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yam.com/cna/china/201107/20110713233685.html
大陸航母將海試 衛星技術趕美
中央社╱中央社 2011-07-13 01:15
(中央社北京12日綜合外電報導)數項報導指出,中國大陸可能在數週內開始測試首艘航空母艦,同時正發展先進衛星。在南海主權爭議中,讓人對其軍力增長更為憂心。
過去數年中,北京的國防支出逐年增長,用於更新過時裝備與推出先進科技武器,包括殲20隱形戰鬥機原型機和威力強大彈道飛彈。
大陸國營的英文「中國日報」(China Daily)報導,1998年購自烏克蘭、改裝的首艘航空母艦,一般預料主要是用於訓練。
前蘇聯航母「瓦雅格號」(Varyag),原擬改為海上賭場,現在則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推動海軍現代化的重要一環。
中國軍方和政界消息來源先前表示,北京當局可能今年啟用瓦雅格號,作為中國共產黨建黨90週年獻禮。這將是邁向航空母艦艦隊正式服役的實驗性第1步。
中國日報說,「瓦雅格號預期主要擔任戰鬥機飛行員和甲板官兵的訓練艦」。報導說,瓦雅格號「首度海上測試可能會在本月底、8月初或是今年稍後展開」,「現在不清楚瓦雅格號何時能正式服役,以及將部署在哪個基地」。報導還說,有「謠言」稱另1艘航母正在上海建造。報導未提供細節。
中國日報報導,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chael Mullen)正在中國訪問,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告訴穆倫,瓦雅格號「對我們研究這些東西,十分有價值。」
分析家指出,就實際觀點而言,中國大陸海軍擁有可靠航空母艦且在亞洲海域發揮有效戰力,大概需要幾年時間。二次大戰以後,亞洲海域大體上是由美國海軍主宰。
消息來源指出,建造1艘中等的傳統動力、排水量6萬噸的類似俄國庫茲涅佐夫上將號(Kuznetsov)級航空母艦,成本可能超過20億美元。中國可能取得至少2艘航母。
這艘航空母艦的下水,會使周邊國家對中國大陸軍事現代化與軍力增長更加擔憂。最近幾週以來,大陸更積極在南海耀武揚威。中國、台灣以及包括越南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多年來一直為南海領土主權爭議不休。
菲律賓外交部長羅沙里歐(Albert del Rosario)提議,將南海主權爭議提交國際海洋法法庭裁決。就此提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今天重申,中方主張根據國際法,透過當事國間直接談判解決。
洪磊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始終主張根據公認的國際法,透過當事國之間的直接談判解決南海爭議。」
國際海洋法法庭(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The United Natio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設立的獨立司法機構,負責處理海事爭端。
中國正在開發能對美國航空母艦形成嚴重威脅的東風21型彈道飛彈。如果台灣發生危機,華府可能將航母部署至台灣周邊海域。
報導引述陳炳德說:「中國的東風21D導彈還處於研究階段,就算今後能用,成武器了,也是防禦性的,不是進攻性的」。
據刊登在英國防衛安全刊物「戰略研究期刊」(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10月號上的1份報告,使用這些導彈能增進中國在開發更先進衛星的能力。
據路透社取得的報告,中國偵察衛星能即時追蹤敵軍目標、導向彈道飛彈,使北京能將武力投射到海岸線之外。「中國的衛星群正從蒐集一般戰略訊息的有限能力,過渡至能立即支援戰術行動的新時代。」
「在獲得已知靜止目標影像的能力上,中國或許已與美國並駕齊驅,而且可能在未來兩年一連串衛星升空計畫中超越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