,我們不能過於一廂情願地樂觀。對於未來台美關係以及對美工作,我們須謹記:Don't be a dreamer, be a gamer!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53816
聯合/美國何以潑我「自主國防」冷水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story/7338/2041659
聯合/美國何以潑我「自主國防」冷水

2016-10-23 02:42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新政府上台後,「自主國防產業」的口號震天;蔡英文並走訪相關廠商,強調要在北中南基地發展資訊、航太、造船產業,要自製潛艦及高級教練機。但美方最近卻在美台國防工業會議對這股「自主國防熱」大潑冷水,五角大廈資深顧問海大衛(David Helvey),公開質疑自製潛艦與教練機政策;華府親綠智庫「全球台灣研究所」研究員,國務院出身的安大維(David An)最近也警告,「完全自製潛艦」對台灣是不切實際的誘惑。

早在卅多年前美國與我斷交並限縮軍售時,蔣經國總統就裁示自製二代兵力。在參謀總長郝柏村八年任內,政府砸下重金研發戰機、軍艦、戰車、飛彈等武器,到九○年代逐一開花結果,使國軍實力大幅提升。但自此之後,裝備更新卻呈現遲緩趨勢,主力戰艦、戰機等兵器又落到必須外購的境地。

當年不惜砸巨資的成就,如今難以為繼,主因是主事者雖有自立自強的雄心,卻缺乏產業永續經營的觀念:一心想著汰換舊武器,卻未考慮新裝備入列後生產線如何維持。中共六四事件後,美法等國大幅放寬對台軍售限制,國軍獲得先進的F-16、幻象兩千等戰機;不料,卻也使得經國號產量慘遭腰斬。更糟的是,所有新裝備同時換裝,不僅造成使用單位壓力大增,也面臨未來同時屆齡汰換的難題。

倡議自主國防產業,必須先釐清:「自主國防」與「國防產業」之間並非等號關係。所謂「自主」,其實只是自製程度之別,武器市場幾乎不存在「純國產」;即使是美國,武器裝備的零附件也未必皆為本土製造。亦即,把「自主」當成神主牌,其實毫無意義。重要的是如何獲得最迫切需要的武器裝備,以滿足國防的需求。同時仔細盤算,為獲得某些武器裝備所付出的投資,是否有帶動本國產業發展的作用。

檢視目前國軍兩大「自主」計畫:在潛艦方面,美國已多年不生產柴電動力潛艦,根本沒有現貨可賣;歐洲各國忌憚北京壓力,更不可能軍售台灣。面對此情況,國軍以現役荷蘭劍龍級船體設計,搭配美國的戰系、兵器等「內裝」,堪稱是無奈的選擇。可以斷言,即使國造潛艦成功,「性價比」也必偏低。但潛艦的戰略價值非其他武器所能取代,即使咬牙吞血,也只能勉力一拚。

至於高級教練機,並非無法購得的絕密技術產品,就不該「何必曰利」,而須先從產業角度出發。其中最需注意的,就是規模經濟問題:國人自製戰機等先進武器,受限外交情勢難以外銷,本身需求數目有限,以低產量負擔研發開銷,成本必定居高不下。因此,為了區區六十六架的需求量,去研發一架新機,是否合算,便必須仔細斟酌。

另一方面,現代武器愈來愈貴,役期愈來愈長,戰機艦艇動輒使用廿、卅年以上,所使用的各種零附件也必須在壽期內都保證無缺。如果產量愈少,零件愈可能斷貨,就愈容易在服役中期後,淪為後勤不繼的「孤兒機」,嚴重影響戰力與操作安全性。

要落實國防工業「產業化」,必須捨棄「全自製」的誘惑,而要盡最大可能融入全球產業鏈,才能夠建立足夠的經濟規模,並替業者找出可行的獲利模式。只有確認能永續經營,業者才可能力爭上游,按部就班提升其國際合作的參與度。只有在少數絕對必要的項目上,才須忘記經濟面的優先考量,應不計成本地「強攻山頭」。

近年中共軍力突飛猛進,戰略天平日益對我不利。也因此,蔡政府喊出自主國防,可以獲得相當程度的輿論支持。但當局仍務須記取教訓,在獲得新武器與建立國防產業間,須找到適切的平衡點,更不可容許商人或政客趁機「發國難財」。若以一時民氣為障眼,趁機攫取國防資源,造成國家得不償失,將罪無可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47642
黃介正/志不可屈 權不可喪 機不可失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story/7340/2040065
黃介正/志不可屈 權不可喪 機不可失
10-22 02:44聯合報 黃介正

南中國海猶如一個具有多重切割面的晶鑽,透過不同角度投射,折映出歷史、文化、通商、資源、威望、安全、海防等不同的光線與色彩;無論從何種論理依據或利益算計,我中華民國之於南海,均應堅持「主權在我」,全方位積極經略。

一九四六至四七年,我海軍收復南海,並未受到列強盟國阻礙,菲律賓與越南根本無力挑釁,方才有十一段U形線之劃設與公告。一九四九年國府遷台,兩岸持續隔海交戰,在台海戰事攸關生死存亡之際,不續留兵力駐守南海諸島,在當時堪稱務實考量,但恰也給予周邊國家趁機奪島,強占不還的機會。

簡言之,我們之擁有南海並以曾母暗沙為國之南疆,是打贏外國人而來;而我們現今面臨多國聲索、南海仲裁困境,則是因我們打自己人所致。

面對當前南海問題,首要且關鍵之基本立足點,在於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以及國家主權之領土疆域主張,蹲好這個基礎馬步,才能內定社稷民心之錨,外尋縱橫捭闔之機。

我國綜合國力有限,包括南海問題在內之諸多涉外事務處置,永遠必須在外交利害與兩岸關係中求取動態平衡。

美國不希望我們多講南海十一段U形線,不要為北京所稱九段線之主張添柴火;要多講公海航行自由,少講歷史水域及權利;在南海問題上不與北京立場一致,才好結交周邊友邦而不孤立。

北京明白告訴我們,南海海域的權利是歷代老祖宗留下來的「祖產」,兩岸必須共同捍衛「祖權」,否則兩岸關係就「回不去了」。

我們贊同支持「公海航行自由」原則,但我國與美國在南海利益也非完全一致。夾在「祖產」與「公海」之間,我們反而要更堅定本身的主權利益,對北京和華府均維持「聯繫不聯手」,以爭取戰略餘裕空間。

面對現實,在國家力量有限、財政資源窘迫下,仍應該精算利害、分項緩進、由小而大、態度積極的貫徹各種武裝。

在法律武裝上,需要包容性的、盡可能的邀集國際公法的學理與實務專家,針對海洋法、海牙國際仲裁庭決定,以及未來需要的多面向法理論述,維持文火慢燉的研議工作。

在外交武裝上,除了「將台灣納入多邊對話機制」呼籲外,更應該在籌畫「新南向政策」時,認真思考將南海資源與經濟海域課題,以「雙邊對話」形式包裝切入。

在科研武裝上,可循「大政委」概念,將零散與各部會的科研項目,有戰略意識的鏈結在有利於南海權利的調研計畫,分進合擊。

在國防武裝上,沒有大舉投資遠程打擊戰力、密集常態巡弋的本錢,卻可研究科技新、編裝小、運動快、指管靈的新思路,針對必要之用兵做準備。

南海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前沿,也是中國近百年來不斷探索的安全邊疆,但台灣不可忽略,南海更是政府贏得民心向背的試驗場。

面對攸關國族大義、民生重利的南海問題,聯合報系的決策階層與眾多優質記者,敢效常山之舌、董狐之筆,不計世俗黨派之分野,無懼色彩標籤之謬陷,匯成此南海議題之鉅作,近以教學子,遠以滌史冊,深值稱讚推介,遂為序。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46779
蛙人泳池操演遭指假的 陸軍抗議且遺憾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politics/20161019/20161019934366.html
蛙人泳池操演遭指假的 陸軍抗議且遺憾
中央社-2016年10月19日 下午13:46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台北19日電)總統蔡英文9月視導金門,陸軍蛙人部隊在泳池操演遭指「玩假的沒意思」。陸軍司令部今天說,兩棲蛙人當天的水域戰技操演是縮短距離演練,陸軍司令部對此評論表達抗議與遺憾。

今天有媒體以「玩假的沒意思」發表評論,指蔡總統9月以三軍統帥身分赴金門,陸軍安排蛙人部隊戰技演練,地點卻選在室內游泳池,「網友嘲笑:吹冷氣,泡泳池,跟暑期育樂活動有何差別?旁觀者看熱鬧不免莞爾,直指玩假的沒意思!」

陸軍司令部發布新聞稿表示,媒體為社會公器,應就事實發表評論,僅引用網友意見即批評國軍訓練,陸軍司令部對此表達抗議與遺憾。

陸軍司令部說,兩棲蛙人為國軍精銳部隊,平日的訓練場域,視訓練課目及訓練目的不同而調整,游泳池亦屬訓場之一;至於長官視導或媒體邀訪,則依既定課表或規劃展示課目,區分室內縮短距離演練,及海上實兵操演。

陸軍司令部表示,蔡總統9月赴金門視導兩棲部隊,安排水域戰技操演,即屬縮短距離演練,參演官兵均全力以赴,展現平日的精實訓練。

陸軍司令部指出,司令部曾數度辦理媒體邀訪,亦選在同地點實施,以便專人解說及展示操演細節,室內戰技操演實非首見,相關內容並已數度見諸報端及電子媒體載台,敬請評論者明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45574
聯合/玩假的沒意思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story/7338/2032964
聯合/玩假的沒意思
2016-10-19 00:24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上月以三軍統帥身分赴金門,嚴肅的任務,卻引發鬧劇般的討論。陸軍安排蛙人部隊戰技演練,地點卻選在室內游泳池,網友嘲笑:吹冷氣,泡泳池,跟暑期育樂活動有何差別?陸軍回應,是為了讓蔡總統「近距離視導」;旁觀者看熱鬧不免莞爾,直指玩假的沒意思!

蔡政府施政滿意度雪崩式下滑,原因之一在於,很多政策陳義甚高,但執行起來卻總是「玩假的」,甚至唬弄人。勞工的一例一休是最明顯的例子,另如即將在立院闖關的《電業法》,事關能源基本方針,蔡英文強調決心邁向非核家園,啟動國家能源轉型;但政院發言人一開口,即聲稱保證「民生用電不漲」,顯然首要任務乃降低輿論壓力。

非核家園是民進黨核心政策之一,不能否認其具有環保意識,但恐怕也不無和國民黨別苗頭的用心。在野時民進黨可以口號挑好聽的講,如今執政大權在握,必須為政策落實和民意交代負責,說清要如何做到「綠電到位」與「電價保證不漲」同步達陣?致力發展綠能的國家,沒有一個不經長期規畫、轉型陣痛、以及坦誠召喚民眾犧牲配合的階段。唯獨民進黨,一邊喊非核,一邊保證電價不漲,連「使用者合理付費」的概念都不願誠實告訴大眾,真能憑空創造獨步全球的奇譚嗎?

蔡總統應當銘記「泳池邊視導蛙人戰技」的教訓,想想「玩假的」是如何令民眾發噱。從能源革命到協調勞資爭議,玩假的怎可能成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45572
聯合/人財兩缺的「國防懸崖」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934996
聯合/人財兩缺的「國防懸崖」

2016-09-02 04:5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最近軍方相關新聞頻傳:八月十五日,國防部宣布八十二年次之前的役男,明年仍需服一年常備兵役。十六日,陸軍一輛戰車在演習中翻落河中,四名官兵殉職。十八日,明年度中央總預算數字公布,國防預算增幅不到一億。廿一日傳出政府將在雙十國慶舉行「國防展演」(閱兵),以救災裝備為主題。卅一日又傳出,湖口陸軍基地發生戰車砲管膛炸事件。

上述事件看似各不相干,其實都反映出國軍近年遭逢的困境。

國軍目前兵力規模廿一萬五千,占全國人口將近一%,此一比率冠於全球採取志願役的先進國家。以美國為例,官兵福利待遇之佳、社會對軍人的尊崇都遠高於台灣,但軍人比率卻僅及台灣之半。事實上,以我國軍人的待遇和地位,國軍要想達成全志願,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近年國防部使盡解數招生,志願役人員比例的確增高,但距離足以停徵義務役,仍有相當落差。更何況過度拚招募,是否導致濫竽充數,一些根本不適合從軍的人也在勸誘下投身軍旅?近年幾起官兵自殘案件中,隱約呈現類似徵兆。

因此,民眾在質疑「募兵又跳票」時,其實更應深思:若無八十二年次前的役男撐場面,國軍已經「開天窗」。這些人再兩年即將用罄,到時該怎麼辦?

再說戰車落河,原因不外機械故障,或是人員操作失誤。兩者都指向國軍長期不重視後勤,零件補保常跟不上戰訓需求;這兩者都影響基層官兵的訓練品質,又以陸軍最嚴重。根本原因,在於預算不足,人員薪資與軍購費用不能減,看不見的「作業維持」因而長期偏低。國防部近年配合政策精簡兵力,為了避免外界質疑,裁減對象集中後勤單位;表面上戰力不減,其實只剩空架子,後勤維修保養人財兩缺,導致裝備妥善率偏低,最近戰車翻覆和膛炸皆與此有關。

惡習所及,就是裝備「折舊」速度偏高,役齡較高的武器往往「老人病」頻傳。如美軍B-52轟炸機已服役半世紀,預計還要再用卅年,這能謂「老當益壯」?另一方面,近年軍中發生意外,輿論經常充滿輕賤與嘲諷,往往使國防部及軍方備感委屈。但究其遠因,很大部分來自民眾服役時的印象,認為裝備長期不堪用,全靠表面文章造假,導致民間對於一切官方解釋皆不信任。

自制、服從與忍耐,是軍人武德的核心,但在近年「會吵才有糖」氛圍下,美德卻變成利空。不能抱怨喊冤的軍方,不僅沒人重視其需求,甚至成為各界剝削唯恐不及的肥羊。馬政府自恃於兩岸關係平穩,不斷為軍人找尋「副業」,甚至將「救災」列為等同備戰的核心任務。總統到軍中致詞,幾乎三句不離救災,高階將領的晉升,也常與是否曾參與救災有關。面對預算資源不足,長官又不重視軍人價值,士氣自然受打擊。

民進黨看出軍中潛藏的不滿情緒,在野時強力質疑政府漠視國防,甚至推出政策藍皮書,宣示執政後逐步提升預算;蔡總統上任後,幾場文情並茂的「有溫度」演講,應吸引到一定程度的軍人認同。但是現實很快就證明,當兩岸關係趨於緊張,政府對國軍卻不見相應的重視:綠營地方首長向軍方索討資源的情況沒有減少,國防預算也沒有提升;甚至「救災」居然成為舉辦閱兵的名目,對於軍人價值的扭曲,比起前朝有增無減。

建軍備戰有如買保險,只有災難來臨時才能體會其重要性。偏偏近年台灣社會只顧眼下,缺乏遠見,導致國防安全不斷被「借支」。問題是,面對缺人缺錢的「國防懸崖」,軍方高層要有挺身捍衛真相的勇氣;朝野政治人物,也要有不短視近利的胸懷,忍得住討好民粹的誘惑。否則,若持續對國軍偷梁抽柱、一伐再伐,國軍終究有力不能支的一天,屆時只怕悔之莫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27452
頁/共2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