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軍軍力發展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楊念祖:輿論攸關戰爭勝負
 瀏覽17,394|回應129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politics/201009/20100908116095.html
楊念祖:輿論攸關戰爭勝負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9-08 19:22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8日電)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今天表示,媒體已成為軍事作戰以外,關係戰爭勝負的重要領域。掌握輿論主導權及發揮「不對稱作戰」效益,是戰爭勝負關鍵所在。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舉行「第4屆軍事新聞學術研討會」,由楊念祖主持開幕儀式,邀請英國里茲大學亞洲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教授任格雷(Gray D. Rawnsley)發表「21世紀軍隊媒體關係」專題演講。

楊念祖致詞時表示,希望藉此次專家學者學術理論與實務經驗的分享,創新國軍新聞思維、新聞工作效能,並加強國際媒體接軌,以強化新聞傳播的不對稱作戰作為。

他說,為強化國防政策行銷,應結合傳播科技發展與媒體訊息,讓民眾瞭解國防施政與成效,爭取輿論支持與認同,塑造國軍正面形象。

楊念祖指出,政府施政要接受民意監督與媒體、輿論檢驗,國軍應瞭解輿論是國防施政的鏡子,各界所提意見都是鞭策國軍自我檢討與提升的動力。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163583
 回應文章 頁/共1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觀察中共軍演 專家:若台海爆發衝突外援介入困難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8090093.aspx
觀察中共軍演 專家:若台海爆發衝突外援介入困難
2022/8/9 12:13

(中央社記者王承中台北9日電)中國在台灣周邊進行大規模軍演,軍事評論家亓樂義今天表示,對台最大威脅是使台灣處在戰略內線的態勢,防衛縱深也被壓縮到最小範圍,若未來不幸發生衝突,外援介入比烏克蘭困難,台美應評估衝突後最需要的物資,開始進行預儲、預置。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國自4日開始在台海周邊海空域實施聯合軍事演習,並向台灣北部、南部及東部周邊海域發射東風系列彈道飛彈,其中有部分彈道飛彈飛越台灣上空,被稱為繼96台海飛彈危機後的第4次台海危機。

前國民黨立委、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今天主持「中共軍演的衝擊」直播節目,邀請資深軍事評論家亓樂義對談,觀察中國軍演對台灣可能帶來的影響。

亓樂義指出,台灣防衛作戰首重戰略防護,要能頂住中國的第一擊。他認為,此次軍演對台灣最大的威脅是,使台灣處在戰略內線的態勢,防衛縱深也被壓縮到最小範圍。國防部應好好思考國防資源該如何配置,以前是重西輕東,但此次軍演共軍機艦已進入台灣東部、巴士海峽。

林郁方表示,俄軍面對烏克蘭的不對稱作戰吃盡苦頭,但他認為此次台海危機顯示,台海防衛作戰與俄烏戰爭在本質上不同。他認為,台灣海峽阻止兩岸接近,不對稱作戰須等中共把兵力投射到台灣後才能發動,在此之前,沒有所謂不對稱戰爭的問題,因為無法接近敵人。

亓樂義指出,此次軍演顯示台灣未來可能面臨被中共封控的局面,台灣處於戰略內線態勢,外援介入要比烏克蘭困難,台美應評估萬一衝突發生後台灣最需要的各項物資,開始進行預儲、預置。

林郁方表示,若中共圍困台灣,台灣的天然氣儲備絕對不夠用,且目前也很難增加儲存地點,而爆發戰爭時,也會是中共優先攻擊的目標。當兩岸發生戰事,台灣的電力絕對嚴重不足,這問題很難解決。這涉及台灣是否有能力獨立突破中共封鎖,或是美日是否願意協助台灣。

亓樂義指出,目前很多客觀條件讓美國不得不重視台灣,但問題不是美國要不要幫助台灣,而是台灣安全是否符合美國在印太的核心利益。他認為,若中共佔領台灣,等於第一島鏈沒了,美國必須被迫退出東亞,他相信現在美國認為中國是威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7174593
監控共艦引建軍方向思辨 學者:不偏廢而在平衡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8080350.aspx
監控共艦引建軍方向思辨 學者:不偏廢而在平衡
2022/8/8 22:28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8日電)共機連續多日逾越台灣海峽中線,戰略學者今天指出,中共眼見俄烏戰爭的城鎮戰傷亡大,對台改採封鎖與包圍作戰;至於海軍監偵共艦引發不對稱建軍討論,學者與國軍將領認為,須在武器載台與戰術戰法之間取得平衡、全方位的思考。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共軍4日至7日在台灣周邊6處海域展開軍演,不僅射擊11枚東風系列彈道飛彈,更透過戰機、船艦侵擾台灣周邊海域及多次逾越台海中線。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長沈明室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指出,此次軍演是測試台灣防衛作戰思維的很好機會,台灣受俄烏戰爭影響,認為打城鎮戰、游擊戰是可行作戰方式;但中共也理解,若遂行城鎮戰將造成共軍很大傷亡,因此改採封鎖與包圍作戰。

針對外界解讀中共此次軍演是破壞台灣海峽中線,沈明室根據空軍公布的航跡圖分析,共機路徑在台海中線「進進出出」,未有長驅直入情況;這顯示中共雖不承認中線的存在,但仍顧慮國軍反制作為、不敢貿然進入。

國軍近年致力研製如沱江級艦等小型艦艇,但此次海軍近距離監控共艦時,相形之下噸位明顯略小,引發對不對稱作戰防衛構想的討論。

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指出,此次危機顯現軍方在建軍備戰上應適時調整,例如共軍若持續運用海空兵力壓迫台灣,海軍則需要中大型水面艦與其抗衡,確保制海權穩固及海上交通線,並同步發展其不對稱戰力。

前海軍新江軍艦長、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教官呂禮詩表示,台灣長期發展沱江級等小型艦艇及輕快兵力,不僅受浪湧影響大,這些兵力在大型共艦後方監控時,恐造成吃尾浪問題;他建議,海軍建構4000噸以上的艦艇勢在必行。

呂禮詩指出,當中共對台演訓採取灰色地帶作為時,可看見海軍應對能力「捉襟見肘」;因此,軍方一定要想出新的對應方式,避免未來落入「一對一」監控消耗戰。

不過,沈明室認為,關鍵不在討論回歸大型載台的建軍思維、或採取不對稱作戰,而是應採取平衡、全方位思考的方式,以應對不同戰爭型態。國防部作計室次長葉國輝中將下午在記者會也回應,不對稱作戰不是只有針對武器載台,也包括戰術戰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7174539
學者:印太戰略布局 台海成為美中軍事角力第一線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206060151.aspx
學者:印太戰略布局 台海成為美中軍事角力第一線
2022/6/6 14:42(6/6 15:12 更新)

(中央社台北6日電)中國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韋宗友表示,由於美國總統拜登號召的印太戰略高度關注台灣,並強化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台海將成為美中軍事角力的最前線。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所出版的刊物「國際問題研究」於上月15日發行最新一期,收錄韋宗友發表的「拜登政府『印太戰略』及對中國的影響」專文。

韋宗友指出,印太戰略對中國的影響包括,不利於中國對周邊國家的外交與一帶一路倡議、惡化中國周邊戰略環境,以及對台海和南海局勢產生不利影響。

他說,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高度關注台灣,視台灣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安全夥伴,擬藉由實施「太平洋威懾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強化美國及盟友、夥伴的軍事威懾能力,遏止中國武統台灣。

韋宗友指出,美國藉一體化威懾戰略,強化在印太地區的前線軍事部署並投入新軍事技術,頻繁派遣軍艦穿越台灣海峽,召集日本、澳洲等盟友關切台海局勢,以致台海緊張局勢加劇,台海變成中美軍事角力的第一線。

對於當前美國政府的政策分析,他說,拜登執政後,不僅延續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執政後期的對台政策,拋棄美國政府長期以來對台交往的若干限制。

韋宗友指出,拜登更聲稱,要與印太區域內外夥伴一起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包括支持台灣的自衛能力,確保根據台灣人民的意願和最大利益,和平決定台灣未來的環境。

觀察拜登政府推動印太戰略的步驟,他說,其藉由外交、經濟和軍事「三位一體」立體推進,而非單純依賴軍事。

韋宗友指出,在外交方面,美國政府高層不僅頻繁會晤印太盟友、夥伴的元首及政要,更絡繹不絕造訪印太國家,更強調關注印太地區每個角落,無論是東北亞、東南亞,還是南亞和大洋洲包括太平洋島國。

他說,在經濟方面,拜登政府提出「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和「印太經濟架構」(IPEF)對抗中國一帶一路,力圖與中國展開全方位競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7168903
拜登稱美軍將保台 學者:對台戰略轉向建設性清晰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5230327.aspx
拜登稱美軍將保台 學者:對台戰略轉向建設性清晰
2022/5/23 19:31(5/23 19:48 更新)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台北23日電)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在訪問日本時表態,若中國犯台,美國將以軍事介入。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認為,美國台海戰略逐漸轉向「建設性清晰」,釋出嚇阻中國軍事冒險的明確訊號。

拜登今天在日本舉行記者會時,被媒體問到美國是否願意以軍事介入保衛台灣,拜登肯定回應「是」,並警告中國正在玩火。蘇紫雲認為,拜登並非失言或脫口而出,因為這是拜登會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之後的國際記者會,不是非正式場合,拜登必定有備而來。

蘇紫雲表示,美國雖然重申「一中政策」,對台海的大戰略框架沒有改變,但在戰術和手段上已明顯出現細膩微調,許多訊息皆有跡可循,例如在國際峰會層次,美國從2021年開始,在美日、美韓峰會、「四方安全對話」(QUAD)、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的聯合聲明,都將台海和平與安全納入。

蘇紫雲表示,另一線索是美國政治菁英態度的轉變,包括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華自強(Rick Waters)指稱中國誤用聯合國2758決議案,國務卿布林肯公開提倡台灣應加入聯合國體系,以及近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糾正北京誤用「一中原則」,指華府遵循的是「一中政策」等。

蘇紫雲舉例,軍事菁英對台海議題的發言也出現轉變,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主席密利(Mark Milley)在國會表達美軍可保衛台灣,海軍部長戴杜羅(Carlos Del Toro)表示美國海軍重點將放在「阻止中國入侵台灣」,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基里諾(John C. Aquilino)日前也表示,美軍將確保「台灣的現狀保持不變」,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羅(Sam Paparo)更公開表示防止中國武力奪取台灣是他的職責。

蘇紫雲認為,從種種跡象可研判,美國傳統對台的戰略模糊、戰略清晰二分法已不適用現況,「建設性清晰」比較適合描述目前台美戰略現況。

不過蘇紫雲強調,台灣不應對美國的防衛承諾賦予過度解讀,台灣必須負起自我防衛的責任,不會當白搭便車者(free rider);台灣的基本態度是不示弱,但也不會刻意挑釁引發台海戰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7167612
港媒:共軍試射反艦飛彈 疑模擬攻擊蘇澳與關島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205130148.aspx
港媒:共軍試射反艦飛彈 疑模擬攻擊蘇澳與關島
2022/5/13 14:01

(中央社台北13日電)據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導,最新衛星圖像顯示,共軍在新疆的軍事基地試射反艦飛彈,並引述台灣軍事分析專家的說法,疑似模擬攻擊台灣東部的軍港蘇澳及美軍的亞太戰略前沿關島。

報導說,從近期披露的衛星圖像,共軍已精進反艦飛彈的操練,由往昔鎖定大型且尺寸如航艦的目標物,如今則是針對較小型的艦艇與海軍基地。

報導指出,據海軍新江軍艦前艦長、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前教官呂禮詩分析,這些圖像顯示,位於新疆省地廣人稀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某處,有個海軍基地模擬停靠仿真艦艇的台灣東北部軍港,以及關島的多個軍事目標。

報導指出,呂禮詩說,他發現有處佈建非常相似位於台灣東部宜蘭縣的蘇澳軍港,並說:「我試著把(這處實體模型)對比美軍位於(日本)橫須賀與佐世保及(菲律賓)蘇比克灣的軍港,但最像蘇澳軍港。」

報導說,他表示,這座基地裡的模擬靶艦,推測是停靠在蘇澳軍港的紀德級驅逐艦。

報導指出,呂禮詩說:「這些實體模型與演訓規劃,推估是解放軍戰艦針對關島基地及蘇澳軍港的目標物,模擬發射鷹擊-21反艦彈道飛彈的精準打擊。」

報導另引述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USNI News)網頁11日刊載的消息,衛星圖像顯示,中國當局正沿著沙漠的邊陲,打造幅員遼闊的大型靶場,內建驅逐艦及碼頭的模型。

報導說,位於靶場的新目標物之一、也就是仿真的驅逐艦及碼頭是在去年12月完成,位於一艘幾可亂真的航艦模型西南方約13公里處。

報導指出,去年11月,總部在科羅拉多州的衛星圖像公司馬薩爾科技(Maxar Technologies)曝光這艘模擬航艦的位置。

報導引述美國海軍學院專欄作家沙頓(H.I.Sutton)的文章指出,今年2月解放軍試射飛彈摧毀了上述目標。

報導指出,沙頓表示,就這些實體模型的外貌、位置及遭到的攻擊推估,這些是彈道飛彈試射的目標物。

報導說,中國已至少研發兩款超音速反艦飛彈,分別是東風21D與東風26型,前者又名為「航艦殺手」,後者則被稱之為「關島快遞」,因東風26型的射程達5000公里,涵蓋美國本土外的重要軍事基地。

報導指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研究員許瑞麟表示,美國的航艦打擊群與兩棲戰備艦隊及兵力都集中在關島。關島是位於第一島鏈外的前沿軍事樞紐,更是解放軍飛彈鎖定的目標。

報導說,許瑞麟表示,蘇澳是戰略要港,用來確保台灣在戰時的海上補給不致斷絕,所以這也是解放軍優先鎖定的目標。

報導指出,他說:「解放軍在戰時將以飛彈攻擊台灣的關鍵設施,不僅是機場、(指管)中心、儲備掩體,還有軍港。」

報導說,許瑞麟表示:「蘇澳位於台灣東部,具備一定程度的戰略縱深,對比位於台灣西岸的另個重要軍港基隆,較不易遭受解放軍自海峽對岸,迎面而來的攻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7166609
專家示警 中共疑建模型模擬攻擊蘇澳軍港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5130058.aspx
專家示警 中共疑建模型模擬攻擊蘇澳軍港
2022/5/13 11:13(5/13 12:56 更新)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3日電)前海軍新江軍艦艦長呂禮詩示警,中國疑似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模擬全尺寸的蘇澳軍港,並模擬攻擊停泊在港內的紀德級飛彈驅逐艦,對海軍而言是嚴峻挑戰;因近期敵情嚴峻,軍友社理事長李棟樑昨天也赴蘇澳軍港慰問。

前海軍新江軍艦艦長、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教官呂禮詩在個人臉書表示,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11日公布,於解放軍去年11月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航空母艦模型附近又發現新目標。新模型在去年12月完成,位於航艦模型西南8英里處,不但具有全尺寸碼頭,更令人訝異的是目標已非過去的航艦而是驅逐艦;但此目標今年2月進行類實戰驗證後迅速拆卸,現在已不存在。

呂禮詩指出,他之前曾提到,解放軍055型飛彈驅逐艦搭載的鷹擊21攻船彈道飛彈,威懾近來取道於菲律賓佛得島水道的美軍航空母艦打擊群,若這次新疆沙漠中的驅逐艦模擬的是蘇澳軍港裡的紀德艦,對海軍而言是嚴峻挑戰。

由於近期中共機艦頻對台侵擾,共軍航艦遼寧號作戰群更由北向南航經台灣東部海域演練,海軍任務繁重,青年日報報導,軍友社理事長李棟樑昨天在海軍司令劉志斌上將陪同下,赴蘇澳168艦隊慰問官兵。

李棟樑提醒,近期疫情嚴峻,大家務必照顧自己,才能夠保衛國家,因為唯有維持良好體能,才能維繫海軍戰力完整;同時也叮嚀簡艦隊長務必細心關懷官兵,善盡幹部照顧部屬之責。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7166606
18架共機擾台 學者:研判與遼寧艦戰鬥群聯合演訓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5060349.aspx
18架共機擾台 學者:研判與遼寧艦戰鬥群聯合演訓
2022/5/6 20:46(5/6 21:23 更新)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6日電)18架共機今天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其中運8反潛機連2天深入東南空域;戰略學者分析,遼寧號航艦作戰群目前位置在台灣東部外海,推測可能演練遠征打擊機群作戰,並與遼寧號航艦戰鬥群進行聯合演訓。

空軍晚間發布共機動態,18架共機(1架運8反潛機、2架空警500預警機、2架轟6、6架殲11戰機、1架運8遠干機、6架殲16戰機)侵擾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

除了今天的2架轟6,其中1架運8反潛機更連續2天深入台灣南方及東南方空域,加上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2日公布,共軍遼寧號航艦率領7艘各式軍艦,由東海穿越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分析,目前航艦所在地點,可能位於台灣東方500公里、琉球南方一帶海域。

蘇紫雲告訴中央社記者,遼寧號近日在台灣東部外海500公里的菲律賓海一帶演習訓練,根據公開資訊,近年遼寧號動向大多於春末夏初季節、即5月時離開母港往南演訓,以避免演訓期間遭遇颱風等大自然因素。

蘇紫雲認為,中共陸基航空部隊已日趨成熟,加上運8反潛機連2天深入東南空域,可能原因是為了與遼寧號航艦戰鬥群聯合演訓。

在政治層面,蘇紫雲說,美國、英國3月間再度討論台海安全情勢,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昨天也再次提及台海穩定重要性;因此,中共透過演訓間接傳達對台灣議題「國際化」的不滿。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指出,根據空軍公布的動態,今天機型為完整的遠征作戰編隊,可能在演練遠征打擊機群作戰,而反潛機深入台灣東南空域,推測可能是與遼寧號航艦作戰群配合演練外,亦可能是偵測巴士海峽一帶潛艦,或蒐集水文資訊。

揭仲提到,巴士海峽被稱為「潛艦走廊」,不僅是重要通道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中共透過此舉強化及經營西南區域。

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中將分析,中共此舉是進行跨島鏈戰術演練,透過今天的遠征打擊編隊與遼寧號航艦作戰群海空協訓。

張延廷建議,這次遼寧號動態並非由國防部主動披露,而是由漁民發現,但其實國軍都有掌握相關動態,未來應主動讓外界知道,並擅用媒體的優勢奪取文宣作戰先機,就如同烏克蘭在戰爭中適時公布攻勢與戰況,取得國際話語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7166017
國軍將與美軍士官交流 提升聯合作戰能力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4130236.aspx
國軍將與美軍士官交流 提升聯合作戰能力
2022/4/13 15:50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3日電)國防部官員表示,今年國軍擬啟動與美軍「雙方士官交流」計畫,提升國軍士官聯合作戰能力,預計前往美方聯合作戰訓練中心、不對稱作戰大隊等單位,觀摩美方聯戰士官班授課情形。

中共頻以機艦對台文攻武嚇,除了侵擾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深入台灣東南方空域外,更頻以假訊息對台認知作戰,已影響區域和平穩定,軍方除了透過對美軍購、自行國造產製武器飛彈、提升官兵訓練強度外,也深化與民主友好國家軍事交流。

台美雙方軍事交流多年,隨著區域情勢的演變,近年交流活動已逐漸浮上檯面。

國防部官員告訴中央社記者,參謀本部曾與美軍實施士官交流,目的是建立雙方士官專業關係,去年12月1日至12月10日,由國防部總士官長潘文清一等長帶隊,與相關士官長及上士赴美,赴太平洋特戰指揮部、印太司令部、太平洋陸軍第25師閃電訓練中心等單位交流。

官員指出,面對共軍威脅,提升士官的聯合作戰能力在未來的新興戰場環境相當重要,美軍近年持續推動各軍種間的聯合作戰訓練。雖然各軍種任務屬性不同,在聯戰訓練會遭遇困難,可從電子資訊共享方面著手,藉此先了解不同軍種作戰模式及語言,再逐步推動實際聯戰訓練。

國軍今年與美軍展開的「雙方士官交流」計畫,將針對各軍種士官相互交流,並且赴美參訪、研討士官教育訓練等做法,滾動式修正未來3年的規劃。赴美參訪部分,預計前往美方聯合作戰訓練中心、不對稱作戰大隊,觀摩美方聯戰士官班授課情形。

官員指出,美方強調,網路攻擊是作戰重要一環,可能因此對美國造成傷害,因此監測與情報收集相當重要,美方也運用真偽情報、電子訊號干擾及網際網路防護等方式進行,更推動人員一專多能,結合擅長資訊專業的後備軍人,共同提升戰力。

有關交流啟動的時間點、確切推動項目。國防部表示,相關計畫均依規劃期程,持續推動雙方士官交流工作,以鞏固合作關係。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7163505
台美士官交流計畫 學者:有助強化國軍聯合作戰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4130230.aspx
台美士官交流計畫 學者:有助強化國軍聯合作戰
2022/4/13 15:42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3日電)國軍擬今年與美方啟動士官交流計畫,戰略學者指出,過往台美交流都是從高階軍官開始,交流穩固後開始基層士官交流,此舉有助提升國軍士官士氣,並對國軍未來的聯合作戰產生結構性影響,發揮不同軍種火協的最大效果。

國軍擬在今年起與美方啟動「雙方士官交流」計畫,除研討教育訓練作法外,也將赴美參訪聯戰訓練中心深化交流,提升國軍士官的聯合作戰能力:國防部則指出,均依規劃期程,持續推動雙方士官交流工作,以鞏固合作關係。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舒孝煌告訴中央社記者,士官在部隊中是很重要的中堅力量,其服役時間比軍官久、受的基礎訓練也多,並具備操作專業化武器系統的能力,因此強化士官階層是維持部隊運作重要議題,使其走向專業、職業化。

舒孝煌認為,國軍的士官通常都是在台灣接受訓練,相較軍官較少與美軍及友盟國家交流,但美軍近年透過很多方式與盟國夥伴交流,目的是提升美國盟邦的作戰能力與互通性,使其具備與美國操作相同武器的能力。例如,此次烏克蘭能有效使用美國提供的單兵裝備反制俄軍,是因美國過往曾協助訓練,顯然在這次戰爭中展現成果。

但舒孝煌也提到,美國現在強調多領域作戰,並將陸海空、網路電子戰、太空等都視為戰場,但台灣目前的不對稱戰力仍聚焦發展飛彈,未來也應強化無人機、電子戰等領域。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指出,士官在美國,甚至西方的基層部隊中是運作核心,更是排、連單位的兵器及小部隊作戰專家,且因為士官在單位長期服役較少輪調,所具備的專業會來的比排、連長等軍官來的好。

揭仲表示,美軍的軍官只負責決策,但給予專業建議與執行都由士官進行。美國、歐洲也相當強調士官在基層部隊中扮演的「專家與靈魂」角色,因此若要強化基層作戰能力乃至聯合作戰,就要將士官訓練好,使其扮演教官與領導者的角色。

國防部智庫、國防院學者蘇紫雲也提到,擴大士官與美軍的交流,將對國軍未來的聯合作戰產生結構性影響,士官不易調動、嫻熟部隊事務,且嫻熟各項武器操作、準則與程序,相對於容易調動的軍官,更能發揮不同軍種火協的最大效果。

在政治層面,蘇紫雲表示,美國自2018年通過國防授權法以來,多次強調要協助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除了軍售台灣精準彈藥、魚叉飛彈等「硬體」外,例如後勤人員訓練等「軟體」層面美方也相當重視,過往台美交流都是從高階軍官開始,高階交流穩固後開始進行基層士官交流,更有助提升國軍士官的士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7163504
從俄烏看台海 軍事專家:認知作戰首重「用名」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4030061.aspx
從俄烏看台海 軍事專家:認知作戰首重「用名」
2022/4/3 11:35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3日電)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表示,面對共軍犯台可能,台灣是否能主導認知戰走向,進而替友盟提供救護的名義,以阻卻後續侵略活動,絕非戰爭爆發後才要尋求的解答,台灣須在「用名」認知作戰上時刻著力。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黃宗鼎,在「國防安全即時評析」專區,以「認知作戰首重『用名』」為題,撰文分析反制認知作戰用名的威脅與重要性。

黃宗鼎指出,一場戰爭是非曲直,由於不同價值判斷或各種錯假訊息干擾與影響,實在無法一言以蔽之,這不僅是新聞媒體的課題,即便是歷史學者多半為了定調一場戰爭究竟是「義戰」或是「兵禍」,也付出相當時間成本與政治代價,因此戰爭在爆發當下的用名,相當重要。

黃宗鼎也援引近期發生的俄羅斯、烏克蘭戰爭。他表示,相較俄羅斯在戰爭發起之始,便鎖定使用「特別軍事行動」一詞,規避其戰爭責任。

烏克蘭官方在社群媒體所用語彙,例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Russia Invaded Ukraine)、「俄羅斯侵略」(Russian Aggression)、「侵略烏克蘭戰爭」(aggression against Ukraine)、「烏克蘭自由民主之戰」(its fight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違反人道罪」之戰(a crime against humanity)等,無不是替俄羅斯貼上侵略者、甚至是帝國主義標籤。

國際社會方面,英國主要使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Russian aggression against Ukraine);歐盟主要使用「俄羅斯軍事侵略烏克蘭」(Russia’s military aggression against Ukraine),美國務院則使用意涵更加完整的字眼,「俄羅斯聯邦對烏克蘭進行中的侵略」(The Russian Federation’s Ongoing Aggression Against Ukraine),羅馬天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3月13日則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行動是不可接受的「武裝侵略」(armed aggression)。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雖在聯合國譴責俄羅斯入侵案投下贊成票,但主要使用較為簡單的「烏克蘭情勢」一詞。中國則主要使用「烏克蘭問題」、「烏克蘭危機」,規避「判斷是非曲直」意圖十分明顯,也間接替俄羅斯撇清戰爭責任。

回歸到台海情勢,黃宗鼎指出,「台灣必須在『用名』認知作戰上時刻著力」。他表示,面對解放軍侵犯台灣的可能,台灣是否能主導認知作戰走向的關鍵,相信也將取決於詮釋戰爭本質的「用名」問題。

在中國可能使用「祖國統一」或「反分裂國家」特別行動等名目,為其軍事侵犯行徑賦予正當性情況下,台灣要如何迅速反制,透過哪些平台或機制來進行「用名」認知作戰,進而為友盟或任何可能外力提供適切援助與救護名義,以阻卻解放軍後續的侵略活動,此絕非戰爭爆發之後才要尋求解答的事務。

他強調,透過這次俄國侵烏戰爭,相信相關政府部門在認知作戰的SOP上都會更新升級。「名不正則言不順」,認知作戰為詮釋權的角力,作戰場域可謂無所不包,大至戰爭命名,小至台灣命名「民主礁」,而避用北京在1983年另行命名的「黃岩島」,無不在從事「認知攻防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7162512
頁/共1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