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73428
〈慈濟推環保〉回收寶特瓶再製織成布
畢瑩
2007/10/31 第606期
秉持「與地球共生息」理念,慈濟志業體中的環保再生織品團隊,以回收的寶特瓶研發再生纖維製成毛毯、衣物,從事國際人道賑濟,也為「垃圾變黃金」下了最佳註解。
「大約七十個600C.C.寶特瓶,就可以製作一件毛毯(180cm×230cm),從毛毯上剪裁下來的碎布可以再製成圍巾,在紡織過程中添加不同原料,就可以減少八十七噸廢水的產生,同時兼顧對環境的保護。」在面對能源短缺、物料成本節節高升的新科技年代,這種「環保布料」的研發與織做,真是個令人新奇又振奮的訊息;而且也預告人類「綠色消費」時代已經來臨。
環保再生 與地球共生息
台灣紡織業的年度盛事︱「二○○七台北紡織展」甫於十月二十六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落幕,今年紡織展的展覽分為「大地風」、「環保風」、「民族風」以及「科技風」四大類;展出主軸除延續以往的「機能性」與「流行性」外,同時也強調台灣紡織業提供國際買主的「全方位服務能力」,凸顯台灣紡織業優勢,與其他競爭對手國家業者區隔。
可是在這樣一個以「商業行為」為主的展場中,卻看到以「救苦救難」慈善形象聞名於世的慈濟團體也來設攤,基於好奇心的驅使,我走進掛著一個大地球、上面寫著「與地球共生息 Coexist With Earth」的攤子,展開我的「環保再生」之旅。
「今日地球面臨極大的危機,像是如臭氧層出現破洞、地球溫暖化、資源短缺、自然環境污染與破壞等,如果人類對這些現象沒有警覺,如果人類沒有決心去改善這些狀況,相信在幾個世紀後,整個地球的環境勢必遭污染破壞殆盡。」慈濟義工細心、細氣地繼續為我解說:「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我們必須去重視。像前美國副總統高爾所拍的【不願面對的事實】紀錄片,就是呼籲大家注意地球暖化的事實以及禍害,更進一步希望身為地球村一員的人類能為地球的未來做些事情、盡些心力......;譬如有效節約水、電等能源,或是將資源性廢棄回收再利用,避免有害物質的排放,以防止地球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
企業投入 研發再生纖維
「可是這跟你們設攤有什麼關聯呢?」慈濟義工依舊笑咪咪地為我說道:「我們主要是在推廣環保的觀念。約在一九九○年的時候,我們上人(證嚴法師)就以『用鼓掌的雙手作環保』,帶領全球慈濟志工在環保領域努力著,除了要讓『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外,也鼓勵大家:人依止於大地之上,為地球盡一分心,是本分事也是使命。因為上人帶領下,從此以後,每天都有慈濟人彎著腰、躬著背,為了減緩地球的損傷而努力。」
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召集人、台灣紡拓會常務監察人、德式馬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華德接著為我解惑:「面對全球暖化和大自然的反撲,企業界應有更多自我省思,並勇於承擔起回饋社會的責任;稟承上人的慈悲心懷和基於企業的回饋與責任,在石油開採可以減少、資源可以再利用和台灣的石化業雄厚實力的基礎上,環保再生織物成了我們團隊的主要工作項目之一。」「環保再生纖維是以寶特瓶︱也就是廢棄的聚酯紡織品為原料製造再生纖維,所產生的綠色商品。它的製造過程是:台灣環保志工將回收來的寶特瓶集中在環保站,經過分類、脫標、洗滌、破碎、浮選、脫水、粉碎、抽絲、紡紗、織造與加工成布,最後製成又輕軟又溫暖的毛毯,裁剪下來的邊布,還可製成圍巾......。而這些毛毯,比一般棉質衣物輕柔,還具有吸濕排汗、保暖的功能,既環保又兼顧品質,而這些毛毯的原料|寶特瓶,正是慈濟人為了實踐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的理念,一大清早出門做資源回收而來。至今製作完成的七千條毛毯,已透過慈濟人的手,親自遞給需要溫暖的台灣、美國、菲律賓的民眾。」
珍愛地球 成本高也值得
「一件T恤大約要多少個回收寶特瓶才能製成?」黃華德繼續說:「這不一定,因為寶特瓶有大有小,一般來說,大約是八到十二個回收寶特瓶就可以再製成一件T恤。」
「再製品是比原製要費工、費時的,請問:這種寶特瓶再製纖維比正常提煉的纖維,成本相差多少?」黃先生以堅定又專業的口吻回答我的提問:「成本大約高三成,但是因為少了進料成本(免費的回收品),而且這種綠色環保纖維製品與一般傳統的材料回收處理方式不同,它沒有用途上的限制並可無限制次數的再利用;又可以減少石油的開採使用,延緩地球暖化速度,這仍是很值得做的一件事情。」「像二○○五年卡崔娜颶風重創美國南部四州,受災最嚴重的紐奧良有百分之八十都泡在水?堙A慈濟國際救援送過去的毛毯,就是這種環保纖維製成的」。
至此,我完全解開「慈濟為何在商業的紡織展中設攤」的疑惑,也為慈濟以及願意參與從事環保纖維研發與創新的企業團隊喝采。
拯救地球 就是拯救未來
在這顆美麗富饒的星球上,人類為謀求生存和發展,貪婪地、無止境地汲取大自然的資源,使得環境惡化、資源枯竭,我們的家園也籠罩上了陰影。
《只有一個地球》的報告中曾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說,地球不是我們從父執輩那裡繼承來的,而是從子孫後代那裡借用的。」但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大氣污染和酸雨蔓延、森林銳減、土地沙漠化等方面一連串令人怵目驚心的數字,都表明了人類正在對這顆我們從後代子孫那裡借來使用的美麗星球進行嚴重的破壞;如果這樣繼續惡化下去,爾後,我們拿什麼還給子孫呢?所以「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這是希望,也是使命;希望大家一起來!
綠色消費 未來趨勢
國際間環保思想漸漸興起,「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綠色產品」、「綠色消費」、「綠色行銷」等觀念逐漸在人們環保意識的自我覺醒中激盪、蔓延開來,並逐漸蔚為實際行動,形成一股國際潮流。
環保再生纖維可製成T恤、帽子、手套、套頭毛衫、運動服、夾克、手提袋、地毯等產品;所製成套裝、夾克、西服等服飾,如果所使用的原料有超過50%是屬於回收利用的話,就可以掛上「Recycle PET」綠色回收利用的吊牌或貼紙,而這些再利用的商品將會是趨勢,勢必在未來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畢 瑩)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