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na.gpwb.gov.tw/post.php?id=9&message=76063
馬總統:國防自主成效卓著 有效捍衛國家安全
發稿日期: 民國105年01月11日
(軍聞社記者李一豪臺北11日電)總統馬英九先生今日前往光華營區視導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高度肯定國軍積極投入戰鬥個裝及各項軍品研發與生產的付出與貢獻,並說明政府近年來落實國防自主的努力與成效。
馬總統在視導期間,實地瞭解國軍地面部隊各項裝備研發狀況,包括國軍地面部隊戰鬥個裝、迫砲系統、情報資訊系統、救災裝備,以及搭載武器系統的輪型車輛。
馬總統也拿起現場展示的多用途特種突擊步槍及多功能圓鍬,瞭解功能與使用方式,並視導官兵模擬演練「捕捉器」,以及30公厘鏈砲車型砲塔的動態展示。
隨後,總統致詞表示,後勤是軍隊戰力的泉源,古人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即說明後勤的重要性;而國防部軍備局及所屬工廠是國軍武器裝備產製的重要單位,在軍品研發、生產與製造方面承擔滿足國軍戰備需求的重任。
在輕武器設計部分,馬總統指出,國軍兵器已朝向多元化及輕量化開發,而火砲及彈藥則針對機動性、增程與精準打擊等面向強化設計,不僅考量自身防護能力,也讓使用者操作時可獲得最大保護。
馬總統提到,現場展示的「國軍地面部隊戰鬥個裝」,參照世界先進國家發展趨勢,採用數位迷彩,考量國人與西方國家身材差異設計,包括「多功能攻擊背包組」、「模組化防護背心」、「多功能水袋」、「戰鬥護目鏡」和「戰鬥護膝、護肘組」等裝備設計,都考量到國軍官兵的需求,且兼顧作戰防護性及戰場機動性等戰術需要。
馬總統指出,設計各項裝備時,皆需考慮使用者需求,加以不斷進行性能測試,才能生產使用,例如軍靴應有易穿脫的設計,使國軍弟兄姐妹即使在艱困的環境執行勤務,也能確保自身安全。
馬總統進一步指出,近年來,國軍除勠力建軍備戰,也將救災列入國軍核心任務,從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到前(103)年高雄氣爆、復興空難,以及去(104)年蘇迪勒颱風等,國軍部隊都能以最快速度奔赴災區,全力投入救援工作,因此,國軍各項裝備在製造或採購時,都應兼具「災害防救」與「作戰」兩用的功能。
馬總統表示,為因應國軍救災任務的需求,軍備局陸續針對災害防救設計三維空間資訊系統與各項先進的救災裝備,以符合「平時可救災、戰時可作戰」的目標。
馬總統提及他在民國100年出席「經國號戰機性能提升計畫首批飛機交機典禮」時,曾說「國防自主是永不放棄的目標」,自他上任以來,對美軍購金額已高達201億美元,比過去20年多;而這也是很大的一筆負擔,因此,未來希望軍品儘可能在國內自主生產,其餘才向國外採購。
馬總統說,有鑒於此,國防部持續推動「國防資源釋商」,實施至今,成效斐然,從民國97年至103年,釋商金額高達新臺幣5千8百多億元、年平均約831億元,比前任政府民國92至96年的3千多億元、年平均669億元高出約24%;而釋商目的在於結合民間產業能量,藏「計」與「富」於民,使民間也能支援國防建設。
馬總統強調,建軍備戰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和平,而如何使中華民國在國際上扮演「和平締造者」角色,一直是他就任以來的重要目標,馬總統期勉軍備局未來研發與生產各項武器裝備時,能落實國防自主,發揮最大功能,以提升國軍整體戰力,確保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