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gpwb.gov.tw/newsgpwb_2009/news.php?css=3&nid=183163&rtype=2
2011/06/17 聯合精確空投系統 快速安全低誤差
◎ 雲 陽
降落傘在二次大戰初期開始被運用於實際作戰,使得部隊投入戰場的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從二度空間進化成三度空間。然而以飛機空投人員和物資,除了重量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之外,另外還受限於空降區的大小、地形與風向,因此自二戰以來,複雜的空降作業其實並未能有大幅度的進步。其間特技用飛行傘(RAM│AIR)的問世,雖然為傘具增加了操控能力,但畢竟仍舊需要人為進行操作,所以受惠的主要限於跳傘人員;對空投的物資而言,幾乎可說是一離開飛機之後,就要靠老天爺賞臉,才能順遂空投至目標區。區分數個酬載等級
在現代戰場上,實施物資空投運補作業時,會先由探勘小組在地面依現場天候及地理環境規劃空投區;飛機也會先行施放風標探測儀,以測量風向、風速,作為在空投前的參考依據。然而即使如此,空投物資因不具備自身可操縱性,因此精準度與滯空時間呈現反比,亦即若能盡量壓低實施空投高度(二千英尺以下),雖能有效提高精準度,但卻也讓運補飛機暴露於敵人低空防空武器的威脅之下。
為躲避防空武器威脅而選擇在高空實施空投,就得付出物資長時間滯空,散佈大範圍地面的代價,如此不僅地面部隊必須耗費時間和體力收集(美軍在阿富汗的最大誤差是偏離空投區一公里);在回收物資過程中,還可能受到敵人的伏襲;另一方面倘若空投不準,甚而飄落至敵區,就得再次實施,可謂耗時費財。
就身為空投接收者的美國陸軍與執行者的美國空軍而言,當然都深知空投作業的瓶頸所在,因此雙方都嘗試發展不同的方案,以解決空投精準問題。陸軍的方案是藉由精確與延展滑翔空投系統(PEGASYS),有數個酬載等級,由可操縱式降落傘、操縱纜繩以及空降導引單元,在空降導引單元內含有GPS接收器、電池組和導航控制軟體,以及纜繩控制機構。
空降導引單元在酬載脫離飛機前獲得最後定位資料,然後在落地前不停接收GPS定位再透過軟體計算與落地位置的差距,然後輸出控制訊號制動纜繩,讓降落傘逐漸滑向預設落地點,當空投貨物抵達降落地點,會再有小一具阻力傘張開,讓貨物得以隨即觸地。
在空軍方面,則是利用精確空投系統,其主要元件是一具可攜式加固型筆記型電腦,內建有任務計畫及天候預測軟體,在輸入空投貨物的相關數據及經由衛星鏈路接收更新資料後,可計算出空投物資脫離飛機的「彈道」或降落傘自由落下路徑,進而決定貨物的最佳空投釋出點。
實際運用伊拉克戰場
因此,鑑於陸軍與空軍都有精確空投的需求,並且也都有各自的發展成果,所以美國陸軍NATICK士兵研究中心就與空軍運輸司令部合作,將「精確與延展滑翔空投系統」與「精確空投系統」整合之後,就成為聯合精確空投系統(JPADS),達到統合發展,聯合作戰的效果。
聯合精確空投系統依酬載負重的大小,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二千二百磅的超輕型、一萬磅的輕型、三萬磅的中型和六萬磅的重型。其中除重型尚在測試階段之外,其餘各型則多已具備初始作戰能量,超輕型更已多次實際被運用於伊拉克及阿富汗戰場。
重型的六萬磅負重能量,其實等於已經足以承載一輛史崔克輪型裝甲車,因此,一旦發展成功實際運用後,等於宣告美軍將有能力在世界各地區快速部署史崔克旅武力,不再受到機場位置的限制,使得精確空投系統的價值從戰術等級躍升為戰略等級。
另外,我們更可由與傳統空投標準的比較,來得知精確空投系統所達到的實際進步:過去運輸機為能達到一百碼誤差範圍之內的最佳精準空投誤差,必須以一千五百呎甚至是四百呎的低高度飛行,並冒著被最簡易防空火砲擊落進行空投的風險;精確空投系統的精準度被要求在二萬四千五百呎海平面高度,距離八公里外進行空投時,落地誤差必須在五十公尺之內。此種精確度不僅有效提昇了空投作業的效益,還開啟了新的作戰觀念│如果同樣的精確度也能被運用在武器的投射上,則另一種視距外武器應該在不久的未來就會問世現身了!
(作者/資深軍事專欄作家;圖片/美國空軍網站)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