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yam.com/cna/politics/20140827/20140827514561.html
中華民國遠征軍 盟軍反攻主力
中央社-2014年08月27日 下午14:48
(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27日電)中華民國在二次大戰組遠征軍前往印緬與盟軍並肩作戰抗日,保障後勤補給通路順暢。遠征軍新38師師長孫立人整訓駐印軍,奠下反攻緬北基礎,密支那滅日軍主力,打通滇緬公路。
二次大戰後期,中華民國在日軍包圍下,從東北到西南完全被阻斷,僅剩滇緬公路一條國際運輸線,國軍當時力保滇緬公路通暢,為保證武器物資外援不致中斷。
就整個戰略態勢而言,英國在緬甸、印度等殖民地需要中華民國軍事協助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朱浤源指出,中華民國在美國支援下,組成遠征軍進入滇緬,與同盟國並肩作戰。
根據朱浤源為孫立人所作口述歷史指出,1936年築成的滇緬公路是支援中國的重要交通動脈,但通車不久,英國與日本達成協定封鎖公路,1940年日本入侵越南,威脅馬來西亞、新加坡和緬甸等英國殖民地,英國才轉變態度,於10月間開放滇緬公路,並醞釀中英軍事同盟。
1941年春,英國與中華民國政府組成「中緬印馬軍事考察團」到緬甸、印度、馬來西亞軍事考察。幾經協商,同年12月23日簽訂「中英共同防禦滇緬公路協定」,成立中英軍事同盟。
1942年初日軍第15軍4個師團分兩路進攻緬甸,其中一路在仰光登陸,循滇緬公路攻擊英軍,英軍節節敗退,接受美國建議向中華民國求援。中國遠征軍在3月正式成軍,在緬甸與英軍並肩作戰,展開第一次中印緬作戰。遠征軍以羅卓英為第1路司令,杜聿明為副司令,指揮杜聿明第5軍、甘麗初第6軍與張珍第66軍進入緬境。
根據當時同盟國規定,遠征軍屬中國戰區,軍事委員長蔣介石為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參謀長為美國史迪威將軍,遠征軍所有軍需補給,由美國供應。
1942年4月孫立人將軍率新38師抵達緬甸,參加曼德勒會戰。4月17日,西線英軍步兵第一師及裝甲第7旅被日軍包圍於仁安羌,糧盡彈缺,水源斷絕,陷於絕境。
當時擔任中國遠征軍曼德勒衛戌司令的孫立人將軍親自指揮新38師113團1121名官兵,星夜馳援仁安羌救援被困英軍。113團在團長劉放吾上校帶領下,以夜戰、近戰、劈刺格鬥戰、射必準確彈無虛發等戰法與日軍激戰,不但殲滅1400名日軍,解7000多名英軍被困之圍,還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軍官兵、傳教士和新聞記者500餘人,史稱「仁安羌大捷」。
仁安羌一役是中國遠征軍入緬後第一個勝仗,孫立人以1000餘名兵力,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救出近十倍於己的友軍,轟動全球。蔣介石特頒四等雲麾勳章。美國總統羅斯福授予孫立人「豐功」勳章。英王喬治六世也授予孫立人「帝國司令」勳章,孫立人是第一個獲得此勳章的外籍將領。
不過,英軍在仁安羌戰役後,決定撤守緬甸,孫立人奉命掩護盟軍撤退。由於日軍強力反攻,遠征軍決定從緬甸撤退,杜聿明執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命令,從野人山撤回雲南,但孫立人認為野人山不可行,決定轉往印度。
孫立人在口述歷史中曾指出,新38師在撤退時屬於殿後角色,他思考後覺得易受日軍伏擊,才毅然決然往西撤往印度,可是,當時陣前抗命是唯一死刑。
朱浤源說,16年前曾訪問時任孫立人部隊的警衛排長,這名警衛排長目睹孫立人與杜聿明為撤退路線爭執,孫立人用無線電直接聯絡蔣介石,取得蔣介石同意後才撤往印度。
遠征軍也自此後分成兩路,前往印度的孫立人部隊,改稱為「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簡稱「駐印軍」或「中國駐印軍」;另一部分軍隊退至中國境內怒江東岸,連同以後新增部隊,到1943年春重新成立「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司令部」。
轉往印度的駐印軍,包含孫立人的新38師等部隊在內,在美國於蘭伽設立的訓練中心進行美式訓練,配備美式裝備,奠下第二次中印緬作戰勝利基礎。
史迪威在第一次緬甸作戰失敗後決心反攻,因此向蔣介石提出蘭伽整訓計畫,希望以蘭伽受訓的部隊為種子建立中國新軍30個師。孫立人的新38師是第一個進駐蘭伽的中國軍隊,當時的國府黨政要員宋子文、參謀總長何應欽和兵工署長俞大維都親自赴蘭伽視導新軍整訓的狀況。
1943年10月,駐印軍展開第二次中印緬作戰,此次反攻最重要戰役就是1944年攻克密支那,成功拔除日軍在緬甸的重要據點,但也造成國軍死傷慘重,損失數個師的兵力。
駐印軍攻克密支那後,整編成新一軍與新六軍,孫立人擔任新一軍中將軍長,率部連續攻取八莫、南坎。1945年1月27日,新一軍與滇西中國遠征軍聯合攻克中國境內的芒友,打通了滇緬公路。隨後,孫立人在3月指揮新一軍各師團繼續猛進,連續攻占臘戍等地,消滅日軍在緬甸主力部隊,結束第二次中印緬作戰。阻斷日本西進與軸心國串聯,奠定二次大戰勝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