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yam.com/cna/life/20150629/20150629119606.html
台灣大叔帶領科技宅男 自製火箭上太空
中央社-2015年06月29日 上午10:56
兩岸創客專題報導之三(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29日電)一群台灣大叔帶領科技宅男,親手做出一枚枚火箭,從外殼、電路板到降落傘,全都「MIT」。大叔說,「火箭發射那一刻的感動,可以解放人對科技的想像。想像一下,未來台灣發射低空衛星群的景象。我們打死不退,就先拚了再說!」
過去7年,一群近來被稱為「台灣火箭大叔」的瘋狂科學家,帶領著台灣數所大學的學生,足跡踏遍新竹香山溼地、屏東旭海海岸邊,腳穿黑色雨鞋,踏過泥濘地,架設發射架,發射親手做出的一枚枚火箭。
2014年3月24日,一枚長6.35公尺、直徑0.4公尺、重300公斤的「HTTP-3S」探空火箭發射成功,飛了足足十幾公里。這是大叔和宅男合作的成果之一,也是目前國內學界研究至今最大型的混合型式探空火箭。
大叔和宅男的團隊正是近來頻頻搶占媒體版面的「「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 ARRC),2012年由私人和企業捐款在交通大學成立。
他們親手做的火箭取名「HTTP」是因為團隊成員包含來自新竹(Hsinchu)、台北(Taipei)、台南(Tainan)與屏東(Pingtung)四個地區的教授、研究人員與數十名碩博士生。
ARRC中心由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吳宗信擔任主任,主要成員包括交大機械系教授陳宗麟、台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教授林信標、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教授何明字、屏東科技大學車輛工程學系教授胡惠文等人。
「HTTP」不僅僅代表研究團隊的地區,吳宗信多次在媒體上說,HTTP也是網路上超文字傳輸通訊協定之意,代表此系列探空火箭的想像空間一如網路般無遠弗屆。
一枚探空火箭需要火箭結構、火箭構型、航電系統、感測系統、通訊系統、回收系統、燃燒推進系統互相搭配。從主要成員的背景,就可知道各自負責推進系統、感測器、發射系統、遙測通訊等各領域分工。
當初怎會想到一起造火箭?林信標告訴中央社,「早期中科院造個火箭,要花幾千萬元,大家就想說有可能集力完成,而且火箭可以完全都made in Taiwan(MIT),能以更便宜的價格完成。」
其實,這群熱血大叔當年還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時,就都彼此認識,太空夢早在心中萌芽。回台教書後,剛好一起參與國家太空中心一項獨立驗證計畫,於是揭開這場大家一起自製火箭大戲的序幕。
火箭大叔中的靈魂人物非吳宗信莫屬。他率先在交通大學史無前例地開設了火箭專題研究課,並帶領學生在氣熱與電漿物理實驗室(Aerothermal & Plasma Physics Laboratory, APPL)」「從無到有」、「動手做」火箭。
最早,由小型的蔗糖火箭做起。所以,蔗糖火箭(APPL)也以實驗室英文名的縮寫來命名。
ARRC網站上「校園裡的火箭隊」詳細描寫了這些「太空Maker」的「黑手」本事。
火箭上的降落傘是交大博士生魏世昕這幾年來一頂一頂手縫出來,他在永樂市場買尼龍布,在釣魚店找到強度高的理想繩子,買講解降落傘的書、看「Youtube」拆解降落傘的奧秘。如今一頂能從幾十公里高空彈開、回收探空火箭的傘就從他的手中縫出來。
當年一部描寫火箭男孩「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的電影,激發魏世昕的太空夢,在交大時上了吳宗信的火箭專題課,從此開啟太空黑手的生涯。
太空宅男戲稱自己是「黑手」,因為每天「親手做到手黑黑」。魏世昕坦言,「真的蠻辛苦的,有一段時間,都沒有任何新生敢加入。」實驗室裡苦力般身體力行的磨練,的確曾讓許多學生卻步。
自己動手做,竟做出許多獨步全球的設計。ARRC網站上細數包括台灣原創內裝電子線路高動態飛行導航電腦系統、台灣原創碳纖維儲氣瓶纏繞技術、台灣原創減滾系統,以及一整套火箭系統整合等創舉。
曾歷經無數次失敗的吳宗信告訴中央社,「ARRC研發自製的混合式火箭推進系統,目前可以說在世界的領先群裡。」
林信標說,「台灣絕對有能力發展自己的科技。而且航太科技正很適合鼓舞下一代的年輕人。看到火箭發射升空的那一刻,心中的感動,會激發極大的熱情,更可以解放人類對科技的想像,科技不再僅僅只在一個平面晶片上,可以從2D邁向3D,開啟無限想像。」
一向鼓勵年輕人「勇於追夢」的吳宗信則說:「你在台灣的科技界怎麼找到東西讓他們那麼excited?每一次都能excited、流淚;做手機做得好,能(那麼感動)嗎?」
他說,以代工為主的產業型態,會把科技研發人才綁向特定的產業鏈位置,無限的想像能力慢慢失去。太空產業是所有產業中想像空間最大的,「年輕人永遠都需要想像空間,才能發揮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的潛力。」
造火箭的過程,不只可以激發想像力、創造力,與無比的熱情,更重要的是,對這些太空maker而言,「自己動手做,真的很有趣!」
林信標就說,「大家一起來造火箭,真的很好玩!很多零件都是自己做的,例如火箭上的放大器是用基地台的放大器改造,晶片是自己研發的,你不覺得很有趣嗎?」
7年多來,投入新台幣7000多萬元、滿腔熱血的火箭大叔和太空宅男親手造了一枚又一枚的火箭,下一步是年底挑戰可以飛行100公里的大型探空火箭。
這支徹徹底底的台灣研發、設計與製造的火箭系統、團隊,想要挑戰全球學術圈沒人想過的紀錄。
經費已經沒了,堅持「台灣不要忘了自己有做夢的權利」的ARRC團隊,決定繼續追夢,今年初發起群眾募資,邀請台灣民眾一同贊助「HTTP-3前進宇宙募資計畫」。
更重要的是這項計畫不僅只是追夢而已,而是未來有商業化的價值。
吳宗信表示,混合式火箭具高安全性、低成本、環保特色,「發展混合式火箭是台灣難得的機會」,因為除了全球航太業太空旅行採用混合式火箭外,未來還可應用於發射個人方塊衛星。
方塊衛星(CubeSat)最小1公斤、體積10立方公分。科學期刊「SCIENCE」把它列為2014年度十大科學發明之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已著手規劃火星方塊一號(Mars Cube One,又稱MarCO)發射計畫,未來可能應用在國土安全、環境監控、防災勘災等方面。
方塊衛星不僅造價相對低廉,科學界甚至已有人發起開源的方塊衛星計畫(LibreCube),在網站上免費提供包括從衛星機上系統一直到地面基礎設施系統等各種開源資訊,鼓勵每個人自己建造、修改衛星。
因此,吳宗信認為,「個人衛星系統的時代就快到了。」花2000萬就可以有3、4個小衛星,中小企業都可以負擔得起。他說,「再給我們4、5年,(新台幣)5至8億就好,我們就有可能成功發射、而且入軌!」
台灣擁有自製火箭,還有助於提升產業競爭力。林信標說,「火箭科技的研發,可以帶動許多產業的升級,例如可以應用在汽車、通訊,甚至是發展無人機。更重要的是可以開展不同產業的想像。」
有些人認為,台灣那麼小,不需要發展耗費資源的航太工業,應該把主力瞄準民生工業。
不過,大叔們「夢想很大」,決定帶著台灣上太空。吳宗信對中央社說,「人類從2G時代,邁向3G、4G,甚至5G後,『and then(然後呢)』?但你想像一下未來台灣所發射的低空衛星群的景像。」
他說,「太空產業的時代就要來到了,台灣不需要力拚大衛星,可以鎖定微衛星,而且應用面涵蓋環保、農業、國防等各方面。台灣有機會在這個領域走出自己的利基市場。」
吳宗信坦言,「我們有5、6分把握,不知道未來能不能成功,但『打死不退』,先拚了再說!更何況台灣有這麼多優秀的人才,這個機會絕不能失去。」
不只大叔們想要一直做火箭,直到做不動為止。ARRC的宅男團隊也決定要追隨大叔,「大家都希望能親手做出發射微衛星的載具」,魏世昕和同是ARRC團隊的林哲維這麼告訴中央社。
ARRC團隊的「maker」精神、熱血追夢為台灣的故事,已感動不少人。截至6月29日,有2162人響應贊助這項募資計畫,募資金額已逾600萬元。ARRC計劃募集1600萬元。
「再問一次,台灣、有沒有資格,能不能做太空夢?」ARRC募資網站上的這句話打動許多台灣人的心。大叔和宅男們親手做火箭,一次次體驗學習失敗,再從失敗中站起來,不放棄夢想的權利。
這群太空maker正具體而微地呈現台灣社會各個角落裡悄然成形的maker運動與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