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備消息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陸先進武器曝光 實力威嚇並進
2011/06/06 13:25 瀏覽2,830|回應9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1106/20110606788385.html
陸先進武器曝光 實力威嚇並進
 中央社╱中央社 2011-06-06 09:59

(中央社記者曾志遠台北6日電)從技術、經濟、軍事、政治等層面上,都可看到中國大陸最近屢屢曝光的先進武器所涵蓋意義,不僅反映水準的提升,也扭轉國際局勢的評估,並有戰略上的嚇阻意義,尤其在南海問題上,儘管它可能是好幾年以後的事。

曝光率最高的除了中國大陸即將出廠的第一艘航空母艦瓦雅格號 (大陸稱瓦良格號,是俄文的直譯,瓦雅格號則是根據西方的譯音Varyag而來)以外,當屬以「出口轉內銷」方式在大陸媒體亮相的殲20隱形戰鬥機。

早在去年底,大陸網友「無意間」拍到了新一代戰機的圖片,在一些中文軍事論壇流傳。不到兩天,美國時代週刊網站就轉載這些不是很清楚的照片,然後中共喉舌新華網翻譯了這篇外電,大陸其他媒體大肆轉載。就這樣,大陸老百姓透過這種管道知道了殲20,北京官方也沒有因涉嫌國家機密外洩而處罰這些媒體負責人。

擁有隱形戰機的中國大陸,至少代表一件事,就是大陸軍事航空工業的提升。但事實上,殲20試飛也看到了大陸經濟優勢,它代表的是尖端工業的產業鏈,長期研發和努力遠超過其本身代表的軍事意義。

其次在科技層面看,先進武器的研製說明大陸保持了科技領先。殲20的試飛對大陸科技以跨越式發展、保持競爭力、推動創新等,絕對具有戰略意義;尤其外界分析殲20攻擊半徑大且能掛載重型攻擊武器,對宣稱對南海擁有主權的其他諸國,威脅的意義更大。

人民網一篇報導從國際關係角度分析,殲20的使命還包括貫徹中國大陸的戰略意圖及強化國際關係。文章認為,殲20一旦裝備部隊,甚至外銷,對國際格局的演變,國際關係的塑造,中國大陸國家利益和國際影響力的延伸和維護,戰略意義巨大。

大陸官方媒體不斷報導軍備的消息,有軍事專家認為,除印證大陸軍事實力提升外,也可藉此達到國家戰略層面的訴求,以穩定周邊日漸惡化的形勢。

中國大陸不容他人在自家後院「撒野」,南海海域之所以遭周邊國家覬覦,大陸軍方自忖就是因為沒有強大的海軍力量足以震懾。

但是大陸發展航母的策略並非使用航母去打擊航母,號稱大陸最大軍事網站的中華網認為,一旦交戰很可能用各種導彈尤其是彈道飛彈等廉價而有效的打擊方式。所以大陸的航母初期不會用來和美日等有絕對擊沉航母能力的國家抗衡。

不過像越南等鄰國對大陸這種發展都會神經緊繃,因為對一些缺少遠程作戰能力的小國,即使是將一艘超級油輪草草裝上眾多的導彈,搭載性能先進的戰機,再多幾艘反潛軍艦護航,就已經擁有主動進攻的優勢。

尤其是航母讓大陸軍力可遠程部署、控制南海海域,更讓在南海宣佈擁有主權的東南亞諸國神經緊繃。

但就算殲20在幾年後服役,大陸與美國的空軍實力還是有很大距離。大陸央視特約評論員尹卓就說,大陸軍事水準提升,「人家也跟著進步」,無論數量、技術成熟度都在與時俱進,「F-22到那時服役10年以上了,F-35也已使用了好幾年,而且美國下一代的X-47B、X-37B太空戰機都已經在服役了。」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柯林斯 (Gabe Collins)對大陸先進武器在還未服役前就頻頻曝光有一番頗為生動的描述。

他說,有一個人買了一輛跑車,但他有一輛跑車不代表他就是開得最快的。他必須得先學會如何完全發揮新車的性能,還得學會怎麼樣保養、維修。除了買車之外,還要完成許多其他事情才行。

瓦雅格號也好,殲20也好,都是大陸剛買來的跑車,從這個角度來看,大陸目前的軍事力量還不足以跟美國相抗衡,倒是大陸軍事力量的發展速度,真正讓西方,尤其是在南海佔據島嶼的東南亞各國豎起了汗毛。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44718
 回應文章
中共火箭軍戰略飛彈向車載轉型
2017/12/25 12:02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712250045-1.aspx
中共火箭軍戰略飛彈向車載轉型

發稿時間:2017/12/25 10:56
最新更新:2017/12/25 10:56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5日電)中國解放軍報今天報導,中共火箭軍的戰略飛彈正從固定隱藏在深山向車載機動方式轉型。因此,相關裝備管理變得相當重要。

報導闡述火箭軍某旅的裝備管理問題,當中提及,過去大陸的「巨龍(飛彈)」蟄伏深山,如今「馳騁九州」。

報導表示,隨著解放軍戰略飛彈部隊從「山溝溝部隊」向「車輪子部隊」轉型進程,飛彈旅也把提高快速機動、全域懾戰能力擺上重要議程。

為此,飛彈旅經常展開無預告戰備拉動演練,機動距離越來越遠,作戰半徑越拉越大,但問題也逐漸凸顯。

報導舉例指出,在一次演練中,一輛運輸車熄火停下,影響整個行動,並令演練對手有機可乘,實施突襲。

報導表示,火箭軍某旅就此提出,隨著飛彈武器裝備資訊化程度不斷提高,部隊組織結構、力量編成和運行狀態日趨縝密繁雜,更加需要嚴格落實「裝備管理條例」和相關配套法規,提高管裝用裝品質水準。

報導引述軍方修理軍官說,「一些新裝備科技『含金量』較高,但裝備管控設施設備、技術手段跟不上裝備換型步伐…」

為此,軍方有必要定期組織無預告拉動、火力突擊、裝備搶修等演練,臨機設置油料耗盡、運輸車短缺、車輛爆胎等難局困局,增強官兵在實戰化條件下的裝備維護和搶修能力。

一般而言,飛彈可以固定發射,也可車載或用火車運送,以提升機動。大陸火箭軍的前身是二炮部隊,早年車載運送未成熟時,外界相信二炮部隊的戰略飛彈主要埋藏在深山,機動性不強,且容易遭受攻擊。

解放軍的戰略飛彈可能涉及在遭受核攻擊後的反擊能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741016
共軍報:火箭軍解決數據鏈遠端連接問題
2017/06/19 14:11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706190129-1.aspx
共軍報:火箭軍解決數據鏈遠端連接問題

發稿時間:2017/06/19 12:10
最新更新:2017/06/19 12:10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9日電)中國大陸解放軍報今天指出,火箭軍的飛彈專家已攻克了「導彈信息(飛彈資訊)遠程快速傳輸難題」。專家分析,火箭軍將可以指揮不同地方的飛彈旅攻擊同一目標,比如一艘軍艦。

香港軍事專家梁國樑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這實際上是解決了數據鏈的遠端連接問題。換言之,火箭軍可以指示不同地方的不同飛彈攻擊指定目標。

火箭軍前稱二炮部隊,向來比較神祕,少有公開相關資料。

根據解放軍報的報導,某研究所所長、火箭軍飛彈專家李賢玉攻克了某新型飛彈訊息遠程快速傳輸難題,使多支飛彈旅、多種型號武器裝備實現在同一作戰指令下對目標實施火力打擊。

梁國樑並指出,解決了數據鏈的遠端連接問題,軍事意義重大,即火箭軍可以指揮不同地方的飛彈旅攻擊同一目標,比如一艘軍艦。

另據報導,火箭軍展開飛彈專家評選以來,先後有300餘名高級技術人才入選專家團隊。

報導引述火箭軍政治工作部領導說,過去飛彈專家過於集中於非作戰單位的現象已經成為歷史。

而今,實彈發射任務現場,作戰部隊「本土」飛彈專家已覆蓋一線所有飛彈旅,由其領銜的技術隊伍完全擔當起獨立發射的把關重任。

報導表示,這些飛彈專家在作戰運籌、陣地建設、檢驗發射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658322
陸專家:與美軍比 中共海軍是幼兒園生
2017/05/24 20:15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705240423-1.aspx
陸專家:與美軍比 中共海軍是幼兒園生

發稿時間:2017/05/24 19:18
最新更新:2017/05/24 19:18

(中央社台北24日電)中國大陸軍事專家李杰日前表示,和擁有10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及100多年經驗的美國海軍相較,中共海軍的船員還是「幼兒園學生」。

李杰還說,依國際標準,1個正式的航空母艦戰鬥群需要4500到5000名船員。因此,中國大陸2艘航空母艦服役後,2個戰鬥群約需1萬名船員;但中共海軍航空母艦戰鬥群的人員數量,遠少於國際標準。

南華早報報導,李杰表示,美國海軍擁有10個活躍的航母戰鬥群,且擁有100多年經驗的組織機構;相形之下,中共海軍的船員還是「幼兒園學生」。

他說,美國海軍建立全面的艦載航空作戰系統,包括在全天候情況下高密度起降的飛機,擁有所有船員名冊及協調整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內的各艘軍艦。

李杰指出,為使遼寧號航空母艦發揮作用,中國大陸已複製美國空勤人員操作系統的許多部分,包括為飛行甲板機組設計的彩虹色制服,以及著艦指揮官、阻攔裝置機械官及其他機組人員的手語。

他表示,培養一批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及著艦指揮官、阻攔裝置機械官及其他機組人員,要比在陸地上訓練戰鬥機飛行員和空勤人員困難得多。因為,航空母艦甲板飛機跑道的長度,只有陸地跑道的1/10。

李傑說,只要掌握建造技術,航空母艦的硬體可透過全天候工作迅速建成。但培訓人員需要很多經驗,只能透過時間累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649816
陸專家:中俄軍備差距縮小 俄有緊迫感
2017/05/23 13:42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705230094-1.aspx
陸專家:中俄軍備差距縮小 俄有緊迫感

發稿時間:2017/05/23 11:01
最新更新:2017/05/23 11:01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北京23日電)中國大陸軍事專家李杰認為,中俄雖是戰略夥伴,但兩國軍備差距不斷縮小,從俄方派Tu-22M轟炸機參加將在中國大陸舉行的軍事比賽,就可看出俄羅斯有緊迫感。

李杰在中國大陸環球網今天刊登的評論中寫道,被譽為國際軍事界奧運的「航空飛鏢」軍事比賽將首次在中國大陸舉行,俄羅斯將派出Tu-22M「逆火」長程戰略轟炸機在內近40架先進軍機參賽。

他提到,俄羅斯軍方高層今年賽前就表態「團體第一應屬於我們」。年年爭取冠軍,除反映俄軍彪悍勇猛及爭強好勝的性格,背後恐怕有「不可言喻的深層原因與目的」。

李杰分析,俄羅斯仍迷戀軍事大國光環,即使與美軍存有明顯差距,仍「自視清高」,不願失去「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寶座。但俄羅斯傳統領先的坦克和飛機等武器領域,這些年卻苦撐、艱難發展。

他舉例說,俄羅斯發展第5代戰機T-50不夠順利,就只好繼續讓Tu-22M亮相,展現在轟炸機領域的絕對優勢。但這款轟炸機設計久遠、電子系統老舊,如不加以改裝,離高科技戰爭需求恐怕會漸行漸遠。

李杰表示,中共空軍高層前不久宣布,正在發展新一代長程轟炸機。「雖然中俄是戰略夥伴,但中國與俄羅斯在軍事裝備領域的差距不斷縮小,讓俄多少也能感到一點緊迫感。」

根據4月公布的「全球火力指數」(Global Firepower Index),俄羅斯、中國大陸軍力分居全球第2、3。俄羅斯擁有全球最龐大陸軍,中共軍費則是全世界第2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649413
漢和:大陸試驗高速戰略滑翔武器
2017/02/04 18:25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70204/20170204073927.html
漢和:大陸試驗高速戰略滑翔武器
中央社-2017年02月04日 下午17:12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4日電)最新出版的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報導,中國大陸已多次進行高速滑翔武器的飛行試驗。

報導表示,這種試驗把殺傷器安裝在彈道飛彈上,進入大氣層分離之後,以大約10馬赫的高速飛行,其飛行速度比彈道飛彈彈頭的飛行速度快許多,十分不容易攔截。

另據報導,中共火箭軍近期立項(列入執行計畫)研製「戰術滑翔武器」,即對應美、日、台灣部署的戰區飛彈防禦計畫,包括終端高空防衛系統(THAAD,又稱薩德反導系統)、愛國者三型飛彈(PAC-3)等。

報導獨家透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研究所(航天一院十所)承擔了處於高度機密的「089專項戰略滑翔武器計劃」。

據報導,089專項已進入多次測試階段。

漢和創辦人平可夫認為,089專項戰略滑翔武器可能就是美方指稱的「WZ-14項目」。

平可夫透露,中國大陸從事戰略滑翔武器研究已有很多年的歷史,早在當年制定的「863計劃」中,就存在「705項目計劃」,負責高超聲速飛行器動力系統驗證機的研製。

目前這一驗證機處於試飛階段。

報導表示,中國大陸整個戰略滑翔武器受到美軍在南韓部署THAAD、日本部署PAC-3、雷神標準3型攔截飛彈(SM-3)系統、國家GBI計畫(戰略飛彈攔截計畫)的影響,大大加快了研製測試速度。

據指出,中國大陸下一階段將測試誘導系統,接下來將是彈頭研製。中段飛行試驗一旦成功,接下來應該是突破大氣層的隔熱測試,這是整個計畫中最為艱難的階段。

不過,漢和認為,要部署這些高速滑翔武器,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83880
梁啟超兒子梁思禮逝 陸航太工程奠基者
2016/04/15 20:11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60415/20160415658157.html
梁啟超兒子梁思禮逝 陸航太工程奠基者
中央社-2016年04月15日 上午11:45

(中央社台北15日電)中國大陸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兒子梁思禮14日在北京逝世,享壽91歲。梁思禮治喪辦公室說,預定18日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告別式。

綜合中國大陸媒體報導,梁思禮3月患感冒,肺部不適入院治療。因年事已高,嚴重影響到心肺功能,14日逝世。

梁思禮為外界所熟知的身份之一是梁啟超最小的兒子。他1945年獲美國普度大學學士學位,1947年獲辛辛那提大學碩士學位,1949年獲辛辛那提大學博士學位。

梁思禮同時也是大陸著名的飛彈和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他參與中國航太歷史上的多個首次,包括在「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研製中首次採用新技術。

他曾對航太可靠性工程提出論述,成為航太可靠性工程學的開創者和學科帶頭人之一。他曾獲得大陸許多科學獎項,代表作品有「向太空長征」、「梁思禮文集」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467218
大陸航母將海試 衛星技術趕美
2011/07/13 08:34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1107/20110713233685.html
大陸航母將海試 衛星技術趕美
中央社╱中央社 2011-07-13 01:15

(中央社北京12日綜合外電報導)數項報導指出,中國大陸可能在數週內開始測試首艘航空母艦,同時正發展先進衛星。在南海主權爭議中,讓人對其軍力增長更為憂心。

過去數年中,北京的國防支出逐年增長,用於更新過時裝備與推出先進科技武器,包括殲20隱形戰鬥機原型機和威力強大彈道飛彈。

大陸國營的英文「中國日報」(China Daily)報導,1998年購自烏克蘭、改裝的首艘航空母艦,一般預料主要是用於訓練。

前蘇聯航母「瓦雅格號」(Varyag),原擬改為海上賭場,現在則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推動海軍現代化的重要一環。

中國軍方和政界消息來源先前表示,北京當局可能今年啟用瓦雅格號,作為中國共產黨建黨90週年獻禮。這將是邁向航空母艦艦隊正式服役的實驗性第1步。

中國日報說,「瓦雅格號預期主要擔任戰鬥機飛行員和甲板官兵的訓練艦」。報導說,瓦雅格號「首度海上測試可能會在本月底、8月初或是今年稍後展開」,「現在不清楚瓦雅格號何時能正式服役,以及將部署在哪個基地」。報導還說,有「謠言」稱另1艘航母正在上海建造。報導未提供細節。

中國日報報導,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chael Mullen)正在中國訪問,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告訴穆倫,瓦雅格號「對我們研究這些東西,十分有價值。」

分析家指出,就實際觀點而言,中國大陸海軍擁有可靠航空母艦且在亞洲海域發揮有效戰力,大概需要幾年時間。二次大戰以後,亞洲海域大體上是由美國海軍主宰。

消息來源指出,建造1艘中等的傳統動力、排水量6萬噸的類似俄國庫茲涅佐夫上將號(Kuznetsov)級航空母艦,成本可能超過20億美元。中國可能取得至少2艘航母。

這艘航空母艦的下水,會使周邊國家對中國大陸軍事現代化與軍力增長更加擔憂。最近幾週以來,大陸更積極在南海耀武揚威。中國、台灣以及包括越南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多年來一直為南海領土主權爭議不休。

菲律賓外交部長羅沙里歐(Albert del Rosario)提議,將南海主權爭議提交國際海洋法法庭裁決。就此提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今天重申,中方主張根據國際法,透過當事國間直接談判解決。

洪磊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始終主張根據公認的國際法,透過當事國之間的直接談判解決南海爭議。」

國際海洋法法庭(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The United Natio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設立的獨立司法機構,負責處理海事爭端。

中國正在開發能對美國航空母艦形成嚴重威脅的東風21型彈道飛彈。如果台灣發生危機,華府可能將航母部署至台灣周邊海域。

報導引述陳炳德說:「中國的東風21D導彈還處於研究階段,就算今後能用,成武器了,也是防禦性的,不是進攻性的」。

據刊登在英國防衛安全刊物「戰略研究期刊」(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10月號上的1份報告,使用這些導彈能增進中國在開發更先進衛星的能力。

據路透社取得的報告,中國偵察衛星能即時追蹤敵軍目標、導向彈道飛彈,使北京能將武力投射到海岸線之外。「中國的衛星群正從蒐集一般戰略訊息的有限能力,過渡至能立即支援戰術行動的新時代。」

「在獲得已知靜止目標影像的能力上,中國或許已與美國並駕齊驅,而且可能在未來兩年一連串衛星升空計畫中超越美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70249
大陸布局南海 東南亞合縱連橫
2011/06/06 13:29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1106/20110606788349.html
大陸布局南海 東南亞合縱連橫
 中央社╱中央社 2011-06-06 09:59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台北6日電)蘊藏石油的南海是亞太地區的潛在火藥庫,在中國大陸加速擴充軍備、建造航空母艦後,宣稱對南海島嶼擁有主權的東南亞各國,無不戒慎警惕,並暗中展開軍事競賽與合縱連橫。

原本無人理會的南中國海諸島,在發現石油蘊藏後,其中有51個島嶼,陸續被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汶萊和越南佔領,其中又以越南佔據29個最多。

過去,東南亞諸國原本認為,大陸沒有長程部署軍力的能力,本著先佔為贏的做法搶占鄰近自己的南海島嶼,加上大陸經濟崛起後軍力跟著擴張後,北京當局以「和平發展」來對抗國際上「中國威脅論」的論調,東南亞各國仍持續著在南海島嶼的佔領權。

北京當局也為了強化大陸「和平發展」的印象,於2002年11月4日和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各國簽訂「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承諾透過友好協商與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南海有關爭議,讓東南亞各國更加放心。

但是,隨著大陸近年來靠著經濟力量積極擴張軍力,向俄羅斯採購4艘基洛級攻擊潛艦配置在南海艦隊,又研製飛豹殲擊轟炸機和空中加油機,作戰範圍涵蓋南海海域,同時在西沙群島整建島礁工事、組建可隨時向南海進擊的快速反應部隊、增添監控整個南海的新式裝備、提升演習層次等,都顯示北京控制南海的決心。

此外,中共正在海南島三亞市興建可停靠航母的大型海軍核潛艦基地,顯示南海已成大陸軍事戰略佈局重點,引發東南亞各國緊張。

為對抗大陸不斷擴增的軍力,東南亞各國,包括向來與大陸維持良好關係的新加坡,紛紛展開軍備競賽。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去年公佈的報告指出,從2005年到2009年的5年時間裡,東南亞地區武器採購量,比上一個5年幾乎倍增。研究所武器轉讓項目高級研究員維茲曼(Siemon Wezeman)說,「一些東南亞國家預見到了威脅,中國成為該地區的一個問題」。

其中,和大陸曾因爭奪南海島嶼控制權而數度發生戰爭的越南,在擴充軍力上最為積極。越南最近更聲稱大陸海監船干預越南船隻探勘油氣、製造區域緊張,並揚言動用海軍。

菲律賓最近也指控中國大陸入侵「南海領海」,向聯合國遞交抗議書。菲國5月也傳出有意採購潛艦和美國要淘汰的巡邏艦,積極加強海上力量。

美國也對大陸意圖透過軍事擴張,逐漸控制被視為重要航道的南海,有所警惕。

以去年美越聯合軍演為例,即可看出美國高調、加碼介入亞太與南海事務的態度,目的還是鞏固美國利益。有觀察家認為,東協力量較小,當然歡迎美國表態介入,希望借重美國的力量,在南海與大陸一較長短。

大陸當局當然反對美國的介入。外交部長楊潔篪曾回應說,勿將鄰國之間領土、海權爭議,擴大為國際事件,中方也不接受美方提議的多邊協商模式。

東南亞國家和大陸相對來說國小勢弱,加上美國「重返亞洲」的全球戰略考量,東南亞國家勢必拉著美國參與南海問題談判。可以預見的是,南海議題逃不了美中對弈的格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44720
共軍劍指南海 中越緊繃
2011/06/06 13:26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1106/20110606788360.html
共軍劍指南海 中越緊繃
 中央社╱中央社 2011-06-06 09:59

(中央社記者李信寬台北6日電)中國大陸與越南近日為南海油氣探勘互嗆,瀕臨衝突。此前,共軍刻意披露航母、殲20及新導彈部署,凸顯打贏「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北京「劍指南海」的企圖不言可喻。

5月底,越南政府指控3艘中國大陸巡邏艇在南海騷擾1艘越南探油船,要求中方「自我克制」,否則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越南的國家利益」。對此,大陸外交部隨即公開駁斥,官媒甚至揚言中方「沒有(與越南)衝突的意願、但有衝突的實力」。

追根究柢,中越南海衝突源自競奪南沙群島(Spratly Islands)油藏及領土。

南海地區油氣資源豐富,是全球4大海洋油氣聚集中心之一,有「波斯灣第二」之稱。初步估計,石油儲量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這對渴需能源的中、越兩國充滿誘惑。

南沙群島共有230多個島嶼、礁灘和沙洲,其中,大陸占有永暑礁等7座島礁,越南占有南威島等29座島礁,各自新修固定建物,宣示主權。越南甚至把所佔領的南沙島嶼劃歸為「福綏省」。

中、越兩國就南海疆域問題談判長達27年,期間雙方多次發生海上衝突,最大的2次分別是1974年中國大陸出兵收復西沙群島,以及1988年中越赤瓜礁衝突,中方護衛艦擊沉1艘越南武裝運輸船。

共軍靠「小米加步槍」起家,昔日人海戰術思維在南海汪洋難以施展,但最近一、二十年致力發展軍備,導彈、核潛艇、殺手衛星等先進攻擊性武器陸續出籠,近年更組建「藍水海軍(Blue-water navy)」。例如大陸軍艦遠赴索馬利亞海域護航,就是企圖跨出「近水」,將國力擴延至遠洋及深海地區的例證。

共軍準備將庫茲涅佐夫級(Kuznetsov-class)瓦雅格號航母配屬南海艦隊,更凸顯「劍指南海」的企圖及決心。位處「近水」、離「遠洋」不遠的南海地區,當然成為共軍展現軍力的絕佳地帶。

況且,南海既是「局部」地區,中國大陸也擁有「高技術」(航母、戰機、導彈),出手「懲治」越南,符合共軍「打贏高技術(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戰略思維。

共軍蓄勢多時,自信有實力以南海為練兵場,但南海情勢複雜,中國大陸必須考量東協各國反應與美國因素;但至少大陸有軍事做後盾,與東南亞各國對話南海議題時,「話語權」不可同日而語。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4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