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太空科技新聞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歐巴馬的太空計畫:火星探險
 瀏覽18,015|回應142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WORLD/WOR6/5461136.shtml
歐巴馬的太空計畫:火星探險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0.03.08 03:00 pm
 
 
白宮7日表示,歐巴馬總統下個月將在佛羅里達州舉行會議,宣示美國探索太空的下一步行動,他在這次會議將說明行政當局對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願景,以及表示,美國最終將執行火星探險任務。

歐巴馬在先前提交國會新的預算計畫中,已取消美國重返月球的計畫,因此,他對於位在選票關鍵州的NASA必須表明其承諾。據悉,歐巴馬希望重新調整太空總署在太空科技努力的重點,以準備至太陽系其他星球執行載人太空任務。

歐巴馬政府計畫在五年內投入60億美元,把太空運輸轉移給商業公司;另外數十億美元用於科技研發,以及延長國際太空站的使用壽限。

白宮在聲明中說:「在多年對新科技投資不足和預算不切實際之後,總統將公布NASA的宏大計畫,為其重振太空探索的道路。」

白宮預定4月15日舉行這次會議。會議重點在討論NASA新願景和下一步計畫的目標和策略,以及可創造的新科技和新行業。白宮並指出,新科技亦有助為月球之旅奠定基礎,最後再邁向火星。

【2010/03/08 聯合晚報】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897211
 回應文章 頁/共1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科學家稱拍到蘑菇照片 火星是否有生命熱議再起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3260351.aspx
科學家稱拍到蘑菇照片 火星是否有生命熱議再起
最新更新:2019/03/27 07:41

(中央社倫敦26日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在一項引發爭議研究中宣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探測車「好奇號」在火星上拍到多張「蘑菇」照片。但這能否證明火星有生命,仍是一個問題。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中宣稱「好奇號」(Curiosity)拍到的部分火星照片中,可見到真菌類植物在貧瘠火星表面生長。

有關這項研究的陳述,NASA尚未證實或是駁斥。

研究羅列15張火星照片,作為藻類、地衣和「火星蘑菇」的證據。

一旦這項發現獲得證實,勢必會改寫人類對於火星以及地球以外生命的認知。

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印度生命科學學院微生物學系的達斯博士(Regina Dass)表示:「地球上並無地質或其他非生物力,能夠產生數以百計具有蘑菇和菌柄形狀的沉積結構,並在四周地表上排出狀似孢子的物質。事實上,NASA拍到的15個標本,是在3天內從地表所生長出來。」

目前尚不清楚,為何生命會突然出現在火星上,但可能情況是地下比地表更適合培育生命。

這項研究宣稱刊登在「天體生物學和太空科學評論」(Journal of Astrobiology and Space Science Reviews)期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947805
向火星探測車機會號告別 NASA宣布任務結束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2140079.aspx
向火星探測車機會號告別 NASA宣布任務結束
最新更新:2019/02/14 12:13

(中央社華盛頓1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正式宣布無人駕駛太陽能探測車「機會號」任務告終,機會號服役近15年間不僅找到水曾存在火星的證據,更加深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的認識。

法新社報導,自去年6月火星發生沙塵暴後,NASA便與機會號(Opportunity)失聯,今天正式宣告它死亡,為太空探索史上堪稱最具收獲之一的任務劃下句點。

由於大規模沙塵暴席捲火星遮住陽光,機會號因太陽能電池無法充電進入休眠,過去幾個月來,NASA向機會號發出數百次訊號皆未獲得回應。NASA表示,昨晚嘗試與失聯8個月的機會號取得最後聯繫。

NASA主管科學任務局(Science Mission Directorate)的助理署長朱布肯(Thomas Zurbuchen)在加州巴沙迪納(Pasadena)任務總部舉行的記者會說:「我宣布機會號任務結束。」

參與任務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都對機會號的死亡表示哀悼,還給它起了小名叫Oppy。
機會號2004年登陸火星後,原本預計執行90天任務卻服役近15年。(圖取自NASA網頁nasa.gov)

曾參與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任務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火星研究中心主管哈里森(Tanya Harrison)也推文寫道:「在JPL度過這一晚,看著最後一項指令發送給在#火星(#Mars)的機會號。」

「曾有寂靜、淚水、擁抱,也有共同的回憶與歡笑。#謝謝機會號(#ThankYouOppy)。#晚安機會號(#GoodnightOppy)。」

幾代曾接觸小小勇敢冒險家機會號的科學家也接連表達緬懷之意,前操作員塞伯特(Mike Seibert)推文說:「向火星女王致敬。」

曾駕駛機會號的哈特曼(Frank Hartman)告訴法新社,作為計畫的一員,讓他感到「無上榮耀」。

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透過聲明說:「正因為有像機會號這樣的裝置執行開拓任務,才能讓我們勇敢的太空人有朝一日能踏上火星表面。」

機會號於2003年7月7日發射,隔年1月25日著陸,從火星傳回21萬7594張影像,全都能在網路上找到。

機會號在火星一處廣大平原著陸開啟探測旅程,有大半時間都在那服役,也曾卡在一個沙丘數週動彈不得。機會號利用地質探測工具,證明火星上曾經有水的證據。

機會號在火星的另一半時間挺進奮進撞擊坑(Endeavour Crater)邊緣,拍攝壯觀的全景影像並發現礦脈痕跡,替水曾經流過火星上的岩石再添一項證據。

機會號的雙胞胎探測車「精神號」(Spirit)於2003年6月10日發射,隔年1月4日降落火星,一路服役至2010年。這2台探測車原本僅預計執行90天任務,卻遠遠超過NASA期待。

目前,火星上僅剩2012年降落的「好奇號」(Curiosity),不同於機會號仰賴太陽能發電,它靠著核能供給電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934012
火星探測車機會號失聯 NASA將宣布任務終結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2130056.aspx
火星探測車機會號失聯 NASA將宣布任務終結
最新更新:2019/02/13 11:44

(中央社華盛頓1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晚將嘗試與失聯8個月的無人駕駛太陽能探測車「機會號」取得最後聯繫,並在明天舉行簡報會,料將正式宣布任務終結。

法新社報導,「機會號」(Opportunity)2004年登陸火星後,原本預計執行90天任務卻服役近15年,走過45公里的路程,締造探測車行駛距離紀錄。

然而,大規模沙塵暴去年席捲火星遮住太陽光,致使「機會號」的太陽能電池停止充電,進入休眠狀態。

儘管NASA工程師竭盡所能地透過無線電渠道與「機會號」恢復聯繫,它最後一次傳出音訊是在2018年6月10日。

去年8月,NASA設下宣布「機會號」死亡的45天期限,引發強烈抗議;同年10月,NASA將截止日期延至2019年1月以重新評估情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933393
NASA洞察號探測器捕捉成功 人類首度聽見火星風聲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12080216.aspx
NASA洞察號探測器捕捉成功 人類首度聽見火星風聲
最新更新:2018/12/08 22:21

(中央社坦帕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表示,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捕捉到火星的風所造成的振動後,人類首次聽見這顆紅色星球的低沉風聲,予人強烈的感受。

法新社報導,風速介於每秒5至7公尺的和風,吹過洞察號太陽能板,所造成的振動被捕捉下來。「洞察號」無人探測器11月26日降落在遍布塵土且荒涼的地球鄰居火星。

收錄振動的是「洞察號」探測器內部的氣壓計和艙面地震儀等兩個感應器。「洞察號」的機械手臂未來將會把地震儀部署在火星地表。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首席研究員派克(Thomas Pike)在電話記者會上表示:「這是地震儀收集的最初15分鐘資料」。他補充說道,「有點像風中飄揚的旗子」。「聽起來真的有如超脫塵世,也是確實如此。」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的「洞察號」首席研究員班納特(Bruce Banerdt)說,捕捉到大約下午5時從西北吹向東南的這道風,可說是「喜出望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900513
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傳回首張照片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11270018.aspx
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傳回首張照片
最新更新:2018/11/27 10:20

(中央社加州巴沙迪納2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第一具設計用來研究火星深層地質的機器人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今天成功降落火星表面,也順利回傳首張照片。

洞察號登陸消息一出,航太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立刻傳出如雷掌聲及歡呼聲。

這個價值9.93億美元的太空船戲劇性的登陸過程,象徵航太總署第8次成功登陸火星。

洞察號設計用來聽取地震及震顫,藉此揭開火星地質的神秘面紗,探索逾數十億年前火星的起源,及其他像地球一樣的岩石行星的形成。

航太總署任務控制操作員宣布「確認著陸」後,整室壓抑已久的焦慮及興奮情緒瞬間沸騰,數十名科學家從座位上跳起來互擁。
NASA第一具設計用來研究火星深層地質的機器人探測器「洞察號」26日成功降落火星表面,航太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立刻傳出如雷掌聲及歡呼聲。(圖取自nasa.gov)

航太總署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接受自家電視台訪問時表示:「整室氣氛緊繃,你可以感受到這種情緒。」

布萊登斯坦也說,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已致賀電。

根據航太總署從火星表面收到的第一則訊息,洞察號看起來狀態良好,成功登陸後回傳首張拍攝照片,但正如預期,洞察號著陸時揚起的灰塵和碎屑沾上鏡頭半透明的蓋子,因此照片布滿斑點。

洞察號重約360公斤,尺寸比好奇號小,英文名稱InSight為「地震調查、測地學和熱傳遞內部探索」(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的簡稱。

洞察號是首個專門揭開火星地質奧秘的探測器,在未來24個月(約一個火星年)的值勤期間,科學家預計將探測到10至100次的火星地震,且洞察號收集的數據將有助他們了解火星大小、密度及組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894173
洞察號安度恐怖7分鐘 2年任務為人類上火星鋪路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1811270135.aspx
洞察號安度恐怖7分鐘 2年任務為人類上火星鋪路
最新更新:2018/11/27 13:22

(中央社加州巴沙迪納2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首具用來研究火星深層地質的探測器「洞察號」今天安抵火星表面,但不會馬上展開兩年科學任務,必須等2到3個月後主要設備部署就緒。

洞察號(InSight)首席調查員班納特(Bruce Banerdt)說:「我們鑽研火星地質的原因,不僅是要更了解火星,更是藉此進一步了解地球本身。」

路透社報導,核心問題之一是火星一度是相對溫暖、潮溼的行星,為何演變成與地球截然不同的面貌,成了大多乾燥、荒蕪且冰冷的世界,沒有生命存在。

洞察號與下一次預定2020年展開的火星探測器任務,都被視為人類最終上火星探索的先驅。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今天表示,或許最快會在2030年代中期達成目標。

斥資近10億美元的洞察號今年5月在加州發射升空,經過6個多月飛行5億4800萬公里後,今天撐過進入大氣層、下降和登陸過程的「恐怖7分鐘」,安全抵達火星表面,並順利回傳首張照片。

洞察號在未來24個月(約一個火星年)將蒐集大量資料,以助解開火星形成之謎,甚至進一步了解地球和太陽系其他類地行星的起源。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洞察號為期兩年的科學任務不會馬上展開,必須先讓機器臂在火星表面部署設備,料將費時2到3個月。與此同時,任務科學家將從洞察號的觀測角度拍攝火星環境並監控狀況。

洞察號主要設備是法國打造的地震儀,用以測錄「火星地震」及流星撞擊所致的最輕微震動。科學家預計在任務期間將探測到10多次至100次的火星地震,產生的數據將有助他們推斷火星的地核、岩質地函和地殼的深度、密度及組成。

第2項設備是德國提供,具有可以挖到5公尺深的鑽機和熱流儀。與此同時,無線電發射機將傳回訊號,藉著追蹤火星旋轉軸輕微擺動來了解地核大小,以及是否可能仍維持熔融狀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894168
跋涉5.48億公里 洞察號即將登陸火星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1811260030.aspx
跋涉5.48億公里 洞察號即將登陸火星
最新更新:2018/11/26 10:02

(中央社洛杉磯25日綜合外電報導)經6個月的太空旅行,跋涉5億4800萬公里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第一具設計用來研究火星深層地質的機器人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即將於明天登陸火星。

路透社報導,洞察號5月從加州發射升空,預定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明天晚間8時(台北時間27日凌晨4時)抵達目的地,降落在火星布滿塵土的岩石地表上。

位於洛杉磯附近的航太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JPL)任務操控小組今天準備就洞察號的飛行路徑進行最後修正,使其更靠近進入火星大氣層的切入點。

若一切如計畫進行,洞察號將在近24小時後,以時速1萬9310公里衝入火星大氣層。洞察號衝刺約124公里後才會降落地表,期間大氣層的摩擦力、巨型降落傘及反向火箭會使洞察號減慢速度。洞察號降落火星地表6.5分鐘後,時速將減慢至8公里。

這具靜態探測器接著將靜置16分鐘,等降落地點週遭的塵埃確實落定後,便展開碟狀太陽能電池陣列,以提供太陽能。

噴射推進實驗室的工程師希望能從迷你人造衛星收到洞察號安全降落的實時電子確認訊號。這些隨洞察號發射升空的衛星,屆時將飛越火星。

噴射推進實驗室操控人員也期望,當洞察號降落在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上時,能收到週遭環境的照片。這塊平滑的平原鄰近火星赤道。

洞察號的降落地點,和2012年火星探測器「好奇號」(Curiosity)的降落點相距約600公里。好奇號大小如汽車,是NASA送往火星的前一部太空載具。

洞察號重約360公斤,尺寸比好奇號小。洞察號的英文名稱InSight為「地震調查、測地學和熱傳遞內部探索」(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的簡稱。

若把1960年代「水手號」(Mariner)飛越火星的太空任務也算進去,洞察號是美國的第21次火星探測任務。另外還有其他約20次火星探測任務,是由其他國家發射進行。

洞察號是首個專門揭開火星地質奧秘的探測器,在未來24個月(約1個火星年)的值勤期間,洞察號將利用地震儀及地下鑽探技術,探索逾40億年前火星以及地球等內太陽系岩石行星的起源和形成。

洞察號首席調查員班納特(Bruce Banerdt)上週對記者表示:「這將有助我們了解一切是如何形成的。」

洞察號載有法國製的高靈敏度地震儀,將能探測到「火星地震」及流星撞擊所致的最輕微震動。

在洞察號的任務期內,科學家預計將探測到10至100次的火星地震,且洞察號收集的數據將有助他們了解火星大小、密度及組成。

NASA官員表示,洞察號、下一次火星任務,以及尚在規劃階段的其他任務,將是人類探索火星的先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894166
NASA探測器接近火星 降落作業進入倒數計時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1811250238.aspx
NASA探測器接近火星 降落作業進入倒數計時
最新更新:2018/11/25 22:46

(中央社洛杉磯2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第一具設計用來研究火星深層內部的機器人探測器「洞察號」,經過6個月的太空旅行後,正快速接近火星,明天可能會按照計畫降落在這顆紅色星球上。

洞察號(InSight)5月從加州發射升空,航行5億4800萬公里後,預定格林威治標準時間26日晚間8時(台北時間27日凌晨4時)抵達目的地,降落在火星布滿塵土的岩石地表上。

若一切依照計畫進行,洞察號將以每小時1萬9310公里的速度衝入火星大氣層。在降落地表的約124公里旅程中,大氣層摩擦力、巨大降落傘和反推火箭會讓洞察號減慢速度。6.5分鐘後,當它降落火星地表時,速度會降到每小時僅8公里。

這具靜態探測器接下來會暫停16分鐘,等降落地點週遭的塵埃確實落定後,碟狀太陽能電池陣列就會展開,以提供太陽能。

位於洛杉磯附近的航太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任務操控小組希望,能從迷你人造衛星收到洞察號安全降落的實時電子確認訊號。這些衛星跟著洞察號一起發射升空,將會飛越火星。

噴射推進實驗室操控人員也期望,當洞察號降落在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上時,能收到週遭環境的照片。平滑的埃律西昂平原鄰近火星赤道。

洞察號的降落地點,和2012年火星探測器「好奇號」(Curiosity)的降落點相距約600公里。好奇號和汽車一樣大,是NASA送往火星的前一部太空載具。

洞察號重約360公斤,尺寸比好奇號小。洞察號的英文名稱InSight其實是「地震調查、測地學和熱傳遞內部探索」(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的簡稱。

若把1960年代「水手號」(Mariner)掠過火星的太空任務也算進去,洞察號是美國的第21次火星探測任務。另外還有約20次的其他火星探測任務,是由其他國家發射進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894164
25年內送太空人上火星 NASA需先解決兩大障礙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1811140126.aspx
25年內送太空人上火星 NASA需先解決兩大障礙
最新更新:2018/11/14 12:54

(中央社華盛頓1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表示,相信可以在25年內將太空人送上火星,但要先解決巨大的技術性和醫療障礙。

NASA高級官員和專家表示,太空人未來登上火星之前,科學家必須先克服宇宙間的致命輻射、潛在的失明風險和骨骼萎縮等挑戰。

NASA前太空人瓊斯(Tom Jones)說:「解決這些問題的代價代表著,在目前預算之下,或微幅增加的預算下,要花約25年時間來解決。」已於2001年退役的瓊斯執行過4次太空任務。

他告訴記者:「我們必須依據某些關鍵技術,從現在開始著手準備。」

火星軌道平均距離地球約2.25億公里,而登陸火星所構成的科學挑戰,比阿波羅登月任務大上好幾倍。

現今的火箭技術要花太空人9個月時間到達火星,但在這麼長一段時間處於無重力漂浮狀態,恐對身體造成巨大傷害。

例如,科學家認為,長時間處於無重力狀態恐對視網膜血管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導致視力惡化。除此之外,無重力狀態持續一段時間後,骨骼會開始濾出鈣和骨質。

其中一個降低對人類身體傷害的方式,是大幅減少前往火星的飛行時間。

航太專家還點出其他數項需要快速發展的技術,包括太空船,這個太空船不僅要禁得起進入火星大氣層發生的激烈摩擦、緩緩登陸火星表面,還要能讓太空人從火星升空返回地球。

NASA新的機械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5月5日從加州升空,朝火星飛去後,預計將於11月26日抵達。

NASA高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首席科學家賈文(Jim Garvin)說,洞察號將能為「重要的未知問題」解惑,以及有助於建立對火星關鍵的認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887523
火星地殼形成早地球1億年 創造生命條件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cna.com.tw/news/ait/201806280034-1.aspx
火星地殼形成早地球1億年 創造生命條件

發稿時間:2018/06/28 09:00
最新更新:2018/06/28 09:00

(中央社巴黎27日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過去一直認為,火星外殼形成耗去很長時間,但今天出爐的研究指出,火星外殼比想像中更早生成,至少早地球一億年。

研究人員從一顆名為「黑美人」(Black Beauty)的火星隕石中提取鋯石礦物進行分析,判定火星外殼在45億4700萬年前便已硬化,時間約僅在太陽誕生2000萬年後。

這份報告在期刊「自然」(Nature)上發布,高階研究員、丹麥「恆星及行星形成中心」(Centre for Star and Planet Formation)科學家畢札羅(Martin Bizzarro)說:「行星最後形成的是外殼,而火星主要外殼形成的時間,比先前所想還要快很多。」

他告訴法新社:「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火星可能出現有海洋及生命的環境,且比地球生成早上許多。」

至少目前就人類所知,水被認為是生命形成的基本前兆。

火星一度比現在更像地球,有濃厚的大氣層、充足的水和遍布在這個星體的海洋。

過去至今,數學模型都認為火星固化時間長達一億年。

新研究透過檢查火星隕石「黑美人」,解開了這個謎團。「黑美人」從火星墜落至撒哈拉大沙漠,於2011年被發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817913
頁/共1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