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最新軍聞專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國際軍售事務
 瀏覽25,085|回應245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28/19/1tt4q.html
違法軍售安哥拉案 法前總統密特朗兒子判刑
 更新日期:2009/10/28 01:50 劉學源
 
(法新社巴黎27日電) 法國法院今天針對1990年代發生的涉及政壇高層的走私龐大軍火至安哥拉案,分別判處前內政部長以及前總統密特朗的兒子等主要涉案人徒刑和重罰。

未出庭的俄羅斯裔以色列商人蓋達馬克(ArkadiGaydamak)被判處6年徒刑。本案揭發了巴黎政壇高層的一個貪污集團。

法國商人法柯尼(Pierre Falcone)也被判處6年徒刑,法國前內政部長巴斯夸(Charles Pasqua)則被判處1年徒刑以及罰金10萬歐元(15萬美元)。

法國已故總統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的兒子尚恩克里斯多夫.密特朗(Jean-ChristopheMitterrand),也因涉及這宗違法軍售案,被判處獲緩刑的2年徒刑以及罰金37萬5000歐元(55萬美元)。

這宗龐大軍售案涉及420輛戰車、15萬發砲彈、17萬枚人員殺傷地雷、12架直升機和6艘戰艦,供支援安哥拉總統桑托斯(Eduardo Dos Santos)政權,於殘酷叢林戰期間對抗安哥拉獨立聯盟(UNITA)叛軍。

法國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於2008年5月飛往魯安達(Luanda),致力修好因本案陷入緊繃的雙邊關係時,安哥拉曾力促法國當局放棄審判。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667643
 回應文章 頁/共2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蒲亭訪印度 將與老盟友簽署多項軍售協議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10/19/21saz.html
蒲亭訪印度 將與老盟友簽署多項軍售協議
 更新日期:2010/03/10 13:05 張稚昀
 
(法新社莫斯科9日電) 俄羅斯總理蒲亭(Vladimir Putin)將於11日出訪印度,以強化莫斯科和新德里當局自蘇聯時期即有的密切軍事和能源夥伴關係。

兩天訪問的高潮在簽署多項軍事協議,包括蘇聯時期的航空母艦交易。這艘航空母艦過去的歷史,對俄印未來關係強度所造成的影響已引發擔憂。

蒲亭發言人佩思考夫(Dmitry Peskov)告訴法新社:「預期將簽署一系列具體文件,包括軍事方面。」他拒絕絕在12日簽署前提供進一步細節。

俄羅斯國營武器出口商「羅斯波隆出口公司」(Rosoboronexport)發言人戴維登科(VyacheslavDavidenko )向法新社證實,預料將會有好幾項武器交易,包括「高希柯夫海軍上將號」(Admiral Gorshkov)。這艘蘇聯時期的航空母艦已出售給印度,現正由俄羅斯公司進行整修中。

這項交易所引起的一連串價格爭議與延遲交貨,已使莫斯科當局更擔心印度可能終結對俄羅斯軍事設備的依賴。

俄羅斯提供印度70%軍事硬體設備,不過新德里當局近年來也轉向其他武器供應來源,包括以色列和美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898791
印2022年前將耗資1000億更新三軍50%陳舊裝備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0-03/08/content_13125257.htm
印2022年前將耗資1000億更新三軍50%陳舊裝備 
2010年03月08日 15:23:52  來源:中國網 


    據美國《防務新聞》和印度《印度時報》等媒體近日報道,2022年前,印度政府計劃耗資1000億美元對三軍50%的陳舊軍事裝備進行更新。印軍全面更新三軍裝備的新聞也成為全球軍情關注焦點,同時,近期印度在國際軍火市場大手筆的軍購以及裝備更新的動作也十分頻繁,導致外界異議不斷。

    全面更新三軍裝備

    印度政府近日高調宣布計劃在2022年前耗資1000億美元對三軍原有的軍事裝備中的50%左右進行更新,但鑒于印度政府採購部門一貫進度遲緩的官僚作風,印國防部官員和分析家對這一更新計劃持謹慎態度。

    “ 除非印度國防部能想出方案使得武器採購進程更快,否則其希望迅速採購現代化軍事設備並在未來15年內進行更新換代的計劃不太可能實現。”一位退休的印度陸軍少將辛格?馬辛德拉(Mahindra Singh)表示。

    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武器進口國,70%的軍購需求來自海外市場。印度國防規劃者希望翻轉這一比例,實現印度70%的軍事裝備需求能從國內市場得到滿足,盡管印度擁有印度國防研究發展機構(Def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sation,DRDO)以及39家國有軍事裝備工廠,但目前印度軍購仍然很大程度依賴進口。

    印度國防領域在2001年向私營投資開放,但在近10年的發展後,私資企業在國防銷售上佔有不到800萬美元的銷售額,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有企業高達45億元的銷售額。

    2002年,印度的規劃者發布一年一度的國防採購程序(Defence Procurement Procedures)試圖改善狀況。然而,在印度的國內和國外防務公司間並沒有形成大型合資企業。一家歐洲防務公司駐印度主管認為,印度法律將外資公司在軍工行業的投資標準限制在26%,成為導致海外公司對與印度軍工企業合資反應冷淡的主要因素,。

    另一位印度國防部高級官員補充道“新發布的國防採購程序(DPP)目的是給私營公司騰出發展空間”。他表示,印度國防採購市場在未來五至七年的價值將高達100億美元左右,這將給印私營企業帶來巨大的盈利空間。

    然而,一些私營公司參與者反駁這些允諾只是空頭支票。印度一家私營防務公司的CEO對此提出自己的看法“政府只是紙上談兵,新的國防採購程序沒有對軍工技術轉移做出任何針對性的說明。印度國防採購只會給制造領域帶來利益,而沒有在國內建立具有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基地的長期規劃。當局並沒有權衡好建設國家內部軍工能力基地這一基本問題。”。

    海外公司一直保持印軍事裝備需求最大來源的地位。 但從印度國防領域2001年實現對外開放後,主要工業集團如Tata集團,Mahindra集團,Kirloskar兄弟公司,Larsen & Toubro公司和Ashok Leyland公司都參與到印國防領域的多元化採購,超過6個大中型工業集團參與其中。然而,私營公司仍然無法與成立超過50年的國有大型企業並肩競爭。

    目前,私營公司唯一的主要合同,印度空軍計劃航空領域進行現代化更新的2.6億美元訂單,由印度塔塔電力(Tata Power)公司下屬的戰略電子分部(SED)獲得。即使如此,Tata集團能夠獲得合同還歸于意大利Selex公司參與競爭這一因素。

    自從1999年印度與巴基斯坦發生卡吉爾戰爭(Kargil War)10年以來,印度已經簽署了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的軍購協議。其中包括價值21億美元的8架波音P-8I海上巡邏機,價值9.62億美元的6架C - 130J“超級大力神”(Super Hercules)運輸機,價值4.6億美元的特林頓(Trenton)號兩棲船塢運輸艦,以及從美購得的價值超過1.5億美元的武器定位雷達係統(Weapon Locating Radars)。

    其他主要交易還包括,從法國購買價值超過39億美元的6艘“鲉魚”(Scorpene)級潛艇,總值超過85億美元的230架蘇霍伊(Sukhoi)飛機的採購和生產,與以色列共同研發中程地對空導彈係統價值22億美元的交易,從以色列購買價值11億美元的3架“獵鷹”空中早期預警機(Phalcon AWACS),而價值17億美元與法國進行幻影飛機升級的交易暫時尚無定論。

    未來的大宗軍購項目包括,價值100億美元的126架中型多用途戰鬥機,價值100億美元的155毫米/52倍口徑榴彈炮,價值50億美元的新一代潛艇,價值40億美元的多種直升機採購和價值50億美元的網絡中心作戰平臺。

    該採購清單還包括本土防務公司100億美元的項目,但介于其緩慢的採購進程,國防規劃人員正在考慮將政府間的對外軍貿(Foreign Military Sales)作為一個更快捷、更便宜的軍購路線。辛格也同時表示,對外軍貿(FMS)在未來的軍購中將更加可靠。
 
  近期軍購大動作頻繁

    據俄羅斯媒體近日相關報道,俄羅斯和印度將簽署總價值達40億美元的三項軍事項目合同,項目包括改裝“戈爾什科夫元帥”號航空母艦。

    其中,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ROSOBORONEXPORT) 與印度國防部就“戈爾什科夫元帥”號航空母艦改裝簽署價值達23.5億美元的合同。另外預計在普京于3月11至12日對印度進行訪問期間,雙方將簽訂關于米格—29K/KUB航母艦載機的合同。

    該航母目前正在俄羅斯Sevmash 造船廠接受修理和改裝。最初協議中設定的改裝費用為9.7億美元,為了保證俄羅斯Sevmash 造船廠能不因資金短缺問題繼續進行航母改裝工作,印方不得不額外支付15億美元。

    據印度報紙DNA(Daily News & Analysis)透露,印俄兩國也可能就印庫丹庫拉姆(Kudankulam)核反應堆和印孟加拉邦赫裏布爾(Haripur)新建立的的核反應堆簽署一項協議。

    其他進一步的協議將包括印俄雙方聯合開發的第五代戰鬥機項目和多用途運輸機項目。

    其中關于第五代戰機項目的最新進展,俄防務官員近日表示,第五代戰機將以俄制T – 50戰機為原型在2015-2016年得到研發,這個復雜且耗時的合作項目將著重關注印方提出的設計理念和性能要求。據報道,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industan Aeronautics Ltd)尋求在該項目中的設計和發展佔有25%的份額,印空軍戰機的綜合機載係統將由印俄之外的第三方設計。印空軍新型戰機將擁有雙座席的座艙,先進的電子設備,並能攜帶BrahMos超音速導彈,在對印俄雙方進行互補性的有效合作表示讚賞的同時,俄官員也給第五代戰機很高的讚譽“結合空中戰鬥機和攻擊機優勢的唯一戰機”。

    新德裏與莫斯科的防務合作關係歷史悠久。目前雙方到2010年的合作計劃包括約200項規劃,包括為印度海軍將印軍命名為“維克拉馬迪特亞” 號(Vikramaditya)的俄羅斯原航母“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進行改造,向印度轉讓得到裝配許可的俄制T-90坦克的技術,生產Brahmos超音速巡航導彈,以及採購“斯莫奇”(Smerch)多管火箭發射係統(MLRS)。

    另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和法國在經過長期拖延的談判之後,最終就印空軍“幻影”-2000戰鬥機的全面升級,達成1000億盧比(折合約21億美元)的軍事合作項目協議。首批4-6架“幻影”-2000戰鬥機將在法國進行改裝,其余50架將在法國提供技術後,由國有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industan Aeronautics Ltd.)在印度國內進行改裝。改裝後的戰機將替換上新型航空電子設備,武器係統和傳感器設備,戰鬥性能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此外,幻影2000多功能戰鬥機還將裝備高速機載計算機,玻璃化座艙,數字化顯示儀,電子戰設備,抗幹擾數據傳輸通訊係統、精確的導航定位打擊係統,還包括全天候、發射後不管(Fire-and-Forget) 的MICA中程防空導彈係統。

    印度空軍(IAF)官員伏奈克(P V Naik)上將對印度時報(TOI)表示,上述方案將在短時間內盡快實施。這將是印度繼在2008年3月與俄羅斯簽署對63架米格-29進行升級的價值9.64億美元的合同後,第二個開支如此龐大的軍備項目。 另一名印度官員表示,幻影戰機作為更高端的項目,其升級范圍將遠遠大于米格- 29戰機。該項目完全“物有所值”,更新升級後的幻影將為印軍服役15-20年。

    同時,這也將是印度投資18798千萬盧比(折合約39.5億美元)在馬扎崗船塢有限公司(Mazagon Docks)建造六艘法制“鲉魚”(Scorpene)級潛艇之後與法國簽署的第二大防務協議,而上述潛艇項目落後于預定計劃兩年並給印度政府額外增加了巨大的成本。

    該官員還補充,法國將在3月初派出小組再次前來落實各項細節,合同談判委員會(contract negotiation committee)也將在兩個月後定論,負責安全事務的內閣委員會的(Cabinet Committee on Security )批準將正式實施。這筆交易還可以在今年晚些時候法國總統薩科齊訪問印度時得到確定。
 
    外界對印軍裝備翻新持異議

    據巴基斯坦媒體近日報道,盡管印度政府遭受來自外界的各類批評,尤其是對其不加大投資力度以解決數以百萬的印度民眾生活貧困的問題這一指責,印政府還是雄心勃勃的全面展開了軍事設備的現代化計劃。在今年2月的2010印度新德裏國防博覽會(Defexpo)上,國防部長支安東尼(A.K. Antony)表示,印度的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在未來這一數字將繼續上升。他表示印政府下定決心,支持印軍推進其軍事裝備的現代化進程。

    在未來的12年內,要對印軍的全部陳舊軍事設備進行更新,需要印度政府斥資2000億美元。據《印度戰略》防務雜志報告在這方面的報道透露,佔印度三軍部隊軍事裝備的70%已經服役20多年,急需現代化更新。報告解釋稱,這筆2000億美元的資金一半將用于印度空軍(IAF)更換超過一半規模的作戰飛機,以及對全部的運輸機和直升機進行更新。而印陸軍則需要新的火炮,坦克,火箭發射器,能適應多地形的車輛,海軍也需要艦船、航空母艦和新型的核潛艇。印度軍方計劃將其主要是20世紀90年代來自前蘇聯的武器係統的進行大規模升替換。

    自印美兩國在2008年簽署民用能源技術協議,標志美國取消對印核技術進口的限制以來,美國已經成為印度潛在的軍備供應國。在未來幾年內,印度可能會成為美軍事產業復合體的主要客戶。

    盡管前不久,美國國防部官員在美國國務卿羅伯特?蓋茨訪印時表示,對印出售武器將不會成為此次訪問的焦點。但事實上置其回答不顧,可以從報道中找到蓋茨訪印的關鍵原因,即印度正計劃將軍事預算提高50%達到近400億美元,使其軍費開支佔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

    印度作為最大的新興軍購國,在過去的2000年至2007年間佔國際軍備銷售額的7.5%。在過去數年向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以色列採購飛機、雷達和軍艦上,它已經花費數十億美元。

    近年來,印度從美國波音航空公司購得價值約21億美元的偵察機,從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sraeli Aerospace Industries)購得14億美元的中程導彈,與俄羅斯飛機公司(Russian Aircraft Corporation)簽訂的價值9.65億美元的米格29中隊升級服務的合同。將來預計還有幾個大型的交易,包括近年最大的軍備合同之一,價值1 110億美元計劃替代空軍老舊的米格-21等機型的126架多功能戰鬥機採購項目。

    目前,印度的預算超過一半用于軍事,準軍事,各種安全保障和償還債務上。這使得不足一半的預算用于包括基礎工程建設,教育,醫療,扶貧,以及各種社會民眾服務上。新德裏最新的軍備採購計劃將使得,印度用于最需要解決數百萬民眾生活貧困、饑餓、疾病和教育問題的開支變得捉襟見肘。

    與印度國防部長認為印國防開支同比印度經濟增長仍顯緩慢的看法不一致的是,印度民間社會組織抱怨國防開支過多,政府國防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35%,而社會方面卻只有1.72%。印度2009-2010年的國防預算相對上一財年增長34%達到29億美元, 2010~2011年的國防預算同比增長近20%。

    印度國防分析家帕爾辛格(Ravinder Pal Singh)表示,新德裏出于安全要求考慮的巨大國防開支與印社會經濟發展開支的分歧,就是“槍與黃油”的問題。一些印度官員也對印度看似沒有底限的國防開支表示驚訝。該國的財政部官員認為,印度政府取舍兩難,但需要消除貧困才能阻止因貧困產生的不穩定因素,對軍購加大投資意味貧困無法得到更有效的緩和。

    印度軍備控制基金會(Control Arms Foundation)秘書長Binalakshmi Nepram對此諷刺道“當人們因貧困和惡劣的生活條件死亡時,軍事裝備能挽救他們的生存嗎?”

    針對印政府稱其軍購只是出于自身防務安全的考慮,沒有侵略他國的野心,巴媒體諷刺其無休止的國防開支是“武裝到了牙齒,卻不知道對手在哪兒”。(作者:雅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896305
俄法簽能源軍售大單 或引發新一輪大國關係調整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0-03/05/content_13102044.htm
俄法簽能源軍售大單 或引發新一輪大國關係調整 
2010年03月05日 10:10:38  來源:中國網 

    最近,俄法關係備受矚目。梅德韋傑夫不僅為其“北溪”天然氣股份公司找了個法國婆家——蘇伊士集團(佔股9%),甚至還準備將法軍的掌聲明珠——“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迎娶回家,而且一次就要4艘。俄羅斯軍火獨步天下,名譽五洲,鮮有外購之說,像這樣主動開出巨額軍購大單的實為罕見。誠如法國媒體所言,“西北風”兩棲攻擊艦能極大的改善俄羅斯的戰略投送能力。如果俄海軍配備“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當初俄格交戰就不是26個小時實現作戰目標,而是40分鐘。

    俄法之間如此大規模的交換戰略利益,足以說明兩國關係已非比尋常,彰顯了俄法間高度的戰略互信。難怪美聯社在評論俄法關係時不無酸楚的說,美國遭冷落了。俄法都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又都是除具備全球作戰的軍事強國。特別是法國,軍事基地遍布全球,軍事工業異常發達,核潛艇、航母、重型戰鬥機一應俱全(從俄羅斯買法國戰艦就可管窺一斑)。兩個重量級強國聯手,無疑昭示世人,一種嶄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

    俄法相互借重破除戰略困境

    俄羅斯作為前蘇聯衣缽的主要繼承者,恢復昔日超級帝國地位曾是幾代俄羅斯精英集團的夙願。普京治下,不斷上揚的能源價格使俄羅斯逐漸獲得了喘息的資本,從恢復戰略轟炸機巡航到鈦合金國旗深插北冰洋洋底,俄呈現出了強烈的復興勢頭。但在美國的持續戰略擠壓下,俄羅斯內外交困,形單影只。在俄羅斯的周邊,美國全球導彈防禦係統星羅棋布;昔日的俄聯邦國家在利誘之下,紛紛投入美國的懷抱,成為反俄先鋒;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機更令俄元氣大傷,經濟上供血不足,軍事改革一再延後;俄格之戰開罪了歐洲,“勝而不利”。“梅-普”組合如今一改普京時代的“壯漢”形象,放下身段耍起“靈巧”戰略。美國要反恐,俄羅斯馬上答應開辟航線,過境空運;美國提出要削減戰略性核武器,俄羅斯二話不說就簽署協議;美國說要制裁伊朗,俄也一改常態,不但不反對制裁,反而主動與伊朗劃清界限,自己寧願搭上“背信棄義”的罵名。可以說,對美國表現出了少有的謙遜忍讓。

    美國理所當然的認定俄羅斯“軟”了。為此,尚未完全從金融危機困境中走出來的美國,便急匆匆的將矛頭指向了中國。從Google威脅退出中國市場,到對臺軍售,再到肆無忌憚的會見達賴,讓我們充分領略了奧巴馬式的“變臉”速度。就在美國忙于“懲治”中國之際,俄羅斯與法國再度“聯手”。俄法接近是有歷史淵源。二戰後期,法美為瓜分勝利成果而交惡。此後法國便有意接近蘇聯,以制衡西德、對抗美國。法國對蘇聯關係的重視,可以從關鍵歷史事件中管窺一斑。1979年底,蘇聯入侵阿富汗,法國堅定的站在蘇聯一邊;到了八十年代,美國推出“星球大戰”計劃,法國和蘇聯聯手反對;在蘇聯解體前兩個月,戈爾巴喬夫赴法國訪問,法國向岌岌可危的蘇聯提供了16億法郎的食品和20億法郎的貸款。蘇聯解體後,法國改弦更張。從公開支持北約東擴;到公然接待車臣非法武裝,再到2000年介入俄瑞(士)商業糾紛(凍結資金、扣押帆船),俄法關係進入冰河期。

    法俄交惡伴隨的是法美修好。布什當選後,法國總統希拉克第一個前往美國拜會。不過好景不長,2003年,美國打著反獨裁的大旗帶領北約發動伊拉克戰爭,此舉卻侵害了法國的利益。當時法國是伊拉克的主要貿易國和最大的武器供應國之一,伊拉克石油換食品的主要中間人,法國還擁有伊拉克二十幾億美元的巨額債務。除此之外,美國在國際問題上所奉行的單邊主義政策與法國的外交理念相衝突。美入侵伊拉克,致使法國重新走上“反美”的外交路線。自然也遭到美國的強烈打壓。作為歐盟的主要成員國,法國立主推動歐洲軍事一體化,因美國從中作梗而難產;法國自從2005年曾多次提出解除對華軍售禁令,也因美國反對而作罷。基于相同的戰略困境,法國與俄羅斯重新“聯手”也就變得不足為奇了。

    引發新一輪大國關係調整

    吳稼祥在《智慧算術——加減謀略論》一書中表示,大到國家興衰榮辱,小到個人的成敗得失,與能否在關鍵時刻正確運用縱橫之術緊密相連。歷史上美國就是靠著戰略上的合縱連橫搞垮了一個又一個對手。今天俄法關係升溫,恰恰是美國“加減戰略”失衡的逆向表現。頻繁發動對外戰爭,不斷擠壓強國、欺壓弱國,對國際問題持雙重標準,減法做多了,籌碼和資本也就耗盡了。所以有學者認為,美國這幾年總體上是走下坡路,正在步入衰退。而美國的衰退使得大國關係的調整步伐明顯加快。

    從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嚷著要重返亞洲,到這次俄法“準結盟”,都是各國為擺脫“美國式束縛”所做的調整。美國卻只是將注意力鎖定為中國,認為只有中國才具備挑戰其國際地位的潛力。翻一翻美國的各大媒體,不管是客觀的評判還是主觀的臆測,有關中國的報道和評論近年來急速攀升。然而,中美實力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使中國根本不具備“威脅美國”的能力。如果按照美國的那套“威脅”標準,恐怕美國找不出幾個“是友非敵”的國家來。就拿法國來說吧,早在1949年就加入北約了,算得上盟國的元老級盟友了,可法國卻總是唱反調。

    1966年曾以“歐洲人的歐洲”為由退出北約的法國,前段日子,曾表示要重返備用,俄羅斯也似乎有意加入,豈料放的都是煙霧彈。美國也應該想到,有俄法加入的北約,還能是美國說了算嗎?“一超多強”共治地球,不過是個騙人的童話。俄法高調接近,折射美國主導的世界格局危機重重。在俄法兩國開始做加法的時候,其它大國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比如美國擠壓中國的兩只手可能會縮回來一支。而“軟”了的俄羅斯可能重新“硬”起來。至少在伊朗問題上梅德韋傑夫發表的“靈巧制裁”的表述得到了法國的支持。俄羅斯放低身段,以“靈巧”取代強硬,對美國而言“靈巧”之後的俄羅斯反而更具威脅。面對加速衰落的霸權,英國在下一場戰爭,還會鐵定的跟隨美國嗎?(文育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892197
瑞典去年軍火出口增加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0-03/04/content_13094047.htm
瑞典去年軍火出口增加 
2010年03月04日 09:32:5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3月3日電(記者吳平)根據瑞典戰略產品監察局3日公布的統計數據,瑞典2009年軍火出口總額達到135億瑞典克朗(1美元約合7.2瑞朗),比上一年增加7%。

   瑞典戰略產品監察局發表聲明說,歐盟成員國以及南非和美國等老客戶仍是瑞典最主要的出口市場,瑞典2009年對這些國家的軍火出口額佔到出口總額的80左右,其中對歐盟成員國以及瑞士和挪威的出口額佔到出口總額的53%,比2008年有所減少;對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新加坡、南非和美國等其他傳統市場的軍火出口額佔27%,與2008年基本持平。

   聲明說,瑞典2009年對巴基斯坦、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新興市場的軍火出口份額從2008年的13%增加到了20%。瑞典去年最大的5個軍火出口國依次為荷蘭、南非、巴基斯坦、芬蘭和英國。

   聲明還說,瑞典2009年出口的大宗軍火包括裝甲車、戰鬥機和雷達等重要軍事裝備。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數據,瑞典的軍火貿易額約佔世界軍火貿易總額的2%。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890665
俄預計軍事技術裝備年出口額將增至90億到100億美元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0-02/16/content_12993367.htm
俄預計軍事技術裝備年出口額將增至90億到100億美元 
2010年02月16日 08:05:3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莫斯科2月15日電(記者謝榮)俄羅斯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米哈伊爾·德米特裏耶夫15日透露,俄軍事技術裝備年出口額今後幾年都將達90億到100億美元。

    德米特裏耶夫當天在向俄政府總理普京匯報工作時說,目前俄軍事技術裝備訂貨總額達到340億美元,可以確保未來幾年俄軍事技術裝備年出口額維持在90億到100億美元的水平。他還介紹說,在外國訂購的俄軍事技術裝備中,空軍和防空武器裝備訂貨數量比較大。

    普京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做好協調工作,以便軍工企業能夠完成好武器裝備的國外和國內訂貨任務。他同時強調,要組織好對武器裝備的售後維修和服務工作,履行好已簽署國際條約和協議中俄所承擔的義務。

    數據顯示,2009年,俄羅斯軍事技術裝備出口額為74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了10%。其中,空軍武器和裝備出口約佔50%。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864874
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局尋求能夠成功出口的合作夥伴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56577
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局尋求能夠成功出口的合作夥伴
2010-02-03


 [據英國《飛行國際》2010年1月22日報導]由於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局已制訂了出口銷售的戰略,該以色列首席軍火製造商的銷售人員必須牢記在外國政府中決定武器購買的官員姓名。
  這是一個共同的主題,不僅拉菲斐爾公司,大部分防務公司都正在尋求在出口市場上取得進展。但該以色列公司正在取得顯著的成績。去年,在訂單量上漲近30%的同時,銷售額又比前一年上升了16%,今年,該財務狀況預計仍將繼續向好。
  出口業務奠定了菲斐爾公司承擔以色列軍隊所需軍械職責的經濟基礎,這就是制定該公司銷售戰略的重要因素所在。
  菲斐爾公司的產品覆蓋了廣泛的技術領域,包括導彈、火藥、光電、電子戰和通信網路。儘管有些產品僅僅在以色列境內秘密地服役,但大部分正在出口市場上銷售。(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諸葛卉)

http://www.flightglobal.com/articles/2010/01/22/337466/rafael-seeks-partnerships-for-export-success.html
DATE:22/01/10
SOURCE:Flight International
Rafael seeks partnerships for export success
By Stephen Trimble
 
When Lova Drori asks new employees in his marketing department which point should be emphasised in 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 export sales campaigns, he often gets the wrong answer.

The replies typically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 each equally incorrect, says Drori, Rafael's executive vice-president for marketing.

Some answer that it should be Rafael's technological edge, pointing at Israel's state-owned armaments development agency employing roughly 3,000 science graduates. Others cite the fact that most of Rafael's products are battle-tested in Israel defence force operations, such as Operation Cast Lead that began in late 2008. Finally, some point to the relative affordability of Israeli defence kit, at least when compared with European or US equipment made by larger companies burdened with higher overhead costs.

Although each of those answers is grounded in fact, according to Drori, they are wrong from a strategic standpoint.

As Rafael builds its strategy for the export sales, the marketing staff for Israel's principal armourer must always keep in mind who decides to buy weapons in foreign governments, Drori says. He points out that each of the three typical answers assumes the decision-maker is a military official. Most often, however, the contract is decided not by the end-user, but by the country's political leadership.

Even for the most budget-conscious politician, Drori explains, touting Rafael's price advantage of, say 5-7%, can backfire as a sales strategy. If soldiers' lives are lost in an accident or because they face superior equipment, the politician will be blamed by the public for risking lives to save 7%, Drori says.

Rafael relies on a different sales pitch. Drori emphasises three major points, all linked by the common theme of creating partnerships with its customers' local industry. Rafael seeks to create local jobs, transfer technology needed to upgrade and maintain the equipment and, finally, leverage in local industry's participation during the sales campaign.

It is a familiar theme, not just for Rafael, but among most defence companies seeking to make headway in the export market. But the Israeli company is achieving notable results. Last year, sales jumped 16% from the previous orders while its order backlog climbed nearly 30%. The financial improvement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this year. "This year net profit will be by far higher than any previous year," Drori says.

Even in the global arms market, it is not always enough to have the right system. Knowing how to sell it is crucial, especially for a state-owned Israeli company that relies on exports for most of its $3.2 billion order backlog.

Exports provide the financial foundation for Rafael to meet its official obligation to supply whatever is demanded of them by the Israeli defence forces, a point that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pany's sales strategy.

Rafael's products span a broad range of technology, including missiles, munitions, electro-optics, electronic warfare an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Although some products remain secretly in service only within Israel, much is for sale on the export market.

Foreign sales will continue to figure prominently in the company's sales strategy.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new contracts the company is seeking could be worth billions of dollars. The US Air Force plans to re-compete the advanced targeting pod contract originally won by Lockheed Martin.

Rafael's 14-year partnership with Northrop Grumman has already put the third-generation Litening AT pod on at least four USAF aircraft, including the Fairchild A-10 and Lockheed Martin F-16. Rafael is now fielding the fourth-generation Litening C4 pod, which will compete for the USAF contract as well as other export deals.

Keeping track of Rafael's order logs is difficult, as many of its customers prefer to remain anonymous. Like many Israel companies, Rafael faces the added sales pressure of having its military products boycotted in several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current big spenders in the Middle East.

Israeli companies have achieved more visible success in India, but even there Rafael prefers to keep a low profile. An exception is Rafael's attendance at India's AeroExpo, where last year it featured a Bollywood-themed marketing video that became a viral hit on YouTube. However, even if the marketing campaigns are highly visible, the record of sales contracts often are not.

"We let our customers decide whether they want to acknowledge our contracts," Drori says. "We never expose decisions without their approval."

Rafael's recent success in the foreign market is owed to a unique mix of circumstances. Israel's experience in warfare since the mid-1980s has driven its native industrial base to invest heavily in new weapons optimised for fighting insurgents and terrorist groups.

Like its domestic competitors, Rafael has developed products that are now in the sweet spot of the global arms market. This technology is heavily focused on networks, situational awareness and precision.

If any Rafael programme is responsible for driving the company's growth spurt, it is the Spike missile. This family of missiles was conceived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Cold War as a replacement for a global stockpile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anti-tank missiles.

The requirement for a TOW missile replacement may have disappointed the expectations of Rafael's marketeers. But any concerns by the end of the 1990s about the Spike programme's solvency were quickly displaced as a new threat arrived at the start of the new century.

Even if Western militaries no longer concerned themselves with stopping Soviet tanks, they required a new weapon to hit the moving pick-up trucks favoured by their new common enemy. The weapon also needed new levels of precision to minimise civilian casualties in an urban battlespace.

The Spike thus evolved from primarily a tank-killing missile launched by dismounted infantry to a multipurpose system fired from the ground or the air. Variants include a 13.5kg (30lb) ground-launched Spike-LR, 34kg Spike-ER and the new 70kg Spike-NLOS. A total of 18 customers now include at least one version of the Spike in their weapons inventories.

The Python family of missiles has passed through five generations, including the first two versions that were named Shafrir. With the Python 5 in production for several years, speculation has focused on the next evolution of Rafael's premier air-to-air missile.

Rafael executives have not broken their silence about future development plans for the Python family. However, the company's leadership is publicly reluctant to advocate the case for developing a next-generation air-to-air missile. The US Air Force, meanwhile, i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developing a replacement for the Raytheon AIM-120D AMRAAM advanced medium range air-to-air missile.

A more popular missile product to sell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is surface-to-air missiles, which are defensive in nature and in high demand, Drori says. Rafael has converted the Python 4 and perhaps the Python 5 to be launched from the ground at aerial targets with the company's Spyder air defence system.

In partnership with Raytheon, Rafael is also develop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urface-to-air missiles with the Stunner, a two-stage interceptor with a distinctive dolphin nose. Company officials have acknowledged internal discussions are focused on converting the Stunner and its dual-mode seeker into a medium-range air-to-air missile.

Meanwhile, the surface-launched Stunner is scheduled to become operational in Israel's David Sling missile defence system in 2012.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841689
美軍火商:對華出口限制自斷財路自作自受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0-01/20/content_12841606.htm
美軍火商:對華出口限制自斷財路自作自受 
2010年01月20日 09:44:42  來源:環球時報 
 
    據美國《防務新聞》1月18日報道,代表美國軍工行業的多個遊說團體正在美國政界加緊活動,希望奧巴馬政府放松武器出口政策,擴大在中國等市場的出口額。     

    報道稱,奧巴馬政府在去年8月啟動出口政策審查,準備修改延續了數十年的出口限制政策,並表示武器出口限制政策應該與時俱進,以應對當前威脅以及科技和經濟領域所發生的變化。這一舉措讓軍火商看到擴大出口的希望。目前,19個遊說團體正在積極活動,試圖修改出口禁令。這些團體代表了從軍機制造商到軟件商的300多家美國軍工企業。     

    美國原來的武器出口政策是基于政府制定的軍用和軍民兩用產品技術清單。凡是清單上的產品和技術,在出口時均要經過嚴格審查。但是軍火商認為,嚴格的出口限制並不能有效保住美國優勢地位,反而會自斷財路,因為在技術全球擴散的背景下,客戶會轉而購買其他國家的替代產品。     

    為改變這一局面,這19個遊說團體建議,只要潛在客戶“可以從其他國家購買替代產品或技術”,“該技術在非軍事領域已有廣泛應用”,“客戶可以信賴”,美國就不應該禁止出口。     

    全美制造業協會國際經濟事務副總裁弗蘭克?瓦爾格說,對于美國軍火制造商而言,實施嚴格的出口管制政策實際是“自作自受”。瓦爾格舉例稱,在中美貿易中,中國代表明顯認為美國出口管制政策將使得從美國進口產品變得極為復雜。因此,中國會轉而從歐洲和其他地區購買類似產品。而歐洲競爭者則會利用美國弱點,特意向中國表示不會在產品中使用美國零部件,以免為後續合作帶來麻煩。瓦爾格認為,如果遊說團體所提建議得到採納,美國武器出口收入將從“數百億美元增長至數千億美元”。▲(王曉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807701
印度在十年間購買超過500億美元武器裝備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0-01/19/content_12834042.htm
印度在十年間購買超過500億美元武器裝備 
2010年01月19日 07:56:00  來源:新華網綜合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印度《印度防務在線》網站1月14日報道,最近的一份關于印度防務交易的分析報告表明,自1999年印巴卡吉爾衝突以來,印度用于戰鬥機、作戰艦艇、坦克、導彈及其它武器裝備採購的經費已經超過了500億美元。

    據印度國防部官員透露,在1999~2004年間印度用于“直接重大採購”(direct capital acquisitions)的資金達125億美元,而在2004~2009年間這一數字翻了一番,達到275億美元。實際上,僅僅在過去3年內,與印度陸海空三軍軍品採購有關的合同就達465項,總價值超過270億美元。其中近期內的部分軍品採購包括空中預警機、無人機、T-90和“阿瓊”(Arjun) 主戰坦克、先進輕型直升機、蘇-30 MKI戰鬥機以及印度武裝部隊所需的其它多種武器裝備。有關官員指出,上述大部分軍品採購均來自國際市場,預計印度在今後5年內的軍品進口耗資將超過300億美元。

    目前印度和相關各國已經達成的主要軍品採購包括:2004年斥資11億美元從以色列採購3架“費爾康”(Phalcon)空中預警機;近期斥資 20億美元和以色列聯合研制中程地空導彈係統;2007年斥資9.62億美元從美國訂購6架C-130J“超級大力神”(Super Hercules)戰術運輸機;2009年初斥資21億美元從美國購買8架P-8I海上巡邏機;2004年與俄羅斯簽署一攬子協議,購買“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航空母艦和16架米格-29K艦載戰鬥機,其價格後來逐步上漲至23億美元;2004年與英國簽署協議購買66架“鷹”(Hawk)式高級教練機,總價值達800億盧比。(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陳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805387
日防衛相考慮修改全面禁止武器出口問題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001/20100112031805.html
日防衛相考慮修改全面禁止武器出口問題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1-12 15:54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12日專電)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今天在東京的一項集會指出,日本「武器出口三原則」的基本想法是該重新檢討了。發言中表示考慮修改全面禁止武器出口的問題,對限制加以放寬。

北澤今天在日本國防產業業界團體的新年會上,針對「武器出口三原則」問題指出,「我國的武器輸出有三原則,三木(武夫)內閣時代對武器出口設下很大的限制,以後的個案是以特例來處理,我國是該重新檢討基本的想法了。」

北澤表示將在內閣內好好討論武器出口三原則的問題。政府將於今年內制訂新的防衛大綱,作為未來充實防衛能力的指針,北澤的發言顯示他有意在制訂新的防衛大綱的同時,也考慮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的問題,放寬限制。

佐藤榮作前內閣於1967年表明限制武器出口三原則,禁止出口武器至共產集權國家、聯合國決議禁止出口的國家以及陷入紛爭的當事國。三木武夫前內閣在1976年把這項限制擴大至所有的國家,造成事實上的全面禁止出口武器。

前日相麻生太郎成立的有識之士懇談會,於去年8月提出報告,要求重新檢討武器出口三原則問題,由於政權輪替而未有下文。

北澤雖對重新檢討武器出口三原則表示積極的態度,但民主黨內部的舊社會黨派系及共組聯合政權的社民黨都反對日本出口武器,北澤的發言料將引起反彈,這個問題今後的動向受到注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791579
瑞典設立武器出口機構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55774
瑞典設立武器出口機構
2010-01-04

    [據防務新聞網站2009年12月31日報導]瑞典國防部已任命了一個特別調查員編制和執行一個機構,行使支持新的武器出口的權力。

    特別調查機構Ulf Hammarström代表政府的最新舉措,以簡化國家的配套和相互重疊的國防支援設備和組織。

    Hammarström同歐洲防務局和瑞典歐盟代表處和布魯塞爾舉行了董事職務的任命。新機構的活動於8月1日開始。

    計畫中的國家資助的機構將承擔起國防工業材料出口的全部責任,以及在國防行業過多的軍事儲備的銷售工作。

    瑞典國防部長Sten Tolgfors說:“我們計畫中的國際化重點出口權,將有助於國防工業的發展。”他說,擬設立的機構將在國家提供國防支持的基礎設施中實現較好的職責分工。“這將有助於更有效地運作一座綜合性的系統,該系統將提供改良的工作的優先次序的安排程式。”

    改革計畫的目的是為了削減4億美元的成本,該成本集中在某些核心職能和機構中。其他更深遠的計畫變化將著眼於國家的國防物資機構FMV2012年的重組。(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劉 娜)


http://www.defensenews.com/story.php?i=4439295&c=EUR&s=TOP
Sweden To Establish Arms Export Agency
By GERARD O'DWYER
Published: 31 Dec 2009 10:40

HELSINKI - Sweden's Ministry of Defense has appointed a special investigator to prepare and imple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ructure to support a new arms export authority.

The appointment of Special Investigator Ulf Hammarström represents the government's latest move to streamline the country's assorted and overlapping defense support apparatus and organizations.

Hammarström has held directorship positions with the European Defense Agency and the Swedish EU Representation Office, both in Brussels. The new authority's activities are due to start on Aug. 1.

The planned state-funded agency will assume complet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xport of defense industry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sale of excess military stock in the defense sector.

"The export authority that we are planning will be very internationally focused, and this will help the defense industry," said Sten Tolgfors, Sweden's defense minister.

The proposed agency will provide a better division of duties within the state's defense support infrastructure, he said.

"It will contribute to more efficient operations, a comprehensive state system that will deliver an improved prioritization of activities," Tolgfors said.

The reform program aims to cut costs by $400 million by centralizing certain core functions and agencies under one roof. Other more far-reaching planned changes may see the reorganization of FMV, the state's defense materials agency, by 2012.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775102
頁/共2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